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回家

上一世她沒有和黃仁孝議過親事,可是她知道後來嫁給黃仁孝的是涼州侯家嫡出的四小姐。

這個四小姐自幼喜歡詩書,議親的時候旁的勳貴小姐都往同是勳貴的人家嫁,偏偏她卻要尋那讀書的士子。而黃仁孝正如珍珠所形容的,不僅才華橫溢,長得也十分體面。

這衛四小姐當年哭着喊着要嫁這位黃才子,也算是頗經歷了一番周折才做成了這樁婚事。

可成親之後,才知道這黃才子是何其的虛僞自私。

如果說張靜安嫁給袁恭是受盡了袁恭的冷遇的話,那衛四小姐的經歷就更不堪回首了。

衛四小姐夢想着嫁給了一位溫柔才子,可沒想到嫁給的主要是一個青年守寡的婆婆,和四個爲了供養弟弟要麼沒嫁出去,要麼在婆家吃盡了苦頭的姐姐。總而言之一句總結,就是她們當年吃了多少苦,纔將黃仁孝供養出來?衛四小姐怎麼能一進門就享受到進士男人的福氣?少不得也要好好奉養婆婆,報答幾位姑姐纔對!

合理的不合理的條件一件件的提,衛四小姐做到做不到的,總就是不能讓她們滿意。在自己的老孃和四個姐姐輪番尋衛四小姐的晦氣的時候,黃仁孝總歸是一句話不說的,就是實在要他說話,也始終是站在老孃和姐姐一邊的。

不過三年時間,黃家老太太剝光了媳婦的陪嫁,竟然從老家給黃仁孝尋了個妾過來。

而黃仁孝居然也欣然笑納了。

到了這個時候,衛四小姐才幡然醒悟,知道自己嫁了個白眼狼。

於是這就抱着孩子到順天府擊鼓求合離。

衛家原本也被這個姑娘折騰得不輕,這回總算也是解脫了。衛四小姐家的哥哥弟弟十幾個人衝到黃家將黃仁孝一陣暴打,擡了僅剩的嫁妝回去,之後的事情就是黃仁孝死活不肯合離,天天到衛家門口控訴衛家仗勢欺人。連帶他老孃和四個姐姐也不再擺書香門第的款兒,跟着在那裡哭鬧。可憐的是衛四小姐在那幾年還跟他生了個閨女,衛家人就天天拿閨女的事情扯着衛家不放。

這一鬧居然也鬧了好幾年,直到上一世張靜安死,黃家和衛家還在那裡鬧着呢。

張靜安重活一世求的是歲月靜好,只求一個平安,可沒有勇氣面對黃家這樣無恥沒有下限的人家。

她心裡明知不對,可是又不好對人講,只能滿懷鬱悶地收拾了行裝回到了京城。

要是可能,她是壓根不會回父親的家的。

雖然她的外祖母是跟隨先皇打天下的玉太妃。

可打天下和坐天下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早年先皇被逼起事之初,也曾兵少將寡遭遇頗爲坎坷,少不了要招募各方勢力。

玉太妃就是最早響應先皇號召的“義兵”之一。所謂“義兵”,後來張靜安才知道,其實就是土匪,她外祖母就是一個女山大王。

所以先帝坐天下之後,雖然把她封到四妃之首,但是卻沒有了寵愛,與太妃沒有兒子,也沒有親生女兒,張靜安的母親,其實是他的侄女,皇帝念着舊情,給她了公主,但是這種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公主,地位尷尬的不可言喻。

所以,張靜安的母親,也不可能嫁到真正的世家大族,真正的世家大族,就連當今皇室都不大瞧得起,更不用說,一個草寇出身的小女孩兒,掛上皇室義女的名頭了。

她母親及笄的時候,挑選了一個新科進士,本來以爲這樣能過得比較好,可實際上,夫妻感情也很淡薄,成親五年,只生了張靜安這麼一個閨女,還熬壞了身體,張靜安纔剛百日,她母親就去世了。

她父親隨即就娶了繼室,連給她母親守制都沒守滿一年。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母親進門五年未曾生育,好容易生了一個張靜安,還是個病歪歪的閨女。張家嫡支只有他父親一根獨苗,早就在心裡不滿。就算她母親不死,大約也是忍不住要納妾進門的。無嗣的大帽子壓下來,就是公主也頂不住。更何況張靜安的母親不是正經的公主,而只是先皇的養女。如果是尋常百姓家,養女也是閨女。可皇室不一樣,血統不能混淆,養女就是有個公主的頭銜也就是名頭好聽而已。皇帝承認,宗室也不會承認的。繼母進門還不到一年,就生下了妹妹張靜姝。說是早產,可有人私底下就說,這孩子生得飽滿,並不像早產的孩子。

可私底下議論又如何呢?公主生了孩子就血崩不止,人都死了,難道還要在意在她死之前,駙馬就跟表妹有了私情嗎?人家本來就是要納妾的,公主死的及時,倒是便宜了那位原本要委屈做妾的表妹變成了繼室堂而皇之的進門。

那個時候,玉太妃在宮裡也是風雨飄搖。奪嫡的戰火燒得人無處可逃,玉太妃根本無力爲女兒或者外孫女討回什麼公道,索性收拾了女兒的嫁妝,將外孫女接到了宮裡養。

張靜安在宮裡,一住就是十三年。

她和父親原本也沒有多少情分。

最要緊的是,擡眼看看張家黑黢黢的門樓子。

張靜安就感覺一種極度不適的感覺。

上一世,袁恭帶着方瑾從西北迴來。她一怒之下將方瑾和孩子一起從臺階上推了下去。

方瑾重傷,孩子自然是沒有了。

在這個時候,沒有了玉太妃,沒有了皇帝,樑夫人已經給劉易生下了太子,正等着抓張靜安的把柄出氣。

她鬧了這一場,幾乎是遂了所有人的意。

袁家休妻。

她回到張家,什麼都不是的落到了繼母手裡。還不到二十歲,就抑鬱而死了。

人回到自己死過的地方總歸是不大舒服的。

可現在她真的是無處可去。

那皇宮是出來了,還能輕易回去的地方嗎?

