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

清軍在黃河沿線全部兵力,共有近三十萬人之多,徐州一路南征兵馬,則齊聚了三十萬大軍中多數精銳,滿洲八旗兵亦大半便在徐州城下。

如今十萬精兵,一朝覆滅。在大順軍的內外夾攻之下,多爾袞手裡的全部軍隊,除了極少數遊騎躥出了包圍網以外,其餘人馬都在徐州附近被順軍殲滅。

孔有德和線國安被凌汛的河水包圍,孤立於清軍用於安置大炮的高地上。他們沒有舟船,只能望泥水興嘆,面對划着小船包圍上來的順軍將士,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被闖軍繳械。

多爾袞都已經投降了,他們這些漢人藩王,又有什麼抵抗到底的必要?孔有德與尚可喜不同,他原本就做好了戰局不利時背刺多爾袞的準備,只是許都從徐州城中突然打開城門分路殺出,讓孔有德猝不及防之下,喪失了坐地還價的本錢。

如今順軍駕駛着從明軍那裡繳獲來的船隻,上萬人馬包圍漢軍以後,線國安臉色異常難看,他很想勸慰孔有德兩句話,卻沒想到孔有德已經非常乾脆地用匕首割斷了辮髮。

孔有德望着幾十條遊曳過來的小舟,將辮子一把投入泥水中,高喊道:

“東江孔有德……東江孔有德,拜見新朝開基之主!”

率領舟船前來迫降清軍殘餘漢兵的將領,當然不是李來亨。李際遇一個督率地方衛軍的中層將官,突然被孔有德喊成什麼“新朝開基之主”,心中冷不防便打了個哆嗦。

這漢奸叛王是成心給自己下絆子?真當咱們的晉王爺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物嗎!

李際遇低聲罵道:“這狗叛賊,老子難得撈取一回軍功,他非要說這種不開眼的狗話嗎?真是畜生東西,讓人想一箭打殺了事。”

申靖邦急忙勸道:“將軍、將軍……將軍不要緊張,我們快上土丘去,將滿清剩下的殘兵敗將全部捉拿,總歸是又得一樁軍功。

活叛王還是比死叛王值錢的,何必打殺?今後如何處置這些俘虜,那還要看晉王殿下的啊。萬萬不能擅作主張。”

李際遇當然知道晉王李來亨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物,怎麼敢冒然行事?無非是胡亂罵上一句清國虜賊罷了。

畢竟徐州之戰,他從河南專程帶來的一批玉寨老本兵也死傷殆盡,其中不少山寨老兄弟就是被孔有德大炮炸死。

徐州會戰清軍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潰圍逃散者不會超過萬人,光是順軍清掃戰場的階段,就又抓了一萬多名俘虜。可是同樣的,大順軍也付出了相當慘烈的代價。

徐州城內,守軍死傷半數以上,陣亡戰鬥之士六千餘人;徐州城外,左中右三大戰場,八萬援兵,陣亡者萬餘人,總體傷亡數字也達到了三四萬左右。

一軍傷亡泰半,戰馬、槍炮、火藥、箭矢的消耗,更達到了十萬級別的規模。

深切的仇恨洋溢在所有順軍士兵的心頭,數十里的戰場上,屍骸遍野,被炮彈轟到支離破碎的遺體最顯恐怖。

但這和滿洲人在磁州、在大名、在魯西南……同他們一次次焚劫屠城的罪行相比,簡直溫柔和藹到不值一提!

申靖邦低聲說:“將軍,是孔有德。東江鎮的孔有德,此人系前明登萊叛賊,被東虜奴酋洪太封爲恭順王。咱們虜獲此人,實乃大功一件呀。”

李際遇冷哼一聲,慘烈的徐州會戰裡,就連他自己的衛兵都幾乎打光。李際遇平素最信任的一名衛兵康大眼身負重創,被清兵刺瞎一目,幾乎斃命,這些仇恨,難道敵人一投降,就算是煙消雲散了嗎?

