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袁兆

張靜安得知消息其實是大吃了一驚的。

她原本以爲趙十四就是廢材一點而已,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毛病。看來太子妃和趙家是早有了默契,不僅是要暗地裡坑自己一把,還要在面子上抹光鮮了!

要是玉太妃還在,她如何會落到如此的境地?

但是她還是打發了袁佳走了。

不是她心裡不驚不怒,而是她無法在袁佳跟前表露自己的情緒。更想不到,如今自己到了今天這一步,竟然是袁恭打聽到了消息來告訴自己。

她說不清楚,自己是更害怕跟袁恭接觸,還是更怕嫁一個趙十四那樣的二尾子。袁佳在她跟前一口一個我二哥的,給她一種感覺,就是自己的種種不堪上一世沒能瞞住袁恭,這一世依舊還是那樣毫無遮蔽的展示在他的跟前。

這世上沒人幫她護她,可袁恭這個冤孽卻跳了出來。

出於本能的,她豎起厚厚的屏障,冷言冷語地打發袁佳走了。

可袁佳走了之後,她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同樣的一夜未眠,她熬得是頭痛欲裂,可還是做了一個決定,她不能因爲跟袁恭賭氣,就這麼順着太子妃的設計嫁給那個二尾子,再不成,趁着皇帝舅舅還活着,她不要閨譽,自己尋個人遠遠的嫁了,再不留在京城這個傷心的地方了。

當三月三過去,眼瞧着要近四月桃花節的時候,京城又出了一件八卦。

據說是明珠郡主跑到東宮堅定地跟媒人太子妃拒絕了趙家的親事,差不多也就是在同時,一個外地的客商在小倌館喝酒的時候,居然和趙家十四少爺因爲一個小倌鬧了起來。那外地客商還推了趙十四少爺一把,將趙十四給嚇壞了。

沒錯,沒聽錯,不是摔壞了,而是嚇壞了,好多人都圍觀到了。趙十四少爺被那黑大漢一瞪眼,一揚拳頭,立刻雙腿一軟跪到了地上,抱着那個小倌的腿就縮到了後頭,跟個女人似的哭着叫着要下人回家去找他家老太君救命。

皇帝雖然不願意管事,可是他並不是個愚蠢的人。

給張靜安說親事,玉太妃看好了袁家,可人家袁家已經說好了人家。他雖然答應了玉太妃,可是也不能硬奪臣子的親事,所以自玉太妃去世之後,他一直將張靜安的親事放在心上想着。可一連兩次,給張靜安說得親事都是表面光鮮,可內裡污糟的人。這就不得不讓他警惕了。

他直接將廖貴妃,劉易和太子妃都給叫到自家殿裡關起門來說話。

頭一個要說的就是廖貴妃。

其實廖貴妃的出身遠比先太子的生母李妃要高,而且還是皇帝親自看重迎進宮來的。可當初立太子的時候,皇帝毫不猶豫地選了生母不過是個耕讀的秀才出身的李妃的兒子,也並不僅僅是因爲他是長子,年紀比次子大了十多歲。還因爲李妃寬厚,從不過問國政,生下的兒子也是個寬容穩重的性子。

而廖貴妃,太爭強好勝,心眼太小。

就從她對張靜安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廖貴妃討厭張靜安其實就是因爲玉太妃,她覺得宮裡有這麼個老太妃,這沒太后也相當於有太后,她明明是後宮之主,可皇帝老是話不離口,每每讓她凡事去問問玉太妃的意思。明明玉太妃幾乎從來不管後宮的內務,可是她心裡還是不舒服。

可這玉太妃人都死了,你還要發泄在她養大的外孫女身上這不免就有點太過了。

他毫不給面子地怒斥了廖貴妃。

這對於劉易來說,並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情,他從來都不認爲自己脾氣不好是個錯誤,因爲自小他見多了,他爹在朝堂上有多謙遜溫和,回到後宮就有多暴躁蠻橫。有其父必有其子而已,他只是不屑於做他爹那樣的僞君子,都做了皇帝了,還要哄着朝臣?那還做皇帝做什麼?

他默不作聲地看着他爹對他娘發火,可沒有想到竟是聽到許多他之前不知道的辛密往事。

話說廖貴妃之所以不喜歡玉太妃,一方面是因爲玉太妃對皇帝有輔佐之恩,地位太超然。另外一方面竟然是因爲曾經在自己成年開府選妃的時候,廖貴妃有意讓張靜安給他當側妃,沒想到皇帝和玉太妃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劉易不僅大感頭疼,覺得他娘就是貪心。已經給他選了徐氏做正妃,還要扯上張靜安。話說想也知道徐氏和張靜安不可能好到一起去,徐氏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張靜安那麼傲慢自矜,妻妾不合乃是治國平天下的大忌。就他娘那眼力價兒,難怪父皇和玉太妃當年都看不上他娘。

而且他從小就不喜歡張靜安那種類型,美則美已,可那股子剛烈霸道的性子就讓人討厭,女人溫柔嫺淑那纔是頭一等的,好像張靜安這樣的,給他做妾都不要。

什麼?當初玉太妃看中的是袁家?結果還被袁家給拒絕了?