她雖然是郡主,而且有自己的宅子,可是大周朝雖然開放,可未婚的姑娘總歸是不宜獨居的。張靜安倒是不在乎旁人怎麼看待自己,她怕的是和玉太妃一貫不和睦的廖貴妃尋她的晦氣,因此,這幾年,她求的就是一個低調,最好悄無聲息地回到張家最好。

她回京的時候,張家派了人來接。

張靜安一看就有氣。繼母居然將她孃家的兄弟給派來了。

來人一口一個外甥女兒地佔她的便宜,當真是噁心得不輕,在上一世的時候,張靜安直接會說,我娘是永嘉公主,我舅舅是當今聖上,你算個什麼東西。

這一世,她只冷淡地看了一眼來人,“有勞羅二爺了!”扶着翡翠的手就上了車。

那姓羅地跟在後頭,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的,一早趕路,到了傍晚的時候才趕在封城前進了城門。

羅二爺想着直接回張家,可張靜安卻授意王大郎先去了玉太妃給她置辦的宅子,她人沒有進府,卻將這回帶回來的下人中的一部分安置在了宅子,這才掉轉車馬一路往西去了張家。

張家在月桂衚衕的老宅可謂是張靜安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

第21章 袁家第92章 字條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103章 終章之歲月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39章 後續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15章 把柄第6章 施粥第5章 再見第51章 馬市第58章 四目鼎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52章 劉樑第79章 焦急第55章 貪墨第92章 字條楔子重生第21章 袁家第15章 把柄第48章 四叔第32章 新婚第85章 手段第30章 劉璞第4章 拜祭第94章 孃家第57章 彆扭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30章 劉璞第90章 抓週第13章 繼母第16章 陰謀第69章 難受第38章 危殆第10章 平安第81章 重逢第83章 壯烈第1章 勸阻第3章 袁恭第49章 頭疼第31章 籌備第14章 祖母第52章 耍寶第46章 心疾第18章 遇險二第54章 翡翠第85章 痛別第27章 混亂第44章 詭異第90章 抓週第66章 蔡凱第68章 疑惑第39章 後續第28章 和親第17章 遇險第43章 及笄感謝降妖伏魔第103章 終章之歲月第62章 崩堤第10章 平安第21章 袁家第34章 寶珍第54章 翡翠第85章 痛別第105章 終章之那年第31章 籌備第4章 拜祭第15章 黃渣第45章 芸香第12章 回家第98章 終章之曾文珊第102章 終章之撕擼第62章 崩堤第13章 繼母第45章 芸香第21章 袁家第49章 頭疼第9章 守陵第6章 施粥第23章 袁兆第94章 孃家第75章 詔獄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30章 劉璞第18章 遇險二第16章 陰謀第98章 終章之曾文珊第96章 局變第38章 危殆第52章 耍寶第97章 終章第52章 劉樑第54章 翡翠第63章 賭約第9章 守陵第77章 袁佳第2章 議親第46章 心疾第2章 議親第30章 劉璞
第21章 袁家第92章 字條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103章 終章之歲月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39章 後續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15章 把柄第6章 施粥第5章 再見第51章 馬市第58章 四目鼎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52章 劉樑第79章 焦急第55章 貪墨第92章 字條楔子重生第21章 袁家第15章 把柄第48章 四叔第32章 新婚第85章 手段第30章 劉璞第4章 拜祭第94章 孃家第57章 彆扭第101章 終章之鬥毆第30章 劉璞第90章 抓週第13章 繼母第16章 陰謀第69章 難受第38章 危殆第10章 平安第81章 重逢第83章 壯烈第1章 勸阻第3章 袁恭第49章 頭疼第31章 籌備第14章 祖母第52章 耍寶第46章 心疾第18章 遇險二第54章 翡翠第85章 痛別第27章 混亂第44章 詭異第90章 抓週第66章 蔡凱第68章 疑惑第39章 後續第28章 和親第17章 遇險第43章 及笄感謝降妖伏魔第103章 終章之歲月第62章 崩堤第10章 平安第21章 袁家第34章 寶珍第54章 翡翠第85章 痛別第105章 終章之那年第31章 籌備第4章 拜祭第15章 黃渣第45章 芸香第12章 回家第98章 終章之曾文珊第102章 終章之撕擼第62章 崩堤第13章 繼母第45章 芸香第21章 袁家第49章 頭疼第9章 守陵第6章 施粥第23章 袁兆第94章 孃家第75章 詔獄第99章 終章之回京第106章 終章之絕處逢生第30章 劉璞第18章 遇險二第16章 陰謀第98章 終章之曾文珊第96章 局變第38章 危殆第52章 耍寶第97章 終章第52章 劉樑第54章 翡翠第63章 賭約第9章 守陵第77章 袁佳第2章 議親第46章 心疾第2章 議親第30章 劉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