第150章 換役

外頭聲音傳進來的時候,吳公事嘴裡正咬着幾根水芹。

水芹還在當季,掐得非常嫩,炒得也正是火候,脆嫩爽口,只要上下牙關一合,立刻能很清晰地聽到它那筆直莖杆發出的“咔嚓”斷開聲。

一咬斷,嫩莖裡就在嘴裡濺出清甜的汁液。

那汁液帶一點很輕微的水芹特有青澀味,混在香辣十足的肉片、油肥脂足的湯汁裡,完美地互補了起來。

這樣好的菜,他吃的時候,其實是有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

但那“宋”、“小娘子”四個字,哪怕是分開的,也還是像帶了金剛鑽頭一樣,把他外頭罩着的那層“飯罩”給鑽破了。

吳公事幾下扒完碗裡的飯菜,又給自己搶盛了一勺帶湯帶菜的小炒肉,馬上把那碗放下,囑咐左右人道:“我還沒吃完,你們可千萬別收我碗!”

說着就轉了個身,雖然沒有起身,眼睛卻看着從門外進來的那所謂“謝員外”。

來人自然是謝家糧鋪的謝護。

此時正是飯點,他進了門來,見得裡頭人多,腳下一頓,才反應過來似的,又退了出去,就在門口等着。

而宋妙聽得驛卒傳話,正好出來,見到人在門外,微微一怔,出去相迎,叫了聲“謝員外”,又要把人往堂中引。

謝護擺了擺手,道:“只幾句話,就不進去多坐了,今次是來給小娘子賠個不是的。”

這話沒頭沒腦,宋妙聽得莫名,道:“何來賠不是的說法?”

謝護已是又道:“我晌午剛答應了小娘子要捐糧捐米,本也是一心想爲鄉中出一份力,誰知方纔得了消息,就是這麼巧,我那城東的鋪子裡接了一樁大生意,把存貨都賣了個空。”

“因收了人訂錢,又是正經買賣,不好推脫,就想着,應承小娘子的那些個糧米,能不能晚些時候再給?”

又道:“不是不認,只是晚些給——等新糧、新米到了,我再多捐一百石!”

宋妙一下子就聽出了其中的微妙。

謝家在滑州城中是當地有名的大糧商,誰人能一下子就把所有存貨都買空?

他甚至連個更好的理由都懶得再找。

這話說只夠去糊弄三歲小孩。

但宋妙沒有表現出半點不悅,只問道:“卻不曉得這個‘晚些’,是要晚到什麼時候?”

那謝護道:“只要路一通,糧谷一到,我立時就叫他們安排——左右不會過了四月。”

他信誓旦旦地道:“挖河修渠是大事,小娘子放心,我不會賴賬的,但這渠也好、堤也罷,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還望稍等一等——好飯不怕晚嘛!”

宋妙簡直想笑。

道路通了,我還至於急着要你這百石糧食來儆猴市骨?

她直言道:“謝員外,我今日從好些嬸子口中聽了你家的善舉,州中造橋、修路、修渠,歷來多有出力,我雖在京中只擺個小攤,卻也算個生意人,自問做不到員外這般仁義。”

“我很敬佩員外行事,眼下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州中要修渠挖河,礙於道路不通,糧食難到,才找上門來,若是咱們鋪子裡因爲得了大買賣不方便,自然情理之中,決計無人做半點責怪,但要是別有內情,水事乃是岑通判直管,我也只好照直說明,由着人向上回稟了。”

謝護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心中忍不住暗罵了一聲娘。

閻王打架,小鬼遭殃。

那岑通判剛到任的時候,還想要燒三把火,然而跟錢孔目鬥過幾回法,輸下陣來,火也滅了,蔫了不少。

但再如何,他畢竟是個通判,拿捏不了錢孔目,如若有心,難道還拿捏不了自己這樣一個商戶嗎?

到時候要是錢孔目袖手旁觀,自己怎麼辦?

哪怕錢孔目最後爲自己出了頭,張了目,中途也必定吃虧遭罪,最後又會不會有人來賠,有哪個來賠?

用腳趾甲蓋去想,都知道肯定沒有賠的。

但若是此時答應了捐糧,或是借糧,錢孔目那邊,完全就是現管,又該如何交代?

