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

哭辣,又寫錯章節名,本章應爲一百三十九章

===

“守衛徐州百姓!”

難民的人潮正在向着四面八方涌動而去,谷可成要守護的是百姓的生存權利,對於這些難民最終是會留在大順軍的控制區內,還是逃往南明的轄區,他並不在意。

去年李來亨在關中遷民時,亦是如此。大順軍對於那些敵視起義軍政權的士紳,沒有采取任何強迫政策,而是按照他們自主選擇的意願,將這些人留給了多爾袞的剃髮令來處置。

眼前的風沙煙塵翻卷滾動着,谷可成那隱藏在鐵面具下的臉孔,卻浮現出了充滿信心的笑容。

他望着身旁如洪水般向徐州城大門跑去的難民隊伍,再看看隨同自己逆着人潮前進的順軍騎士,對於這場夾河大決戰的勝負,已經完全瞭然於心。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百姓的力量從來不應該受到低估,一盤散沙的流民,並不是蝗蟲,他們只是缺少一顆火星來點燃的希望之火。

唾棄百姓爲蝗蟲、爲盜匪的人,才應該想明白,這世間的道理,究竟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從古至今,百姓最無愧。

應該感到羞愧的人,是沒能組織和教育起百姓的人。

清軍南征的鐵蹄,好像山頂上奔瀉下來的洪流和雪崩。他們追逐和製造着難民潮前進,卻不知道這些四散逃難的百姓,卻給足了大順軍抵抗的力量來源,並且鼓舞起了一股最難抵禦的高昂鬥志。

“守衛——徐州——”

谷可成麾下的親軍標騎士們,已經組成了大順軍騎兵衝鋒專用的密集陣隊形。最前方的幾個密集陣裡,騎士們紛紛平舉起馬槊,隊伍和隊伍之間的空隙,也越發緊密起來,後排騎士們則將揚武劍出鞘。

這種專門爲騎兵戰準備的利劍,目的便是一擊必殺。

大順軍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竭盡所能,消滅他們目中所見的一切滿洲人。因此追求一擊必殺效果的直刃劍,比更加易於使用、但只能造成砍傷而非即死效果的馬刀,更適合順軍騎兵裝備。

馬蹄奔騰,密集陣逆着難民的人潮越衝越快。眨眼之間,他們和清軍甲騎之間的距離就已經縮小到了數個呼吸之間。

谷可成已經能夠清晰看到對面清軍甲騎的樣貌,還有他們那隱藏不住的醜陋辮髮。

有一些長長又捲曲的辮髮,從布面甲的尖盔下躥了出來,在空中搖曳着。從一些人的樣貌、喊殺的語言、頭皮上的痕跡來看,這些甲騎裡漢軍的數量並不少。

這就更讓順軍騎士們感到一種備受羞辱的怒火,他們憤怒的不是清軍以漢軍甲騎來攻擊谷可成所部,憤怒的是這些漢人,如何能夠向中原的子民舉起屠刀?

近了,又一個呼吸之間,兩支騎兵隊伍的距離迅速拉近,雙方士兵都能夠從對方兵刃的寒光裡看清楚自己的樣貌。

殺氣凜然,凍結了沙場上的所有空氣。衝鋒碰撞的前一個瞬間,戰場似乎就被奇異的氛圍凍結了。

谷可成的兩耳驟然失聰,那是一種因爲激烈情緒造成的耳鳴。他的耳中暫時只能聽到嗚嗚的空氣撕裂聲,再接着——

碰撞!

