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終章

袁恭與靖江王合謀,悄無聲息地將張靜安,從京城運到了天津,但是到了天津之後,張靜安指上程瑤帶兩個孩子南下,自己則問王文靜借了一些人,微服潛入了京城。

袁恭曾經因爲她的失蹤差點崩潰。

他本能的以爲她要麼是落到了劉璞的手裡,要麼就是被劉易抓走準備要挾自己爲他賣命。

可韓毅親自出馬穩住了袁恭。

他以天字一號大特務的身份與袁恭承諾。張靜安絕對沒有落到劉璞或是劉易手裡,要是這樣的消息他韓毅都不能確定,他還摻活什麼奪嫡?不如一繩子吊死陪了老皇帝就算了。

所以張靜安失蹤一時之間並沒有生命的安全。

這才穩住了袁恭的情緒。

可即便是這樣,袁恭的精神在張靜安重新出現之前,還是恍惚的,他再怎麼也想不到,

不管外頭的世界怎麼鬧騰,張靜安居然都安心的躲在袁家,等待着最後的時刻。

她是管不住袁恭,但是她可以守着袁兆。

只要守住了袁兆,她就能避免上一世最後的悲劇的發生。

她足足守了七八天,終於是將袁恭給守到了。

她並不知道,在她安心守着袁兆的時候,袁恭已經接到天津那邊張靜安失蹤的消息,袁恭差點瘋到放棄了一切既定的計劃要去找她,愣是被姜文姜武攔住才勉強留了下來,他原本打算的就是在事情結束之後,就立刻往天津去找人的,他什麼最壞的情況都想過了,甚至都想過了劉璞背信棄義偷偷派人偷走了張靜安的結局。

卻死活沒有想到,張靜安居然一直呆在袁家,趁着袁家的混亂悄無聲息的等着救他。

他親吻着張靜安,那邊,張靜安帶來的人已經將袁兆徹底跟捆住,袁兆已經有些神志不清了,躺在那裡。嘴裡被塞了塊撕破的衣服,狼狽得彷彿是隻待宰殺的豬。

國公爺急匆匆地趕過來,嘶聲道,“這是幹什麼?這是怎麼一回事?”

只袁恭這個時候,並不想再和父親解釋什麼了,他連父親看都沒看一眼,就攬着張靜安,“走吧,我們進宮去,皇上怕是想要見見你……”

張靜安此刻,心裡也只有歡喜。旁的都不在她的眼裡了,她只看着袁恭,袁恭讓她去哪裡,她就去哪裡。

任憑國公爺在身後吼,她也都當聽不見了。

她這幾天一門心思都躲在袁家,對外頭的事情當真全然不覺,她只知道袁恭最後開放了城門放了劉璞進京,她以往怕劉璞怕得心神俱碎,可是這一刻,卻全然沒有害怕的情緒,拉着袁恭的手,心裡滿滿都是愛戀和陽光。

只要袁恭不死,她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袁恭的帶了一輛車,一路帶她進了宮門。

宮門其實都被劉璞的兵士接管了的,不過宮裡,大多數還是原先的宮衛。

袁恭就這樣坦然地帶了人進宮,他如今這樣的身份,竟然是一個人都沒問過,他帶進宮的是什麼人。

他就那樣進了宮,一路到了內宮外頭,纔將張靜安給牽下了馬車。張靜安在路上洗了臉,可還是一身男裝。有點怪模怪樣的。

可她並沒有不好意思,直挺着一干內侍有些詫異的目光就這麼和袁恭一起走進了玉寧殿。

殿內在設宴,招待大舉進京的劉璞。

說好了是家宴,宴席上沒有更多的人。

就只有衰弱到說話都困難的老皇帝,還有在京中那幾個一直被皇帝收拾得戰戰兢兢的老皇叔。

劉璞很詫異,皇祖父都快死了,倒是也真心一心爲了天下社稷,在這個時刻竟然還有心爲自己登基辦這樣一場宴會,昭告宗室天下?

他這個人一向是疑心很重的,但是想來想去,卻也覺得沒有什麼好懷疑的。劉易在他的手中,劉樑已經死了,這個皇位他不做,還有誰能做呢!

