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

這回軍議,除了要討論闖軍的軍制規劃、改革以外,更重要的目的,還是在於討論闖營戰略的下一步方向如何。

田見秀將軍制改革的事情說完以後,李自成就站起身來,他的羊皮襖子半搭在肩膀上,整個人氣度顯得十分隨意,示意大家踊躍發言、各抒己見。

宋獻策似乎與牛金星打過腹稿了,他第一個站起,說出了自己對闖營下一步戰略方向的規劃:“元帥,洛陽的四面都是要津之地。北面的孟津,是洛陽的重要門戶;西面的澠池和陝州,則控制着崤山的險要地利;東面的虎牢關,更加是天下聞名的要鎮。”

“這些地方,自古以來都是軍事上必爭之地。南面的南陽,則古來有帝鄉之名,如今又是河南府中很少有的一片未受大災之地,糧食較多,可取之爲後援。”

“若我軍據守宛、洛,以一支兵馬配合曹、獻,往來馳騁秦、楚、豫與江北各地,隨時回戈中原,再以主力在宛、洛和中原與敵周旋,有事則戰,無事則耕種訓練。或趨其所不意,或攻其所必救,或以逸待勞,迎而擊之,或以多御寡,圍而殲之,足可以鞏固宛、洛,掃蕩中原。如此則官軍無機深入,不敢深入,亦無力深入。”

“只要兩三年內宛、洛稍得安定,人民來歸,草萊漸開,人懷保家之心,士無飢餒之憂,則中原大局可定,宛、洛一帶也就固若金湯了。要知朝廷今日已處於衰亡之運,官軍勢同於強弩之末,據宛、洛以控中原,此正其時。”

宋獻策的這套方略,同歷史上闖軍舍洛陽而全師奇襲開封的策略,差異極大,使得李來亨大吃一驚。但李來亨還沒說什麼話,田見秀、劉芳亮、袁宗第乃至於李過等人便都紛紛出言反對。

田見秀認爲宛、洛農村殘破特甚,百姓死亡流離,十室九空,許多縣人煙稀少,倘若據守此地,在兩三年內不惟大軍糧秣無法供應,而且救荒救死不暇,也沒有餘力去安輯流亡,恢復農桑。固然南陽情況較好,但南陽地小,難以維持一支大軍,無大軍則不能抗衡官軍,不能抗衡官軍,深根固本就完全不可能了。

劉芳亮則認爲,闖營攻佔洛陽,存在一定奇襲的因素。概因河南是天下腹地,官軍兵力空虛,一待朝廷反應過來,必然以重兵撲來與我爭衡。到時候戰事頻繁,敵爭我奪,屢進屢退,百姓不得安居,宛洛也就無法長居。

袁宗第的出發角度則又有不同,他是認爲河南全局糜爛、天災不斷,雖然可以爲闖營提供大量兵員,但糧食方面將來一定會越發困難。與其經營宛、洛,深根固本,不若儘快攻往湖廣一帶就食——這個觀點倒和此前方以仁所說的據三楚之策有共同點,使得李來亨對袁宗第高看一眼。

李過則最後說道:“與其現在經營宛、洛,同官軍在洛陽死拼硬耗。不如東出豫東、豫中,準備打幾次大戰,早定中原大局。等有了一個稍稍安定的局面,然後着手重整地方,設官理民,獎勵墾種,恢復農桑。”

這麼多人出言反對宋獻策的意見,李來亨本覺得依照宋獻策表現出來的那種偏激性格,應該會有些氣憤。卻沒想到宋獻策只是笑笑不說話,便坐了下來,牛金星隨即站起,獻出另一套策略。

看來這二位軍師謀士,私交很深,一唱一和,是早有計劃啊……

牛金星說道:“我雖然算是半個洛陽人,但同樣覺得據守宛洛之策,不合於時宜。我早年因求學、科考的關係,在洛陽、開封都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就我的比較來看,開封爲中州首府,不惟城高溝深,而且人口、財富皆遠在洛陽之上。”

“洛陽之富,不過富於福王一人身上。爲了富一個福王,洛陽本地民力早已耗竭,遠遠不能同河南省的首府開封相比。依我的意思,即便我們要尋一處地盤設官理民、深根固本,也應以開封爲第一目標。”

“開封城牆爲金朝海陵王所建,極爲堅固,遠在洛陽之上。我們一旦取得開封,官軍沒有數倍以上的兵力優勢,絕對不能攻佔此城。到時候,自然可以慢慢恢復生產、獎勵耕墾。”

李自成聽完牛金星的這席話後,也忍不住拍手叫好道:“好、好極了,啓翁的方略確實比獻策高出半籌。只是開封既然爲海陵王修造,如此堅固,我們恐怕未必能夠攻破這座大城市吧?”

牛金星笑了笑,伸手指向宋獻策說:“獻策曾在大梁賣卜數年,汴城的情況他最瞭解,我想這點就由獻策介紹吧。”

大梁和汴城都是開封的別名,宋獻策早年就是在開封做算命的江湖藝人。他在開封的三教九流之中,人脈極廣,掌握着大量情報渠道,此時便就如何襲取開封一事,做了介紹。

“開封城池雖然極爲險固,但兵力卻不很多,值得一提的只有副將陳永福和遊擊高謙兩支兵馬。闖營入豫以後,河南巡撫李仙風不敢調兵圍剿名聲較大的我軍,就一直掩耳盜鈴,帶着陳永福等部在豫北圍剿本地流寇袁時中。”

“這回洛陽被我軍攻破,李仙風的戲碼是怎麼樣都無法掩飾下去了。在崇禎皇帝的壓力下,豫撫必定要帶大批兵力來救洛陽,到時候開封空虛,就是我們的奇襲之機。”

宋獻策說到這裡,劉芳亮忍不住問道:“宋先生,可官軍的耳目並沒有完全閉塞,我們舍洛陽而取開封,他們一定也會急忙回援。既然開封城堅,我們就不能將勝算建立在可以像這回輕取洛陽一般的迅速下城上。到時候官軍援兵抵達,而闖營頓兵堅城之下,前後夾擊,又如何應對呢?”

宋獻策並不說話,而是牛金星富含深意的笑道:“我的辦法是效仿淮陰侯,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辦法。汝州控制着洛陽往許昌、南陽和汝南的“綰轂”要道,我們先攻打汝州,官軍一定以爲我們會往東南發展,而以其主力救援洛陽。”

“汝州和洛陽之間隔着嵩山,等我們到汝州、官軍到洛陽後,河南巡撫李仙風就很難再把握到闖營的行動方向了。我軍只要讓邵時昌等人帶一些洛陽的降軍,引誘官軍主力,我們自己則從汝州晝夜急走,直抵汴梁。”

“再加上我熟悉開封的人情地理,令田虎、任繼榮等河南籍貫的新附將領,僞作官兵,一定可以輕取開封。”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