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

“這件事情先這麼定下來吧,土營的規章體制,等之後我們再慢慢填充。”

李來亨大手一揮,就把事情決定下來。他近來由於作戰辦事不斷勝利,越發有了一種威福自用的氣質,也不等高一功和白旺的反對,就轉而談到郭君鎮的事情。

“這一戰我們能夠得勝,取得這樣豐厚的繳獲。全賴君鎮提出的奇謀,他有先登之功,還親冒矢石,被守軍用三眼銃打傷,咱們理應一起去看望看望君鎮。”

大家對這件事都一致贊同,郭君鎮的奇襲是攻破屏風寨的關鍵。郝搖旗更是從李來亨的話中,聽出了管隊很明顯對自己這位老朋友很欣賞,爲自己的老友即將有好的前程而分外高興。

攻破屏風寨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白天和大半個黑夜,現在又快到拂曉時分了。郭君鎮的傷勢本來也不算特別重,他好歹也是跟着闖王征戰近十年的一員戰將,身子骨沒那麼差,見到李來亨等一大夥人來親自探望,很快便起身相迎。

李來亨笑道:“君鎮,今天應該是你坐着,我們站着!我們所有人能站在於大忠的寨子裡,這樣安然說話,全賴你的功勞。”

郭君鎮一貫眼高於頂,唯獨敬服李來亨的才幹,在他面前表現的十分服帖。他沒有自謙,只是問李來亨說:“管隊,戰前你曾答應過我,如果順利破寨,將爲我詳細講解夷陵用兵時的考量,不知道管隊還記得嗎?”

“當然、當然,這是一定的。不惟是夷陵的用兵,我們戰後要講解總結;這回屏風寨的用兵經驗,我們更加要做一番講解和總結。我這裡便給諸位提一個建議,以後每次戰後,我們都應該像現在這樣開一個小會,把戰鬥中的經驗教訓都總結一番,大家一起討論這一仗哪裡打的不夠好、今後應該怎麼改正。”

李來亨相信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是提升兵略的最快途徑。

闖營在過去習慣了流動式的戰術,雖然在特殊的情況下,這種流動式作戰是正確的。但李來亨也覺得,不能讓闖營形成路徑依賴,必須通過開戰後總結會的方式,破除路徑依賴,讓大家熟練掌握野戰、攻城、守城、機動、遊擊、對峙等各種形式的作戰模式。

郝搖旗搶答道:“是極了!咱們這趟奇襲所用的兵力,俺估摸着還是太少了些。”

郭君鎮忍着傷痛,也同意這點,他說道:“五十人確實少了些,依照這次的經驗,奇襲部隊今後應該分爲兩個乃至於三個批次。第一波次的先鋒奇襲成功以後,第二波次的部隊可以迅速跟進,擴大戰果,就不至於像我和搖旗那樣捉襟見肘。”

李來亨點了點頭,他沒有直接肯定或否定,而是鼓勵大家各抒己見,展開討論。

說了一會兒後,李世威也提出鳥銃隊的問題,他覺得鳥銃隊現在又要負責排槍射擊,又要負責火炮校正,左支右絀、疲於奔命,很難應付過來。

方以仁本不想在這種場合說什麼話,但畢竟他還是小虎隊中的頭號火器權威,所有人都將目光盯到了他的身上,方以仁也只好回答說:“我和李頭領意見一致,應該在鳥銃隊外再單獨設立炮隊。只是炮手的訓練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用急在短時。”

李來亨知道方以仁對真正加入闖軍,還存在種種顧慮。但隨着一同經歷、參與的戰事越來越多,不惟李來亨對方以仁的看法在漸漸轉變,李來亨也相信,方以仁對闖軍的看法也在跟着轉變。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他便能真正的重用這位心眼過多的黑秀才了?

在李來亨的刻意鼓勵下,大家又熱火朝天地討論了好一陣兒,直討論到黎明時分才作罷。因爲郭君鎮還有傷在身,李來亨便不多言,留下幾個親隨照顧他,其他諸將則分別到自己的部隊去掌握情況。

接着又過了幾天的時間,李好、普祥真人、申靖邦、朱由柀等熊耳山附近的各方勢力,都在李來亨的分化拉攏下,懷抱着不同心思返回了本家山寨。

屏風寨的遺址則被闖軍佔據,李來亨讓高一功將他設在小孤山的高家寨直接搬到屏風寨來,山寨的名字也按照方以仁的意見,從屏風寨改爲了得勝寨。

“得勝寨!哈哈哈,那我李來亨做了得勝寨寨主,是不是就可以號稱李得勝?”

這段時間,李來亨還抽空回了伏牛山的小虎寨一趟,給幼辭和狸奴送了點不痛不癢的小禮物。熊耳山和伏牛山的山區地帶,就這樣基本被納入到了闖軍的勢力範圍中。

等到了崇禎十三年的年底,這天黎明時候,得勝寨一帶已經醒來。處處炊煙線繞,雞聲互應,號角不斷,戰馬嘶鳴。山坳中凡是稍微平坦的地方,都有練兵的隊伍,常有指揮進止的旗幟揮動和鑼鼓之聲。有時還傳過來一陣陣齊聲呼喊:“殺!殺!殺!”

