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

夜幕降臨,由於援兵已經入城,今夜的西安並無宵禁,城內十字大街上尚有販賣小食茶水的商販在叫賣。

華燈初上,七月流火,從河套吹來的北風拂過長安城,士兵們身上的甲片在風中發出摩擦聲,士人們則只好捂緊了自己的方巾,唯獨抓着撥浪鼓的小兒望着不動自搖的玩具,卻嘻嘻大笑了起來。

丁國棟剛剛喝完酒,從西北經略使的官署衙門中出來吹吹風,散一散身上的酒氣。他看米剌印一晚上都沒有喝酒,打趣道:

“滴酒不沾,不是和尚就是兔爺,你這樣可不給羅國公面子啊。”

大順現在推行的爵位體制中,侯爵一級都是以州名爲爵號,公爵一級則是以府名爲爵號。所以準確來說,羅汝才應該是府公纔對。

但畢竟府公聽起來便十分拗口,丁國棟又是明朝舊將,當然和多數人一樣習慣了使用明朝的國公稱謂來稱呼羅汝才。

大順立國不久,雖然鞏尚書早就參照唐朝禮樂典章制度,爲大順朝草擬了一套禮儀規章體制。不過順軍中的從龍功勳,差不多都是像羅汝才這樣出身草莽之輩,即便有心學習這套禮樂典章,也沒有可能那樣快就掌握好。

所以像丁國棟這樣繼續沿用明朝的稱謂,還是相當普遍的一種情況。

稱謂還算是小事,在許多大順軍力所不能及的地方,甚至就連地方的治理,也都依舊維持着明朝的慣性——雖然那些地方上的士紳豪強,顧及到頭頂的大順政權,在沒有摸清楚大順軍的底線以前,暫時還不大敢像明朝的時候一樣舞弊。

米剌印是天方教徒,本來就不喜飲酒,以前他在甘肅的時候,常常因爲這個緣故和本地的官員處不好關係。

何況羅汝才本人沉迷酒色財氣,被衆所周知是一個特別好酒的人物。顧慮這點,米剌印本想在新朝元勳的面前,即便勉強,自己最好也是做做樣子去迎合一下國公爺。

未曾想到一旁的辛思忠只是隨口提了一句,羅汝才就大笑數聲,吩咐美妾侍女爲米剌印將酒水換成了茶水,不僅如此,羅汝才爲了免得米剌印一人喝茶尷尬,他自己居然也不飲酒,而是同米剌印一起喝茶了。

“羅國公是心寬體胖之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此爲人,亦是世間罕有的一位奇男子。”

米剌印望着頭頂上的長安明月,又不禁感嘆:“可惜咱們沒有機會見到先帝是何樣的人物,但連羅國公這般奇人都甘願爲之前驅,想必大行皇帝肯定也是一位不世出的豪傑英雄。”

丁國棟吸了一大口氣後,低聲問道:

“米哥,你說從古至今,真的有過開國皇帝戰死以後,還能夠平定海內的朝代嗎?”

米剌印說:“至少西周情況與現在的大順類似,文王雖死,周武王還是伐紂攻破了朝歌。”

丁國棟道:“咱們一起殺了林維造,甘州士紳恨我們入骨的人恐怕不在少數。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今也只能和大順軍走到底了。”

二人說話間,米剌印突然看到西安城內的十字大街上有一隊騎兵飛馳而過。這隊騎兵全副武裝,氣勢森然,米剌印疑惑道:

“怎麼回事?難道是潼關有警了嗎?”

丁國棟不以爲然:“太原、洛陽、開封都還在順軍手中,東虜怎麼可能飛來潼關?我想是一些傳令的探騎吧。”

“探騎如此全副武裝?真是奇怪。”

“大順軍整軍經武,不比過去明軍那樣軍備敗壞,戒備森嚴一些其實是很正常的吧?”

“嗯……你說得也對。這樣,你酒喝得也夠多了,先回去軍營裡休息吧?”

丁國棟連連搖頭說:“不成不成,誰說的。我還沒喝多少呢,何況羅國公早說了,已給我們安排了宅邸住,幹嘛要去軍營?米哥,今天宴席上你看到羅國公身邊的那些歌姬了嗎?真是天仙似的美人兒啊!你說羅國公這樣心寬體胖的人,會不會送幾個歌姬給兄弟們玩一玩兒?”

米剌印心下更加覺得有些不大舒服,他輕輕哼道:

“那就這樣吧,你回去繼續喝。我先回去軍營看看吉先生和楊將軍安置的情況,咱們投誠大順不久,你最好還是少犯一點過去明朝時的那種因循習氣出來,夾緊屁股做人吧。”

米剌印始終覺得西安城半夜裡有一隊鐵騎飛馳而過,是一件十分蹊蹺的事情。他下定決心後就先拜別了丁國棟,自己返回甘州兵在西安城內的軍營去。

因爲吉珪和楊承祖給甘州兵、西寧兵安排的軍營,規模較小,分散在西安城內相互間距離極遠的好幾處不同地方。

所以米剌印也不能面面俱到,只能先去自己家丁們休息的那一處軍營去。夜裡的西安城,行人越來越少,到午夜時分後,雖然沒有宵禁,但也基本上是寂靜無聲,只是城牆上的守軍們總是能發出一些刀劍鏗鏘的聲音來。

米剌印騎了一匹河西駿馬,他臉上還是掛着一抹笑容。今天羅汝才的盛情款待,已經讓米剌印感覺到了大順朝對他們這些降將的歡迎。

而且羅汝才替他將酒水換成茶水的事情,這種細微之事,更是讓米剌印加倍感到自己投誠大順,絕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羅國公真是一位奇男子,流賊響馬里居然能出現這種寬厚的好人。果然士紳間的那些流言,說什麼羅汝才殺人不眨眼,殘虐成性的一類話,全是騙人的。”

米剌印快要回到家丁軍營的時候,當他正在感嘆羅汝才的爲人不似響馬,完全像是一個虔誠禮佛的富家翁時,驟然聞到了空氣中散發出一股燒焦的味道。

“怎麼回事?是城內何處走了水嗎?”

刷刷刷——

正當米剌印尚在驚疑未定之時,他又聽到了遠方傳來了萬箭齊發的響聲。接着又是一片砰砰砰的密集槍聲,再接着便是好像打雷似的轟隆轟隆。

米剌印大驚道:“這是何處在發炮?城內怎麼會有大炮開炮的聲音?”

呼的一聲,橘紅色的火光取代了西安華燈的微光,剎那間便照亮了城上半片天空。街道上處處是人影綽綽,鐵騎衝馳、甲士列隊,城頭上又陸續傳來鼓角號聲,米剌印頓時便慌了神:

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清軍已經殺到了西安城?

一邊衝馳,米剌印還一邊高呼道:“有明朝降臣煽動叛亂,一定是想報復我們投誠大順!兄弟們快起來,快拿兵器,隨我去救出羅國公!”

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
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