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

對於清軍來說,博野之戰絕對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空前大災難。南下的九千迂迴部隊,最終從封凍的白洋澱逃回北方的,還不到兩千人。

另外還有一千多人在輔國公博和託的率領下,劍走偏鋒,趁着闖軍捕殺何洛會所部潰兵的時候,向東突圍,經河間府撤回北方。

但是九千迂迴部隊中,將近六千人,永遠地被留在了白溝河以南。其中約有三分之二是傷亡,另外三分之一則是俘虜。

阿山和何洛會,兩名固山額真戰死。這對清軍的震動更加是無以言表。

此前的碭山之戰裡,清軍雖然也戰死了李國翰這樣一名固山額真。可是李國翰是漢軍旗旗人,自然不能同阿山、何洛會這樣的真正滿洲人相比。

兩名滿洲固山額真,同時戰死,消息傳回白溝河以北,勢必在清國內部,掀起如海濤巨浪一般的驚天的狂瀾。

這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國家開創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辱者也”。

除了博和託成建制帶着一千餘八旗兵撤出戰場以外,剩下逃散回北方的兩千潰兵,已經是膽氣全無,戰鬥意志完全崩潰,實在再難以投入到新的作戰之中。

如此,白溝河兩岸的形勢立即發生重大變化。

李來亨則在清點完博野城外滿地的屍體以後,同郝搖旗一起進入博野城中,稍作休息。只是他觸目所及的畫面,實在驚人——小小的博野城在清軍猛烈攻擊之下,全城四壁破損不堪,幾乎找到一塊完壁。

城頭上,城牆的裂縫和缺口中,到處都堆滿了敵人和己方戰士的屍體。

特別是在顧君恩、博和託兩軍反覆爭奪的那個大豁口處,屍體更加是堆疊出兩層。

李來亨剛剛入城的時候,甚至出現了屍首太多,因而無立足之地的窘迫情況。

如此情景,李來亨馬上就對顧君恩產生欽佩之情。他很快就見到了在這場博野之戰裡力挽狂瀾的行軍司馬,顧君恩神情憔悴,一身衣甲盡是血污,他的髮髻完全被打散了,整個人披頭散髮,眼神中還帶着一股戰後的迷茫感。

“好直……辛苦你了!”

李來亨看到顧君恩以後,立即翻身下馬。他飛快迎上前去,把顧君恩用力擁在懷中,兩手抱緊了顧君恩,感嘆道:

“博野城殘破如此,我一望可知你的艱難之處。這一戰,闖軍能夠取得大捷,十分中八分是你顧好直的功勞!”

顧君恩被李來亨用力抱住、溫言勉勵數句以後,才稍稍打起了一些精神。

他把散亂的頭髮慢慢紮好後,拍了拍李來亨的後背,輕笑道:“使君今日當知我確非浪得虛名之士。”

“盛名之下,正是所謂的名不虛傳!顧君恩,真可謂三楚的大才,你躬耕荊湖,將來彪炳國史,後人是要美譽你作今日之武侯、闖軍之臥龍啊。可謂今孔明!”

李來亨對顧君恩一頓猛誇以後,看他身上衣甲殘破,臉上全是血污,還有數處傷口,就趕緊解下自己身上的斗篷,披在了顧君恩的身上。

接着李來亨又他罩袍下的半件扎甲解了下來,先遞到顧君恩手中,到一半又突然取回,搖頭道:

“是我昏了頭,好直今天雖然以士人之身,橫刀立馬。可是今後我絕不能再讓你處在這樣的險境裡,行此獻策。這件扎甲是我義父所贈,本想把它送給你。可是細細想來,今後我要讓好直能夠安居參軍司中,不至於親冒矢石在前,這纔是對好直最大的保護啊。”

“博野大捷,東虜死傷殆盡。此戰以後,使君大名勢必威震天下。保定是京畿門戶,此戰以後,明軍即便繼續和清軍聯手,畿輔重地,也將成爲闖軍手中一顆熟透欲墜的果實。”

李來亨的推食解衣沒有觸動到顧君恩幾分,但顧君恩眼中流露出的強烈野心,那種急欲把李來亨推到更高位置上的強烈慾望,卻讓李來亨相信,此人已經是自己幕中最忠誠、最可信用的僚屬。

顧君恩臉上散發出的那一股張狂野心,讓他深具有一種古之毒士的氣場,李來亨此時甚至在顧君恩的身上,看到了賈文和與王景略的影子。

“保定,京畿之門戶;京畿,天下之首腦。闖軍兵鋒已及大明首腦,崇禎腰首即將不全。一旦唐王歸來東征,席捲天下不過翻掌之間。補帥、使君,皆李氏宗親,又是闖軍首武大將,不日將有宗王之封。唐王無嗣,李雙喜只是一介鬥將,與李氏又無宗親血緣,則闖軍天下豈非將由補帥承之?補帥亦無嗣,使君知取天下,真可謂當道拾芥了!”

顧君恩興奮之下,居然指點起了闖軍江山和李自成的家事。他一口點破了李自成無子繼承事業,闖軍天下將來勢必由李過而非有勇無謀的義子李雙喜繼承。

李過亦無子,而李自成、李過年齡都不小了,則天下豈非已半入李來亨之手?

當然李來亨聽到顧君恩如此狂言,還是趕緊捂住他的嘴巴,沉聲道:

“唐王家事,就算我是李氏宗嗣,也不能妄言一句,何況是好直你呢?好直,既然你知道闖軍即將席捲天下,那麼也應當認清楚,闖軍今後建基開國,一定製度恢閎,波瀾壯闊,建國規模一新,海隅山陬,天下人都將喁喁仰望。此中事項,再不同平常營中相同,好直,唐王西征歸來,你絕不可以再這樣胡言亂語。”

顧君恩恍若不覺,他從李來亨的懷中慢慢脫開,拍了拍身上的血污,看着一臉緊張的李來亨,突然又笑道:

“使君大志在懷,我自明白。唐王西征歸來,應當如何處事,我亦知之。”

“哼……你知道就好。此事不可再提……走,你帶我去博野城中處處都看一看,我要看看你和李世威這一仗是怎麼打的?你們乾的真是漂亮!沒有你們拖住清軍的步伐,我和搖旗怎麼樣都取得不了這樣大的勝利。”

李來亨先是揮揮手用鼻子哼了一聲,繼而轉換話題,他四面張望着殘破的博野城,對堅守這座小城的軍民們,全部升起從內心中油然而發的敬佩感。

“將士軍民,死傷這樣重……全是我的過錯啊!如果最初調度兵馬時,我就及時將你們帶到保定,帶到白溝河去,就不至於弄險如此。”

城內受傷軍民還非常多,李來亨見狀就讓身邊的親兵一起入城攙扶傷者,他自己也幫着好幾名受傷的士兵包紮起傷口。

顧君恩則緩緩吟誦道: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天下之重與萬民之痛,其實本來一體,悉在使君肩上罷了。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焉能不受之。”

李來亨聞言默然。

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章 李公子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章 反對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
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章 李公子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章 反對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