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進退維谷

運輸船隊遭到重創,從元山到陽德的補給線徹底癱瘓,聯軍被迫暫停東線進攻行動。

拿到皮特上校遞交的作戰報告,阿倫首先跟錢德勒通了視頻電話。因爲戰役結果在他的預料之外,所以向總統彙報前,他想聽聽錢德勒的意見。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阿倫並不擔心總統追究責任,他擔心的是,這場戰役會對總統造成影響,最終影響到聯軍的作戰行動。

這個擔憂,絕非無中生有。

雖然阿倫不是錢德勒那種軍人,對政治並不敏感,但是他早就知道,總統不是戰爭的主要推手。

打得贏,什麼都好說。

打不贏,總統隨時有可能鳴金收兵。

後一種可能,對阿倫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按照常理,如果總統打算放棄戰爭手段,用外交談判解決紛爭,首先要做的就是撤換聯軍司令。

阿倫不是麥克阿瑟,離開聯軍司令部,他將一無所有。

他想打贏這場戰爭,至少得在局面有利的情況下功成身退。

能幫他達到這個目的的,只有曾經指揮美軍打贏兩場戰爭的錢德勒。

“我看過戰報,首先得搞清楚,志願軍能否在短期內再次發動類似的突然襲擊?”面對阿倫,錢德勒不是CIA局長,而是退役上將。

“戰役失敗的主要原因,不是我們的防空部署不到位,而是忽略了中國空軍的戰略打擊力量。”阿倫很客觀,暗示了情報上存在的問題。“戰役開始前,我們發現中國空軍抽調了三個師的轟炸機進駐東北,其中一個還是裝備H-6M的海航師,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空軍會在戰役中動用轟炸機。”

“顯然,我們輕視了敵人。”錢德勒正在思考問題,話語很簡潔。

“上將,如果中國空軍繼續動用戰略力量,恐怕……”

“你的意思是,必須阻止中國動用戰略力量?”

阿倫點了點頭,說道:“如果保持現有的作戰態勢,把作戰區域限制在朝鮮境內,將無法遏制中國的戰略力量。”

“你得知道,總統絕對不會批准任何針對中國本土的打擊行動。”

“我明白,只是……”

“那麼,你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想辦法克服難題。”

“怎麼克服?”

“首先擴大空優範圍,延伸到鴨綠江與圖們江南岸,阻止中國的作戰飛機進入朝鮮。”

“這樣的話,需要更多F-22A,而且得部署到韓國的空軍基地。”

“機羣不是問題,參聯會會批准你的請求,增派兩到四個F-22A中隊,向韓國部署支援保障力量。”

“至少需要四個F-22A中隊,有可能的話,得增加到六個。”

錢德勒有點吃驚。“需要這麼多?”

“延伸空優區域後,我們將面對中國本土防空系統。有情報證明,中**隊掌握了探測隱身飛機的可靠手段,F-22A無法前沿部署,因此需要更多的戰鬥機維護更加漫長的防空攔截戰線。按照三分之一的出勤率計算,需要一百二十架F-22A。這樣才能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有六十架F-22A升空作戰。”

“中國空軍有這麼強大?”

“談不上強大,只是中國空軍沒有太多的作戰負擔,可以把幾乎所有力量用來與我們奪取制空權。”

錢德勒點了點頭,說道:“我會幫你爭取,只是短期內,你只能得到四個中隊。”

“這樣的話,我們恐怕得考慮放棄西線進攻。”

“爲什麼?”

“如果志願軍再次發動大規模突擊,打擊對象肯定不是運輸船隊與後勤補給線,而是在日本海上的航母戰鬥羣。”

錢德勒鎖緊眉頭,讓阿倫說下去。

“此戰已經證明,志願軍擁有強大的對海打擊能力。二十架H-6M能夠攜帶一百六十枚超音速反艦導彈,打擊一千五百公里範圍內的艦隊。雖然H-6H不具備攜帶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但是其攜帶的亞音速反艦導彈對艦隊的威脅也非常巨大。六十架轟炸機,能在一次攻擊中投射接近五百枚反艦導彈。加上Su-30MKK、Su-30MK2、J-11B與FBC-1C等戰術戰鬥機,志願軍能在一次攻擊中投入上千枚反艦導彈。僅僅依靠外圍防空網,很難確保航母不會受到威脅。”

“你說得沒錯,只要有這個能力,志願軍就會攻擊我們的航母戰鬥羣。”

“今天的戰鬥已經證明,志願軍有這個能力。”

錢德勒笑了笑,說道:“但是有一點不能忽略。”

“什麼?”

“志願軍的作戰指揮能力。”

阿倫皺起眉頭,似乎沒有明白錢德勒的意思。

“我看過皮特上校提交的戰報,其中明確提到,志願軍的作戰飛機分數個批次進入,每個批次的強度都不是很大。”錢德勒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此現象表明,志願軍缺乏組織大規模空中打擊的指揮能力,難以保證所有攻擊力量同時投入戰鬥,不得不化整爲零,使得攻擊強度大大降低。”

“但是這不能改變志願軍具備強大攻擊能力的本質。”

“確實如此,只是並非無法防範。”

阿倫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明白了錢德勒的意思。

“東線進攻不能停止,第一陸戰師還有多少給養?”

“不到三天。”

“有把握打下順川嗎?”

