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

李過立馬在聖駕之前,他把長槍掛在馬鞍橋上,右手拿着指揮用的小旗,順着夏風的風向,冷靜地統觀整個戰局。

狂怒兇暴的喊殺聲震撼了整個獲鹿戰場,張鼐和張皮革的騎兵好像是勢不可擋地衝垮了續順公沈志祥的兵馬,接着又突入到多鐸的戰線之中,連續摧破清軍數條防線,和大清的豫親王展開激戰。

戰場的中心時而移向東,時而移向西,這一切都呈現在荊侯李過的眼中。

因爲綿侯袁宗第還率領右營駐守在陝北,李來亨的前營、劉芳亮的左營也不在獲鹿附近,所以李過掌握的後營,便成爲了現在大順軍中除了李自成嫡系中營以外,最爲強大的一股力量。

荊侯一動不動地矗立着,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嶽。

衛隊的戰馬在李過的身後跳躍奔騰,不停嘶叫着,好像想要立即衝上前去支援張鼐殺敵一樣。

但是李過的臉上,始終是一層古井無波的肅穆莊重,他凝眸不動,大風捲着後營黃色的軍旗,在李過的身旁獵獵飄揚。

後營在獲鹿戰場,約有兩萬到三萬人的兵力,大部分都是步兵。

李自成的御營黃蓋就飄揚在他們的身後,大順軍連綿漫長的軍勢,不斷浮現在地平線之上,煙塵滾滾,永昌天子的一柄黃傘高高屹立。

攻擊,發動得是這樣突然和猛烈。

使清軍中沉着的豫王多鐸都感到吃驚,許多蒙古騎兵受到後營接應反擊的震動,一時失去了戰馬的倚托,矇頭轉向,驚慌失措。

但是多鐸畢竟不失爲清軍中的一位宿將名王,他嘿嘿笑了幾聲,就派圖爾格帶領巴牙喇甲騎東擋西殺,突出清軍的戰線以後,迅猛追上張鼐突圍而出的順軍騎兵部隊,一口咬定,連追帶殺。

在中軍裡指揮滿蒙八旗軍精銳的多鐸頭腦非常清醒,他迅速看清了敵我雙方變化之後的態勢——李過正帶着後營兵馬增援前線,戰鬥規模正在急劇擴大。

清軍突騎追擊過於深入,大順軍的步卒又顯現了超越一流明軍的堅韌性,繼續追擊下去,清軍隊形很有可能被“拖”散開,遭到順軍的猛攻。

但是李自成的御營主力還沒有全部撲上,黃傘一動未動,多鐸估計大順軍的主力並未悉數下場,所以他也不敢冒然全線出擊。

多鐸心中暗笑道:闖逆終究不過是流賊,不通戰略,已經落入了皇太極的計謀之中尚且不知,最終的勝利還需要多想嗎?

“圖爾格,穩住戰線!”

圖爾格已經集結了他的巴牙喇甲騎,本想帶着這一隊精銳的滿洲騎兵向大順軍的宿衛鐵騎發動反攻。他們揮舞鋼刀,一邊吼叫着一邊向前衝鋒,只是還未取得多少戰果,便被多鐸叫停了。

李過默默地衡量着虜騎距離張鼐的距離,接着又目測和計算着後營步卒徐徐向前壓上的速度。他猛地將指揮用的旗幟向下一揮,守候在李過身邊的後營副將馬重禧立即就帶着一隊親衛騎兵一陣旋風似地迎頭撞上去,加入戰場之中。

刀槍鏗鏘相擊,馬嘶人叫,亂成一團,但隨即戰線又立即變得分明瞭起來。

先前掠陣的順軍重騎已經全部退到了大順一方的戰線,多鐸則也收束了清兵追擊的步伐,小心翼翼地維持着八旗軍戰線的穩固。

從左右兩翼夾擊過來的吳三桂又掉轉了馬頭,退潮一般撤了下去,讓開中間的道路,重新回到清軍右翼的位置上——也就是獲鹿戰場的北面。

張鼐和張皮綆,各自帶着一些親兵衝入李過的軍中。他們兩人身上都已經負有傷痕,張鼐剛剛被滿洲人圍在軍中,深深陷陣,所以傷勢又比張皮綆重得多,已經到了血滿戰袖的地步。

義侯駐馬在李過的身前,笑道:“過哥!御營要全線出擊了嗎?我和皮綆纔剛剛掠陣一試敵人的兵鋒,估計殺傷了二三千的狗韃子吧!”

