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踢踏

詹行首跟同城商人借調糧谷,一開口就是奔着把人庫房搬空的架勢來的,其餘糧商自然不會一聲不吭,少不得來問究竟,又來賀他得了這麼大一筆生意。

這許多糧食,最後還要搬到汲縣,再打汲縣一路順游去往靈河鎮,哪怕再如何低調行事,沿途不知會被多少人看見,是根本瞞不住的。

但是事情未定,詹行首一句話都不敢透露——一城做生意,個個低頭不見擡頭見,誰家不知誰家事?

張糧行家五個兒子,除卻兩個年紀大的在鋪子裡跑生意,其餘三個都送去書院讀書了;

劉家雖然兒子都大了,也沒有一個是讀書的料,但他那小舅子去年可是差一點就得入了州學;

鄧家更麻煩,老二就在州學,吃到過嘴裡的人比沒有嘗過味道的人,更懂其中好處,更難纏。

這一羣都是城中的大糧商,自己雖有個糧行行首的名號,但這位置本來就是大家輪流做的,要是細論生意場上實力,其實差不了多少。

要是給旁人曉得了袁學官要收徒弟,撕咬起來,哪怕自己本來應當是頭籌,但這種事情,這個時候,誰跟你講先來後到?

對於那袁學官來說,收誰都是收,目的不過是籌糧,可對自己這些人,卻是很可能成爲子孫輩翻身的契機。

詹行首立刻就換上了一張唏噓臉,道:“唉!哪裡是什麼生意!原是我早年困難時候,有個恩公年年都來幫襯,此人眼下有個親友領了滑州的差,不知怎的,突然要四處籌糧,就找到我頭上來了,看着從前來往,沒奈何,總不能知恩不報吧?我一點沒賺他的,還倒賠!”

一邊說,一邊還拿了買賣文書給衆人看。

果然上頭約定價錢比起時價還要低一成。

糧食分許多種,這一個等次的米麪本就只是賺個吆喝錢,今次這樣要得急,糧又多,偏偏錢給得少,還要安排人運去碼頭,既要欠調貨的人情,又要搭上人力,當真是穩賠的買賣。

旁人見得他大倒苦水,又看了買賣文書,倒也沒有想太多,還要安撫幾句,方纔各自散去。

至於詹行首,此人抹一把頭上的汗,又忙叫了小廝送來幹巾子擦自己背後驚出來的汗,心中少不得默唸一句“罪過”。

這事情最後必定瞞不住,要惹來衆怒。

但比起得到的好處,這衆怒倒也是沒辦法了——換上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但凡得了自己今次這樣機會,也是絕不會往外如實交代的!

***

袁敬把事情安排給了詹行首,自己回家,少不得先跟妻子交代了一聲。

袁妻聞言,立時鬆了一口氣,也忙道:“我已是寫了信,一刻也沒耽擱,叫管事的親自帶人去嵩陽了。”

又道:“到底路遠,不好語焉不詳的,惹得兩個兒子心急,要是路上有個恍惚,出了事就不好了……”

袁敬忙道:“卻不能照實說,若是那信中途有什麼閃失……”

那袁妻姓張,乃是本地大戶,聞言一嗔,道:“我豈是那等沒見識的?!”

又道:“我尋思之前就說公公新墳滿了三年,正要撿骨,從前顧及兒子在外讀書,想着等他們得空回來再辦,眼下就在那信上解釋,看了日子,骨頭立時要撿,這兩個都是孝順的,必定就踏實往回趕。”

“等人回來,此事辦妥了,再回嵩陽慢慢辦停學也不遲——實在不行,官人你寫一封書信,請人幫着打點打點,先把名額留着,將來如若京中留不住,回來讀書也有個退路。”

袁敬見張氏事情辦得妥帖,少不得讚道:“家有賢妻!”

又道:“他二人都拜到庭青先生門下了,這一位一向耳根子軟,心也善,如若跟着他,半年之後還不能在京中給自己謀個出路,這樣兒子也不必去讀什麼書,求什麼功名了,老實回來做個閒翁得了,免得惹禍!”