謝護越想越惱,越想越煩。

www●Tтkд n●¢ ○

官員跟胥吏鬥法,跟他一個做生意的又有什麼關係??他這回是真正的無妄之災!

若非那項元……

饒是多年生意往來,交情甚深,他此時都有些忍不住,恨不得現在就把那項元塞進馬車裡,一腳踢回老家去。

宋妙見謝護臉上神色變化不定,等了片刻,方纔和聲道:“我本也只是一個做飯的,又不管事,更無權無望,員外來找我,不過是借我遞個話吧?”

她說着,回頭看了看,見此處距離外堂頗近,復又往外再走了七八步。

那謝護見宋妙走動,心中猶豫片刻,到底跟了上去。

宋妙見他跟上,心中就有了數,鄭重道:“我旁的不行,嘴是緊的,員外請說。”

“小娘子敞亮,我也不說那等場面話。”謝護嘆了口氣,“你也是做過生意的,知道生意人的難處,旁的我不好說,我只能透一句——今次徵召徭役十分難得,聽聞包一頓飯,還有一點貼補,都水監來的官人,應該知道許多人都盯着裡頭,想要好處的吧?”

他頓一頓,又道:“若是衙門裡頭差爺出來交代,說可以捐糧、借糧了,我絕不推脫半點——小娘子,還望不要爲難謝某這生意人,下頭幾百號人等着養活。”

“我今日把話擺在這裡,若得了好消息,必定頭一個送糧送米過來,日後要買,也只收成本價,分文不賺!”

“你要曉得,我也是滑州人……”

***

謝護來得快,去得也快。

宋妙並沒有跟他發生爭執,也沒有說什麼大道理,甚至也沒有擡出都水監或是岑德彰這個通判來施壓。

謝家確實不是黑心在外的,即便是謝三兒父母,提起這個東家,也是好話多,壞話少,今日浣衣坊的嬸子阿姐更是提過他家常做善事。

更何況就如同謝護所說,爲難他,沒有意義。

換一個角度來看,他的運氣也實在有些不好,原本只是好心借個宅子出去,誰能想到會惹出那麼多麻煩來?

轉身進了前堂,剛邁進門檻,宋妙就看到門後站着一個人。

她愣了下,叫道:“吳官人?”

吳公事嘆了口氣,道:“我原還怕那人爲難你,說來這裡幫忙盯着……誰知道,唉……滑吏奸黠,竟至於此。”

原來他雖只是斷斷續續聽到了幾句,但本就是各地辦差辦老了的,哪裡拼湊不出來其中大概。

“也是情理之中的,等韓公子回來,同他說一聲,也好叫他有個準備就是。”

宋妙說完,卻又對着那吳公事行了一禮,道:“多謝官人關照於我,飯都沒有吃完,還特地來幫着守一守。”

那吳公事好險才壓下翹起的鬍子。

誰不喜歡自己的好心被人發現,又爲人感謝呢?

他道:“舉手之勞,有什麼好謝的!”又道:“你日日做那樣好菜,我都不曉得該怎麼謝你咧!”

說着,也衝着宋妙拱一拱手,匆匆回那桌子去了。

而宋妙擡頭去看,就見裡頭兩張桌子的學生們都沒在吃飯,而是撂了碗筷,個個看向自己和那吳公事方向,俱都看着頗爲緊張,有人甚至已經站了起來,一副要往這邊過來的樣子。

等到吳公事回了去,不知跟衆人說了什麼,他們才鬆一口氣的樣子,有舉着碗露出裡頭空蕩蕩碗底,對着宋妙咧嘴笑的,又有對着她指那被吃得空蕩蕩,連湯都全被人拿去泡飯的菜盤。

宋妙也對着衆人笑了笑,正要回後廚,外頭又有一個人匆匆而來,進了門,就問“宋小娘子”。

這回卻是項元派了小廝過來送口信的,問宋妙今晚戌時左近有沒有時間,他想要帶那樑嚴上門拜會、感謝。

宋妙想了想,只說有空,應承了下來。

***

酉時末,天已經全黑了,韓礪纔跟孔復揚回來。

他一回來,就想找宋妙說話。

宋妙示意二人先吃飯,道:“菜馬上涼了,沒什麼事,一會再說。”

官驛裡那張廚做的菜還剩了許多——實在今日宋妙這兩道添菜太過下飯,根本沒有留給其餘菜色發揮的餘地。

此時兩個炒肉正是半溫,拿熱飯一就,又另有一番滋味。

尤其裡頭那肉片,無論五花肉也好、前腿肉也罷,泡久反而更入味,並且湯汁因爲熬煮過,放了這半把個時辰,居然還沒有油水分離,而是仍舊湯濃味美,鮮鮮辣辣。

宋妙算着時辰從後頭出來,果然兩人剛剛吃好。

她就上得前去,本意是要說事,不想剛一走近,那孔復揚就問道:“宋小娘子,這菜叫什麼名字?好生下飯!”