李過還沒有說話,另一位來自中營的將領李友就趕到軍前,訓斥道:

“雙喜,你是殺暈了頭!陛下讓你帶精騎掠陣,試一試韃子的實力。你怎麼這樣脫離大軍,孤軍冒進?深入東虜戰線如此之深,如果不是張皮綆破陣相救,差點就陷在清軍陣中,不能自拔了。這真是胡鬧!”

李友在李自成稱帝時,雖然僅被封爲伯爵,不似張鼐義侯侯爵的地位尊貴顯赫。可是李友與李自成是遠方親戚的關係,二人同輩論交,張鼐過去還叫做李雙喜的時候,是李自成的義子,李友當然就習慣了以叔伯身份看待張鼐。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過去的李雙喜自可以任由李大眼訓斥,現在的義侯張鼐,就輪不到武陽伯李友這樣不留情面地批評了。

果然,李友的訓斥讓張鼐左右的親兵都有些氣憤起來,他們這樣勇猛殺敵,被數重的敵人圍攻,纔剛剛辛苦突圍殺出來,怎麼就又被自己人訓斥起來?

張鼐貴爲大順的開國侯爵,地位遠在李友之上,卻被李大眼當成一個不成熟、不懂事的孩子責備,這也很讓張鼐掛不住臉。

義侯臉色不豫,勉強爭辯道:“我……我一時殺虜激憤,只叫張皮綆爲我掩護側翼。”

李友皺起眉頭,他綽號叫做李大眼,其實已經瞎過一顆眼睛,但剩下的一顆眼睛,一直凝視着張鼐,也讓後者感到如芒在背:

“兒戲!今日兩軍交戰,事關數十萬將士的性命所在,豈容兒戲?”

李過也把指揮旗交到親兵的手中,溫言道:“你們看,陛下的黃傘正在移動過來……大順軍將要全線出擊了,這正是用到雙喜一腔血勇的時候,倒也不必苛責。”

後營的更後方,一片平川的大地幾乎已承載不下李自成如此龐大的兵馬,荒草搖曳、鳥獸震駭,李自成帶着千軍萬馬壓迫到了跟前。

劉體純帶着兩隊號角手立在大軍之前,他做出一個手勢,號角手們就把牛角和海螺用力吹響:嗚——

漫長的戰聲充斥軍前,接着鼓吹手們敲響了手中的銅鑼,並用力揮動鼓槌,撲通撲通地奏響了開戰的軍樂聲。

“二虎……”

李過和劉體純過去有過許多年並肩作戰的經歷,兩人間的感情深厚又誠摯。荊侯看到劉體純立在軍前,心下感慨,距離他們二人在陝西闖蕩出闖營兩頭猛虎威名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年的光陰歲月。

劉體純用蒲扇似的大手直往臉上扇風,這夏風吹拂的曠野上,劉體純還是覺得很熱。他把頭盔的脖繩解開,用力呼吸了好幾大口後說:

“聖駕到!”

大家都隨着劉體純的喊聲,把目光聚集到了永昌天子的黃蓋下面。即便是在戰場上,現在李自成的排場也不算太小,他和牛金星、宋獻策等一行人馬,都被許多面黃色旗幟圍繞起來,李自成自己的頭頂,則始終懸掛着那一柄象徵中軍大纛的黃傘。

“陛下!”

李過、張鼐、李友、劉體純等人皆頓首,牛金星和宋獻策先走了出來,李自成則在黃蓋下面勒住戰馬,微笑着對張鼐問道:

“韃子的兵馬厲害嗎?”

李自成的問話又讓張鼐興奮了起來,他既認真又激動地回答說:“狗韃子不過如此!萬歲,這仗我們一定能夠打勝的。”

===

今天宇文這裡已經開始挨家挨戶排查測體溫了,大家保重

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十章 李寨主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
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十章 李寨主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