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平瑤策

第一百章平瑤策

“下官拜見總督。”葉盛見了韓雍來了,自然不會不開門。立即下城迎接不提。

韓雍一把攙扶起葉盛,說道:“葉大人這潯州守的不錯。”

葉盛說道:“此乃下官,分內之事。”

韓雍讓葉盛帶着參觀了潯州城牆。以及潯州府民壯。

韓雍心中暗自點頭。

廣西衛所韓雍雖然並沒有全部看過,但是他也是看過好幾處的,在他看來,潯州民壯素質,要比大部分衛所士卒要強得多。

這樣讓韓雍心中有些欣喜。

韓雍在江西賑災之中表現很好,並非沒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來到廣西之後,卻覺得束手束腳之極。

他要面對廣西與廣東兩省之間的矛盾。

對廣東省來說,這麼多年,年年給廣西協餉。但是從來沒有一點回報,甚至大藤峽的亂民,居都波及到了廣東省了。

廣東欽州一些衛所,都被搶劫過。甚至在廣東北部一些山區中,也有人呼應大藤峽。

特別註明,明代欽州一帶,乃是廣東省,而不是廣西省。

這樣的局面,讓廣東省對廣西這邊很是質疑。

同樣的,廣西這邊對廣東省這邊對戰事推諉與指責,也讓廣西方面很是惱火。

對廣西方面來說,廣東方面的協餉,是廣東給廣西的恩惠嗎?

不。

乃是朝廷的意思,不過是從北京運送過來太遠,要廣東撥給而已,甚至這一筆賬,也是要從戶部過一趟的。

至於你們廣東被劫掠了,這關我廣西什麼事情,有本事去找侯大苟去說。

所以,韓雍當兩廣總督之後,他首先面對的不是大藤峽的問題,而是如何彌合兩省之間的矛盾。

對韓雍來說,這並好辦。

不得不承認,韓雍的資歷比起其他人有些淺薄了。

他纔是正統七年的進士。這個資歷放在巡撫級別上,還是可以的,但是放在兩廣總督這個位置上,就有些資歷淺薄了。

資歷淺薄,就不能服衆。

韓雍是費了好大力氣,纔將這裡理順了。

緊接他發現廣西的局面,比他想象的不堪。

他不能忍受被動的局面。想採取更積極的狀況,卻與柳溥發生了激烈的矛盾,最後發展到各自上書彈劾彼此的地步。

如此一來,他又必須收拾柳溥突然離開的爛攤子。

以至於有侯大苟圍攻潯州城的局面出現。

韓雍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來救潯州,就是在平定其他方面的亂子。潯州是最後一仗了。這一戰之後,總共斬首一千多級,將亂民趕回了大藤峽之中。

是可以報一個大捷。

實際上,廣西各府縣糜爛的局面,進一步加深了。

韓雍心中也有幾分忐忑,不知道這事情傳到京師之後,他有什麼樣的下場。不過,在潯州他倒是看見了一絲希望。

這個希望,就是潯州城中的民壯。

韓雍覺得自己必須努力爭取一場勝利,來彌補這一次事情。

但是以衛所軍隊的實力,是決計不可能的。

畢竟如果可能的話,柳溥就不會明知道皇帝會震怒,也支支吾吾了。

韓雍對葉盛更加熱情了。兩人在潯州知府衙門坐定,敘過科名之後,關係似乎更親近一些了。

韓雍問道:“葉賢弟,你在潯州也有三年了,大藤峽之事,何以教我?”

