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

羅汝才就把老營駐紮在離得勝寨只有大約十里的地方,兩軍交流自然十分密切。李自成有心拉攏曹營軍心,便時不時派闖營將領送酒肉、夏冬衣物到曹營去——李來亨自然就找到不少機會,拍馬入曹營找羅顏清熟絡熟絡了。

他幾次三番,也認識了不少曹營將領,除了楊承祖和楊繩祖兩兄弟是一貫不喜闖軍人物外,其他像羅汝才的叔叔羅戴恩、旗鼓趙應元等人,和李來亨都算是朋友。

這天天色尚早,李來亨就帶了張皮綆在內的七八個騎兵,親自押運幾車糧食送到曹營來。他先下馬和趙應元交割,手上做的是送糧的差事,口裡惦記的卻還是羅顏清在哪裡。

趙應元是陝西人,在曹營中執掌羅汝才的旗鼓,算得上是羅汝才的心腹親信之一。他留了一抹山羊鬍須,面目棱角剛硬,收下李來亨送來的糧食後,便含笑道:“少虎帥大駕光臨,又是來找刀馬旦的吧?”

自從李自成迫使羅汝才受封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以後,除他自己稱“元帥”、田見秀稱“二府”外,也開始稱呼闖營中掌哨一級的大將爲帥。

例如李過被稱爲“補帥”(李過表字補之)、袁宗第稱“漢帥”(袁宗第表字漢舉)、劉芳亮稱“恭帥”(劉芳亮表字長恭)。李來亨尚無字號,年紀又小,若尊稱“虎帥”可能會同綽號一隻虎的李過和綽號二隻虎的劉體純混淆,所以義軍將士現在多尊稱李來亨爲“少虎帥”。

這也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辦法,羅汝纔要麼被稱爲“曹帥”、“大帥”,要麼就被稱爲“副元帥”,即便他讓曹營中人以“元帥”稱呼他,同李自成的“大元帥”依舊有一些尊卑之別。

時間一久,想來多數人就會逐漸從心理上接受曹營的從屬地位。

“趙旗鼓莫要挖苦我,我何曾專程來找過羅小姐?只是最近又手癢,相同她切磋切磋罷了。”

李來亨輕挑左眉,給趙應元打了一個眼神,問道:“羅小姐今天也在校場練習騎射嗎?上回輸給她我心中不服,今天難得剛好來趟曹營,確實也有幾分心思,想找回場面來。”

趙應元露出一個你我皆明白的小眼神後,就給李來亨指明方向,笑道:“刀馬旦勤於武藝,自然在那裡……對了,她這段時間練武甚勤,胃口增長很多,你們要比試的話,可要備好酒肉。”

“好!幸好我特地準備了一些。”李來亨笑着答應一聲,便提起之前用犒勞將士名義,從幼辭那裡討要來的酒肉走去校場。

等李來亨走遠後,趙應元才同身邊另一員曹營偏校嘟囔道:“闖營的少虎帥到底是在那場仗裡傷了眼睛,眼神這樣瞎!”

曹營的校場修在老營寨牆之外,處在一片平坦的谷地裡,兩面是山壁,一面是溪流,入口處豎着一支大旗杆,上面按照此時明軍風行的做法,繪有五行神獸的圖案,迎風飄揚,頗爲威武。

校場里人不多,曹營軍紀相對闖營比較鬆散,而且雖然得到李自成的大力接濟,但在器械上還是沒有闖軍那麼充裕,操練時間也自然少了很多——畢竟軍隊操練,既要消耗肉食補充士兵體力,也會損耗很多兵甲器械。

足兵足餉足食,三者互相依存,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

李來亨一走到旗杆處,就聽到熟悉的吶喊聲——羅顏清的聲音不算好聽,長年的征戰生涯不僅讓她的皮膚變成小麥色,也讓刀馬旦的嗓子粗了很多。

可她的身影確實矯健至散發光芒,雖然依照這時一般人的眼光,沒人會覺得羅顏清好看,可刀馬旦在馬上左右開弓的姿態,還是充滿魅力,引得將士們紛紛叫好。

李來亨的眼光先落在羅顏清過分優越的身材上,看了好一會兒才拍了拍自己的臉頰,從張皮綆手上接過一杆長槍,踏鐙上馬,馳到羅顏清近處,笑道:“羅小姐,上一次你連勝我七合,叫我好沒有面子。這幾日我專門同劉師傅又學了幾招,羅小姐可否給我一個討回場面的機會?”

羅顏清拉住繮繩,讓戰馬停下,她把弓箭放到馬鞍的左側,用手背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笑得像陽光一樣明媚,說:“少虎帥折煞我了,少虎帥已經闖營執掌一軍的大將,臨陣衝殺的本領弱些也沒什麼,只要謀略用兵厲害就好了啊?”

她走到離李來亨更近的地方,毫無芥蒂地笑道:“你還是個半大少年,今後弓馬武藝的長進還有很大空間。”

“哈哈,這還要等我們試過幾招才知道吧?”李來亨將半袋酒水拋到羅顏清手中,然後將長槍挑起,以槍尖指着羅顏清說道,“這回只殺一合,讓羅小姐看看的長進多少。”

羅顏清因相貌醜陋,很少受到他人的特別厚待,所以她對李來亨的主動和親近,心中既有一些驚喜,又有一些因自備產生的畏縮。

“那……那就試着再打一合吧。”

羅顏清把頭低的很低,她非常小口地喝了兩口李來亨拋來的酒水,然後擦了擦嘴角,調轉馬頭,很認真地將酒袋放到校場一旁的桌子上後,纔將長槍舉到身側,雙腳夾馬,衝了上來。

李來亨也將眉頭一緊,他眯起眼睛,輕輕提了一下繮繩,微微側着身子衝了過去。李來亨將長矛夾在肋下,二人即將擦身而過時,突然探手將槍鋒刺出。

兩人的動作都很快,李來亨多次受劉芳亮指點騎術和槍法,早不復吳下阿蒙。兩支長矛的槍桿碰撞在一起,速度猛烈到幾乎要激起一片火花,槍鋒則都偏離了半寸,未能刺中目標。

但李來亨隨即用另一隻手抓住羅顏清刺出的長矛槍桿,試圖奪矛而走。只是羅顏清畢竟技高一籌,她將手腕向下一抖,一股劇烈的震盪力量就把李來亨甩下馬來——好在大家都很有分寸,馬匹也未處在飛馳之中,結果有驚無險,只是輕輕落地。

但羅顏清還是十分緊張,她心中甚爲掛念李來亨,趕緊翻身下馬,急匆匆跑過來將李來亨扶起,臉上帶着非常慌張的表情,連聲問着李來亨有沒有受傷。

=====================

《順朝那些事兒第二部:妖孽宮廷》第四章節選

曾經有一個朋友讓我幫他解決一個難題:他和他的女友關係很好,但是由於他的女友比他大兩歲,家裡人反對,他拿不定主意,想問問我的意見。

我想了一下,給他講了一個故事,羅顏清的故事。

一般來說,皇帝的青春期或許不會快樂,卻絕不會悲慘,不過李來亨的青春期不幸處在明末順初的一段戰爭時光裡。

當他第一次認識羅顏清的時候,絕想不到未來的種種事情。

那一年,她十九歲,他十七歲。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七章 左鎮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四章 女官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七章 無派第二章 惠世揚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八章 熊耳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七章 左鎮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四章 女官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十七章 無派第二章 惠世揚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八章 熊耳山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章 顧炎武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