於是乎,御酒擺在他跟前,他大可以不要流露出小家子氣的猥瑣,接過來就一飲而盡,剛要說話,就看見皇帝的御榻之後走出來個瘦小的身影。

劉樑!

他爲什麼還沒死?

他不是被燒死了嗎?

他宮中的密探親自看着劉樑進的母妃何氏的宮中,也親自看到大火熊熊燃燒,然後將兩個人一起燒死在火中的。

連驗屍的人都說過,母妃和劉樑抱在一起,因爲燒的太厲害,母子不能分離,所以只能一起安葬?

爲什麼會是這樣?

劉樑走到皇帝身邊,安然地在皇帝身邊坐下,一本正經地繃着還有些稚嫩的臉,“大哥,您莫要忘了,那些人,是父親留給我們兄弟的,並不是留給你一個人的。”

劉璞的瞳孔驟然縮緊,頓時意識到,他被劉樑給耍了。

他被老皇帝耍了。

他被那個叫袁恭的守宮門的小子給耍了。

他們誑了他進城,誑了他進宮,誑了他到這裡。

他恐怕是不能活着離開了。

他驚恐地站起身來,就聽劉樑還帶着童音的聲音開口,“大哥,你不是說你是來清君側扶持我做太子的嗎?大哥你爲什麼要這樣的臉色?”

劉璞怒而拔劍,“你……”

可卻說不出話來,他心口一疼,那疼痛就好像燃燒的火,瞬間從心口瀰漫到全身,可那疼痛卻是冰冷的,冷得他渾身攣縮根本不能舒展。

他翻着白眼,死死地看着他寄望了一輩子的繁華宮室,只覺得天暈地轉,一切都在旋轉着離他遠去,在看這世界的最後一眼裡,他看見梳着奇怪的豎髻的張靜安和袁恭攜手從外頭進來,雪白的小臉,笑顏如花……

這便是他看到的世界的最後一眼。

劉璞被鴆死,他?下的兵馬自然煙消雲散。

這些韓毅等人也是早有準備的。

就連金顯此刻也反應過來,這幾日的宮牆風雲是個什麼味道。然後瞬間轉換了角色。將朝堂的秩序重新抓了起來。

八月初三這一天,老皇帝又一次叫了劉樑到身邊,說不清楚第幾次問他,“你答應祖父的,留你二叔一條命,你能不能做到?”

劉樑心想,祖父,您這樣熬着,難道還能熬到二叔壽終正寢嗎?二叔那樣的廢物,如今都成了這個樣子,我殺他何必呢?天子天子。天下獨一無二的那個人,可當真誰也不想做那個殺盡了所有親人才登基的那個人吧。就算爲了好名聲,我也一定會將二叔好好養着的,養成一隻豬就好了。

反正這隻豬,永遠不會下崽了。

於是,他又非常誠懇地答應了老皇帝一遍。“祖父,你放心,二叔一定會活得好好的。”

老皇帝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終於駕鶴西去了。

他最終爲了天下做出了最好的選擇,也最終爲唯一剩下的兒子求了最好的歸宿。

劉易的黨羽被一一剪除,徐繼被殺,徐氏被賜白綾,廖貴妃圈禁冷宮,戶部尚書劉達流放,工部侍郎黃工站流放……

劉易自己被圈禁在襄王府裡,在襄王府外築了三丈高的城牆,劉易開始的時候,還很不死心的,讓人扶着他爬上牆頭往外頭看,侍奉的太監就嚇唬他,“王爺啊,別站那麼高,都說冤死鬼喜歡扯褲腳,您小心着吧……”於是他再也不敢登高。

後來暴飲暴食,當真胖成了一隻豬,最後酒喝多了,直接淹死在了襄王府的荷花池裡。這些都是後話了。

袁恭在此次宮變當中真是角色複雜,不少人都被他騙的一愣一愣的。

最最想不開的人,除了他的父兄之外,還有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從詔獄當中爬出來的金顯。

他如今當了首輔,可是他還是因爲當初被袁恭關進詔獄耿耿於懷。

他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執拗,他當初力排衆議,從一干年輕人當中,選了才二十出頭的袁恭帶兵去守黑山口那樣的重鎮,袁恭給他長了臉,他就認爲袁恭是他的門生弟子了。

當初袁恭在黑山口失蹤,人人都說袁恭可能是戰死了。

他更是給袁恭不斷掙取了哀榮諡號,對張靜安也是慰問有加。

可袁恭是怎麼幹的?

