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

在河南和湖廣之間,最主要的是在南陽、汝州一帶,來自湖廣的常備民兵和河南土寇改編而來的地方衛軍之間,正在進行着非常頻繁的調動。

一支又一支的部隊在換防以後,到開封附近領取棉衣、棉鞋等物資後,就立即開拔北上。跟隨着在戰事爆發時,就已經開始積極向北調動的黃河沿岸州縣衛軍,一起席捲向北,逆着雪風,向東虜馬蹄所踏來的方向,反向衝擊。

李際遇已經不是第一次接受大順軍的調令了,他早就離開自己登封玉寨老巢許多次,頻繁地參與了大順軍的軍事行動。連李際遇的玉寨老本兒們,經過這樣多的調動和戰事,到了今天,也基本上看不到什麼土寇武裝的底色。

這些將士,從揚武藍的軍服顏色,到他們嚴格的軍紀、整齊的隊伍,都完全呈現出了大順軍正規軍的風範。

李際遇身穿順軍將官所着的扎甲,他現在是開封任命的地方衛軍所屬果毅將軍。由於他的資歷比較老,在河南地方上素有聲望,所以李來亨還特別優待地給李際遇加授了子爵的世襲爵位。

這本來是一般地方衛軍裡果毅將軍一級所沒有的待遇,卻被李際遇享受,突顯了他在河南土寇中資格最老、實力最強的地位。

畢竟在闖軍初入河南的時候,李際遇爲首的河南三大土寇,都是和當時流動於黃河兩岸的小袁營一起齊名的勢力呀。

他的部下申靖邦同樣是大順地方衛軍所屬的威武將軍,登封玉寨的老本兒們在大順朝的仕途都算不錯。

他們統率分駐汝州和南陽的衛軍將士先行趕赴開封聽調,剛到黃河邊上不久,李際遇就重新遇到了自己的不少老朋友。

這些人差不多都是河南土寇武裝出身的山寨頭目,自從崇禎十年來活動於河南、湖廣地區的農民起義軍,,共有十五部,合稱豫楚十五家,這些土寇頭目就都和當年的豫楚十五家有關。

有的是當年和豫楚十五家聯手作戰的盟友,有的乾脆是其餘部,還有的則是當年的對手。

豫楚十五家裡的劉國能、李萬慶早早覆滅在了李來亨的手中,馬光玉早死,其餘部馬守應也已經被張獻忠收編,其餘革左五營各有歸途,張獻忠和羅汝才的命運也產生了巨大變化。

沒有什麼名氣的順天王、順義王幾支殘部,多數殘兵就合入河南土寨之中。

他們和李際遇十分熟稔,大家都是老朋友,只是因爲兵荒馬亂的一類原因,直到大順軍完全平息河南亂局以後,纔有了坐下來敘舊情的機會。

李際遇帶着汝州衛軍兵馬行至河上,先在孫家渡駐足休整。其他土寇山寨首領一類的老弟兄們,就都聚了上來,他們都跟李際遇是老朋友,又尊重李際遇河南土寇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大家就在孫家渡的一處茶店臨時落腳,一邊談天說地,一邊感嘆時局和際遇的變化。

李際遇的副手大順衛軍威武將軍申靖邦,原是一個相當冷血殘忍的人,但現在也適應了大順軍的軍紀,對於打家劫舍的事情是一概不做了。

他招呼着運輸輜重糧秣的士兵,將許多糧食擡到大車上,一部分是直接從冰封的黃河上開過去,送去河北,一部分是送到開封去再做分配。

有一位老資格的河南土寨豪帥,摸着大鬍子感嘆道:

“誰能想到?這四五年的光景過去,咱們跟着老萬歲和聖上,跟着晉王走,竟然會走出今天這樣的田地來。

一個個的爵爺也叫起來了,將軍、都尉也都做起來了。河南從三四年前的一片戰亂,千里白骨,餓殍滿溝,但今年這樣風調雨順,我們都得記得老萬歲、聖上還有晉王殿下的恩養呀。”

