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

李萬慶所部一直被李世威盯住,完全沒有找到渡河夾攻的合適時機。直到劉國能在河岸被李來亨沖垮以後,李萬慶便徹底放棄了渡河的打算。

但他反應很快——最起碼比李世威快很多——李萬慶發覺劉國能且戰且退的動向後,便立即向東撤退,他帶着手下數百未經戰鬥的官軍,趕到河流更上游的位置渡河後,在劉國能的身後建立了鞏固的臨時陣地。

闖軍的追擊部隊幾乎已經要將劉國能所部徹底擊潰了,可劉國能在很關鍵的時刻,撤到了李萬慶渡河建立的工事裡,同他的老友會師。

兩支官軍匯合以後,軍心士氣稍有振奮。劉國能又據地堅守,指揮官兵下馬步戰,和李萬慶的幾百名官兵抱成一小團。河岸邊的一處丘陵地裡,堅壘固守,讓闖軍追擊部隊狠狠磕了次牙。

李來亨臉色陰沉,佈滿雷雲,他剛剛讓人把錯失戰機的李世威在陣前以軍法鞭笞了一頓,隨後又開始調遣這位犯了錯的部下。

“把炮都拉上來,轟他孃的!”

剛剛受刑的李世威,連哀嚎的功夫都沒有,就立刻奔回自己的不對,指揮炮手們轟擊官軍陣地。

一時間隆隆炮聲不絕,吶喊聲此起彼伏。李來亨沉着臉,遠望着官軍臨時構築的營地,前方到處都是火光和炮響,間歇還有許多戰馬的嘶鳴咆哮聲傳揚出來。

進攻部隊的炮火越來越密集,李世威拼出了全幅力氣校正炮位,數之不盡的大小鐵球飛落入官軍陣地之中。宛如平地驚雷,炸起一片又一片的煙塵和血肉,黑色的烏雲籠罩四面,塵埃瀰漫,雷霆驟集,官兵們支撐不住,又潰逃了一部。

但劉國能和李萬慶依舊死死把守住丘陵地中心的一塊凸起的高地,郝搖旗親自帶領牌刀手衝了兩次,都被官軍趕了下來。雙方都是死傷慘重,小土坡上不滿了殘缺的肢體和破損的兵刃殘骸。

劉國能的鐵盔已被擊落,白裹頭巾上染了血,顯着暗紅。

“老劉,目今外無援兵、人無固志,孤軍無援,斷無不敗之理。我們是否……就此作罷?”

連一向剛強耿直,聽不得一個賊字、一個降字的李萬慶都產生了動搖心理,開始勸說劉國能罷兵了。

可劉國能反冷笑道:“我們爲了朝廷,爲了青史上的身後令名,已經殺了多少人了?死在我們手上的,有曾經一起喝酒吃肉的好兄弟,也有無罪無過的平民百姓。現在說罷兵,現在說投降,你對得起那些死在我們手上的兄弟嗎?”

李萬慶唉了一聲,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動手殺害自己過去兄弟的時候,不就已經對不起他們了嗎?

但也確實和劉國能說的一樣,他們兄弟兩人,爲了忠臣孝子的後世美名,早把事情做絕了。而今只差殉國就義的一步,就能圓滿,怎麼能在最後關頭退縮呢?

李萬慶將長戟丟到地上,嘆聲道:“爲我兄弟二人的後世留名,犧牲了多少老弟兄!這值得嗎!”

“值得。”劉國能毫無猶豫,他只冷冷說了值得兩個兩個字出口。

李萬慶還想再說點什麼,但又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他看了看自己沾滿兄弟和百姓鮮血的雙手,只能無言苦笑。

這時闖軍又發起了一陣炮擊,有一顆炮彈從空中隆隆響來,劃過官兵臨時搭建起來的工事,正好落在營地中心,打入地面足有半尺多深,險些將劉國能和李萬慶都當場打死。

周圍的家丁親兵無不爲之咋舌,大家都紛紛催促劉國能儘快做出決斷,是投降還是突圍,抑或如何?死守下去,實在沒有可能了。

正在這時候,官軍的夜不收回報闖營有使者送來信件,約劉國能等人到前面高丘上談幾句話。李萬慶擔心有詐,極力勸阻,但劉國能覺得這起碼可以拖延些時間,便同意了下來。

他們帶着十幾名親兵走到高丘的一面上,高丘中間隔着一道溪水深溝,深溝的另一側高丘上,則是等候多時的李來亨等人。

闖營諸將中,高一功和郝搖旗都是認識劉國能的,特別是高一功還曾經和劉國能在山西渡黃河時並肩打過仗。他第一個站出來,拱拱手,高聲喊道:“闖塌天!你和元帥有金蘭之誼,同我們闖營的不少人都有很深的交情。可是你背叛義軍,殺戮太盛,爲今之計,只有儘快繳械這一條路可走了!”

劉國能嘿嘿一笑,冷着臉回喊道:“我身蒙國恩、食皇上俸祿,是正途出身的武將,和你們又有什麼交情可講?何況剛剛郝搖旗才被我趕下山坡去,勝敗之像尚未明露吧?”