轟——

順軍騎士前排的馬槊長矛直刺入清軍甲騎的身體裡,戰馬疾馳帶來的巨大沖擊力,可以將敵人的整個軀體都從馬上挑落。

馬槊之前,衆生平等。

接着便是揚武劍的亮相,寒芒如星光璀璨,順軍騎士都筆直地舉起手臂,揚武劍以六十度角迎着天空的方向,直到靠近敵人的瞬間,劍尖才驟然刺殺出去。

尖銳的寒芒只需要一次擊刺,就可以帶走一名敵人。

而敵人的隊伍,清軍的騎兵們,也都揮舞着長矛和腰刀,和大順軍拼殺在了一起。

敵人數量佔據一定優勢,但順軍騎士的第一波衝鋒,從來都是所向披靡的。谷可成敢於說出這樣的一句狂言:

“天下間沒有任何騎兵,可以在第一波衝鋒上勝過大順軍的三堵牆。”

第一波衝鋒以後,兩軍騎士都陷入了短暫的肉搏糾纏之中。這對武藝嫺熟的清軍來說佔有一定優勢,但是順軍騎兵隊伍裡的大批士官,也開始迅速整隊,大順軍騎士飛快脫離了和敵人的接觸,紛紛在騎兵士官的組織下突出糾纏中的亂戰戰線,重新衝到戰場的外緣處,再度結成堅固嚴整的密集陣隊形。

清軍追擊難民的這隊甲騎,由尼堪親自指揮。他看着那些如臂使指的順軍騎士陣列,心中大爲震動,這怎麼可能做到?

亂戰之中,這些騎兵怎麼能如此輕易地重新結成衝鋒的隊形?

順軍騎士的整隊速度之快,以尼堪自己的估計來看,差不多二倍於清軍騎兵。即便是清軍中戰力最爲驍悍的巴牙喇精銳,也絕對做不到這樣快速的整隊動作。

難以想象,順軍怎麼會有這樣多的精銳騎兵?

尼堪又一次爲眼前敵人的深不可測感到震動,這和他多番交手過的明軍隊伍,有着截然不同之處。

雙方的壁壘分明,戰場上的局勢則繼續演變前進。

煙塵揚起,一個個密集陣在短暫的後退以後,又繼續以逆行姿態發動了新一波次的衝鋒。清軍甲騎在肉搏亂戰中紛紛擡起了頭,看向了他們的遠處:

一個個嚴整的密集陣,又向我軍隊伍的側面橫衝了過來!

順軍騎兵數量少於清軍,但是依靠超快速的整隊能力,順軍騎兵在相同時間內,可以比清軍甲騎發起多得多的衝鋒次數。

自始至終,騎兵的威力,一定是在於衝鋒,而非肉搏廝殺。

尼堪終於感到不應該如此對付順軍騎兵,他命令護軍們改換命令。戰場上號角聲被重新吹起,清軍的旗幟在風沙裡不斷變換着,尼堪也開始調動兵力,命令手下騎兵隊伍和大順軍拉開距離,放棄了一鼓作氣靠衝鋒和肉搏殲滅敵人的打算。

清軍轉而開始保持距離,騎兵們紛紛搭弓射箭,左右開弓,在疾馳之中接連不斷地射箭殺傷順軍騎士。

但順軍騎兵也不遑多讓,隨即便拔出簧輪手槍,以威力遠在騎弓之上的短手銃進行反擊。

雙方騎兵皆着重甲,甲騎具裝之下,弓箭的射擊效果相當有限。但是簧輪手槍可是火器,重甲也難以抵禦銃彈的威力,敵我對比,尼堪只能感到坐擁優勢兵力可卻束手無策。

谷可成的戰馬已被敵人射傷,他的手臂也在剛剛幾波衝鋒裡被清兵的腰刀砍傷,鮮血橫流,浸透溼潤了手掌。

“撤回徐州城去……清軍的大軍已經壓上來了,我們沒必要和敵人這一小股騎兵纏鬥,撤回去。”

地平線上已經能夠看到多爾袞大軍的影子,那是一支規模十分浩大的軍隊。相比較尼堪這千餘騎兵,多爾袞的十萬大軍,在數量上,簡直超越了谷可成視野的極限,他只能看到徐州城的地平線完全被敵人的身影所覆蓋。

撤回徐州城,堅守到底。

“等候晉王!”

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
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四章 女官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十章 首都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