見得丈夫這樣貶兒子,張氏少不得要瞪他,只覺男人究竟不夠靠譜。

待得晚上睡覺時候,她翻來覆去,越發不放心,卻把丈夫猛猛推了推,將人推醒,道:“要是兩天內,那詹記湊不齊那許多糧食怎麼辦?”

袁敬惺忪着睡眼,道:“放心吧,我給他定的時間就緊了半天,哪怕慢些遲些,應當也不會誤了事。”

“一口氣要這許多糧食,要是哪裡不湊手,他兒子最多不拜在你門下,兩條腿不姓袁的學官遍地都是,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我兒子怎麼辦?庭青先生的門庭,錯過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這話雖然刺耳,袁敬這個兩條腿姓袁的學官卻也不得不承認很有道理,只好道:“那怎麼辦?我再找一家?”

“找什麼找,都是衛州城的,這個做不到,那個就做得到了?”

張氏越想越忐忑,一時問道:“要是買多了,那韓公子收不收的?”

能湊到數就不錯了,袁敬自然沒有想到這許多,只道:“只怕也是收的,本就是低價……”

又道:“明日我去問一聲。”

張氏哪裡等得及明日,索性一骨碌爬將起來,理也不理丈夫,而是一迭聲叫“素蘭”,一時人進來,她下牀叫道:“給我磨墨!”

她一邊自己拿簪子挽頭髮,一邊又催道:“喊人套馬車,叫我嬤嬤回一趟家裡。”

張氏的家裡,自然就是孃家了。

她草草寫了一封書信,等嬤嬤來了,把書信叫給她,又去得外間,見丈夫不在左右,方纔同對方道:“跟我大哥說,讓他幫着買一批糧食……”

將韓礪要求一一說了,她又道:“咱們家雖不在州城,卻也是個大縣,又是個通衢,就算買不到這許多糧食,湊個一二成是能湊到的……”

一時說完,她悄悄道:“取我那木匣子裡的錢給大哥拿去,不能叫我孃家倒貼。”

嬤嬤一急,忙道:“這可是夫人體己錢!”

張氏道:“眼下沒工夫管那許多,當爹的心大,畢竟孩子不是打他肚子裡掉出來的,我這個爲孃的要給託一託底!”

然則前腳連夜送走了陪嫁嬤嬤,次日一早,她卻見到長兄風塵僕僕地親自跑上門來。

張氏十分意外,忙問道:“大哥怎麼來了?”

那長兄顧不得解釋,道:“放心,兩個外甥的事,就是咱們家自己的事,不會出紕漏的——我已是把手下靠譜的管事都打發去籌糧了。”

趁着左右並無閒雜人等,他又問妹妹道:“那庭青先生之事,妹夫有幾分把握?”

張氏把事情具體經過、各色條件全數說了,繼而道:“那人喚作韓礪,他是大儒傅老先生關門弟子,庭青先生師弟,從前常有厲害文章,鍼砭時弊,大哥必定也讀過。” “此人年前還罵了曹相公,黃狗鬥雞那一個——他親口應允的,只要糧谷湊齊,便是爲了師長名譽,自己名聲,也斷不能反口——不然以後怎麼有臉罵別人?!”

那長兄點了點頭,把懷中信封取了出來,塞到妹妹手裡,道:“自家人,不要做這些外道事!”

張氏打開一看,只見裡頭裝的正是自己昨晚送出去錢票,忙道:“親兄妹也要明算賬,大哥……”

她長兄擺手道:“孃親舅大,親外甥有了出息,難道不惦記我這個舅舅,你我一個孃胎裡出來的,不要說這個話。”

見妹妹還要說話,他又道:“你嫂嫂也同意此事——別囉嗦了。”

把錢還了,張長兄拿了一盞茶,湊在嘴邊,半晌不去喝,又放了回桌上,忽的問道:“二妹,你說,那庭青先生門下,一定只能進去兩個人嗎?”

又道:“又不是拜師,只是遊學,名額未必會限制得那麼死的吧?”

張氏已是聽出來長兄意思,道:“兩個侄兒年紀太大,幺兒又太小。”

“也不算太小了,已是十分懂事——我也不叫妹夫難做,等咱兩個大外甥事情定了,且看能不能引介一番,那韓礪在滑州應差,又挖河,又修堤的,難道只缺糧谷?旁的東西就不缺?”