劉易感覺心裡大爽,就差沒有在心裡笑出聲音來。

壓根沒察覺到自己的妻子太子妃臉上紅一塊白一塊,就差沒有掉下淚來了。

徐氏深感惱怒,她當年就知道張靜安差點要當側妃的事情,當初還擔心了好一段時間,後來是她娘勸她,你是做王妃,又不是太子妃。張靜安就算是要做側妃,也是做太子側妃,話說太子比她大那麼多,太子的兒子都快跟她差不多大了。所以張靜安最好的歸宿不是嫁到皇家,而是選個忠心的勳貴人家嫁了纔是最好的。

真討厭的,當初袁家怎麼就這麼不給面子?

如果早早在袁家旁支裡選個人家嫁出去,不就沒有今天這些事情了嗎?

皇帝明擺着是訓斥婆婆,可實際上訓斥的就是她。

這是在明晃晃地說她妒忌。

她有什麼好妒忌張靜安的?真正心胸狹小的是婆婆廖貴妃吧,她不過是想要順着婆婆的心思去做而已。

皇帝發了好大一頓的火,這才放了廖貴妃和劉易夫妻兩個回去。

當然,張靜安的婚事,就再不許他們插手了。

劉易不以爲然,沒當什麼大事,反倒是覺得自己聽到了一段有意思的八卦。袁家的長子袁兆一直是東宮的領侍衛大臣,從來跟他十分的親密,他甚至於開玩笑一般地問袁兆他弟弟究竟定的是哪戶人家,連明珠郡主的親事都給推了?皇帝發了好大的火,連帶着廖貴妃和他都被遷怒了。

他說得不經意,可袁兆心裡卻是大吃一驚。

他沒有想到,自己弟弟的親事居然有這樣的緣故在背後。

他想到大約是前年這個時候,有一回父親回來,跟母親似乎是產生了口角,後來母親避到外家去,十來天才回來,還將弟弟妹妹都給帶了回去。後來沒多久,就定下了弟弟和表姐的婚事。難怪一向恩愛的父母要口角,原來父親竟然是爲了母親,推掉了與明珠郡主的親事。

他覺得嘴裡發苦,當真不知道要跟太子怎麼接話。實在是他們家的事情很是有點複雜。

第61章 應對第22章 小倌館第79章 焦急第85章 手段第73章 和離第34章 寶珍第6章 施粥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20章 父親第21章 袁家第30章 劉璞第98章 終章之曾文珊第23章 袁兆第77章 袁佳第5章 再見第79章 焦急第39章 後續第65章 堅定第18章 遇險二第94章 孃家第15章 把柄第44章 詭異第68章 疑惑第78章 龍鳳兒第52章 劉樑第63章 賭約第34章 寶珍第96章 局變第39章 後續第29章 方瑾第38章 危殆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63章 賭約第16章 陰謀第71章 詭變第88章 述求第60章 打賭第24章 往事第19章 李氏第103章 終章之歲月第18章 遇險二第30章 劉璞第93章 文娟第41章 陪嫁第48章 四叔第83章 壯烈第19章 李氏第80章 回京第36章 小袁舉第88章 述求第39章 後續第93章 文娟第88章 述求第80章 回京第26章 老太爺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60章 打賭第63章 賭約第68章 疑惑第38章 危殆第39章 後續第20章 父親第46章 心疾第15章 黃渣第38章 危殆楔子重生第27章 混亂第84章 密謀第8章 辭世第43章 及笄感謝降妖伏魔第87章 迴歸第21章 袁家第79章 焦急第34章 寶珍第24章 往事第72章 魂飛第79章 焦急楔子重生第51章 馬市第32章 新婚第85章 痛別第65章 堅定第30章 劉璞第20章 父親第88章 述求第45章 芸香第31章 籌備第56章 祿米楔子重生第13章 繼母第29章 方瑾第105章 終章之那年第6章 施粥第62章 崩堤第55章 貪墨第85章 痛別第32章 新婚第35章 煩惱
第61章 應對第22章 小倌館第79章 焦急第85章 手段第73章 和離第34章 寶珍第6章 施粥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20章 父親第21章 袁家第30章 劉璞第98章 終章之曾文珊第23章 袁兆第77章 袁佳第5章 再見第79章 焦急第39章 後續第65章 堅定第18章 遇險二第94章 孃家第15章 把柄第44章 詭異第68章 疑惑第78章 龍鳳兒第52章 劉樑第63章 賭約第34章 寶珍第96章 局變第39章 後續第29章 方瑾第38章 危殆第42章 方瑾又回來了第63章 賭約第16章 陰謀第71章 詭變第88章 述求第60章 打賭第24章 往事第19章 李氏第103章 終章之歲月第18章 遇險二第30章 劉璞第93章 文娟第41章 陪嫁第48章 四叔第83章 壯烈第19章 李氏第80章 回京第36章 小袁舉第88章 述求第39章 後續第93章 文娟第88章 述求第80章 回京第26章 老太爺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60章 打賭第63章 賭約第68章 疑惑第38章 危殆第39章 後續第20章 父親第46章 心疾第15章 黃渣第38章 危殆楔子重生第27章 混亂第84章 密謀第8章 辭世第43章 及笄感謝降妖伏魔第87章 迴歸第21章 袁家第79章 焦急第34章 寶珍第24章 往事第72章 魂飛第79章 焦急楔子重生第51章 馬市第32章 新婚第85章 痛別第65章 堅定第30章 劉璞第20章 父親第88章 述求第45章 芸香第31章 籌備第56章 祿米楔子重生第13章 繼母第29章 方瑾第105章 終章之那年第6章 施粥第62章 崩堤第55章 貪墨第85章 痛別第32章 新婚第35章 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