袁恭先是不吱聲跑去韃靼把劉易弄了回來,這也就罷了。

不知者不罪嘛。

可後來袁恭和劉易搞在了一起,他差點氣炸了肺不說,在袁恭將劉璞又引入京城的時候,他簡直恨不得生吃了袁恭的肉。

當然最後峰迴路轉,事情又回到正軌了的時候。他終於明白了袁恭的算計。

可他還是沒有想開。

他認爲他看上了袁恭,袁恭也應該看待他如父兄一樣啊,這樣的大事爲什麼不能商量他來辦呢?

袁恭行事,明顯不是君子之道,這兵行詭道有失君子之風。

因此對袁恭頗多微詞。

姜武就勸袁恭,“莫要與那死老頭計較,誰會跟他混啊,動不動死諫,有用嗎?要不是我們兄弟暗中保他,他早被劉易搞死在詔獄裡了,別理他就是了,他再敢陰陽怪氣的,你不好意思,哥哥我上,我任憑他舌燦蓮花,哥哥我拿出他在詔獄裡那封給他老婆的書信羞死他個老不修的……”

袁恭趕緊勸住了他。

不過大約金顯也沒真的就要和袁恭過不去。

他頗不情願的還是挑了一個孫女嫁給了袁恭的小舅子張敬軒,還將袁恭的堂弟袁江介紹給了自己的得意弟子胡光做弟子。

倒是最不好辦的是朱山。

朱山信任袁恭,可袁恭最後還是擺了他一道。

當初跟劉易的還能有一條性命。

可跟劉璞的,卻基本都逃不過一剮。

朱山也是可憐,因爲得罪了劉能被逼反到劉璞那邊,終究是站錯了隊。

就算袁恭和他有私誼,他名聲太大。得罪的人也太多,也逃不過一死。

袁恭琢磨着怎麼才能想想辦法,他反倒勸袁恭不要亂來。

他並不想活,這爭奪天下的事情,原本就是成王敗寇,沒什麼道理可言。他早死,他的孩子尚且早些擺脫陰霾重新做人。

他的妻兒如今還留在蜀地,只拜託袁恭能如當年一樣關照就是了。

袁恭送他一行,專門請王鎮從四川來京見了他一面,當面允諾照顧他妻兒。

袁恭還是走了姜武的門路,沒讓他進詔獄受那千刀萬剮之苦。一杯毒酒,送他上了路。

再有靖江王與程瑤。

劉樑當了皇帝,自然和以前不一樣了。

當初要不是靖江王假意跟劉璞勾結,劉璞也不能輕易就被袁恭給忽悠進了京城。

靖江王是鐵桿擁護他的人,他怎麼能不站在靖江王一邊?

再說了,靖江老王妃算個什麼東西?他新皇登基的大功不賞難道還要給你這個缺心眼的老太婆面子嗎?

程瑤和靖江王的孩子都要落地了,肯定得封王妃,孩子生下來,女孩是郡主,男孩就是世子,直接就下聖旨,誰還給你商量啊。你也不用進京了。以後也別進京了,都那麼老了,就好生呆在福建,過你老太君的日子吧。

靖江王我送廣州去了,廣州府新開澳門,黃埔兩座大港,靖江王就帶着王妃去給朕練水軍好了。

他雖然大度,可是張靜安卻沒有這麼大度。

她和程瑤的性格其實很像,不像也不能混在一起,一混就如膠似漆,只不過程瑤看起來斯文內斂。可張靜安就直白的多了,她去探望程瑤,就能在靖江王的府邸裡說靖江王叔禽獸不如。

