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

新安大捷以後,秦軍雖然逃出去了三四萬官兵,可是絕大部分的戰車、軍資、馬匹、輜重、甲械營帳,還有各式銃炮、鉛鐵炮彈、海量火藥,全都爲闖軍繳獲。

河南境內想要趁着孫傳庭出關“剿賊”的機會,重新“翻身做主人”的一羣還鄉官紳,也被闖軍偏師掃蕩一空。

連過去對闖軍一直採取騎牆態度,首鼠兩端的河南土寇,如李際遇、沈萬登等人,也都紛紛投誠,接受闖軍兵馬駐紮到他們的老寨裡,又往洛陽和開封送去了許多家眷作爲人質。

例如最爲識趣的李際遇,他就是不光送去將士家屬,還把自己的老母親和幼子也都送去了開封。

汝州、洛陽、開封,中原大地上到處都已插上了闖軍的旗幟。鄉間的農夫也漸漸恢復了正常的耕作,一望無垠的荒地正在深秋時節裡慢慢恢復生氣,牛馬嘶鳴之聲,引頸可聽,雞犬嘈雜,禾苗繁盛,正是一派勃勃生機的復興氣象。

李來亨在劉體純的陪同下,親軍標和劉體純麾下一隊人馬已經混成了一軍,大家一起往開封城的方向行去。

沿途大道兩旁,不管是招徠流民來開墾的民田,還是安置闖軍恢復生產的軍屯,田壟上都時常有耕作者穿行而過。

雖然現在不是播種的季節,可如此的復興景象,可想而知,過了明年的春、夏兩季,中原大地雖然還未必能夠恢復到嘉萬時期的全盛之景,但一定已經不復有崇禎這十幾年來的白骨森森了。

“大元帥原來在開封,用的還是免賦三年的辦法,一切軍需,全部取自於追贓助餉。但是牛軍師是說了,我們總這麼搞,那是喝水沒魚,沒法長久,所以慢慢的纔開始發農具、耕牛、種子給饑民,招徠他們重新開墾荒地,種起糧食。”

劉體純爲李來亨介紹着中原闖軍推行的生產政策,只是他說的什麼“喝水沒魚”,讓李來亨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半天才說道:“涸澤而漁?”

“嗨!對對!涸澤而漁,還是你小老虎懂得多,不比老牛老宋差多少!過哥有你這樣的一個兒子,下半輩子真是不用愁啦。”

劉體純咧開嘴笑道,他和李來亨聊着聊着,不斷提起李來亨在三年前剛剛投入闖營之初的往事,大家回憶起那時在商鄖大山裡篳路藍縷的景況,原有的一些拘束感,也就慢慢散去。

甚至二隻虎說話間,把原本的“牛軍師”、“宋軍師”都慢慢喊成老牛、老宋了。

劉體純對李來亨的親近,純是出於他和李過過命的深厚交情,愛屋及烏,推及到了李來亨的身上。

而李來亨對劉體純的刻意親近,則出於他離開闖軍主力很長時間,對闖營現在內部的情況並不熟悉,很有必要拉攏住一二人,好避免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

再說,李來亨離開河南那麼久,對闖軍在崇禎十五年一整年的大發展,都很不清楚。他必須儘快設法從劉體純的口中,搞清楚闖軍近來組織、生產、財政、軍制,方方面面的發展情況,撥開那一層陌生的迷霧,儘快掌握好一手消息,纔有利於他在開封的活動。

“二虎叔,依你這樣說,大元帥現在是已經取消了追贓助餉的宗旨嗎?那麼免賦三年呢,又是如何具體推行的。”

李來亨向劉體純慢慢打探起了自己關心的問題,劉體純則擺擺手答道:

“那怎麼會?喝水沒魚是有道理,可也不能因爲這樣就把追贓助餉全部拋在一邊吧?何況咱們日日告訴河南百姓,闖軍一到,馬上就要開倉放糧,要三年免徵,使貧民百姓獲得來蘇之樂,怎麼能夠說話不算數呢?小老虎,這個來蘇之樂,我沒有說錯吧?”