宋妙笑道:“是小炒肉,這菜做法頗多,今日我用的是醴陵吃法,先炒後熬,帶着湯,香辣口,很是殺飯。”

那孔復揚一時沒聽清,便又多問一句什麼陵。

宋妙隨口道:“行盡崎嶇峽,初逢熨帖坡——如此醴陵。”

孔復揚立刻就反應過來,拊掌笑道:“原來誠齋先生將至!”

又問道:“那今日我同正言算不算‘初逢殺飯菜’?”

他本就健談,今晚的話尤其多,問了菜,又追着問了宋妙那項元事情有沒有後續,又問要不要自己出馬,上門把對方罵一通云云。

宋妙一一回了,先說那項元約了一會帶個小孩上門,又說暫時不必幫忙,若有應付不來的,必定來叫云云。

她說完,復又看向一直坐在一旁聽二人對話的韓礪,道:“正有一樁事情想要請託韓公子。”

韓礪早坐正了身子,此時道:“但說無妨。”

“我前幾日聽說公子向岑通判請了二十份空白嘉獎令,卻不曉得能不能借我一張暫用?”

韓礪當即點頭,轉向一旁孔復揚,道:“你若得空……”

他只說了這一句,孔復揚已是主動站了起來,道:“我去拿!”

韓礪就把隨身鑰匙遞了過去,又道:“另還有昨日你說的那西面三縣距離此地所需閘門數量、材料數目,我早上已是算過,辛苦你再自己核一回,一會出來時候,順便告訴我有無錯漏。”

孔復揚聽得韓礪竟是這樣把自己事情放在心上,一早就弄好了,頓時又是高興,又是着急,忙不迭應了,只同宋妙打個招呼,急匆匆走了。

等人一走,韓礪便道:“戍時很不早了,也不知那項元什麼事,不如我在角落處坐着,也好照應——你介意麼?”

宋妙想了想,道:“那就勞煩了,另還有那嘉獎令——我雖說是暫借,要是真用了,要不要緊的?”

韓礪柔聲道:“你若要用,必定是有正途,自然不要緊。”

宋妙笑了笑,道:“我想拿來吊那項員外藥材,省得他見天算計人。”

又道:“此人很會做生意,帶來的多是防疫之用,便是眼下不用,日後挖渠通河時候也用得上的——我猜他多半不肯給,或許詐一詐,人就要跑了,若肯給,其實拿張嘉獎令來換也很不錯,公子以爲如何?”

韓礪笑着看她,道:“我以爲很好,此事都由宋攤主說了算。”

說完那嘉獎令,宋妙便又把今日謝家米鋪謝護上門的事情說了。

韓礪聽完,道:“我原也知道此事必定不諧,已是做了其餘安排,只到底麻煩太多,本還準備再等一天,如此來看,也不必等了。”

古往今來,積年的胥吏就有個外號,喚作“立地官人”,手中握權,又熟知當地庶務、人事,最爲難纏。

岑德彰自己一個通判都治不住手下,憑什麼要求商戶來幫着當槍呢?

要知道其中利益甚大,一個不好,兩邊鬧翻了,是真的有可能見刀見血的。

徵召徭役,聽起來只是簡單的四個字,其實裡頭的門道可太多了。

首先是工種。

民伕分到不同的活,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最舒服的自然是分去伙房,雖然也辛苦,但既不用日曬雨淋,又能吃飽。

中間又有次好的,最差的就是被分去挖河段。

同樣是分到去挖河,分到不同的河段,做起事來也會差別很大。

有些河段下頭泥沙多,挖起來就輕鬆,有些下頭碎石多,雖難受些,也不至於太辛苦,要是分到的地方遇得幾塊大石頭擋路,三四個人也擡不動,當真是哭也沒地方哭去。

除卻這些,還有上工地時段、日期等等。

全給你分到早上,你連覺都睡不了多久就要爬起來幹一天。要是給你分到的工全是在農忙時候,家裡地也沒法照看。

而這些分配都由里正、胥吏層層把持。

想要分到好工?好時間?好時段?

