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

自從李自成攻佔開封以來,這座中原大旱以來,由於接連不斷的天災人禍而飽受摧殘,常常在痛苦呻吟中的城市,已有數年的太平日子。

在大順軍的休整下,開封不僅是恢復了從前作爲河南省省會時的光榮和繁茂。

而且由於順軍很早就對開封城的市政進行了完整的修復和整治,後來李來亨執掌大順權柄以後,又在光中二年和天法元年,接連兩年都徵發大軍,對開封周邊的幾條運河重新進行了修浚。

這座城市因此散發出了幾百年來所未有的榮光,許多市民依稀想見,斷定這便是《東京夢華錄》中那一座使人着迷的宋都。

新的城市氣質,也將塑造出新的市民來。

經歷了明末以來嚴重的災害,經歷了幾場壯闊激烈的戰爭以後,從前那些泥塑木雕般麻木且頑固的開封市民,現在有了一種全新的氣質。

他們就好像回到了兩宋交界的那個時代,回到了屬於宗澤、李綱、岳飛的時代,回到了那個時代裡開封人的氣質和精神。

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新的頑固:用頑固嚴肅的態度而非輕佻嘲弄的態度對待政治,用誠實寡言的態度而非放浪輕狂的態度對待生活。

林貓貓到開封的時間還不算久,但也已有了數月光景。

她對開封人的精神面貌觀察很仔細,這些人現在提到開封的時候,不論是往來宮廷和官署的朝廷大員,還是市井街頭的販夫走卒,他們都不大樂意再用開封這兩個字,而喜用“東京”、喜用“大梁”。

好像改換了一個口頭上稱呼的用語,無數百姓在這座城市裡的生活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林貓貓歪扭着頭想了想,這似乎又沒錯,難道開封市民的生活沒有產生質的變化嗎?

不過多多少少,還是有不少人在擔憂未來開封會否喪失現在的京師地位。

畢竟直到今天,天子也未曾正式明文確認開封的首都地位。甚至於天子、太后、皇貴妃和貴妃們居住的寢宮,至今也只是叫做行宮罷了。

開封在順朝居於如今的地位,不得不說帶有一些巧合和偶然的性質。

依照那些開國元勳們的籍貫和習慣,他們當然更願意用長安作爲大順的京城——天法帝登極以後,還特意將長安府的名字改爲了興京!

只是當年楊承祖的那把火,將長安破壞得有些過分。雖然經過孫可望之手,渭南有所復興,可是不要說是京城了,即便要使長安恢復到一座省城應有的繁華,恐怕也還要好幾年的時間。

北京也是如此。

北京是明朝二百多年的首都,很多人的內心慣性也傾向於以燕京爲都。

實際上若非代善率領殘清軍隊撤出北京時,系統性地將畿輔地帶進行了徹底毀壞,李來亨恐怕早就已經率領文武百官移駕北京了。

長安和北京,這兩座最有競爭力的城市,都由於意外遭到了過分的損壞,這纔給了開封重新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

但據林貓貓所知,近來隨着西南、東南戰事的平息,已經有不少朝臣上奏請求重修興京、北京二城了。

很多官員都提出或者修復舊城,或者乾脆拋棄明朝的舊臣,撥重款直接修建新城作爲大順京師。

順朝官員裡陝西人的人數非常多,這並不奇怪。但京畿一帶出身的人士,或者長年在京畿一帶生活的旅燕人士,也不在少數。

畢竟北京做過前朝幾百年的首都呀。

所以開封市民在以京師首善之地居民驕傲的同時,也常常擔憂若修復二京的奏疏得到皇上的首肯,會不會開封的京師地位,便和明朝初年南京的首都地位一樣,不過是過眼雲煙?

林貓貓對此倒覺得興京長安成爲首都的可能性實在太低,不光是因爲這座城市遭到了重大破壞,而且也是因爲渭南的農耕條件,似乎很難支撐起京師規模的城市了。

如果要以運河供應長安,那麼開封的條件又比長安好得多。

若考慮地理防守因素的話,長安固然便於防守,可天子很明顯有布武天下的雄心壯志,進攻四海八方還嫌不夠,豈會在意首都的防守條件?

固然,宋朝時開封作爲首都,在國防上是很不利的。

但那主要是由於宋朝沒有燕雲之地,河北缺乏屏障,以至於處處被動。

如今大順已經恢復了明朝除遼東以外的完整九邊防線,西韃東虜想要入寇開封,可是需要先打穿整條長城防線的。

但林貓貓又認爲朝廷恢復北京作爲首都,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畢竟殘清在遼東還有一定力量,如果天子爲了就近處理遼東事務,完全可能移駕北京。

如今大順版圖和明朝相比,還未有較大變化。

那麼明朝二百年來定都北京的成功歷史經驗,就可能成爲遷燕論者的有力論據。

“林尚宮,又在找行商聽地方上的趣聞啦?”

李懋亨對這位年紀輕輕卻見多識廣的女官印象頗爲深刻,他剛剛跟隨劉芳亮從塞外回到大梁,在天法帝即位後重新擔任起了管轄禁中羽林的職責。

林貓貓和李懋亨很熟悉,她反客爲主問道:“將軍見到西寧公了嗎?近來都人都在講西寧公、南安公兩人的故事,聽說西寧公李定國只用三百人就攻下了建昌,這是真的嗎?”

李懋亨笑道:“誇張、誇張,這傳聞稍微有些誇張了。建昌的確是李定國爲順軍攻下的,不過三百人那只是李定國化妝入城的先頭部隊而已,打開城門以後,還有後續的許多大軍呢。”

林貓貓感嘆道:“許多人說西寧公助天子取四川,與明初的傅友德很相似。我朝名將輩出,將軍以爲西寧公算得上傅友德那等人物嗎?”

李懋亨讀書不多,他大概知道傅友德是明初開國的名將之一,但具體對傅友德到底是何樣人物、有何戰績,就不大清楚了。

林貓貓看李懋亨答不上來有些尷尬的模樣,就笑了笑,拉他一起去喝茶,跳過了這個話題。

李懋亨自己倒是因此覺得非常慚愧,身爲天子信重的親軍大將之一,見識竟然不如一個豆蔻年華的小小女官,真是給大順軍丟臉了。

他暗暗下定決心,今天回家以後,一定要找來府中書辦,好好讀書——今後每天出門和回家時,都得要讀一則史才行啊!

李懋亨羞愧道:“一天不學習,趕不上林尚宮,慚愧慚愧。”

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十八章 祝捷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
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十八章 祝捷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