程瑤本來沒有哭,可都被她說得哭成一團。

弄得靖江王明明長他一輩,還得去低聲下氣求她趕緊走吧,別影響程瑤安胎了,程瑤氣性已經夠大的了,這孩子都要落地了,也沒給他好臉色看呢。

他是臉皮厚,豁出去了,可他擔心程瑤肚子裡的孩子啊。

他打算讓程瑤在京裡生產,然後再一起帶着孩子去廣州赴任。

倒是王文靜要早走一步。她靠上了靖江王這個大靠山,哪裡還會被父兄所限制?她打算要做天下第一的大海商,如果可能順便做下天下第一的女海盜,到時候威風八面的,不嫁人也一樣天下留名。

別看程瑤做了王妃,張靜安做了候夫人,到時候史書上說不定籍籍無名,還不如她王文靜呢。

這一年金秋,劉樑登基滿了一年。

袁恭請旨,想去大同帶兵。

劉樑就私下和他抱怨,“表姑夫。您不留在京裡幫幫朕嗎?金顯這死老頭實在太可惡,又臭又硬,難怪皇祖父當年死活不待見他……”

這個世界上,誰都知道金顯又忠又能,但是金顯的脾氣也確實讓人恐怖,袁恭自己也很怕他,更不要說他何德何能能和金顯對上啊。

他如今最大的願望,就是出去帶兵,離開京城這個是非圈子,去走走看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張靜安就瞪大眼睛看着劉樑,“皇上,你不是說,我幫了你,你將來勢必關照你表姑夫的嗎?你怎麼說話不算話呢?”

她這麼跟劉樑說話,差點嚇掉了袁恭的真魂,可劉樑只是嘆了一口氣,居然走過來,擠到張靜安的椅子上跟張靜安擠在了一起,“表姑啊,朕不容易啊……”

叨叨咕咕地居然說了很多他父親還沒死的時候,他是如何和張靜安一起在玉太妃的玉林宮玩耍的事情。

其實張靜安也說不好。劉樑是不是真的不想當皇帝,最後逼不得已當上的皇帝。

反正他確實一直懷念當初當皇孫時候的歲月。

最後劉樑還是一道聖旨,封了袁恭宣府總兵,讓他這個世襲罔替的侯爺去駐守宣府了。

袁恭走的時候,袁海還是跟他一起去了。

三老爺最終還是把老太爺從長房接了回來。

老太爺回來了,老太太的病也就好了。

可老太爺只不過又熬了小半年就去了。

去的倒也安詳。

劉樑等到老太爺死了才削去了國公府的爵位。

現如今國公府已經不是國公府了,已經被內務府收了回去。

國公爺帶着妻兒搬了出來。變成了袁家長房而已。

袁兆瘋了,只能被關在家裡,劉樑沒跟一個瘋子計較太多,劉易他都能養成個瘋子,袁兆這樣已經瘋了的。還算什麼呢?

倒是小關氏看到袁兆瘋了之後,有些受不了,早產給袁兆生了個兒子。

現如今整個長房就圍着這個病弱的小嬰兒轉呢。

大家都很懷疑當初袁兆突然發狂去刺殺袁恭也有方瑾攛掇的緣故,因爲就在袁兆發狂的那一天,本來一直幽居在袁家後院的方瑾失蹤了,後來有人在宮門外頭遇見過一個和她很像的女子,拼命拉着蜀軍的官兵叫嚷,說劉璞看中的明珠郡主張靜安就在袁家,讓他們趕緊去抓張靜安獻給劉璞……

但是後來就沒有了她的音訊。

當初劉璞進京着實也有些混亂。

蜀軍一路北上,背井離鄉了那麼久,終於進入了京城花花世界。軍紀有些散亂也是難免的。 ¤ttKan¤¢ O

劉璞死後,袁恭和韓毅花了很多工夫才整肅了京城的治安和秩序,方瑾就是哪個時候失蹤的。

也沒有人非要去追尋她的下落。

不論是袁家,吳家,方家,和她有關係的人,都寧可她就這樣沒了。

-------------------------------------------------------------------------------------

