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

李來亨一隻手扶在羅顏清身上,慢悠悠地半天才站了起來,他拍拍身上塵土,瞪着眼睛故作緊張,等羅顏清真被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後,才微笑道:“我哪裡有事?你每次出手分寸都是剛剛好,我就是信賴你的本領和武藝,知道你拿捏力道天下無二,才總是找你練武嘛!”

羅顏清這才吐了一口氣,扶着李來亨右臂,一邊往外走一邊說:“沒有任何事情是最好的,否則我如何向大元帥、如何向補帥交代?大家都說你是義軍在河南名聲最大的人物之一,誇讚李公子如何如何仁義、如何如何得人心,我真怕不小心傷到了你。”

李來亨聳聳肩,他倒不知道羅顏清這樣注意自己的消息,連他在河南被流民百姓傳爲“李公子”的故事都知道,心裡頗感好笑,又覺得刀馬旦着實可愛。

“那些都是謠傳罷了!我有幾斤幾兩,羅小姐你不知道嗎?”李來亨嘿嘿一笑,“羅小姐,曹營這些日子過得怎麼樣?副元帥對合營的事情是否滿意,下面的將士們又作何想法?”

“一切都很好……”羅顏清微微遲疑一會兒後,看了看左右,又補充說,“只是闖軍的軍紀太嚴格,曹營將士都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段時間待在熊耳山中,很多人都覺得拘束、覺得不夠痛快,感覺生活裡太多地方受到種種規矩的限制,自然有人不大高興。”

李來亨心中瞭然,他知道曹營的將士還需要時間慢慢接受闖軍的節奏。但就像牛金星此前分析的那樣,亂世之中的普通人,最渴望的不是美女和金銀財寶,而是安定的秩序和生活——這是羅汝纔給不了,只有闖營可以給出來的期盼。

他點點頭,回答說:“嗯……大家畢竟合營不久,互相都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但我想等闖曹兩營,一起多打幾次大戰,將士們增添同袍之誼後,這一切就不會是問題了。”

羅顏清低下頭又想了一會兒,問道:“少……少虎帥,我們在夷陵分手的那一夜,你還有怨恨在心嗎?我不知道要怎麼同你說道歉的話。”

“嗨,過去的事就都過去吧。”李來亨笑着嘆了一口氣,“義軍各家營頭裡,誰同誰沒有過鬧彆扭的時候呢?我聽義父說當年張獻忠在谷城受撫的時候,還打算斬了大元帥的頭來做保,現在不是也沒人記仇嗎?副元帥說過賊不殺賊,他是一條坦蕩蕩的好漢,闖營絕不會有人因爲以前的事情,對曹營感到介懷。”

李來亨沒說出口的話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闖營是打算設法和平吞掉曹營,表示親近還來不及,怎麼會重提雙方之間的舊仇呢?何況那也實在不算仇,若沒有當初闖營單飛,也不會有今天在河南的大發展了。

羅顏清聽了李來亨的話後,稍微放下一點心來。

這時候校場外傳來一陣旗鼓之聲,他們兩人都轉頭望了過去,看到是曹營的大將楊繩祖帶着一隊騎兵趕過來,心中驟然升起緊張感來。

果然,楊繩祖一邊奔入老營中,一邊高聲喊道:“大帥!賀人龍已到南陽境內,楊文嶽、虎大威等保定兵,李仙風、高名衡、陳永福、高謙等河南兵,恐怕也很快要到了!”

李來亨歪着頭,嘆口氣說:“官軍終於來了,咱們在得勝寨,恐怕最多隻能在休息兩天……不,最多休息一天了!”

這時是崇禎十四年的八月上旬,新任的三邊總督傅宗龍在崇禎皇帝的一再催逼下,正準備離開陝西,往河南進兵。

傅宗龍離開西安前的時候,他的同僚,新任陝西巡撫汪喬年爲他送行。汪喬年雖然是文人,但精通騎射,自認爲是個用兵人才。他觀察河南的形勢,感到傅宗龍這次親自前往河南督軍,形勢並不樂觀。

秦軍雖然強悍,可是將領驕橫跋扈,軍餉、糧草又非常匱乏,如何能夠剿滅流賊?恐怕不惟無法剿滅流賊,就是連保全自己,都困難萬分。

汪喬年把傅宗龍一直送到灞橋,愁眉苦臉道:“自從八隊闖將破了洛陽以後,大非昔比,不僅是人馬衆多,而且河南百姓望風歸順;七月間,據守又來了一個曹操羅汝才,同他合營,如虎生翼,更難對付。”

傅宗龍心裡爲自己前景感到非常擔憂,說道:“皇上近來性情越來越急躁,不斷有上諭和兵部檄文飛來,催我速赴河南作戰,根本不考慮各鎮官軍情況,也不允許我休整、整頓兵馬。我這次奉旨剿賊,倉促出關,好比以肉喂虎,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們爲臣者,只能竭力彌補。”

汪喬年搖頭嘆息:“大人此去若有何不利,喬年一定立即跟隨出關。”

“不,歲星(汪喬年表字歲星),你絕不要衝動。秦軍雖然善戰,可實在驕悍難制,你留在陝西,必須抓緊每一天的時間,不能懈怠,嚴加整頓秦軍。只有秦軍能夠如臂使指,我在河南一切才能順利,纔能有可靠的後盾依賴。”

汪喬年明白傅宗龍的意思,他點點頭,在灞上含淚送別了自己的老朋友。天下局勢叵測,洪亨九在鬆錦能不能順利?傅括蒼(傅宗龍號括蒼)東出中原,又會有什麼樣的難題等着他呢?

傅宗龍不是一個人前往河南,跟他一起出潼關的還有秦軍戰將牛成虎所部精兵。牛成虎也是農民軍降將出身,他原本在義軍中綽號叫“一秤金”。

傅宗龍取賀人龍、牛成虎一龍一虎的好彩頭,再加上保定總督楊文嶽手上的虎大威所部,就是一龍二虎,才選中牛成虎隨他出關。

此外牛成虎是農民軍出身,沒有一般秦軍將領在三邊的深厚人脈關係,不會特別跋扈,比較易於控制——這也是傅宗龍選中牛成虎,而不是帶上其他秦軍的原因之一。

“唉,陝西餉糧兩缺,否則秦軍精兵空關出擊,李自成如何抵擋?罷了,牛成虎這一鎮兵馬再加上督標精騎,七千秦中虎狼之士,一定能夠完成天子的重託!”

三邊總督仰望北方京師的方向,隨即下令全軍出關東征。七千多名邊軍精銳,殺氣騰騰,出了潼關以後,先到洛陽和河南巡撫李仙風等部會師,之後再一起到汝寧府同保定總督楊文嶽會師。

這場大戰的主場雖然是在河南,但傅宗龍和楊文嶽兩人都是總督,官銜高於河南巡撫李仙風和河南巡按高名衡,軍隊數量和質量也超過豫軍。所以傅宗龍多少自信他可以掌握南陽之戰的主導權,他到洛陽以後,還想設法從李仙風手中多控制一些軍隊過來。

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二十六章 歲入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
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二十六章 歲入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束於碭山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