“妹夫幫他籌措這許多糧米,得這兩個名額,我給足旁的東西——磚瓦、木料、竹料難道不缺,咱們也有藥行,送些藥過去,工地上總要用的,心意到了,雪中送炭,討要一個名額,應當是能鬆口的吧?”

張氏猶豫了一下,卻是道:“我親侄兒,斷沒有不管的道理,只是……”

張長兄道:“你別爲難,只打聽一句,如若成,自然好說,如若不成,那就算了,只我今日還帶了一個人來,你看看,是族中一個孤寡小兒,資質很好,人也懂事,今年十歲,我認了他做義子,要是你侄兒不成,叫他跟在兩個外甥身邊伺候,應當是可以的吧?”

說完,讓人把那小子帶了進來。

張氏問了幾句,果然人很踏實,一看就是討喜的。

給兒子收個僮兒,張氏就可以做主,立刻拍了板,等小孩送出去,她纔跟長兄道:“義子也是子,我會跟兩個小的說清楚,你也跟他交代交代,只說是爲了去讀書,不要叫他以爲自己當真是當僮兒,免得生出嫌隙。”

此處兄妹兩個商量不停,除卻爲了自己子嗣,也有爲了家族綿延。

另一頭,那韓礪一早起來,徑直去了衛州州衙。

那通判倒是交代妥當了,下頭人一點也不爲難,照着他的要求擬了公文,又安排了一人同行去了衛州州學。

韓礪進了州學,一事不煩二主,直接上門找那袁敬。

後者見得他來,登時急得額角滲汗,忙道:“正言怎的來了?我那事正在辦,不會耽擱,你且不要着急找旁人……”

一邊說,一邊四下張望,唯恐有人見到。

韓礪卻道:“袁兄別急,是另一樁事。”

又道:“我得了通判答允,預備借用學生八人——最好要靈河鎮籍貫,即便不能全是,最好也要相鄰,能聽懂當地口音。”

聽得不是要找其餘教授籌糧,袁敬頓時鬆一口大氣,即刻叫了人來去拿學生花名冊,不多時就把人篩選出來,一共十七個。

這十七人中,袁敬自然也有不熟悉的,卻是十分上心,立刻找了對應教授去打聽人情況,一時取了名冊過來,向韓礪逐個介紹,等到課間,把人都召集起來。

一時人齊,韓礪先表明身份,又說自己差事,再說他得了衛州通判應允,拿了調令,欲要借調幾名學生要去靈河鎮招募民伕,請衆人幫着做登名、記錄、統算之事。

最後,他道:“諸位多是靈河鎮人,即便不是,家中也在左近,當地頻遭水患,滑州若能引水入王景河,鄉人鄰里俱都受益,眼下我要調用八人,少則十日,多則更久,少不得耽誤學業,如若不願去,我也不爲難——有那願意同去的,此時向前一步,我取前八人。”

一衆學生你看我,我看你,先走出兩人,於是人人急眼,一下子又走出好幾人,等到最後,已然人人向前一步,還有人見勢不對,那一步跨得極大,足足比得上旁人兩步三步。

韓礪逐個問了情況,果然前八俱是靈河鎮人,並無鄉音不通情況。

他把人定下,自有袁敬幫着辦手續,被選中學生心潮澎湃,很有種參與大事的興奮,個個跑也似的回去收拾行李,沒被選中學生先時猶豫,此刻見別人都有了,只自己沒有,再恨動作慢,卻無可奈何。

半個時辰之後,那韓礪就帶着學生八名,直奔靈河鎮而去。

***

韓礪在袁敬家給陳夫子收遊學生的時候,盧文鳴也沒有閒着。

雖說有人帶路,到底天黑,他與請來的嚮導舉着火把一路騎馬趕路前行,不少地方積水較多,那馬兒看不清,自己倒是失兩下蹄子終究站穩,倒累得馬背上盧文鳴一身是汗,有累出來的熱汗,也有嚇出來的冷汗。

等到那汲縣縣衙的時候,已經過了子時。

盧文鳴等不及天亮,抹黑敲了門。

縣衙本就有值夜守衛,更毋論眼下汛期。

他拿了公文上前詢問,偏偏這般湊巧,那守衛道:“你找縣丞?正好他今夜輪值。”

