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

紅隊管隊嚴薪斬釘截鐵道:“八旗兵這回入關規模遠過於阿巴泰,起碼在六七萬兵力以上,胡騎充斥,軍列隊伍之廣,根本無法隱藏。不止在山海關一處,據流民間道路傳聞,北塞邊牆各處均有清兵大隊人馬入關,有滿洲人也有蒙古人,數量均極多。”

“崇禎到底許了什麼諾給滿洲人?讓皇太極願意這樣爲他賣力打工!”

“府主,明清媾和,當是洪亨九於中間穿針引線。”

“這我當然知道,可是洪亨九是怎麼辦到讓清軍這樣爲崇禎效力?即便是明廷割地,又能割哪塊地給清軍呢?何況皇太極的野心,豈止於割地!”

李來亨對紅隊蒐集情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所以對嚴薪所言清軍大隊兵馬已經相繼入關的消息,自知非虛。六七萬以上的兵力嗎?恐怕還不止這些吧!

如此看來,皇太極真的是要空國而出?他倒是看得起闖軍,可崇禎到底給出了多大的價錢,能讓皇太極給他這樣賣命?

此時闖軍已經全面放棄了原本佔領的保定府地區,戰雖勝,可是李來亨不僅不能渡過白溝河直取京城,還不得不放棄保定,大步後退,這不能不讓闖軍上下,深感挫傷。

張皮綆和馬寶的動作倒是很快,他們一個人向西增援了固關,確保了這個晉趙之間的要地無失,馬寶則追擊博和託收取了河間府南部的獻縣、交河、南皮三縣。

這樣闖軍雖然放棄保定大步後退,卻沿河滹沱河,在固關、真定、晉州、深州、武強、交河、南皮一線,形成了一道新的完整防線。

這條新防線依託滹沱河,在滹沱河和黃河之間的廣大區域上進行縱深防禦,確保懷慶、衛輝、德州等地局勢安定,不至於遭到聯軍兵鋒的襲擾。

但現在李來亨得悉皇太極進一步調兵入關,那麼在京畿一帶,明清聯軍最少最少也可以調集七八萬人以上的兵力南下。

李來亨和劉芳亮雖然也擁有約五萬相當精銳的兵馬,可是滹沱河並不是一條特別寬闊的大河,闖軍的新防線又十分綿長,中間缺少可以依靠的山脈險阻。

如果皇太極此時強行南下,李來亨是沒有任何一點辦法可以阻止八旗兵飲馬黃河的。

也難怪顧君恩會勸說道:“山西糜爛,燕趙更不可守。滹沱河無法依仗,冒險留在冀南,爲了這數府之地,反而可能受到明清聯軍三面包抄。田見秀三萬已沒,難道使君要讓趙地五萬闖軍再戰沒嗎?”

“退、退、退……山西已敗,闖軍士氣已經受到很大的影響。我們再退下去,到時候還停得下來嗎?”李來亨反斥道,“我不相信皇太極真的能爲崇禎盡心賣命,他空國入關,一定另有他謀。”

顧君恩苦勸道:“除了崇禎君臣,天下間又有誰覺得東虜是好相與之輩?可是現在的形勢實在危急,清軍真的要強行南下,冀南無險可守,八旗兵數晝夜間就可以直抵黃河。現在不多退兩步,真的打起來,還能退回河南嗎?”

“好直不必多言,我意已決,退是絕對不行的。這不是我意氣用事,而是闖軍士氣使然。一退再退,勢必影響全軍鬥志,這無形的東西,你經過博野一役,難道不知道它的價值所在嗎?”

方以仁看李來亨和顧君恩兩人之間的氣氛越發劍拔弩張地嚴肅起來,就儘量和稀泥,在他看來李來亨堅持要求闖軍不再後撤的決定,更加高明一些。

顧君恩的軍事目光不差,可是現在李來亨的手下並不完全是他們的楚闖軍隊,還有相當一部分兵力是堅強程度十分一般的降軍。

除此以外,相比於已經慣於堅守作戰的楚闖,中原闖軍的防禦作戰能力,特別是堅韌程度,李來亨和方以仁都不能完全信任。

這不是說楚闖就一定比李自成訓練出來的中原闖軍更勝一籌,而是因爲中原闖軍長於攻戰,卻幾乎沒有大規模防禦作戰的經驗。如果闖軍一退再退,或許會真的退垮中原闖軍的士氣。

李來亨和方以仁考慮到這方方面面的事情,最後還是堅持把防線維持在固關、真定、晉州、深州、武強、交河、南皮一線。

除張皮綆屯固關,並派兵增援太原方面以外。李來亨又分置諸將,令馬寶守南皮和交河二縣,馬世耀駐守武強,李世威駐守深州,闖軍主力則屯於真定和晉州,方便增援太原,而且真定本身也是這條防線上最堅固和重要的城池據點。

從張皮綆接防固關以後得到的情報來看,闖軍在雁門之戰遭到孫傳庭的伏擊,雖然損失慘重,連果毅將軍田虎都被清軍射殺。

但是也沒有全軍覆沒,三萬多人的兵馬還是逃回了一萬餘精兵到太原。明清聯軍不知何故,在雁門之戰以後也沒有立即攻打太原,而是分兵平定晉北各州縣,把闖軍在山西北部各個州縣的守軍和文武官吏盡數剿除,又大行屠殺了一番闖軍家屬以後,才南下開始進攻太原。

這至關重要的幾天窗口時間,給了田見秀以喘息之機。他雖然缺乏戰場上臨機指揮的天才,可在後勤調度方面的能力卻不低。

敗退回到太原以後,田見秀立即着手組織防務。全城軍民都被調度了起來,姜瓖世代在大同爲將,在山西具有極高的威望,此時他已經打定主意要爲闖軍盡心盡力——至少也要等殺了劉遷以後再做他想。

有姜瓖的幫助,闖軍在太原組織城防的工作效率便極高。只是短短几天時間,這一萬多敗後之軍,就重整旗鼓,穩住了陣腳,田見秀又動員大批百姓上城協防。

待明清聯軍因爲不知名的緣故,慢悠悠來到太原城下的時候。這座城池已非是此前空虛無人的情況,反而在田見秀和姜瓖的努力經營下,轉瞬間就成爲了一座足可以讓孫傳庭爲之棘手的堅固要塞。

不知因何緣故,多爾袞似乎對攻打太原興趣缺缺。這幾日來聯軍的攻城主力,全都是來自於秦軍總兵高傑麾下李成棟所部兵馬。

李成棟用兵頗狡,可是太原城防堅固,秦軍又缺乏足夠數量的重型紅夷大炮,嘗試性攻城幾次,均以失敗告終。

過去孫傳庭在陝西時,曾經費盡心力打造出了一支火炮數量極多的火車營。可是新安之戰以後,秦軍的大炮幾乎全部都被闖軍繳獲。

大同之戰和雁門之戰,明清聯軍之所以能勢如破竹,那兇猛的火力靠的全是清軍的炮兵。現在多爾袞觀望不前,只靠孫傳庭自己的三萬秦軍,在缺少重炮幫助的情況下,居然就連只剩下一萬人的太原城都無法攻下了。

這就給了李來亨增援太原的時間,從太原到固關的道路上,張皮綆所部探騎四出,楚闖方面也在積極調遣兵力,做出了威脅明清聯軍西路軍側翼的態勢。

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田見秀堅守太原,正爲李自成自陝西返回爭取時間……

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九章 高家寨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章 白土崗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
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九章 高家寨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章 白土崗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