我是分割廢話的分割線。

這一年張靜安和袁恭要離京去宣府。

張靜安帶着袁恭去拜祭玉太妃老人家。

往年都是張靜安自己去,從來都沒叫過袁恭。

因此袁恭對此事特別看重,畢竟娶了人家寶貝外孫女差不多快五年了,還是第一次去,而且這就要離京。也不知道要多少年纔回來。

去見過了玉太妃,回程的路上張靜安就有點情緒低落,心想外祖母去的時候,肯定比上一世還不放心。上一世外祖母給她選了袁恭,滿心都以爲袁恭必定對她很好,所以去的是很安心的,反倒是這一世,她與袁恭過好了,可外祖母卻無法知道了。

袁恭無法安慰她,因爲他確實拒過張靜安的婚,現如今想想,真是好險,差點就和張靜安錯過了。

於是對張靜安說,你該早些帶我來拜祭老人家的。也讓老人家早早看到我們如今過的好好。

張靜安還在回憶往事,喃喃地說,“我哪裡敢帶你來看外婆,你那時候說都怪外祖母亂點鴛鴦譜,害得你娶了我……”

袁恭大驚,“我這樣說過嗎?”

張靜安看他變了臉,頓時在腦子將回憶走了一遍,突然發現她混亂了,她這一世和袁恭吵架,遠遠沒有上一世多,上一世他們吵的才兇,纔將什麼傷人的話都毫無顧忌的說過,她這是記錯了,這話是上一世袁恭說的一句極讓她傷心的話,她一直記了兩世,套在了這一世的袁恭身上,真是冤枉了袁恭啊。

她假裝迷糊了,“你沒有說過嗎?”

袁恭拼命的想,真是想了一身的冷汗,他說過這樣沒心肝的話嗎?

張靜安就心虛了,趕緊在他嘴上親了一口,又親了一口,“沒說過就算了,是我記錯了好不好?”

真是嚇得袁恭心跳,他是有過口不擇言的時候,要是真的說過這樣的話,以張靜安對外祖母的依戀,他可真是罪該萬死了。

不過他如今始終有一件想不明白的事情。

爲什麼張靜安會提前知道大哥要殺他的事,而一直等在那裡?他將這事想了好多遍,他都沒能想明白。

如果是之前,張靜安決定要死守這個秘密一直到死的。

可是現在,他這樣問出來了,她覺得她得想辦法給他一個解釋。

她微微側頭,“我做過一個夢……”

她含含糊糊地將他們的上一世跟他說了一遍。

但是大致也都將上一世的彼此都說了個清楚。

袁恭聽了,很久很久都沒有說話。

張靜安有點心驚,不由得就問他,“你怎麼了?”

袁恭又愣了一會纔開口,“好慘……”

張靜安也跟着靠在了他懷裡,嘆了一口氣,“是啊,好慘的夢。”

袁恭突然發力抱她,“我是說我好慘……”

張靜安愕然,比慘嗎?袁恭什麼時候這麼小氣?難道上一世她不慘嗎?他死的乾脆,她還又熬了那麼久,她纔是比較慘的那個好不好?

她不滿地看着他,袁恭就吻她的額頭,“就因爲你做了這麼個噩夢,所以我那麼心疼你,你都從來視而不見?”

張靜安就從他懷裡跳了起來,忍不住“噶”了一聲。

她想說,這其實不是夢,是他們上一世的真實經歷,可是看着袁恭猶自有些委屈的臉,她卻只能微張着小嘴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袁恭看她呆成這樣,就忍不住笑了,低頭就將她的小嘴含在了嘴裡。

有那樣的一個夢麼?夢到了那麼多的慘劇,所以這一世他們才能過得那樣幸福嗎?

這個夢,讓他同樣也不寒而慄。他臉上裝着嬉笑,可心裡竟然是驚濤駭浪一般的後怕不已。有這樣的一個夢,他們才過成這個樣子嗎?

張靜安憤懣地掐了他一把,他才放開她,喘息着問,“在你夢裡,我死了,然後呢?”

