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

最近一段時間,推薦票跳水式下滑……禮拜一的推薦票只剩下二百來張了,數據在簽約之後反而愈發慘淡了。評論區關閉後,我想和書友們討論一下原因也缺乏機會,如果有人有意見和建議的話,可以加書友羣來說,或者直接私信我的知乎號@宇文君或微博@深藍EVA。有龍套人設和劇情建議的,也可以私信發給我。

似乎是在5月20日,我將第50章的那幾章章節做整合處理後,人氣數據就開始斷崖式下滑了。是不是因爲當時整合幾章後,導致起點APP顯示了斷更的緣故?實際上並沒有斷更,只是因爲18號的兩章,被合併到17號和19號更新的章節裡了。但可能很多人沒刷新出來,或者沒看到說明。

======================

李來亨就算本來是個大善人,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也早已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了。他當然會維護百姓民衆的利益,儘量保全平民,絕不濫殺無辜。但在戰場之上,又是另一種情況,執行戰場紀律容不得一絲的寬容和溫情。

小虎隊人人刀槍出鞘,兵分四隊,利用濃霧和大雪的掩護,迅速接近幷包圍了以關帝廟爲中心的整個廟坪聚落。當地約有一百多戶人家,關帝廟中還駐紮有數十名官兵,但他們絕沒想到小虎隊會在大雪之中突然出現,毫無準備,猝不及防之下,沒有組織起任何防禦,便被李來亨攻入關廟大殿前的廣場處。

“義軍所過,絕不濫殺!但誰敢助官兵、阻義軍,全部格殺勿論!”

李來亨高喊一句後,大手一揮,他從米脂鄉勇中提拔出來的十名弓手和五名充手,便對着關帝廟殿門一陣射擊——只是小虎隊的銃手尚且缺乏專業的訓練,射擊準頭較差。倒是陝北民風彪悍,人人知兵尚武,弓箭手的準頭就比銃手好看多了。

“搖旗,帶隊衝殺進去,將官兵全部殺死,不必留俘虜。若有劣紳膽敢抗拒義軍,也一併屠戮殆盡。”

經歷竹溪、軍嶺川、商州、山陽縣的多番戰事後,李來亨身上的殺氣也越來越重了。他在闖營中時,還小心圓滑;一旦獨自帶兵作戰時,就越發顯露出一種武斷的氣勢來。李來亨手中掌握的兵力,雖然加上白旺的部隊,也只有不過二百人,但揮斥方遒間,已有了幾分領袖者的氣質。

“老白,廟坪其他地方,就交給你了吧?”

白旺同樣是管隊,與李來亨地位等夷,李來亨自然不能用對待郝搖旗的態度那樣,直接命令白旺。他還是用一種帶有商量性質的口吻說話,只是白旺心中卻覺得,李來亨現在的氣質,同他在李自成、劉宗敏等人面前小心翼翼的圓滑模樣,差別極大,隱然具備了一種權柄我自取之的氣場。

“好。”白旺還是點點頭回答道,“小老虎,關帝廟就交給你了。”

李來亨抱拳謝別白旺後,立刻轉身投入關帝廟的戰局之中。雖然官兵猝不及防,未能在廟坪外圍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但關帝廟本身建築堅固,大殿內還有數十名官兵駐紮,他們據守殿門頑抗義兵,居然讓郝搖旗一時不能攻破。

郝搖旗這個笨蛋!李來亨看郝搖旗就傻乎乎帶着一隊刀牌手,從大殿正門硬攻上去,對他戎馬十年的遊擊生涯大感懷疑。

慶叔站在李來亨一旁,他看郝搖旗雖然勇猛,但由於大殿正門臺階很多,空間也比較狹窄,一時攻不進去,便提議道:“少爺,要不咱們直接放把火燒了關帝廟?”

“糊塗!”李來亨立刻反駁了一句,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兜住南潰官兵,不讓南津口和夷陵州的官軍發現義軍的動向。如果放火燒廟的話,動靜那麼大,還怎麼藏得住?

