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

張皮綆年紀很輕,他比李來亨還小一點,只比幼辭大兩歲,現在不過十七歲而已。但他跟隨闖軍作戰已有多年,雖是孩兒兵,身手與經驗,卻絲毫不遜色於白旺緊急派來洛陽增援的這隊精騎。

共約一百五十名左右的騎兵,被李來亨交給了郝搖旗率領,將他們佈置潛伏在鄭家凹和石碑凹等寨中間的鄭李村一帶,作爲機動兵力和突擊殲敵的預備隊使用。

爲了防止郝搖旗又不聽從調度,任意妄爲地胡亂用兵,亂打一氣。李來亨便特地讓張皮綆擔當他的副將,張皮綆做了李來亨很長一段時間的親兵,他有熱情有膽氣,最重要的是很能領會到李來亨的用意,十分服從李來亨的調度和安排。

讓張皮綆擔任郝搖旗的副手,就是要他管住郝搖旗的手,不要讓郝搖旗再放飛自我了。

除了他們這隊騎兵外,李來亨另外在鄭家凹、葉溝東路這一面佈置了相對畢竟雄厚的兵力。在郝搖旗和張皮綆等一百五十名騎兵之外,還有郭君鎮在鄭家凹寨內掌握一百多人的部隊,另外鄭家凹寨附近另有二百機動兵力。

李來亨的用意是集中力量在東路,爭取對官軍造成足夠大的打擊,以打促和,迫使李仙風爲了抓住救命稻草,接受“天德王”的劇本。

另一方面,如果東路未能取得足夠的戰果。那麼李來亨就將進一步調整兵力部署,撤走更多另外一路的守軍,使得官軍出現一路受阻寨下,一路迅猛進軍的情況,使其部隊脫節,再集中力量利用內線優勢,實現快速機動,殲滅官軍脫節深入的一路兵力。

若官軍不分兵的話,就更簡單了,這樣的大兵團抱團行動,只要沿途佈置的山寨守軍反覆出擊襲擾,就可以使得李仙風疲於奔命,不能進攻洛陽了。

所以郝搖旗也接到高謙所部兵馬在東路大舉進攻的消息後,便立即準備出兵抄擊其後路。還是多虧了張皮綆領會到李來亨的用兵意圖,竭力拉住郝搖旗,不讓他過早出兵,而是等待豫軍頓兵堅寨之下,部隊疲乏或出現調動、轉移時,再趁機出擊。

這對戰術時機的把握有很高要求,張皮綆雖然也打過不少仗,但確實缺乏戰術嗅覺方面足夠的經驗。好在郝搖旗雖然容易熱血上腦,胡亂打仗,可再怎麼說他也是跟着李自成縱橫秦、蜀、楚而不敗的闖營老將,在他冷靜的情況下,足可以把握住騎兵出動的戰術時機。

“太好啦!狗日的官兵全他娘動了,這幫飯桶在兩個山寨之間反覆調動兵力,簡直不把咱們放在眼裡!”

郝搖旗勒住繮繩,脫口大罵說:“他媽的河南官兵都敢瞧不起咱們這般老兄弟嘍,哥幾個能忍得下這口氣嗎?難道要讓郭君鎮把功勞全搶走嗎?老子跟郭君鎮那是把尿的交情,但要說打仗,還是要見真章,這回就得要教教他什麼叫打仗!”

這些精悍的騎兵,全是跟隨李自成從陝北打到川楚,又從川楚打到中原的闖營老兵。大部分人都是三十歲左右的樣貌,這一百五十人一律是騎乘高頭大馬,盔甲整齊,每人除寶劍、弓箭之外,還有一根白蠟杆紅纓長槍。

長槍的槍桿、槍頭的長度全部一致,將士們皆左手攬繮,右手持槍,槍尾插在馬鞍右邊安裝的鐵環子上,槍桿直立。遠遠看去,這隊騎兵就成了一片銀白槍林似的海洋,這海洋還在隨着戰馬的奔馳行走而上下起伏波動。

陽光照耀下,那磨利的槍頭和猩紅色的槍纓,以及緊隨其後的銀槍顯得分外耀眼。

張皮綆呼了一口氣,將繮繩握緊,對郝搖旗說:“官兵在我們面前反覆調動,是沒有發現我們蹤跡的緣故。也是他們實在太輕敵自大,因而完全不將闖軍放在眼裡的緣故。”

“郭管隊用兵一向打在要害,而且常常出奇制勝。有他在鄭家凹寨,官軍肯定感到非常棘手,注意力全部被牽制和吸引在這一點上,因此忽略了我們。”

“後生看得還真明白!張皮綆說的很對,官軍這樣自大,不把闖軍放在眼中,是時候讓他們見見真章啦!”

