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

任繼榮並沒有意識到他同意任克溥的計策以後,將對大順的歷史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當他宣佈聊城奴婢、賤民全部廢籍爲良以後,只是爲軍民百姓中爆發出的陣陣喝彩聲與高昂士氣感到興奮。

“軍心可用啊。”

在內牆和外牆之間,近千名順軍重騎肆意馳騁衝殺,清軍兵力雖然佔據非常大的優勢,可是在猝不及防之下,還是難以招架,數支攻城部隊都被殺散,還有幾處城門被順軍騎兵佔領。

戰機不可錯失,任繼榮馬上呼喚練兵場和東昌府府衙裡聚集的軍隊、義軍、民兵甚至各色搢紳奴僕武裝,所有人奪路殺出,全力和清軍做殊死決戰。

守軍士卒紛紛搬開路障和木柵,主動出擊。練兵場裡囤積的火藥數量還很多,武庫中的刀槍盔甲、弓箭火銃也都比較充足,那些原本預備給各路義軍武裝使用的武器,現在也因爲義軍武裝們來不及聚集到聊城,任繼榮乾脆就全都發給了剛剛被解放的奴婢和賤民。

聊城軍民全副武裝,馬上就以大順軍的正規軍爲骨幹,義軍武裝分列後隊,其餘民兵和剛剛被武裝起來的奴婢、賤民一起殺出。

夜色已經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可是因爲順軍和清軍的士兵都手持火把,聊城城內火光鼎沸,乍看之下彷彿白晝一般。

所有人都清楚看到了自己的敵人,戰鬥的慘烈程度又上了一個臺階,全城也因此陷入了大混亂之中。

夜晚天氣更冷了,可是不管是順軍還是清軍,所有人都異常興奮。大家的鮮血都不斷向頭部和雙手涌去,激情和熱血帶來的溫度暖化了所有人。沒有一個人在這場空前的大搏殺裡感到寒冷,正相反,許多人口中吐着白氣、額上冒着冷汗,衣甲卻爲背上的汗水浸溼,只感到一陣熱騰騰的暖氣洋溢全身。

戰鬥過於激烈,大順軍的正規軍兵力有限,即便獲得了馬寶的增援,援兵也只是少數騎兵,兵力上依舊處在不足的地步。

任繼榮帶着所有武裝後的軍民百姓殺出以後,這才緩解了兵力不足的劣勢。清軍的進攻到此時,任何猛攻都要付出重大代價纔有可能進行。

儘管臨時編制起來的民兵,不習攻戰,有少數臨陣畏縮,偷偷地開小差逃跑了。但是越來越多剛剛被解放的奴婢和賤民們從後方涌來,補充了損失的員額,使這一支事前沒有估計到的後備軍力,在人數上逐漸成爲戰鬥的主力。

由於他們缺少戰鬥經驗,缺少防身、護身的武藝,傷亡率自然要比正規軍高得多。但是大部分人沒有被死傷嚇倒,還是堅持戰鬥,堅持進攻,發揮了很大的勇氣和作用。

聊城內到處是明晃晃的火炬,全城照得雪亮。

戰鬥到此地步,清軍雖然在滿達海的指揮下還佔據兵力優勢,八旗兵也沒有完全陷入混亂,事實上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滿達海已經漸漸發現大順軍的力量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樣強大。清軍依舊大有可爲,他們佔領住了聊城幾個重要的城樓作爲反擊的據點,滿洲人的重箭居高臨下射擊,利用明亮如白晝的燈火一一射殺順軍的正規軍骨幹,以消滅大順軍的士氣。

馬寶也衝到了聊城城內,他見到清軍在順軍重騎的打擊下,並沒有自亂陣腳,眉頭馬上就緊皺了起來,這樣一支精悍的軍隊,實在是太難對付了。

“焦大?焦大呢!”

焦大又中了一箭,傷勢很嚴重,他忍着傷痛奔到馬寶的身旁:“大帥!”

“你……!傷得這樣重!”馬寶狠狠揮手,“罷了讓我親自來。”

馬寶想帶着順軍重騎下馬,大家步行過去進攻城樓。因爲滿達海佔領的聊城東北和西北兩處城樓,都是居高臨下,對城內混戰中的大順軍造成巨大威脅。

可還沒有等馬寶整備兵馬出手,原本在城外遭到馬寶收割,損失不小的護軍營,就又在嶽樂的鼓舞和振奮下重新振作起來,他們恢復了組織,沒有選擇臨陣脫逃,而是以一種不進則死的氣魄一頭扎進聊城這個混戰戰場中。

馬寶心裡的涼意越來越深,他自認爲自己對於重騎兵的運用已經是得心應手。可是清軍將領的得力能幹,還有滿洲兵嚴密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驍悍英勇之處,都讓馬寶又感到即便自己做了極大的預估,也還是沒有完全估計到敵人的可怕。

“我比晉王用兵,始終是不如了。”

馬寶嘆了口氣,重新佈置兵力:“焦大,我們頂住城門,擋住那些滿洲兵吧。希望任繼榮能夠有所作爲。”

馬寶並沒有對戰局完全失望,畢竟他帶來的只是大順軍援兵的先頭部隊,黨守素指揮的主力兵團就跟在馬寶的身後,只要拖延足夠時間,等到黨守素抵達戰場以後,形勢就將大大有利於順軍了。

“任繼榮守內城,清軍據外城,我攻外城,那些滿洲兵復來攻我……那等黨守素趕到以後,這就變成五重包圍網了。”

焦大也跟着喊道:“神仙仗!神仙仗!”

的確,這場帶有奇襲性質的混戰打到現在,雖然雙方的參戰兵力都不多,清軍只有萬餘人,順軍尚且不足萬人,即便黨守素帶兵抵達以後,估計清軍和順軍的參戰兵力全部加起來也只有兩萬多人。

可是戰場的形勢卻複雜得使人目瞪口呆,各路軍隊陸續雲集,形成了層層的包圍與反包圍的戰線。整個戰線犬牙交錯,形勢極爲複雜。

順軍有城市作爲防禦陣地,清軍則因爲置之死地而後生士氣更高,兩軍戰鬥的激烈程度已經到達了難以想象的地步。所有人都橫下了一條心,必欲死戰聊城。

“就看黨守素的了!”

馬寶雖然還沒有和任繼榮匯合,但他看到城內大順軍的守兵組織有序,到處堵截防禦清軍的攻擊,就知道任繼榮幹得不錯,因此放下心來,同樣帶領部下的三堵牆驍騎採取防禦作戰,儘量拖延時間。

而清軍方面,嶽樂率領清軍最精銳的護軍營殺入城中後,因爲清軍控制城樓制高點的緣故,他很快就和滿達海匯合,並將城外清軍軍營遭到順軍騎兵偷襲,博洛下落不明的消息告訴了輔國公。

滿達海聞訊以後兩眼一黑,差點直接暈死過去。

“我苦戰至今,皆爲救出端重郡王,不意王爺反被我所害!”

滿達海雖然也是宗室出身,可博洛同時受到皇太極、多爾袞這兩代大清領袖的器重,地位遠比滿達海高。

現在博洛下落不明,情況已很清楚,恐怕是難逃一死了。

失陷主帥,博洛死了,滿達海也不會有太好的下場。

他頭顱失血,跌跌撞撞地快要站不住腳了。嶽樂趕緊勸說道:“只要打勝此戰,攝政王一定會寬赦我們。”

第一章 太原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
第一章 太原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