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

陳可新被逮入帥府行轅,心中惴惴不安,他只能寄希望於李來亨還記得他這個夷陵舉人,並且真的如同“李公子”傳說中那樣,是一個禮賢下士、愛惜英才的人物。

否則……

否則他的性命就已經如同風中殘燭,無論如何是解釋不清楚寫信到河南聯繫豫撫幕僚,到底是意欲何爲了。

帥府行轅只佔據原本梅府的中庭,爲了增加辦公的場所,闖軍還將花園和長廊拆除,臨時搭建了一些棚屋供書辦和衛兵居住。這種幹練的作風確實比之原本官府的做派顯得親民和高效些,連李來亨居住的臥室,都只是徵用了一間原本的客房罷了。

原本幽靜典雅的花園雖然因此變得逼仄不少,但也因此增添了許多實幹的氛圍。

這種佈置讓陳可新對“李公子”傳說增添了幾分信心,看起來李來亨確實並非尋常的綠林山大王一流人物,而是稍有雄心和遠志之人。

行轅的衛兵把他押到中庭前面一處空地上,過了一小會兒還有帥府親兵專門拿來一條小凳子給他坐,讓陳可新又安了幾分心。

現在的李來亨會是什麼模樣?

當年在夷陵時,他曾略略窺過這位少虎帥、小李王的風姿,那時候只覺得是名脣上無毛的孩兒賊罷了。

誰能料到不足兩年間,這個李來亨就成長爲手掌上萬戰兵、可以撼動國朝大樹的劇賊魁首?

甚至於有了幾分爭鼎羣雄的色彩。

“足下就是夷陵州舉人陳可新嗎?”

突然有人問話,把陳可新從漫無邊際的思緒中又拉了回來。他打起精神,看向眼前問話之人,此人身材高大、脣上蓄有一點薄須,但看起來還是十分年輕、英武,給人以爽朗之感。

陳可新隱約記得李來亨的相貌更爲清秀一些,並不是這種英挺卓越的風範。他微微躬下身子,壓低了聲音,還是小心翼翼地說:“將軍所說之人,正是學生。”

英武爽朗的年輕將軍哈哈笑了兩聲,便沒有再問什麼話了。反倒是他身旁的另一員將軍,又連珠似地問了好幾句話,說:“你讀完了十七史嗎?對《孫子兵法》是否熟悉?風角六壬、奇門遁甲,又曉得幾分?”

這一員將軍從面孔上也很年輕,但他又有一種飽經風霜的氣質,手上老繭很多,想必是久經沙場。他說話的語速極快,略微帶有一點點陝北口音,但是咬字十分清楚,問題也不少,語氣聽着也不似善者。

陳可新感到此人的問題,必須極度加以慎重進行回答,才能保證自己性命的安全,他儘量將方方面面都思考過以後,纔回答說:“還請這位將軍知道,風角六壬之術不過是用於星相卜筮的江湖賣藝之技,于軍國大事上並無益處。而《孫子兵法》雖然高屋建瓴,但時勢變遷、歷代軍器陣法都有變化,即便能將《孫子兵法》鑽研透徹,也很難揣摩清楚近代軍旅之事。”

出言不善的將軍聽到這個有些“槓”的回答,面上反而露出喜色,但他隨即又對另一員英武且爽朗的將軍,嘲笑說:“一功,這位陳舉人恐怕是不把咱們闖軍中,能夠呼風喚雨的宋軍師放在眼中咯?”

這時候陳可新才知道那位英武的將軍就是李來亨的副手、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高一功打了一個哈哈,回道:“雄麗,你和宋軍師不熟悉,我和他要更相熟不少。其實,那些星相卜筮之說我們不信,他自己大概也不信,但將士們大多願意相信這套,所以常常能起到提振士氣的作用。何況宋軍師博通三教九流,對河南的山川形勢如列胸中,這纔是他賴以做軍師的本領所在。”

被高一功稱作“雄麗”的,自然就是眼高於頂的郭君鎮啦。他收斂起笑容,高擡起頭來,用鼻孔看着陳可新,又問道:“陳舉人既不通奇門遁甲,又不鑽研《孫子兵法》,莫非是無用之人?若是無用之人,恐怕沒有面見節帥的必要。”

