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入藏

固始汗此時獲悉西寧守軍兵力薄弱,於是帶領一萬部衆突擊西寧,軍至城下,成功包圍了郭君鎮。

但郭君鎮鎮定自若,組織百姓堅守城池,並親自領兵夜襲敵營,大獲成功。

不久米剌印率軍趕到,順軍對西寧附近地區的和碩特軍展開了猛烈的攻擊,同時開始了招降活動。在大順軍的攻擊下,固始汗佔據的據點和寺院逐個喪失。

青海地區最重要的喇嘛教寺廟塔爾寺也被米剌印攻破,衆多很有威望的大喇嘛被迫投降,結果被郭君鎮下令一概處死,參加叛亂的喇嘛僧衆也遭到嚴厲鎮壓。

在和碩特軍節節敗退、一部分參加叛亂的蒙古王公紛紛投降的情況下,固始汗於十二月將扣壓的順朝使者送還大順軍,並附疏上奏朝廷,爲自己開脫罪責,請求議和。李來亨對此置之不理,下令大順軍平叛到底,必取固始汗首級方能回師。

順軍繼續清除西寧附近的叛軍,很快收復了鎮海、申中、南川、西川、北川等地。固始汗被迫率領殘部向西潰逃。當米剌印等率領三千順軍進攻郭隆寺時,遭到這裡萬餘名喇嘛僧衆的頑強抵抗,戰鬥異常激烈,可僧衆沒有正式軍事訓練,死亡慘重。

衆多黃教喇嘛逃跑後被順軍俘獲,押解入京,李來亨親自下令,對其一律處以死罪,傳首青海、西藏等地。

郭隆寺之戰是平定青海和西藏之役中最激烈的戰役,用郭君鎮的話說:“自滅清以來未有如此大戰者。”

固始汗在西寧附近戰敗後,率部退逃到離西寧千里之遙的柴達木河一帶。在這種形勢下,郭君鎮提出於四月草青時,四路並進合攻青海的作戰方案,而米剌印則提出乘春草未生,以精兵五千、馬萬匹,乘敵不備、遠程奇襲的作戰方案。

郭君鎮將兩種方案一併上報朝廷,李來亨最終採納了米剌印的作戰方案。這樣,大順軍便分三路向柴達木進剿。

米剌印率兵自西寧出南路西進,沿途捕殺叛軍的偵騎並消滅其留守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柴達木河上游地區。很快順軍探知固始汗大營在烏蘭穆和爾,米剌印便率軍連夜拔營疾行,直搗和碩特軍大營。

當順軍抵達蒙軍營帳時,固始汗部屬尚未起牀,人不及衣,馬未銜勒。順軍分四路發起突然襲擊,蒙軍猝不及防,倉皇逃散,潰不成軍。

固始汗見大勢已去,便服下毒藥試圖自殺,但被周圍侍從搶救了下來。很快順軍攻破和碩特軍營帳,順軍先鋒趙自牢殺入帳中,由於一些蒙古兵極力抵抗,亂戰之中,趙自牢即命令所部衛兵放排槍將固始汗等和碩特部的重要王公一併打死。

此役順軍徹底擊潰和碩特部,俘獲其王公不可計數,很快肅清了青海地區的一切敵對力量。米剌印率所部五千精兵,僅用十五天,奔襲千餘里,直搗敵穴,擒斬固始汗,創下殊功,因此封侯。

而佔領西藏地區的和碩特汗國經此一役,損失慘重,特別是固始汗遭到順軍俘殺,直接造成了和碩特汗國的大規模內部紛爭。

固始汗當初將八個兒子留在青海,護衛汗國,建立了八臺吉的軍隊,將青海劃分爲左右兩翼。

如今左右兩翼的兵力都遭到了大順軍的毀滅性打擊,基本上被盡數殲滅,和碩特蒙古的勢力從青海地區全盤退出。

和碩特汗國的勢力範圍就此退縮到了西藏一隅之地,可是西藏的政教大權都握於達賴系統和第巴系統的手中,汗廷系統主要掌握軍事力量而已。

如今和碩特汗廷的軍事力量瓦解,原本達賴掌宗教和財經,第巴掌行政,汗廷掌軍事的平衡結構就被破壞了。

和碩特汗國本就是蒙藏二元維持的統治體系,汗國是蒙古貴族領導的,但是裡面有格魯派領袖爲宗教領導,形成二元關係。本來,固始汗汗國打敗藏巴汗,救了格魯派,把他們獲得在西藏政治領導層地位,但是五世達賴喇嘛系統不安於翻身,而且要獲得最高權力。

如今固始汗被順軍俘殺,和碩特汗廷的軍事力量和威望都遭到了沉重打擊。達賴系統爲了奪取西藏的政教大權,立即起兵作亂,攻殺了固始汗的長子達延鄂齊爾,不久達延鄂齊爾之子丹增達賴又從西康殺回西藏。

丹增達賴間道疾馳,跨越了荒無人煙的山區,任馱馬凍餓而死,艱苦耐勞的蒙古將士們還是挺過了這段艱難的路程,以神兵天降的姿態突然出現在了五世達賴的面前。

藏軍猝不及防,雖然佔有兵力優勢,可是驍勇善戰的蒙古兵行軍千里,拋棄了一切輜重,人人都知道一旦戰敗,絕無回家之路,因此士氣高昂,死戰不止,竟然一舉將人數倍於本方的藏軍徹底擊潰。

丹增達賴隨即攻佔了日喀則和拉薩,繼位爲和碩特汗國的第二代大汗達賴汗。

他爲了報父親被五世達賴攻殺之仇,即以五世達賴行爲不端爲理由,將其廢除,另外從前藏地方貴族中挑選了合適人選作爲六世達賴。

但這也造成了雪區僧俗各界有力貴族對達賴汗政權的抵制,地方上因此叛亂不斷,達賴汗忙於四面彈壓地方貴族的叛變,無力整合從青海敗退下來的和碩特餘部殘兵。

四川方面順軍趁機大舉西進,由經略使苗裡琛指揮部將賀珍、白文選、武大定等人興兵攻伐西康,消滅了當地殘餘的和碩特餘部,軍至巴塘後刻碑紀石後方返回四川。

在青海一帶,坐鎮西寧的徵虜大將軍郭君鎮聽聞了西藏內亂的情況後,便立即派遣米剌印和熟悉青海道路的前明總兵馬科,一起率領精兵八千人,自青海急速入藏。

大順軍沿途招徠雪區貴族,熟悉西藏政教內情的米剌印趁機提議打出了復立五世達賴的口號。馬科同意他的意見後,順軍便獲得了雪區貴族的大力支持,沿途行軍毫無顧忌,星夜南下,穿越了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以後,飛抵日喀則。

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五章 礦徒軍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
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五章 礦徒軍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章 牛相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