盧文鳴一愣。

他定了定神,從懷中又掏出一份名帖來,遞給對方,道:“勞駕通報一聲,就說他有故人來訪。”

守衛雖有些狐疑,但還是沒有多問,拿了名帖、公文進去。

才過了盞茶功夫,就從後頭傳來一陣亂糟糟的木屐踢踏聲。

盧文鳴本來正擦汗,此刻一顆心大跳,慌忙站定,又整冠理袖。

那袖子還沒整好,門內遠遠已是一人喘着氣往外跑來,還未走近,嘴裡早大聲叫道:“老盧!是你嗎?!”

第95章 怠慢第43章 嘴賤第141章 寬限第55章 疑心第87章 彎腰第122章 逃脫第二十八章 舊事第十九章 嘴賤第54章 桌椅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47章 提籃第44章 不必第105章 乾淨第36章 要緊第131章 麻巾第三章 說服第152章 離開第119章 擡頭第141章 寬限第84章 成績第四章 出攤第98章 節禮第十二章 漿糊第五章 失算第二十二章 改換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57章 便宜第52章 斡旋第113章 冤枉第九章 幫忙第75章 順手第39章 毛病第122章 逃脫第78章 犯傻第七章 福糕第33章 難得(二合一)第152章 離開第141章 寬限第97章 潔淨第57章 請教第139章 道歉第111章 桌椅第74章 意外第138章 分產第142章 手油第114章 唾沫第141章 寬限第120章 改姓第134章 惡虎第74章 意外第55章 疑心第91章 開口第125章 技巧第103章 正好第二十章 翻倍第129章 賠禮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51章 葫蘆第124章 值錢第87章 彎腰第135章 說笑第89章 銀絲第64章 焦躁第41章 驚惶第86章 繡工第77章 猶豫第85章 行李第77章 猶豫第72章 幫忙第77章 猶豫第151章 葫蘆第150章 換役第十章 野蔥第115章 把握第147章 架起第85章 行李第40章 關門第126章 葫蘆第33章 難得(二合一)第72章 幫忙第144章 俗套第135章 說笑第73章 找事第二十五章 柚子第68章 布料第125章 技巧第97章 潔淨第138章 分產第61章 刀落第101章 假道第42章 芋頭第88章 奇怪第44章 不必第132章 不古第150章 換役第58章 霹靂第88章 奇怪第一章 要債第76章 玄乎
第95章 怠慢第43章 嘴賤第141章 寬限第55章 疑心第87章 彎腰第122章 逃脫第二十八章 舊事第十九章 嘴賤第54章 桌椅第二十四章 學我第47章 提籃第44章 不必第105章 乾淨第36章 要緊第131章 麻巾第三章 說服第152章 離開第119章 擡頭第141章 寬限第84章 成績第四章 出攤第98章 節禮第十二章 漿糊第五章 失算第二十二章 改換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57章 便宜第52章 斡旋第113章 冤枉第九章 幫忙第75章 順手第39章 毛病第122章 逃脫第78章 犯傻第七章 福糕第33章 難得(二合一)第152章 離開第141章 寬限第97章 潔淨第57章 請教第139章 道歉第111章 桌椅第74章 意外第138章 分產第142章 手油第114章 唾沫第141章 寬限第120章 改姓第134章 惡虎第74章 意外第55章 疑心第91章 開口第125章 技巧第103章 正好第二十章 翻倍第129章 賠禮第二十三章 客氣第151章 葫蘆第124章 值錢第87章 彎腰第135章 說笑第89章 銀絲第64章 焦躁第41章 驚惶第86章 繡工第77章 猶豫第85章 行李第77章 猶豫第72章 幫忙第77章 猶豫第151章 葫蘆第150章 換役第十章 野蔥第115章 把握第147章 架起第85章 行李第40章 關門第126章 葫蘆第33章 難得(二合一)第72章 幫忙第144章 俗套第135章 說笑第73章 找事第二十五章 柚子第68章 布料第125章 技巧第97章 潔淨第138章 分產第61章 刀落第101章 假道第42章 芋頭第88章 奇怪第44章 不必第132章 不古第150章 換役第58章 霹靂第88章 奇怪第一章 要債第76章 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