天色大亮以後,站在寨牆的高處,可以望見幾乎方圓十里內外的村落都駐有部隊。村落外,凡是背風向陽的山坡上和山坳裡都點綴着成片的灰白色帳篷,各色旗旗在淡淡的晨光中飄揚。

在得勝寨東邊幾裡外的一座小山頭上,密密的樹林掩蔽着很多帳篷。很長的一條曉霧將那一大片樹林攔腰束住,使樹林邊的溶溶白霧與軍帳的顏色混在一起,而樹林梢上飄揚着的幾面紅旗和鱗片似的朝霞相映。哪是紅旗,哪是朝霞,使你有時候分不清楚。

李來亨在橙紅色和玫瑰色交相輝映的霞光中,帶着張皮綆等一羣親兵,騎馬出寨,觀看部隊操練。鮮紅的太陽從東邊的小山頭上慢慢地露出來一個弧形邊兒,隨後露出半圓,照得馬轡頭上的銀飾和銅飾閃着亮光。

“苗裡琛倒算是個老實人,土營的架子算是開始搭建起來了。以後再遇到像屏風寨這樣的寨子,直接讓土營穴地爆破就行。”

苗裡琛是主動投奔小虎隊的礦徒軍頭目,他性格沉默寡言,是條十分粗直、無他腸的漢子。加入小虎隊後,李來亨便讓他負責掌管土營,雖然還未經歷戰事,但起碼在訓練上,苗裡琛是一點不掉鏈子,盡全力跟着闖營老弟兄們的節奏走。

郝搖旗也暢懷大笑道:“現在熊耳山、伏牛山的大部分山寨,都服從咱們的號令啦。光是咱們小虎隊,就有戰兵近千人,我看連老掌盤都不能發展得這樣快。”

李來亨回伏牛山小虎寨的時候,也通過高夫人瞭解了一下李自成現在的發展情況。他知道李自成正在寶丰、魯山、郟縣等地活動,闖軍主力的戰兵估摸有三千人左右,而李來亨、高一功、白旺三支兵馬加起來,兵力都快達到闖軍主力的一半之多啦。

他也不能不有所自矜,對眼前的好局面感到一點小得意。

闖王是一座高山,仰之彌高,但自己離攀登過高峰的距離,似乎也不算很遠嘛!

李世威也敬服道:“全是管隊的手腕厲害,自從出了商、鄖大山,不過一年時間,咱們的家底就這般豐厚了。”

除了高一功、白旺等人在外活動,其他諸將都跟着稱讚李來亨如何如何高明。只有郭君鎮自視甚高,他雖然佩服李來亨,可還是強調說:“你們能住到得勝寨,也該謝謝我吧!”

這句話讓李來亨挑了一下眉,不過他也瞭解郭君鎮的性格,知道他性格矜高。只是小虎隊其他將領,除了郝搖旗和郭君鎮是老朋友外,其他人都多多少少在肚子裡吐槽了一下這位眼高於頂的新晉大將。

“管隊,二隻虎帶着牛先生來了,據說是帶來了老掌盤的消息。”

“牛先生?是啓翁嗎?”

李來亨聽到親兵的彙報,心中一驚,他回伏牛山小虎寨的時候,從高夫人那裡聽說到了李自成收取河南舉人牛金星的消息。

那可是舉人啊,在明朝的體制中,舉人的地位遠非秀才可比,可以說已經躋身到了統治階層。明朝不比唐宋,一個舉人功名就足以保家業三代不墜,成爲地方上的世族名門了。

所以牛金星加入闖軍的消息,一傳出來,就震驚了所有人。

張獻忠手下雖然也有徐以顯、潘獨鰲這些文人,但也不過諸生秀才而已,同牛金星的舉人功名實有天壤之別。

牛金星的表字是聚明,號啓東,所以闖軍內多尊稱他爲啓翁。

自從出了商、鄖大山以後,李來亨就一直和高一功、白旺一同行動,不僅和二隻虎劉體純很長時間沒見過面了,更同這位社會地位極高的牛舉人未逢一面。

他聽到牛金星親來的消息後,馬上就帶着部下們前去迎接。

而牛金星則跟二虎劉體純在得勝寨的寨門處等候,牛金星相貌不俗,生着疏疏朗朗的三絡鬍鬚,穿一件半舊的圓領羊皮袍,戴着方巾,眉宇間含着幾分鬱悒神氣,騎着一匹驢子。

他手上拿着一柄摺扇,扇面上寫的是方孝孺的《扇子銘》:大火流金,天地爲爐;汝於是時,伊、周大儒。北風其涼,雨雪載途;汝於是時,夷、齊餓夫。噫!“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六章 裕州人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