阿倫遲疑了一下,才點頭表示有把握。

“儘快讓第一陸戰師出動,在西線進攻平壤的時候打下順川。此戰後,志願軍肯定會認爲我們會把重點轉向西線,以強攻平壤爲主,不會立即攻打順川。只要及時佔領順川,我們就能打開局面。”

“即便如此,第一陸戰師佔領順川后,也無力繼續挺進。”

錢德勒笑了笑,說道:“那麼,你得加強西線的後勤保障力度,充分利用海州港與鐵路線,由西線爲東線提供支持。第二步兵師攻佔平壤後,得儘快打通前往順川的運輸線,確保第一陸戰師能夠按計劃北上。”

“全部壓在西線,空中支援強度肯定會大大降低。”

“別忘了,你手上還有六支航母戰鬥羣。”

“可是……”

“阿倫,你得充分利用手裡的兵力。志願軍並非無法戰勝,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如果能用航母戰鬥羣牽制志願軍的空中力量,西線的阻力將大大降低。你得調整防空部署,安排更多的力量掩護航母戰鬥羣。”

“這樣的話,必須調整艦載航空兵,部署更多的制空戰鬥機。”

“這是戰術問題,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阿倫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錢德勒的意思。

“阿倫,打到現在,我們最需要是信心,對勝利的信心。雖然遇到了一些麻煩,志願軍的表現大大超出預料,但是主動權仍然在我們手上,志願軍的地面部隊仍然沒有入朝,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入朝。”錢德勒意識到,阿倫已經開始動搖。“奪取勝利的戰場不在空中,而是在地面上。只有及時攻佔朝鮮全境,把志願軍擋在鴨綠江對岸,我們才能在有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

“可是,我們現在的兵力……”

“第二陸戰師將在一週之內抵達,增強東線進攻力量。如果聯軍能按照計劃攻佔順川與平壤,我會幫你遊說總統,讓第三機步師與第四步兵師參戰。”

“這兩個師什麼時候能夠到達?”

“那得看你能在什麼時候發來捷報。”

“可是……”

“阿倫,只要打下平壤,我們就能在政治上掌握主動權。英法俄一直在遊說我們,希望雙方通過談判解決紛爭。到時候,我會幫你爭取短暫的喘息機會。如果中國肯讓步,戰爭將在對我們有利的情況下結束。如果中國不肯接受既成事實,你能獲得想要的增援,用最後的進攻結束戰爭。”

“在有利的情況下與中國談判?”

“如果不能徹底擊敗中國,談判也是不錯的選擇。”

阿倫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

“將軍,不管怎麼樣,把握住機會,打贏接下來的戰鬥。”

“部署到位後,我會在四十八小時內發動進攻,在八月七日之前攻佔平壤與順川。”

“有把握嗎?”

“非常有把握。”

“很好,你得告訴總統,讓總統知道,我們沒有輸,仍然掌握着主動權,而且有非常大的把握在有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

“是否能夠結束戰爭,不由我們決定。”

錢德勒笑了笑,說道:“總統在半個小時後召開會議,我得趕往白宮,你抓緊準備,不要說不該說的話。”

結束通話後,錢德勒就乘直升機前往白宮。

這天的戰鬥,也讓他非常意外。

直覺告訴他,志願軍正在努力扭轉被動局面,遏制聯軍的進攻勢頭,爲地面部隊入朝作戰爭取時間。

可是,能在這個時候叫停嗎?

結束戰爭,肯定比發動戰爭困難得多。

如果在佔領平壤之前答應進行談判,中國肯定會變本加厲的提出很多美國無法接受的要求,比如聯軍撤退到三八線以南,甚至會在戰爭的根源上做文章,比如要求美國交出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

別說承擔戰爭責任,向南撤退都無法接受。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必須在坐上談判桌之前佔領平壤

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72章 愛國商人第70章 重擊落空第31章 事態惡化第62章 軍方接觸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9章 選將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27章 雷暴第25章 強攻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3章 大國實力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69章 亂戰第196章 突襲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1章 慘敗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18章 和解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53章 軍事部署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53章 謀略家第22章 備用計劃第47章 第一槍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76章 新機會第22章 還以顏色第48章 虛張聲勢第307章 壁壘第13章 全權顧問第78章 多此一舉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120章 多面手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37章 回國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74章 爭取時間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67章 突然打擊第71章 新理論第7章 鋼鐵鯊魚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5章 戰略方向第6章 戰略籬笆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83章 科學寶藏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章 演習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2章 登陸作戰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3章 拉幫結派第44章 加速追擊第284章 轉變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40章 此消彼漲第4章 怎麼打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56章 難題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8章 戰爭推手第60章 圍剿第46章 逃命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58章 死撐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1章 玩火自焚第74章 信心十足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43章 南亞明珠第34章 中流砥柱第82章 十一比八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127章 雷暴第80章 轉變
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72章 愛國商人第70章 重擊落空第31章 事態惡化第62章 軍方接觸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9章 選將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32章 拼光拼盡第127章 雷暴第25章 強攻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95章 關鍵電報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3章 大國實力第214章 小國的立場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11章 經濟圍剿第169章 亂戰第196章 突襲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1章 慘敗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18章 和解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53章 軍事部署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53章 謀略家第22章 備用計劃第47章 第一槍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76章 新機會第22章 還以顏色第48章 虛張聲勢第307章 壁壘第13章 全權顧問第78章 多此一舉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120章 多面手第27章 精妙戰術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37章 回國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74章 爭取時間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67章 突然打擊第71章 新理論第7章 鋼鐵鯊魚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5章 戰略方向第6章 戰略籬笆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83章 科學寶藏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章 演習第60章 集體智慧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2章 登陸作戰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42章 四個小時第33章 拉幫結派第44章 加速追擊第284章 轉變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40章 此消彼漲第4章 怎麼打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56章 難題第29章 最後的瘋狂第18章 戰爭推手第60章 圍剿第46章 逃命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58章 死撐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1章 玩火自焚第74章 信心十足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43章 南亞明珠第34章 中流砥柱第82章 十一比八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127章 雷暴第80章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