李來亨搖搖頭,他看到昨晚幫忙掖過被子的刀牌隊小卒張皮綆,正匆匆忙忙地要衝上大殿正門和官兵廝殺。便一把手拉住張皮綆的衣領,說道:“張皮綆!你帶人去大殿側面,給我直接把牆拆一面出來,從側面殺進去。”

張皮綆對李來亨滿懷憧憬,他被李來亨直接下令辦事,激動得眼淚都快要奪眶而出了。這個最多不過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馬上提起長刀,帶着一隊小虎隊將士飛奔似地跑去大殿側面。李來亨還不放心,又讓慶叔找些工具來,幫忙敲開牆壁。

郝搖旗還帶着二十多名刀牌手,被官兵堵在大殿正門充不進去。他手提棗木棒,雖然勇猛衝殺,但受限空間狹窄,難以發揮。何況小虎隊中,本來就缺乏經驗老道的刀牌銳卒——刀牌手不比長矛,短時間內很難速成,需要長期的訓練纔能有較高的作戰能力。

小虎隊成軍時間很短,調撥的闖營將士又都是些老弱,李來亨自己收編的米脂鄉勇則只懂得使用長矛。因此一時之間,居然被區區數十名驚魂未定、士氣低落的官兵所阻擋,被堵在大門處,遲遲無法控制住關帝廟。

李來亨心中有些不耐煩了,他望了望外頭白旺的行動,又想到南津口、夷陵寨的官軍主力就在邊上,而大木坪山寨那邊戰鬥結束很快的話,潰兵也很快會跑到這一帶了。時間拖延不得啊!

“轟!”

就在這個時候,張皮綆帶着十多人終於順利將關帝廟側面一堵牆壁敲開了——畢竟是荒野聚落中的廟宇,牆壁單薄,沒花費多大力氣便被破開一處。

李來亨見狀,馬上將虎頭腰刀高舉過頭,喊道:“搖旗繼續從大門頂進去,其他人跟我殺進去!”

小虎隊將士們排成一列,從關帝廟側牆的破洞上魚貫而入。因爲破口狹隘,張皮綆就將手牌直接丟到一邊,他奮不顧身,第一個衝入大殿中。其他將士也隨即跟着衝殺進去,官兵阻擋正面大門處郝搖旗的猛攻已經十分費力。看到側牆有人突入後,更是完全喪失戰意,紛紛丟棄兵器,跪倒在地了。

李來亨提着腰刀大步走入殿中,他看都不看跪倒在地的俘虜,直接說道:“全部殺了,大戰在即,顧不上俘虜,全部殺掉最好,以免這些官兵趁亂搞事。”

丟掉兵器,徒手跪伏在地上的官兵們立馬臉色一變。跪在最中間,戴着一頂鐵盔的軍官,第一個用膝蓋向前挪了兩步,連連磕頭求饒道:“大王饒命、義軍饒命啊,大王萬代公侯,何必計較小人一顆人頭。”

愴的一聲,李來亨將腰刀收回鞘中,冷漠說道:“我對你的人頭不感興趣,但大戰在即,沒有兵力和精力來管束俘虜。只好對不住兄弟你的人頭了,我也不想多添殺業,但我首先得照看好我們自己的兄弟。”

那軍官慌亂得全身顫抖,他用力磕在關帝廟石板地面上,咚咚作響,又叫喊說:“大王、大王,我知道官軍的動向!大王放我們一條生路,就可以打到夷陵州了!”

“哈,夷陵官兵多則四千,就算出動增援羊角山,恐怕也有一千到兩千人馬。你知道個動向對我有什麼用?”

李來亨冷哼一聲,還是照舊要讓郝搖旗將降兵處死。如果是平常,他還可以按照闖營的老辦法,將他們砍去一手或幾根手指後,便將俘虜放掉。但如今闖營區區五百人,即使加上王光恩的千人,也不過一千五百人。處在上萬官軍的縫隙裡活動,隨時都可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哪裡容得他發善心。

“不不不,大王錯了!在夷陵的都是川兵,但沅兵就在江水南岸,要不了多久就到夷陵了!我知道官軍的兵力部署,大王莫要殺我,我們可以爲大王帶路啊!”

“沅兵已到了南岸嗎?”李來亨臉色一沉,走到那名官軍軍官面前,半蹲下來,又重複問了一遍,“你是說沅兵已到了南岸?”

軍官汗如雨下,許多頭髮都被汗水粘在了額頭上,顯得十分狼狽,他答道:“是、是……閔大人昨日便派了先鋒到夷陵回報消息,說是已經過了長陽,至多一天就能到夷陵了!”

李來亨猛然站起身來,他知道這個消息十分緊要,消失已久的沅兵終於出現了!而且是在這麼糟糕的時機,出現在了這麼糟糕的場合!

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吩咐慶叔:“慶叔,你先控制住這些俘虜,暫時不做處置。搖旗,跟我走,我們去找老白!”

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九章 牛相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
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九章 牛相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