郝搖旗高喊一聲後,像山林和海洋一樣的騎兵隊伍便跟着齊聲吶喊了起來。緊接着,這一百多匹戰馬釘過馬掌的戰蹄,便踏碎了北邙山中的寧靜,像一陣激烈的暴風雨一樣,席捲而過,向着鄭家凹和葉溝的方向席捲而去。

所有人都爭先恐後,雖然只一百五十騎,可由於闖營在洛陽豐厚的繳獲,人人器械精良、具裝完備。一百五十名騎兵,在整齊而精良的武裝配置下,竟然有千騎萬騎奔馳而來的氣魄。

郝搖旗馬不停蹄始終衝在最前面,他手上提着的還是慣用的棗木大棒。但相比從前,已多了一身精良的明甲,還帶有做工考究的佩刀和弓箭,快馬輕刀、長兵利箭,再不復從前的響馬裝扮!

鄭家凹一帶並非羣峰峻嶺的山地,而只有小片小片的低矮丘陵。闖軍騎兵就在綠色、灰色相間的丘陵地,像一道涌動的白色波浪一樣,刷的穿梭而過。

此刻的天空分外湛藍,這一天的晴朗天氣,令丘陵間的風光景色更顯妖嬈。盛開的李花香味洋溢在空氣之中,淡白色的花瓣被疾馳而過的奔馬驚落,幾隻麻雀也一起受了驚,從樹枝上飛起,鑽進了藍色的天空裡。

從眼前的一座丘陵轉過彎去,騎兵隊伍就將直接衝到鄭家凹的平地處。張皮綆屏住了自己的呼吸,他畢竟還是年輕的過分,因緊握繮繩而暴起青筋的手臂,暴露了他的緊張。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眼前的彎路。

轉過去,奔過去,衝過去,殺過去!

“殺呀!將官軍全部衝散!”

伴隨着郝搖旗彷彿平地驚雷般的一聲怒吼,一百五十名騎兵轉過了一道小彎,然後從一處微微上傾的山坡處涌了過去。

鄭家凹平地的戰況和景象清晰地展現在了張皮綆的面前,郭君鎮的防守極爲有力,他帶着親兵出寨突擊,給了官軍當頭一棒。官軍的馬寶雖然竭力維持局面,圍攻的陣勢還是被攻破一角,只是由於官兵具備兵力優勢,所以整個圍城的局面纔沒有被郭君鎮打破。

“衝下去!”

一百五十名騎兵從小山坡上排山倒海一樣衝了下去,范陽帽上的紅纓因風飄舞起來,像是羽毛在舞動,使人聯想到天神的形貌。

那些整齊的扎甲和布面甲,還有天藍色的罩衣戰袍,則讓闖軍騎兵顯得像一個整體——不是一百多名騎士,而是一個人、一把利劍、一支長槍。

馬寶絕望地看着從側面山坡上衝下的騎兵,徒勞地舉起長刀,但他知道這毫無意義,身邊的官兵們,已有許多人開始丟下武器轉身逃跑了。

“誰敢跑!闖賊人數不多,只要我們結陣固守,就可以等到高將軍的援兵!都不許逃,結陣固守啊!”

可惜聲嘶力竭的吶喊,也無法阻止住官兵的潰逃。本來這幾百人受阻於鄭家凹的木寨,幾次強攻失敗,兵力和士氣的損失就非常嚴重了。不久前還剛剛遭到郭君鎮的一波短促突擊,軍心未定,如何拒敵?

在出動出寨突擊取得一定戰果後,就重新退入寨中固守的郭君鎮,見到闖軍騎兵從側面切入戰場,大爲興奮地說道:“戰機已至,是搖旗來了!火銃手留寨以備萬一,其他人全部跟我出寨夾擊!走!”

鄭家凹山寨放下了兩道吊橋,雖然兵力不多,但郭君鎮知道這種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如何依靠一波又一波的打擊,破壞官軍的士氣。

所以他見到闖軍騎兵抵達後,便立即率領十分疲憊的親兵和其他寨中的能戰之士,不顧體力的消耗,裡外夾擊,同郝搖旗聯手對官軍進行最後一擊。

奔騰的騎兵隊伍在戰馬咆哮聲,從官軍潰逃較多的缺口處切入豫軍隊伍裡面。一百多名騎士們先使用長槍,憑藉強大的衝擊力將敵人貫倒,隨即拔出腰間的寶劍或佩刀,一邊衝馳,一邊左右砍殺和突刺。

馬寶自恃勇力,絕不願意束手就擒,他用長刀格擋住一名闖軍騎兵的衝刺後,還想將其拖拽下馬,奪馬逃走。

可是張皮綆從亂軍之中看到了身穿魚鱗盔甲,顯然不同於一般官兵的馬寶。他奮力一擲,在戰馬狂奔的過程中將短刀丟出,雖然沒能刺中馬寶的要害,但也刺傷了馬寶的大腿,使其無力脫逃了。

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章 礦徒軍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
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章 礦徒軍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十二章 鰲拜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