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

人羣中發出了一片“萬歲”的歡呼聲,自從李自成定西安、取太原以後,文臣們都認爲已經“新基肇奠”,便都改口稱李自成爲“陛下”,百姓們也跟着尊稱“萬歲”。

已經被任爲天佑殿大學士和平章政事的牛金星,還有禮政府尚書鞏焴,都曾經敦請李自成自稱爲“朕”。

但是李自成堅持要等到登極大典結束以後,名正言順了再改口。於是在太原就出現了一個這樣的情況:

文官們都已經稱呼李自成爲皇上和陛下,元從的武將則大多還在叫大元帥和殿下,李自成則自稱爲“孤”。

李來亨驚訝道:“殿下出宮?這是要去哪裡?”

李過回答說:“這個方向,應當是去看晉王和秦王。”

“晉王和秦王?義父,您才封了一個荊侯的侯爵,闖軍裡誰能封得上晉王、秦王這樣的王爵啊!”

“哈哈哈,不是。”一向肅穆的李過難得開口笑道,“不是闖軍的晉王和秦王,而是明朝的晉王和秦王。就是我們在西安俘虜到的明廷兩名藩王。”

李來亨未曾想到在大戰來臨之前的緊要時刻,在李自成即將開國稱帝的前夕,闖王怎麼會這樣突然大張旗鼓,專程來看望秦藩、晉藩兩位已經被闖軍俘虜的明朝藩王?

以前闖軍攻破明朝的重鎮以後,第一件事總是要生擒藩王,佔領王府。畢竟明朝宗室的那些窮苦遠支不說,只說近支的這些個藩王,自己亦有了以數十萬計的龐大土地,又廣開商鋪,還插手鹽法,早就是富得流油,如此情況之下,居然每年還要佔用朝廷財政支出的將近一半,作爲種種賞賜和消費之用。

甚至到了崇禎皇帝最後這幾年,藩王們的開支還是居高不下。即便算上清查、拖欠和折色,依舊高到令人髮指的地步——而且要知道,明朝對藩王開支的所謂折色,就是隻有本色和折色,就是要麼拿銀子,要麼拿糧食,不會用不值錢的實物,或者印出來市場無人問津的銅錢鈔來支付。

宗藩俸祿就高達九百萬石,何況宗藩俸祿還不是大頭。藩王們還有其他各色臨時性的開支,每一樣都花費鉅萬,比如親王沒有之國的時候在北京的婚禮費用,前往之國的費用,公私的祭祀,到了地方住的城池和王府的建設費用。這些費用有的在北京支出,到了地方,就由地方支出,正稅里扣除。修建王府最出名的就是福王,萬曆僅給他修的王府就花了四十萬兩銀子。

除此以外,還有像王府的徭役,基本上也都要由地方政府來解決。

王府的徭役有很多,比如城府的修建,樂工,武生,還有燒香道士、養殖的牲戶、屠戶等。還有儀仗,典膳廚役、煤戶、菜戶、庫役、醫戶等等。

總之是不計其數。

這些和莊田、皇店、皇鹽,甚至還有茶葉,還要再加上藩王們常常在官道開設榷關征收過路費(喜歡說商稅的人,去砍藩王啊!)。

所以在李來亨看來,東虜有一萬個不是,但至少在襲爵遞降上這一塊,是有可以參考之處的。否則如洪武帝那樣,即便在國初制訂好了諸色宗室應享的待遇,可是隻要王朝維持時間夠長,宗室不斷繁衍人丁,代代都要封新的爵位出來,什麼樣的朝廷、什麼樣的財政能支撐的住?

爵位代代世襲,然後代代降等,如果子孫未曾立功,數代以後君子之澤自當斬之。

李來亨看李自成這樣的架勢,難道是爲了和皇太極爭奪明朝舊臣的人心,打算重新籠絡起明朝的藩王宗室了嗎?

