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

在郝搖旗的身後,是大約近百名闖軍騎兵。風坡嶺寨牆上的守軍,依稀可以看見闖軍騎兵傷亡不小,許多人都是負傷的樣子。

李世威還從人羣中認出了李來亨和張皮綆,李來亨身上似乎中了箭傷,而張皮綆的傷勢就更嚴重了。只是遠遠看去,李世威就能勉強分辨出張皮綆身上的三四道傷口。

官軍騎兵的人數則遠比闖軍騎兵和風坡嶺寨守軍都多,苗裡琛估計至少有六七百騎。賀人龍所部是三邊秦軍中的一支勁旅,具裝披掛之嚴整,完全不下於在洛陽撿洋落、發了大財的小虎隊。

如狼似虎奔馳追來的秦軍鐵騎,約有數十人一齊在馬上放箭射擊前面的闖軍騎兵。但他們所用的箭矢大多爲輕箭,在這個距離上顯得威力有些不足,只射傷二騎,沒有對盔甲整備、防護嚴密的闖軍騎兵造成太大傷害。

這時候一名騎在菊花青戰馬背上的短鬚武將,將右手豎到頭邊,向前一揮。隨即便有一隊大約四十人的騎兵衝到了官軍的最前列,他們都稍微偏轉馬頭,向右側拐了半圈。同時將背上的三眼快銃取下,趁風勢一同燃放,瞬間激起一大片鳴爆聲。

寨牆上的守軍都驚呼失色,三眼銃一陣散射後,闖軍騎兵立時有七八人應聲跌落下馬。李世威見狀實在按捺不住,他趕緊讓鳥銃隊在各個銃眼炮臺各就各位,準備燃放槍炮,還擊官兵。

但苗裡琛急忙勸住了李世威,他勸說道:“掌哨和郝頭領還衝在前面……闖軍和秦軍的騎兵幾乎攪成一團,現在一齊燃放槍炮,恐怕要誤傷我軍不少人馬!”

李世威是急中出錯,他到底還年輕,不夠冷靜和沉穩。但受苗裡琛勸說後,李世威就很快回復了理性,他看了一眼闖軍和秦軍騎兵在風坡嶺寨外糾纏廝殺的陣勢後,立即說道:“對,你說得很對。我們要把鳥銃手全部集中起來……還有那幾支福王府庫裡收藏的掣電銃和魯密銃也都拿過來,讓大家瞄準了放打賀瘋子的騎兵!”

李世威所說的掣電銃和魯密銃都是闖軍攻破洛陽以後,從福王府府庫中所繳獲的珍品。

這兩種火器相比較鳥銃都要再先進一些,萬曆年間中書舍人趙士楨模仿了土耳其魯密國(即奧斯曼帝國)使者朵思麻進貢的西番鳥銃,召集工匠進行試製,終於在萬曆二十六年創制了比鳥嘴銃射程更遠的火繩槍,稱之爲“魯密銃”。

魯密銃在結構上優於一般鳥銃,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精度更準。

而掣電銃則是在吸收魯密銃、弗朗機等歐洲火器的基礎上,自行創造出來的具備燧發特點的新式火器。

只是萬曆以後,大明的行政體系已經漸趨腐朽,缺乏足夠的財力、意願和政治資源來推廣這些先進的新式火器。

結果不過是仿造試製了一小批,淪爲少數權貴的玩物,未能對明軍整體的軍事體系造成影響,更不能夠挽救明軍慘淡的軍事失敗。

但闖軍從福王府中繳獲的很少幾支新式火器,此時卻成爲了李世威的殺手鐗。他恢復冷靜以後,馬上便從容不迫地組織鳥銃隊進行還擊。

小虎隊中銃術最好的一批將士,使用鳥銃、魯密銃和掣電銃,集中火力一齊釋放——砰啪幾聲以後,伴隨着爆起的煙霧,銃手們發出的鉛彈迅速將飛馳中的秦軍騎兵打倒十多人,使得如狂獸衝來的賀鎮隊伍爲之阻滯了一息。

“兄弟們,跟我上,接應掌哨回寨!”

鳥銃隊釋放槍炮的同時,苗裡琛也帶着礦徒和民兵們聚集在吊橋處。大家聽到火銃爆鳴的聲音以後,立即跟着苗裡琛一股腦地殺了出去。

其實礦徒加上民兵,也只不過兩三百人而已,相比賀人龍手下精銳的數百騎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如。

但大家身後風坡嶺寨的寨牆,在心理上給人們形成了一道後盾。而苗裡琛以營救李來亨相號召,也很能鼓舞大家——李公子的傳說早在洛陽附近流傳很久,人人都願意相信李公子是一個“興仁義之兵,救命於水火”的神奇人物,不願意他敗死在官軍手中。

何況不少人都聽過類似的傳說:道士和尚們都說“李公子”是天罡星下凡,跟着他闖中原的人也都有機會做地煞星。

區區一個賀瘋子,能殺得了天罡星嗎?