“不敢當。”葉盛說道:“下官久在廣西,卻也有一愚之得。大藤峽之亂,本來不過是小事,卻是武夫之輩,大加殺戮,”特別是顧興祖,他在正統初年,在大藤峽殺戮無數,區區小事,就斬首數萬級,朝野側目,連陛下都爲之震驚。大藤峽之中,更是家家帶孝,戶戶喪親,從此,大藤峽之中大姓氏族矢志復仇。”

“從此見漢人就殺。”

“這纔有了而今這局面。”

韓雍也輕輕一嘆。

山雲,柳溥,等將領還是比較有能力的。但是顧興祖這個二世祖,連混功勞都弄得不折手段。

顧興祖在正統初年廣西任職,他將大藤峽殺得血流遍地,如果他真能將大藤峽之中所有人都殺了也就罷了。

他又不肯深入大藤峽深山之中。反而弄出解不開的血海深仇,在數年之後,也就是正統七年,大藤峽瑤民恢復一些元氣之後,到而今十幾年之間,亂事越演越烈。

不是沒有人想招撫瑤民,但是,這種解不開的仇恨,讓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韓雍說道:“陛下將此事託付於我,總是要辦的。以你之見,當從何處下手?”

葉盛說道:“依然是招撫,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韓雍點點頭,又搖搖頭。

他點點頭,是承認,想殺完數百里大藤峽之中的瑤民是不可能辦到的。即便是大加殺戮,等幾十年後,瑤民休養生息之後,又是新得一輪亂事。

治標不治本。

但是而今雙方血海深仇的溝壑,想輕飄飄的說招撫,何其之難。

柳溥的招撫,不過是維持局面的藉口,而葉盛的招撫卻是真的招撫。

葉盛說道:“天生黍黎,別無二致,廣西百姓是百姓,大藤峽中的百姓,也是大明百姓。如果想平息大藤峽亂事,只能讓大藤峽瑤民下山屯種,纔可以結束現在的情況。”

雖然大明幾十年休養生息,很多地方都人滿爲患,比如福建,江西。但是就廣西而言,大部分地區還是地廣人稀的。

比如葉盛的潯州府。就是一片衝擊平原,也是廣西重要的產糧區之一,但是總體來說,與大明其他府縣相比,還差了很多。

而大藤峽之中所有人也不過幾十萬人上下。

廣西有足夠的土地安置。

這是理想情況的下最好的解決方案。

韓雍嘆息一聲,說道:“談何容易?”

葉盛說道:“所以,就要以示之以威,臨之以刑,循之以禮,才能動之以情。”

葉盛說了半天,才露出自己的崢嶸。

如果單單看前面的話,大家都以爲葉盛是好好先生,不是的,他之所爲了一個高尚的目的,可以用任何解決方案。

韓雍聽了,只覺得說道自己的心坎之中,他微微向前傾斜,說道:“願聞其詳。”

葉盛詳細的說明了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提出,大藤峽瑤民桀驁不馴,百姓不服王化,不能直接歸爲王化之下。

所以,先要建立瑤民土司,安撫百姓,然後遷瑤民下山安置。

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大破大藤峽,令侯大苟授首,瑤民只有在反抗無望的情況之下。才能聽朝廷的話。

如果進攻大藤峽,葉盛的方法是:“水路進攻。”

韓雍說道:“從水路?”

葉盛說道:“調廣東水師西進,斬斷大藤峽,分割大藤峽兩岸。並派兵屯駐黔江兩岸,如此就斬斷了大藤峽各部的咽喉之地。”

韓雍想了想,忽然一笑,說道:“這或許是唯一的辦法了。”

是的,大軍進山,韓雍都不敢相信,能打出什麼局面來。在深山老林之中,朝廷兵馬是完全沒有一點地利,即便是勝,也是慘勝。

唯有打通黔江一百六十里,是最爲便捷的辦法。

韓雍正在想這個辦法行不行,卻聽見外面腳步聲過來,一個僕人過來,在韓雍耳邊小聲說了幾句話,韓雍的臉色頓時變了。說道:“此事是真的?”

“錦衣衛的消息,應該沒有差錯。”這個僕人說道。

韓雍臉色更難看了,說道:“錦衣衛也知道了。”

葉盛說道:“大人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韓雍說道:“黃氏內亂。思明府知府被他弟弟給殺了,同時殺的還有思明府知府子嗣,一個也沒有留下來。”

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二章 外戚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二十章 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五章 新內閣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八章 斷事官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
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二章 外戚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二十章 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五章 新內閣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八章 斷事官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