陳可新心中一慌,但他隨即又覺得李來亨雖然沒有親自接見他,但卻派出高一功這位節度副使來接見,器重之意已很明顯。這位雄麗將軍雖然出言不善,但也正是自己好好表現的一個機會。

他便趕忙回答道:“學生雖然並未親歷行伍,但多年留心武事,於兵法陣圖涉獵甚多,頗有會心。學生遊學四方時,曾博訪老兵退卒,詢問戚少保的練兵作戰事蹟,行囊中至今還有兵部職方司所刊行的《練兵實紀》、《紀效新書》各一本。戚少保的書不惟能詳述戰事經過,而且能指出雙方勝敗變化之前因後果。對近代軍旅戰事可謂剖析入微,使人信服,讀而忘倦,非一般徒賣弄《孫子兵法》,泥古不化者可比。”

陳可新強調說:“戚少保的兵書講究實際,二位將軍若感興趣,我正可以將行囊中兵部職方司刊行的《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贈與二位將軍一閱。”

郭君鎮聽得陳可新對《孫子兵法》和戚繼光兵法的不同論見,馬上便對這個看起來腹中並無多少實在墨水的文人改觀不少。

他雖然沒有讀過戚繼光的兩本兵書,實際上便連孫子兵法都沒有完整通讀過一遍,剛剛說給陳可新的話十分裡倒有七分是在嚇唬人。但郭君鎮有用兵的軍事天才,對陳可新所說的近代軍器陣法之變、練兵實際之務深有同感。

好賴郭君鎮也是讀過半拉子的孫子兵法,知道其中所寫主要是用兵的基本原則,而不過多涉及到軍器戰法演變的實際細節,所以聽到陳可新所說的戚繼光兩本兵書,立時就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來。

“戚少保的兵書?這《練兵實紀》大約講的是如何練兵,那另一本《紀效新書》講的又是什麼呢?陳舉人,你既然有這兩本書,那借給我看看應當無礙吧?”

“無礙無礙,當然無礙,將軍讀一讀這兩本兵書,絕無害處。學生到帥府行轅,啓見李使君一面,本來就是爲着獻兵書而來!”

陳可新的這句話說得高一功和郭君鎮兩人都哂笑不已,不過話都說到這種地步,即便是眼高於頂,一貫是打心眼裡瞧不起他人才具的郭君鎮,也對陳可新的實務之纔有了幾分興趣。

他們兩人都笑了笑,讓開身子,帶着陳可新走到李來亨暫住的那間廂房外——這間廂房邊上本來還有一件存放雜務的柴房,李來亨爲了便於辦公,便叫人把兩間房屋打通,內間是休息的臥室,外間便是兼具辦公和會客功能的客廳。

少虎帥還坐在桌邊吃酒,畢竟是打下了不少州縣,這頓晚飯雖然簡單,但也比過去闖軍吃的菜色好看許多。不僅有小酒,而且有肉有蛋,還有湖廣盛產的鱸魚美味。

他的束髮略微散開了一些,顯得十分悠閒自在,看到高一功和郭君鎮帶着陳可新進來後,就主動站了起來,給陳可新遞了一雙筷子過去,說:“陳舉人,咱們也算經年重逢的老朋友了,今天是要杯酒話舊事嗎?”

陳可新受寵若驚,他心中本來還在爲是否能保住一條性命而擔憂,現在看來似乎屬實多慮,李來亨並未對當初他在夷陵沒有盡力協助闖軍的事情有所記恨,而是確確實實展露出了一派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作風。

他不敢冒然接過李來亨遞來的一雙筷子,而是拜伏於地,將自己在夷陵之戰後,被左良玉栽贓通賊,全家家產被抄沒,後又不得已流亡於河南,看遍百姓流亡飢餓之苦的事情,一一道出。

不僅如此,陳可新還把他同河南巡撫李仙風的重要幕僚陳藎、河南總兵陳永福等人的深厚交情,也和盤托出,解釋道:“學生拜託行商,將此信送往河南。意在說服吾兄王臣,南下一觀李使君的善戰,絕無裡通外敵、顛覆闖軍的的意圖。若李使君還存有疑慮,大可親自看看這封書信的內容,看完之後,還對學生存有疑心,那再殺之,學生亦無怨言。”

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十五章 身後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
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十五章 身後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