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

闖軍愈戰愈勇,士氣也是越發高昂。白旺指揮兩隊人馬,跟在李來亨身後殺進戰線之中,將明軍陣列攪成一團亂麻。

而早先帶領騎兵破陣摧鋒的田見秀、袁宗第、李雙喜三員大將,此時已經帶着騎兵部隊,將整個明軍陣列貫穿而過,由東陣殺至中軍。李雙喜奮力戳殺數人後,看到田見秀和袁宗第兩人已將馬兵隊伍重新約束成一個楔形陣,便也帶着黨守素等李自成的精銳親兵跟了上去。

他們復又聚合成陣,在官兵中軍陣中潰圍而出,一直殺到西陣,擊潰官兵不可計數。等到突出西陣以後,李雙喜回首望去,見到後方官兵一片人仰馬翻的狼藉模樣,忍不住大笑道:“快意、快意!這一陣殺的着實痛快!回營後老子一定要好好喝上幾大碗!”

袁宗第對李雙喜的放浪肆意很是不滿,他眉頭緊皺,一手持刀、一手持馬鞭,勒騎停住,斥責道:“官兵兵力甚多,還不到考慮大勝飲酒的時候!”

“無妨、無妨,雙喜今日驍勇非凡,漢舉你也不必太過苛責。”田見秀爲人向來寬厚,而且他和李雙喜關係又一直很好,甚至乎當年險些收下李雙喜做自己的義子,此時自然勸慰了袁宗第兩句。

闖營諸將之中,袁宗第性格和李過比較接近,沉穩嚴肅的一面多於獷悍驍勇的一面。但袁宗第和李過又有不同的地方,李過的性格中冷靜沉着的因素較多,袁宗第的性格中則以殺伐決斷的因素較多。

此時袁宗第看着身後明軍陣列一片混亂的模樣,便趕緊催促田見秀和李雙喜,他斷定明軍遭到闖營主力從側後方發起的猛烈攻擊,已經不復能戰了。此時官兵士氣大跌、人心慌亂,只要他們再從西陣殺回東陣,一定能徹底摧毀官軍的戰鬥意志。

“玉峰、雙喜,我看官軍已經不復爲陣列了,現在正是我們再殺穿回去、大梟其首的好時機。此天賜戰機,由我做頭隊陷陣如何?”

李雙喜聽到袁宗第的請戰要求後,心裡多少有點不痛快。他在戰馬上將長矛挽了一個漂亮的槍花,又用腕力將長槍上的血水抖落在地,反駁道:“還是我做頭隊陷陣,漢舉叔來掌握中軍吧。今日我不殺官兵大將,今年便都不飲酒了!”

“好了,我看我們就分成左中右三隊,分隊蹂躪敵陣便可。”

田見秀出了一箇中和袁宗第和李雙喜兩人意見的主意,客觀來講,他分騎兵爲三隊的做法,其實並不高明。畢竟闖營騎兵隊伍還不足二十人,分成三隊後,衝擊力又大大降低了,難以發揮出騎兵蹂陣的全部威力。

不過一方面是此時官軍陣列大亂、不復爲陣,即使分兵三隊,田見秀相信也可以輕易破敵摧鋒;另一方面則是田見秀的爲人處世方針使然,他在闖營之中辦事,說是寬和仁義,實則就是老好人,處處以維護衆人關係、調和矛盾意見爲主,這種行事風格既使得田見秀缺乏袁宗第那般的果敢,也讓他頗得衆心,具備了很強的“集衆”能力。

袁宗第知道時間緊急,官軍的戰鬥意志和士氣隨時都有可能恢復,必須以連續不斷的沉重打擊破壞官兵的軍心方可。因此他也不再同李雙喜爭辯,默認了田見秀分兵三隊的主意,主動引兵到一側,約束馬兵,結好陣勢。李雙喜見狀,將長矛轉了半圈,別在臂膀下後,也勒馬到一側,將中隊位置讓給了田見秀。

“好!”田見秀見狀喝彩一聲,他將一把從富水堡中繳獲的花紋大刀斜舉起來,刀鋒指向官兵中軍位置的一面鄭字大旗處,說道,“商州官兵守將是參將鄭國棟,那大旗之下必是鄭國棟的中軍所在,我們一鼓作氣殺透過去,斬了這個軍頭!”