沒問題,給錢!

今次的事情,明顯就是下頭胥吏還沒收夠錢,以至於那上頭的人一直拖着,不肯辦事。

聽得韓礪說麻煩,宋妙不免多問一句,道:“卻不曉得麻煩在哪裡?”

“我原想同衛州換役,只是到底路遠,道路難通……”

宋妙一怔,問道:“靈河鎮是不是衛州轄下?”

第153章 同船第112章 搜查第81章 不對第47章 提籃第十九章 嘴賤第138章 分產第150章 換役第134章 惡虎第130章 安排第72章 幫忙第73章 找事第158章 踢踏第77章 猶豫第139章 道歉第39章 毛病第67章 驚叫第94章 誠實第六章 奪食第41章 驚惶第98章 節禮第135章 說笑第119章 擡頭第86章 繡工第110章 支援第77章 猶豫第九章 幫忙第121章 小魚第32章 幫忙(二合一)第90章 月季第十七章 幫忙第98章 節禮第138章 分產第141章 寬限第30章 建議第47章 提籃第154章 生意第107章 土產第43章 嘴賤第108章 書信第113章 冤枉第124章 值錢第74章 意外第二十八章 舊事第129章 賠禮第95章 怠慢第82章 三頁第46章 您猜第38章 主意第103章 正好第70章 聽勸第107章 土產第152章 離開第129章 賠禮第135章 說笑第49章 巧合第111章 桌椅第110章 支援第151章 葫蘆第100章 上門第145章 作本第102章 署名第92章 借力第78章 犯傻第82章 三頁第47章 提籃第43章 嘴賤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44章 不必第116章 斗笠第二十九章 毛病第56章 出門第91章 開口第89章 銀絲第54章 桌椅第63章 蜂蜜第61章 刀落第149章 找人第47章 提籃第二十二章 改換第37章 無奈(三合一,給madoka1013的加更)第158章 踢踏第139章 道歉第101章 假道第132章 不古第104章 毛病第七章 福糕第84章 成績第149章 找人第49章 巧合第60章 拖沓第118章 講究第152章 離開第十二章 漿糊第十三章 充飢第113章 冤枉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90章 月季第123章 黑痣第87章 彎腰第四章 出攤
第153章 同船第112章 搜查第81章 不對第47章 提籃第十九章 嘴賤第138章 分產第150章 換役第134章 惡虎第130章 安排第72章 幫忙第73章 找事第158章 踢踏第77章 猶豫第139章 道歉第39章 毛病第67章 驚叫第94章 誠實第六章 奪食第41章 驚惶第98章 節禮第135章 說笑第119章 擡頭第86章 繡工第110章 支援第77章 猶豫第九章 幫忙第121章 小魚第32章 幫忙(二合一)第90章 月季第十七章 幫忙第98章 節禮第138章 分產第141章 寬限第30章 建議第47章 提籃第154章 生意第107章 土產第43章 嘴賤第108章 書信第113章 冤枉第124章 值錢第74章 意外第二十八章 舊事第129章 賠禮第95章 怠慢第82章 三頁第46章 您猜第38章 主意第103章 正好第70章 聽勸第107章 土產第152章 離開第129章 賠禮第135章 說笑第49章 巧合第111章 桌椅第110章 支援第151章 葫蘆第100章 上門第145章 作本第102章 署名第92章 借力第78章 犯傻第82章 三頁第47章 提籃第43章 嘴賤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44章 不必第116章 斗笠第二十九章 毛病第56章 出門第91章 開口第89章 銀絲第54章 桌椅第63章 蜂蜜第61章 刀落第149章 找人第47章 提籃第二十二章 改換第37章 無奈(三合一,給madoka1013的加更)第158章 踢踏第139章 道歉第101章 假道第132章 不古第104章 毛病第七章 福糕第84章 成績第149章 找人第49章 巧合第60章 拖沓第118章 講究第152章 離開第十二章 漿糊第十三章 充飢第113章 冤枉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90章 月季第123章 黑痣第87章 彎腰第四章 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