“呵,這傢伙死不認賬咧。”心情不悅的李來亨冷笑一聲,讓郝搖旗將劉芳亮派兵送來的首級丟了出去。

郝搖旗拉滿了嗓門,吼道:“劉國能!你以爲我們劉掌哨在這裡嗎?你腦子真是壞掉了,他早已帶兵打下北舞渡啦,你瞧瞧,這是不是你們北舞渡守將的首級?”

接着又有數名親兵將劉芳亮送來的一批北舞渡守軍甲仗,也全都丟到了兩處高丘中間的溪水深溝裡,濺起一大片的水花。

劉國能和李萬慶這才知道北舞渡失守的消息,兩人均是臉色大變,知道軍無歸路,連突圍也不可能了。

李來亨厲聲喊道:“我已經很剋制自己了,劉國能,我念你也是一員宿將。儘快投降,我只殺你一人,這還能夠保全你的部伍兄弟。”

在之前高一功和郝搖旗其實都勸說過李來亨,希望劉國能投降的話,就放他一條生路。但李來亨和李自成不同,如果是李自成的話,或許真能大人不記小人過,以廣闊的胸襟放劉國能一馬——畢竟李自成連挖了自己祖墳的邊大綬、射瞎自己眼睛的陳永福都放過了。

可李來亨清楚劉國能是崇禎的死黨,放了他就是放虎歸山。更何況劉國能是義軍叛將,不誅殺叛將,如何警戒其他人?難道義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殺人放火招安路嗎?

劉國能哈哈一笑,他看着李來亨大聲說道:“你就是河南盛傳的李公子李來亨吧?李哥好福氣,有這樣的後繼,確實是英雄出少年。可是……”

“可是賊終究是賊,成王敗寇,哪怕你一時得勢,將來敗亡以後,依舊會被千百年的史家所痛罵。天下之恨將歸於爾等賊輩之身,億萬斯民也會視你們爲仇敵,你們的一切所作作爲,無論好壞,都會被指摘百年,無論何朝何代的史書,都只會說你們是賊、是惡徒,是導致天下傾覆、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

“爾等是逆賊,是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是天下的大惡之源!”

李來亨用鼻子發出一聲輕蔑的冷笑,說:“成王敗寇?這一回,我們不會失敗的。即便失敗,即便讀書人污衊闖軍是天下大惡、是亂世之源,是造成天下傾覆的罪魁禍首,我也不在乎。我只在乎活着的百姓,身後名於我何加焉?”

“盜跖莊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我們失敗,亦是陳勝吳廣,自有天下貧苦百姓記得我們的故事。你劉國能呢?即便你、即便你那個朝廷贏了,李自成和李來亨的名字,在貧苦人眼裡也永遠比你劉國能的名字更榮光!”

“好……”劉國能壓住了想說話的李萬慶,他點點頭,笑道,“我不對真人說假話,大丈夫敢作敢爲,既然已經投降朝廷,就不能再作流賊。我決意死戰到底,李公子有本事,就請自來取我項上人頭。”

“唉!”高一功在旁苦勸道,“你怎麼如此糊塗?你本來也是受苦的人,投降朝廷又如何?八大王和曹操不也投降過嗎?你又不是崇禎的孝子賢孫,犯不着爲他去死,只要願意投降,我一定用自己的性命爲你擔保。”

劉國能歪着嘴巴笑笑,只說:“我謝過你的好意,我在葉縣還留有一個十歲大的孩子。若你們攻破葉縣,請不要殺他,將來有機會若能把他帶回延安老家,做一個安分的農民就夠了。”

李來亨默不作聲,將馬鞭舉起,然後向下一揮,輕聲道:“話不投機半句多,發起總攻吧。”

早對準了官軍陣地的十幾門炮同時發威,一陣劇烈的炮擊後,闖軍步卒隨即衝殺過去,騎兵則分成兩隊,從左右兩翼抄襲向官軍側翼戰線。

闖軍的兵力優勢越來越大,劉芳亮攻破北舞渡後,也派劉汝魁帶了部分騎兵前來增援,總攻實力更加強大。

這一次官軍終於支撐不住了,士兵們在猛烈炮火的打擊下相繼潰逃,只有劉國能帶着少數家丁依舊頂在最前線,李萬慶拉都拉不下來。

“老劉,現在這樣的局勢還有什麼可以救藥呢?快走吧!”

劉國能絕望的看着眼前數量越來越多的敵人,終於把佩劍橫到了脖頸上,對李萬慶笑道:“我不怕死,也不懼死,唯一擔心的只是我們到底能不能留一份忠義之名在史書上?或許真如李來亨說的那樣,哪怕他們是賊,最後他們的忠勇信義之名還要超過我輩。”

“事到如今,又有誰知道呢?讓後世萬代評判吧……”李萬慶苦笑一聲,拔出腰刀先一步割斷了自己的喉嚨。

劉國能隨即也自刎,身邊的親兵逃的逃投降的投降,戰鬥結束了,硝煙散去,地上只留下兩具崇禎孝子孤零零的屍首。

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四章 小徽柔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
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章 礦徒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四章 小徽柔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