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

李來亨等人被圍在上蔡營中已經將近一天,羅戴恩和羅顏清率領的二千多先鋒軍也陸續抵達戰場外圍。

可這時候保定兵的長圍淺壕、臨時工事都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包圍圈相比之前谷可成破陣突入之時,不知道堅固了多少倍。

羅顏清聽聞李來亨被圍在營寨中,還不信邪,不顧羅戴恩、李雙喜和黨守素的勸阻,又帶着自己本隊騎兵衝了一波,結果除了徒增傷亡以外,連虎大威的第一道防線都未能突破。

官軍這邊也試着進攻了幾次先鋒軍,連續奪取了羅戴恩、李雙喜等部搭建的數道木柵,擒斬聯軍將士數百人,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楊文嶽考慮到上蔡營十分堅固,李來亨等部堅守又異常頑固,便同虎大威商議,決定先圍困上蔡營,斷卻李來亨所部的糧食、水源,待其自潰,主力則轉移過來先行攻打立足未穩的先鋒軍。

虎大威則對楊文嶽的意見並不完全贊同,他認爲反覆變更戰役目標,無益於大局,便勸說道:“制臺,被圍在營寨中的闖賊是賊中精銳渠首,實乃羣賊十數年練成之至狡至猾精賊。目下該賊被圍營中,遁地無術,滅亡殆矣……只消擊滅此股羣賊之渠首,則外圍之賊勢必膽寒,將有不戰自潰之勢。”

他手指上蔡營的方向,對楊文嶽力陳道:“聽聞營中賊即河南奸民傳爲李公子者,若擒殺此賊,必能驚破敵膽。再驅外圍之賊,便如探囊取物一樣簡單,十年來流寇不解之局,亦將全盤舒緩。”

虎大威的戰術嗅覺頗爲敏銳,他的意見切中戰局,可是楊文嶽卻有別的考慮。

楊文嶽所想的是:李來亨等部困守上蔡營中,已呈待擒之勢。所以關鍵是要先行殺滅外圍之賊,否則先殲滅營中賊,到時候外圍之賊一鬨而散,又將流毒河南各地,剿之甚難。不若趁其集中在此的時機,儘量殺傷闖賊精兵,好使爾等流寇知其手段。

除了軍事方面的考量之外,影響到楊文嶽判斷的另一因素則是三邊總督傅宗龍即將率軍抵達。二人雖然皆是總督,但三邊總督統轄秦兵,地位較保定總督更爲要害——自己若不抓住上蔡這個機會,多多殺賊,等到傅宗龍抵達以後,恐怕就只能將河南剿賊大局的主導權讓給他了。

所以他明知虎大威的建議是中肯之論,可還是堅持己見說:“虎將軍,營中闖賊若做困獸之鬥,我們一時半會兒未必能夠拿下。到時候外圍之賊若在趁機攻我側翼,形勢便更加麻煩。不若先掃除外圍,斷絕營中賊援兵,再斷其糧食、水源,施以招撫手段,相信羣賊必主動獻上渠魁首級,降於轅門之下。”

虎大威的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個川字,他心裡不安感越來越強:流寇的兵力絕不止這些人,李自成和羅汝纔等賊兵大帥又在何處?若李羅大兵殺到,那恐怕汝陽就已經陷落,保定兵不惟失去殲敵機會,而且只能設法向北面逃走了。

保定總督雖然是他的上級,但實際上此時總兵一級的武人大多跋扈,像左良玉、賀人龍等人都不聽從督撫的號令。

虎大威如果性格強硬一些,他完全可以不理會楊文嶽的命令,自行率部強行攻營。可是偏偏虎大威又是官軍諸將中少數爲人較正派的人物,他也是盧象升的舊部,當年鉅鹿之戰時和另一總兵楊國柱都是死戰到最後的人之一。

他心中暗歎,感到剿賊時機即將錯失,可性格、作風使然,還是向楊文嶽低下了頭,同意只將上蔡營圍死,主力調動進攻外圍的羅戴恩、李雙喜等人。

他一聲令下,副將馮大棟、張鵬翼都有些難以理解,特別是張鵬翼所部精兵被郝搖旗和谷可成殺傷很多,他懷恨在心,正欲報仇,怎麼刀口就轉到另一邊去了?