此前闖軍在河南和湖廣的時候,的確是每破一城,若擒獲藩王,一定會將其殺死。但李來亨也聽說了後來闖軍在陝西和山西,都不再殺戮明朝的宗室——不僅是生活困苦的遠支窮宗不殺不戮,而且就連名聲很差的嫡系藩王都只是抄沒其家財,並沒有將他們直接殺掉。

李來亨心裡想到這點,便撇着嘴對李過說:“殿下這個意思,難不成是爲了籠絡人心,又要把明朝的秦王、晉王,全都好吃好喝地供奉起來?義父,話說回來,既然闖軍的封爵之制已定,殿下和啓翁有沒有透露一下我朝今後的爵位世襲之制將是什麼樣的形式?總不成也和明朝宗室之制,一個樣子吧!”

李過抓着李來亨的右手,盯住義子的雙眼,靜靜道:“殿下常常說你是李家的千里駒……近來有一回我和鞏尚書談及此事,鞏尚書專門和我講了史書上另外幾匹千里駒的故事。有前秦苻堅被誣陷殺害的一個侄子苻朗,還有曹操的族子曹休、朱溫的侄子朱友倫。這幾個人都是做皇帝的侄子,說來我和殿下雖然以兄弟相稱,但其實輩分來講我也是殿下的侄子。”

李來亨聽着李過這一番話,弄不清楚他的意思,不懂李過只是無心之言,還是話裡有話。以李來亨對李過性情爲人的瞭解,覺得依照李過的大公質樸,如果真有什麼言下之意,是絕對會攤開和自己講明白的。

這是這苻朗也好,朱友倫也好,聽起來都不是很吉利的感覺……

但不等李來亨繼續再深問李過兩句話,從李自成那一隊打着黃龍大纛的騎兵隊伍中,就衝出數騎。

李雙喜走在最前面,穿着一襲淡色石青起花的大紅箭袖罩袍,蹬着青緞粉底長靴,腰間還佩掛大珠、翠玉和金銀寶石裝飾的短劍,頭髮扎得乾乾淨淨,顯出一種又華貴又英武的王公氣派來,倒讓李來亨快要看不出過去那一個爽朗陝北漢子的身影模樣了。

“是過哥和來亨嗎!”

“雙喜哥……”

李雙喜於李來亨實有恩義,畢竟當年在竹溪縣若非李雙喜和白旺帶李來亨入夥投闖,也輪不到李來亨今天有這樣一方諸侯氣象。

“雙喜哥別來無恙吧,我已經聽義父講過了你在闖軍西征時的許多英勇事蹟。”

李來亨站在地上,高高擡起頭來仰視着騎在馬上的李雙喜,拱起雙手慢慢說話。

李雙喜則勒住繮繩,他穿着華服,身上也是披金戴玉的樣子,跟在他旁邊的一個書生就是從洛陽時期開始就跟隨李雙喜身旁的書辦邵時昌。

“見過小李帥。”邵時昌也和李雙喜一個樣子,端坐馬上,只是稍稍拱手對李來亨說話,“小李帥年紀輕輕,好像升任權帥的時間比李鼐將軍還要更早一些,當真是少年英雄,非凡的不得了。”

李來亨略略驚訝了一下,他重又看了眼李雙喜和邵時昌後,便向李過說道:“雙喜哥也升任權將軍了呀?這又是一樁大大的喜事呀!”

李過微微掃過幾人,便徑直走向那面小黃蓋的下面,邊走邊對李雙喜、李來亨說:“雙喜,來亨很久沒有見過殿下了。你也帶來亨過去見見殿下吧……你們這一趟過來找明朝的晉王和秦王,是已經定下了那件事情嗎?”

李雙喜牽住繮繩,不大好意思地笑道:“嘿!那兩個朱鬍子爲了五千兩已經是搶紅了眼,你爭我奪,誰都想搶着做着一日天子,搶着做這亡國之君呀!”

李來亨不禁奇道:“什麼一日天子?這大明朝的亡國之君,當然是算在崇禎皇帝的頭上,怎麼輪得着秦藩和晉藩?義父,這又是怎麼一番的道理?”

接着他突然想到什麼,臉上也就自然升起了一種又好笑又覺得十分尷尬與好玩的表情來,想着想着李來亨也禁不住笑道:

“自古有強逼禪位的事情,這爭着搶着要禪讓給闖軍的事情,恐怕是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七章 鳥銃隊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
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七章 鳥銃隊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