申靖邦又說:“我聽說清軍在河北還有十幾萬人馬,雖然盡是些偏師和殘兵敗將,但畢竟尚存一戰之力。晉王招降東虜餘部,肯定是着眼於此,將軍不要節外生枝呀。”

李際遇直言:“我明白!只苦我軍兄弟死傷太重,將來總要東虜還債的。去,咱們到土丘上去,將孔有德等叛賊漢奸悉數拿下。”

順軍人多勢衆,而且皆有舟船。清軍餘部則被泥水分割包圍在一座座小小的土丘上,毫無抵抗之力。

哪怕線國安想做拼死一戰,可是多爾袞已經投降了,孔有德現在也做出了割辮投降的姿態,還會有哪個小兵瞎了眼,陪他去死?

無可奈何,線國安也把腰刀投進水中。撲通一聲,吳橋叛賊十年來的幻夢到底是結束了,他們最後還是要接受朝廷的審判。

只不過這個朝廷,名爲大順。

李際遇所部衛軍,陸續將小船停靠在土丘周圍。他們手持牌刀登岸以後,布爲新月狀的陣列向清軍餘部緩緩靠近。

但順軍預想中的困獸之鬥沒有出現,全部清軍漢兵都跟隨着孔有德、線國安兩人,陸陸續續把兵器丟進水中。爲了消解順軍的猶疑戒備,接着還有很多清兵連身上殘破的鎧甲也一併脫下,全部拋進水裡。

一片撲通撲通的聲響後,大羣清兵屈膝跪下,以頭叩地,連呼:“降闖!降闖!”再無任何戰鬥之意。

在徐州會戰中上陣搏殺,以至於一眼失明的康大眼,他坐在順軍船隊最後方的一條小船裡,沒有上岸。

康大眼悵然若失,他依舊不知道此前與尚可喜所部清軍激戰時,自己見到的那個神似兄長的人,到底是誰?那個人會是康大海嗎?

可惜那人已經死了,而且是死無全屍。

太陽直直落下山去,紅色的光輝映照晚霞,殘陽如血,讓戰場上的氣氛更覺陰鬱。禿鷲羣鴉久久盤旋於空,但因爲清掃戰場的大批順軍士兵始終沒有離開,這些食腐的猛禽也便遲遲不能落下飽餐一頓。

所有投降的清軍宗室、藩王、將領、士兵,都被繳械以後,又剝去了甲衣。在徐州城的西關城門外,清軍的布面甲和各式各樣的火器刀槍堆積如山——僅康大眼剛剛看到的,就不止一兩萬件了。

李來亨還下令,所有被俘虜的清軍士兵,都必須自己割去辮髮。否則不願意割辮的人,大順軍就不能認爲他們已經放棄了抵抗,只能視爲戰鬥之兵,必須予以徹底的消滅。

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

“我是和平主義者。”李來亨這樣說,“我不會和多爾袞一樣,對婦孺平民實行這樣的政策。可是東虜所有軍人,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生或者死。”

所有的清軍俘虜隨後都被關押入徐州城內,飽受攻城之苦的徐州軍民夾道圍觀。他們擁堵在城門和十字大街上,一看到順軍士兵入城便發出山呼雷鳴般的笑聲,一看到清軍俘虜被押送入城,兩眼便射出憤怒和仇恨的火焰。

徐州許多老百姓的家人好友,都犧牲在了這場艱苦卓絕的守城戰中。很多人都控制不住情緒,不少手上還有武器的民兵甚至想直接衝進清軍隊列,大開殺戒,好發泄仇恨。

直到身上還帶着很重傷勢的谷可成親自出場,他站到高聳的城門臺子上,反覆多番地向百姓們宣講大順軍的俘虜政策、宣講今後大順軍還要如何收復河北的戰略,徐州軍民躁動的內心,才勉強控制了下來。

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章 六尚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
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六章 六尚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十八章 祝捷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