這一世他活得好好的,張靜安肯定是要跟他一輩子了,那麼在她夢裡又是如何呢?他心裡怦怦地跳,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着什麼。

張靜安擡起眼睛靜靜地看着他,心裡想,你死了,我自然也活不成的,還有什麼然後,沒有了……她突然好想哭……眼淚溢滿了眼眶,突然覺得此時如此的心滿意足,她抱緊了袁恭笑,“沒有然後了,我哭醒了,就沒有然後了……”

袁恭怔了怔,同樣抱緊了她……

後續番外,交代各人結局以及各種廢話

第26章 老太爺第19章 李氏第79章 焦急第82章 改立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37章 袁惠第88章 述求第44章 詭異第69章 難受第3章 袁恭第79章 焦急第62章 崩堤第29章 方瑾第40章 離京第69章 難受第23章 袁兆第37章 袁惠第82章 改立第59章 白雲山第56章 祿米第34章 寶珍第22章 小倌館第39章 後續第62章 崩堤第33章 日子第12章 回家第52章 劉樑第60章 打賭第85章 痛別第45章 芸香第19章 李氏第26章 老太爺第68章 疑惑第16章 陰謀第66章 蔡凱第46章 心疾第79章 焦急第87章 迴歸第91章 苦楚第84章 密謀第32章 新婚第32章 新婚第11章 親事?第95章 密謀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13章 繼母第92章 字條第67章 驚聞第11章 親事?第49章 頭疼第46章 心疾第104章 終章之海戰第5章 再見第23章 袁兆第41章 陪嫁第35章 煩惱第59章 白雲山第1章 勸阻第85章 痛別第77章 袁佳第3章 袁恭第87章 迴歸第12章 回家第8章 辭世第18章 遇險二第33章 日子第80章 回京第81章 重逢第66章 蔡凱第32章 新婚第52章 耍寶第54章 翡翠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6章 施粥第93章 文娟第17章 遇險第82章 兵敗第73章 和離第9章 守陵第64章 分家第41章 陪嫁第84章 密謀第19章 李氏第25章 皇帝舅舅第67章 驚聞第28章 和親第64章 分家第20章 父親第80章 回京第37章 袁惠第74章 別居第69章 難受第52章 劉樑第49章 頭疼第14章 祖母第21章 袁家第28章 和親第8章 辭世第82章 兵敗第35章 煩惱
第26章 老太爺第19章 李氏第79章 焦急第82章 改立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37章 袁惠第88章 述求第44章 詭異第69章 難受第3章 袁恭第79章 焦急第62章 崩堤第29章 方瑾第40章 離京第69章 難受第23章 袁兆第37章 袁惠第82章 改立第59章 白雲山第56章 祿米第34章 寶珍第22章 小倌館第39章 後續第62章 崩堤第33章 日子第12章 回家第52章 劉樑第60章 打賭第85章 痛別第45章 芸香第19章 李氏第26章 老太爺第68章 疑惑第16章 陰謀第66章 蔡凱第46章 心疾第79章 焦急第87章 迴歸第91章 苦楚第84章 密謀第32章 新婚第32章 新婚第11章 親事?第95章 密謀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13章 繼母第92章 字條第67章 驚聞第11章 親事?第49章 頭疼第46章 心疾第104章 終章之海戰第5章 再見第23章 袁兆第41章 陪嫁第35章 煩惱第59章 白雲山第1章 勸阻第85章 痛別第77章 袁佳第3章 袁恭第87章 迴歸第12章 回家第8章 辭世第18章 遇險二第33章 日子第80章 回京第81章 重逢第66章 蔡凱第32章 新婚第52章 耍寶第54章 翡翠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6章 施粥第93章 文娟第17章 遇險第82章 兵敗第73章 和離第9章 守陵第64章 分家第41章 陪嫁第84章 密謀第19章 李氏第25章 皇帝舅舅第67章 驚聞第28章 和親第64章 分家第20章 父親第80章 回京第37章 袁惠第74章 別居第69章 難受第52章 劉樑第49章 頭疼第14章 祖母第21章 袁家第28章 和親第8章 辭世第82章 兵敗第35章 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