“衝啊!”

一片雜亂的喊殺聲中,數百礦徒、民兵自吊橋處蜂擁而出,這嚇了賀人龍一大跳。他騎在一匹俊朗挺拔的菊花青戰馬上,鬍鬚短而濃密,臉型十分硬朗,此刻卻露出了恍惚愣神的表情。

他不敢相信這兩三百烏合之衆,怎麼敢衝出山寨,到野地同自己的精騎抗衡?

“鎮臺大人!”

部下的呼喊聲令賀人龍回過神來,他將繮繩一拉,手中長刀出鞘,猙獰笑道:“中軍咬住闖賊騎兵,後隊橫衝寨兵,其他人迂迴外線……然後格殺勿論,爲諸位取軍功!”

秦軍騎兵在賀人龍的命令下,分成四隊,一隊還咬在李來亨等人的身後、一隊則繞了半圈衝到民兵的側翼位置。另外兩隊則向左右兩個方向迂迴,衝向更外圍,一方面躲避風坡嶺寨守軍的銃炮射擊,一方面也是試圖將闖軍騎兵和出寨救援的民兵全都設法包圍起來。

闖軍的戰馬就像海嘯中的扁舟一樣劇烈起伏着,李來亨將半個身體都伏在了馬背上。他腹部被秦軍射傷一箭,雖然傷口不深,但之後激烈的廝殺和奔馳將本來不大的傷口又撕裂了很多,令他感到一陣切齒鑽心的疼痛。

李來亨也沒料到賀人龍對闖軍的作風如此瞭解,他滿心以爲自己假扮成河南官軍靠近賀鎮,然後再發起突然襲擊的奇策十分高明。

結果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被賀人龍將計就計,誤入圍中。

不僅損失慘重,還差點丟掉性命。若非張皮綆捨命相救,用自己的身體爲李來亨擋下兩刀,他實在很懷疑,大好頭顱,如今竟在誰的手中!

李來亨也看到了從風坡嶺寨裡衝出來接應支援的苗裡琛,他心中默默感嘆着關鍵時刻苗裡琛表現出來的沉穩和李世威的成長,對寨中守軍的應變之策深感欣慰。

他不顧傷亡和犧牲,將賀人龍引到這裡來,就是寄希望於依託寨牆,大大殺傷賀鎮的這支精騎。

爲柳敬亭和李仙風的談判爭取時間。

無論如何,不能夠讓賀鎮在劇本完成以前,抵達洛陽的近郊!

“搖旗……!”李來亨在戰馬的背上佝僂着身體,咬緊牙關,側過頭來忍痛對郝搖旗說道,“我們也調轉馬頭半圈,和苗裡琛匯合,拼掉秦軍的橫衝隊!”

郝搖旗臉色肅然,這個粗豪的漢子從未露出過如此謹慎和嚴峻的表情,他深知形勢的危如累卵,頭也不回地應答一聲,便將戰馬往側面稍微牽拉一把。

其他陝北老兄弟們也都紛紛露出視死如歸的表情,他們都明白李來亨話中這句“拼掉秦軍”,代表着何樣殘酷的意思。

在闖軍騎兵將衝鋒角度微微向斜側方調整以後,他們便和撲向苗裡琛那羣民兵的秦軍後隊幾乎要撞在一起了。

秦軍的騎兵們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大部分人都拿起三眼銃,對着逆襲過來的闖軍騎兵放射出彈子。而闖軍騎兵則咬緊牙關,將半個身體掩在戰馬後面,依靠盔甲和血肉之軀,硬生生吃下火門槍的攻擊,然後便一頭撞進了秦軍騎兵的橫衝隊伍裡。

賀人龍沒想到李來亨會這麼拼命,不直接衝回山寨,反而將隊伍斜了過來,主動發起逆襲。他冷笑一聲,立即帶着身邊中軍家丁從闖軍騎兵隊伍的斜後側切入,試圖做黃雀在後的勝利者。

但這時候苗裡琛率領的礦徒和民兵,依靠着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氣,衝進了秦軍橫衝騎兵的隊伍裡,幫助李來亨纏住了這支賀鎮精騎。

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六章 五軍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
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六章 五軍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