但虎大威治軍極嚴,說一不二,部下即使遊擊、副將一流的高級將領,若敢違揹他的命令,也會被押到中軍帳前鞭打一頓。

所以保定兵諸將即使心中有什麼主意,也沒人敢說出來,全然淪爲亦步亦趨、缺乏主張的庸才。

正在營寨中抵命死守的闖軍各部,很快便發現官軍的攻寨力度急劇下降。李來亨衝到一處望樓上,遠遠睹到官軍旗號的變化,驚喜道:“虎大威犯了什麼傻?熟透的果實不摘,最後一刀卻砍到我雙喜哥那邊去了?”

被圍在上蔡營中的闖曹聯軍共有李來亨、楊承祖、谷可成三支部隊,共約一千五百人左右。谷可成的部隊本來在破陣入寨時就死傷很多,所以守營主力還是李來亨和楊承祖兩部。

由於缺乏新型的紅夷炮,他們兩支部隊也被官軍殺傷極多。甚至有一次保定兵副將張鵬翼帶着先登銳士已經搶下了軍營的大門,幸好李來亨聽取了熟知官軍戰術的馬寶建議,在大門後挖坑填刺,又集中全營銃炮反擊,纔將營門奪回。

義軍從早上激戰到傍晚,攜帶的糧食又少,軍營中存糧也所剩無多,要不了多久就真的要斷糧斷水了。

虎大威突然調走大批攻營部隊,着實讓李來亨大大喘了一口氣。

可是谷可成卻感到並不樂觀,他擔憂地說:“虎大威將部隊調走,一定是要集中兵力攻打雙喜他們。雙喜他們不比我們可以利用上蔡本來的軍營進行防守,他們能依靠的只有一些臨時工事而已,我恐怕雙喜的兵力雖然較咱們多一些,但卻可能潰敗的更快。”

郝搖旗轉眼望着李來亨建議道:“掌哨,不如咱們集中騎兵,趁着虎大威調動部隊的機會,再衝他一次?或者等到保定兵和雙喜他們鬥到死處時,我們去衝官軍的後背?”

郝搖旗說完以後,營中諸將臉上都帶着熱切的求戰之情,楊承祖、谷可成、馬寶、張皮綆等人全部看向了李來亨。

但李來亨卻很猶豫,他知道營中義軍的體力早已到達極限,馬匹也由於缺乏豆餅、草束,狀態特別差。

這時候集中一支騎兵部隊出營逆襲,很有可能就是給官軍送人頭了。

可如果他在上蔡營中按兵不動,等官軍真的將羅戴恩、李雙喜擊潰,那恐怕營中義軍的士氣就將全面崩潰,他有通天之能也不能帶潰兵打仗。

唉,李自成和羅汝才,到底還要什麼時候纔到?

他們再不來,整個先鋒軍都要變成一盤菜了!

李來亨下定決心,環視一圈,斷然道:“你們體力都已經耗竭,現在出營反擊等於送死,我堅決不同意!你們全都給我留在軍營裡守着!”

郝搖旗憤然回答說:“他孃的,掌哨你是要老子們坐在這裡看着雙喜被打垮嗎?”

郝搖旗爲人無他腸,說話直來直去,李來亨不以爲意,他將虎頭腰刀出鞘高舉過頭,大聲喊道:“我的親兵之前還沒出寨衝陣過,體力保存較好。谷哥、搖旗,你們都守在營裡,我和張皮綆帶親兵出營逆襲!”

李來亨的話讓衆人都大吃一驚,因爲大家都知道李來亨的弓馬騎射雖然受過劉芳亮的調教,但他在闖營中實在不是以武藝和勇力見長。

讓少虎帥親自出營反擊……如果他陷在陣中怎麼辦?

剛剛還直言直語的郝搖旗想到這點馬上就慌了,他已經習慣了李來亨拿出主意、拿主意的局面,如果沒有了少虎帥……他是真的沒有底氣。

但李來亨一貫是表面上的廣納良言、虛懷若谷,肚子裡的權謀自爲、專斷由我,根本容不得郝搖旗等人的反對,立即安排谷可成和楊承祖執掌防務,然後便準備率部出擊。

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七章 順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
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七章 順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