來蘇之樂典出《尚書》,《尚書·仲虺之誥》裡有一句“倏俎之民,室家相慶,曰:‘徯予後,後來其蘇。’”。

意思就是說讓百姓從疾苦之中獲得重生。

李來亨看劉體純這樣引經據典,猜測他應該是直接化用的牛金星或宋獻策說過的話,便含笑點了點頭。

劉體純看見李來亨笑着點頭,就接着說:“這就是仁政!另外,對於沒有幹過多少壞事的官紳,只要投降,大元帥也都將他們放過,而且還可以量才而用,這也是仁政。但是,對於罪大惡極的一幫官僚鄉紳,像在靈寶屠過城的一幫人,大元帥也好,田二府和過哥也好,都不會輕易饒了這些人!老子不去開棺戮屍,老子要鞭打活人!”

可惜郝搖旗沒有跟着李來亨一起回開封,不然劉體純的這番話,一定會讓酷愛夾棍的郝搖旗深感認同,甚至笑出聲來。

“我最近在洛陽辦追贓的事情,先逼他交出贓銀子,再送他上西天,那真是好不痛快!這幫人都他媽是騎在老百姓頭上的惡棍,咱們多殺幾個人,也是在爲老百姓報仇雪恨啊……還是後來……”

“後來?後來怎麼了?”

劉體純聳了聳肩:“後來就是老牛覺得這樣殺人太多,實在不好。大元帥才定下了九等追贓助餉的品級,過哥和陳藎又出主意說跟小老虎你一樣搞公審,殺的人就少了一些。”

李來亨心中一驚,他沒想到李過和陳藎來了湖廣一趟以後,把湖廣的情況稟明給李自成以後,李自成居然還從中挑選出了一些可以執行的政策,立刻就用到了改良闖軍在河南統治的方面上。

而且若如劉體純所說的,闖軍現在定下了總共分爲九個等級的追贓助餉之法,那顯然闖軍在打擊士紳的這一個方面上,就比之歷史上的闖軍,手段要更有章法很多了。

“原來如此。原來義父和王臣已經把湖廣公審的制度和策略,教到了河南這邊。”李來亨神情上似乎對李過、陳藎的做法沒有一絲芥蒂,他眼中甚至還帶着笑意,輕聲道,“二虎叔,具體河南這邊又是怎麼辦的呢?”

“這東西啊,過哥講的那一套,實在太麻煩了些。老宋雖然對你們在隨州搞的那一套東西,特別讚賞。可是老牛就不大喜歡公審這套東西了,所以現在河南這邊,也不是處處都進行公審,還是看人。過哥他喜歡搞這個,所以後營打下的州縣,基本上對官紳都會先進行一番公審。其他各營情況就各不相同了,基本上還是看人,總的來說就是過哥一頭熱,重點是九等追贓助餉,公審是擱在旁邊點的一個辦法啦。”

聽劉體純這樣講來,看來中原闖軍雖然從湖廣這邊學習了一些體制,而且宋獻策對李來亨的一些制度創新還特別欣賞。可是由於牛金星的反對,這些制度並沒有在河南徹底推廣開來,而只是主要在李過直接管轄的一些州縣執行。

李來亨和劉體純兩人說着話間,已經靠近了開封城,雖然還沒有望見那巍峨聳立的高大城牆,可是已經能看到道路上行人如織,道路兩旁農田密佈了。

見到這樣多的農田,李來亨也不禁讚賞道:“禾稼茂盛,勃勃生機。纔過去了一年,就一點都看不到我離開河南時,那種白骨蔽野、荒榛瀰漫的景貌啦。”

其實現在河南一省農業生產的情況,還不能同已經大規模實行營莊制的湖廣相比。可是在沒有制度創新、技術革新的情況下,只靠着單純的治理,李自成就在一年時間內,讓河南從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狀態,恢復到這樣“正常”的樣子,已經是十分厲害了。

劉體純則解釋說:“自從我們打出三年免徵的旗號以後,就有許多流民回到老家認領田地。因爲明朝原有的黃冊幾乎都遺失一空,大元帥就乾脆默許了流民自行認領田地,你去認領哪塊荒地,哪塊荒地就是你的。”

李來亨則問道:“可這樣一來,若有人一口氣認領個百八十畝田地怎麼辦?而且三年免徵,闖軍軍資也不可能完全靠追贓助餉維持吧?特別是既然推行了九等助餉之法,想來追贓助餉獲得的財物,也沒有以前那樣一口氣都拷來多了。”

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八章 英雄氣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六章 營田使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
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八章 英雄氣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六章 營田使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