這三隊騎兵不急不慢,沉穩調轉馬頭。然後田見秀、袁宗第、李雙喜三隊人馬幾乎同時呼喝一聲,或用馬鞭抽擊,或夾緊馬腹,使得戰馬長嘯兩聲後,便猛然衝了出去。

幾十只馬蹄越踏越快,蹄聲先是像玉珠落盤一般清脆悅耳,繼而嘈嘈切切,聲音漸漸劇烈了起來,最後伴隨着衆多將士刀槍碰擊擦撞的金石之聲,終於像撕裂布帛一樣,刀槍齊鳴,鐵騎突出,三隊騎兵匯聚成一道風暴,席捲向官軍陣中。

此時明軍參將鄭國棟正在中軍之中,他身邊只有寥寥幾位蒙古家丁做親兵護衛,兵力十分單薄。眼見着闖營騎兵衝散了好幾股潰亂的官兵,向他徑直衝擊而來,他心中再也難以升起抵抗之意,連忙催促那幾個蒙古家丁護衛他向後方逃去。

“走、走……你們快護住我——護我回去龍駒寨的,重重有賞啊!”

鄭國棟一邊連聲催促,一邊急中生智,下令家丁手擎鄭字大旗,往東陣逃竄,自己則繞往後方準備逃命。可中軍大旗突然向東轉移,更讓陣中少數還在組織抵抗的官軍軍官和士兵們軍心大亂,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說鄭參將已經跑了,其餘士兵便一窩蜂丟下了手中的刀刃兵器,轉身開始跟着狂奔了起來。

爲了配合李自成主力的側翼攻擊,而不惜體力已經耗竭,拼死下山衝擊官兵陣列的劉宗敏、李過兩隊,本來情勢已十分危急了。這時官軍突然自亂陣腳,紛紛丟棄甲仗器械逃跑,劉宗敏和李過都是久經戰陣的人物,豈會錯過這種好時機?

特別是劉宗敏,前面受限於兵力有限,他勉力支撐,身披數創,幾乎身死官兵之手,打了好久的窩囊仗。此時官軍士氣全喪,全軍潰敗而逃,劉宗敏當然要好好報仇,痛打落水狗,以一抒心頭之憤了。

他忙將其他人馬交託給李過指揮和部署,自己則騎上老馬蹄兒爺,帶着體力尚存的十幾名銳卒,緊緊咬在官軍的身後,一邊驅趕他們、加速官軍的大潰敗,一邊尋機斬殺幾名還存有一定膽氣和鬥志的敵軍士兵。

而在官軍東陣側翼那一面,李來亨和白旺則率隊沿着官軍陣列的腰部,將這支潰敗的大軍,從側面截爲兩段。

小老虎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等場景,就在不久前的剛纔,官軍勉強維持一定組織和抵抗的時候,他還大感棘手,甚至覺得勝敗還在兩可之間。可只是這一小會兒過去,士氣崩潰後的官兵便成爲了案板上的魚肉,戰鬥力低到李來亨幾乎無法想象的地步。

他和白旺帶隊截擊一部官軍後,這些人居然就把武器隨手丟在地上,然後或抱頭蹲伏在地上,或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跑,任李來亨和白旺帶領的士卒肆意攻擊,也毫不還手。

這又給李來亨上了一節軍事理論課,對士氣的打擊,遠比對人身的打擊來得更可怕。當一支軍隊的士氣崩潰以後,它就不再是一支軍隊了,而成爲了毫無抵抗能力的待宰羔羊。

李來亨過去還會奇怪,古代怎麼會有那麼多以少勝多的戰事。以他投入闖營以後的作戰經驗來看,就算一個人強悍似劉宗敏、驍勇如劉芳亮,那也最多斬殺七八人便毫無體力繼續作戰了。可古代許多以少勝多的戰事中,不乏有人可以靠少數兵力擊敗相當於自己十倍以上數量的敵軍。

看來這種戰事,就是在士氣和組織上將敵軍徹底瓦解了。這之後的戰鬥,甚至已經不能稱之爲戰鬥了,而是在驅趕和屠戮。

站在一座小土坡上觀望戰局的李自成,確認鄭國棟的軍隊已經全數崩潰瓦解後,才終於不緊不慢地親自率領中軍部隊投入收尾戰鬥之中。他和身邊始終保留着作爲預備隊的二十多名戰士,一鼓定音,給這場明軍的大潰逃,補上了最後一曲尾聲。

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
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二章 白土崗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