李際遇自持果毅將軍和子爵爵爺的身份,輕易不動容,但聽過這話,連他這種老謀深算的人,都覺得自己跟着闖軍走的這一步棋是走對了。

看來今後還是要繼續跟着“三聖”走下去。

“三聖恩養河南億萬百姓,這是將來要流芳百世的功績。鄉親夥們,弟兄夥們,咱們不要怕那勞什子的東虜,有甚好怕?當年嶽爺爺不就是在朱仙鎮這裡打殺了四太子的嗎?

人所共知,晉王殿下用兵如神,是嶽王爺爺轉世投胎。有晉王在坐鎮河上,我想那東虜成不了氣候。

大家無非再打幾場仗,多拿些軍功。本爵的今天,就是諸位兄弟的明天。不管怎麼說,大家一定要緊緊跟着三聖走,緊緊跟着晉王殿下走,明白嗎?這是一條富貴路!”

所謂“三聖”,指的就是老萬歲李自成,光中天子李過,當然還有實際上執掌大順權柄的監國晉王李來亨。

因爲李過身體病弱,不能理事,一般河南百姓就將大順定鼎以來,特別是安定河南以來的許多政績,一起歸功到了李自成、李過、李來亨三個人的身上。

“三聖”之說因此而生,並且在民間漸漸形成氣候,由此反向通過大順的基層官僚和將士,進一步反饋影響到大順的上層建築中。

此時像李際遇這樣的高級將領不稱聖上,而是直接以“三聖”之說一起指代大順三位重要領袖的說法,已經相當流行。

“想想汝寧的劉洪起和許州的韓甲第,他們當年的山寨勢力不比在座的兄弟們差吧?我看還要更強些。”李際遇說,“但他們和三聖作對到底,終於滅亡。韓甲第被傳首豫楚,劉洪起好像是逃亡去了鳳陽,他們的土寨全都被大順軍平毀。”

李際遇又豪邁地說:“兄弟此去也是要北上的。河北,說來也是好笑,我在中原闖蕩這麼多年,還沒有去過一河之隔的北直隸。這一趟北上和東虜交鋒,沒什麼可怕的,無非是到對壘交鋒處去領幾分軍功,再將這榮銜爵位升上一升。”

其餘老渠帥們也都紛紛笑道:“兄弟們不少人都是當年登封縣跟着爵爺起手,橫行河南的,能有今日,實在是三聖恩養的大德所致。沒什麼可說的,咱們一定爲大順軍效死。”

這些土寨豪帥們,對於大順軍的事業到底有幾分忠心在,恐怕不能高估。

但那些沒有和清軍直接交手過的土寨首領,很明顯對於自己所見識到的大順軍實力非常有信心。他們相信大順軍的實力,因此才放心將自己的兵馬全部交了出來,由順軍軍官甚至是參軍院的參謀官們進行整編和改編。

而經過整編以後,不管這些土寨豪帥們未來還是否會繼續這樣效忠大順,他們的軍隊都將被牢牢捆綁在大順軍的戰爭機器上面。

招練司、軍器院、參軍院的官員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趕來孫家渡對各色土寨武裝進行進一步的整編。

不過絕大部分土寨武裝,到去年年底爲止,差不多都已經完成了“順軍化”的改編。參謀官周昌年紀非常小,他騎馬看過各營衛軍衛兵的狀況以後,相當滿意,立刻帶人奔回開封附近。

同時在開封的周圍,還有其他許多各色非闖營嫡系出身的雜牌武裝,經過了崇禎十六年以來大約一年的順軍化整編,在補充了棉衣和新銳的軍械鎧甲以後,其野戰實力,完全是可以一用的。

如此即便不立即抽調李來亨手中的殿中軍、殿左軍總預備隊,順軍在河北前線的兵力吃緊情況,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
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三章 林貓貓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章 小徽柔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