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拼盡全力

牧浩洋在七點過收到的電報是由“刺魟”號發出來的,而且直接被艦隊截獲,沒有經潛艇基地轉發。)

在此之前大約半個小時,“刺魟”號幾乎在魚雷的極限射程上,攻擊了第三艦隊。

當時,“刺魟”號別無選擇,因爲第三艦隊在四點過再次調整了航向,使潛艇所做的努力都白費了。在覺得即將錯失伏擊第三艦隊的機會後,“刺魟”號的艇長沒再等待,一口氣射出了六條重型魚雷。

這還不是結束。

因爲第三艦隊的速度並不快,而且距離太遠,所以“刺魟”號發射的魚雷都以五十五節的速度航行。

正是如此,在發射魚雷後大約半個小時,“刺魟”號才用通信浮標發出了電報。

有趣的是,這艘已經立下赫赫戰功的潛艇沒有立即離開戰場,而是繼續向南航行,只是把航速降低到了十八節。

以這個速度航行,“刺魟”號的噪聲不到九十五分貝。

這封電報,最大的價值就是準確提到了第三艦隊的位置,以及航行信息。

牧浩洋的第一反應是:第三艦隊還沒有離開打擊範圍,而且正在向迪戈加西亞前進,與他在二十六日夜間做出的判斷一致。

如此一來,他在二十六日做的提前部署就能派上用場了。

別忘了,由八艘大型綜合戰艦與四艘反潛戰艦組成的炮擊編隊,已經在二十六日夜間與特遣艦隊脫離,並且以四十五節的速度向南航行了二十一個小時,此時離第三艦隊還不到一千公里。

有趣的是,“刺魟”號的電報中,沒有提到已經伏擊了第四艦隊。

也許,當時在發電報的時候,艇長過於專注前方的第三艦隊,把伏擊第四艦隊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結果就是,牧浩洋覺得有很大的把握追上第三艦隊。

事實上,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只要尼克松立即讓艦隊向南轉向,就有足夠大的把握避開特遣艦隊派來的炮擊編隊。別忘了,電報中提到第三艦隊是在向迪戈加西亞南面航行,而沒有提到第三艦隊在向南航行。

問題是,尼克松非常可惜的錯過了這個機會。

當時,第三艦隊也截獲了“刺魟”號發出的電報,而且準確判斷出是一艘中國海軍的全電動潛艇發出的電報。

只是,這份電報,讓尼克松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判斷。

原因只有一個:“刺魟”號發報的海域離第三艦隊大概有七十公里,幾乎在最先進的重型魚雷的最大射程之外。這讓尼克松覺得,那不是一艘單獨活動的潛艇,而是“狼羣”中的“頭狼”。也就是說,有大批中國海軍的潛艇在第三艦隊附近活動,這些潛艇在接到消息後很快就會趕過來。

在衆多需要考慮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兩條潛艇警戒線上的潛艇。

從二十六日下午算起,這些潛艇已經向西航行了大約八百海里,離第三艦隊不會超過一千公里。

更重要的是,尼克松並不知道中國海軍潛艇的部署情況。

在他看來,中國艦隊裡應該還有好幾艘潛艇,而且都是性能較爲先進,最大潛航速度能達到四十節的099型攻擊核潛艇。如果這些潛艇在二十六日夜間南下,那麼此時已經向南航行了八百多海里,離第三艦隊也在一千公里左右。

也就是說,他覺得中國海軍的潛艇圍獵網已經拉開,即將逮住第三艦隊。

顯然,繼續向南航行肯定不是明智之舉。

經過權衡之後,尼克松發現,只有繼續向西航行,不去迪戈加西亞,而是直接趕往亞丁灣,才能避開中國潛艇的圍堵。要知道,只要第三艦隊進入亞丁灣,就能得到岸基反潛巡邏機掩護。

當然,這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爲中國艦隊在第三艦隊西北,如果發現第三艦隊正在趕往亞丁灣,中國艦隊也會向西航行。因爲中國艦隊的航速能達到四十五節,而且佔據着有利的位置,還能從巴基斯坦獲得補充的艦載戰鬥機,所以中國艦隊完全有可能搶到戰位,在亞丁灣伏擊第三艦隊。

也就在尼克松猶豫不決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

七點三十五分,位於旗艦右前方的“布里斯班”號防空巡洋艦突然發生猛烈爆炸,艦長隨即報告遭到魚雷襲擊,龍骨嚴重損毀,已經有五個大型艙室被海水淹沒,鄰近艙室也即將被淹沒。

這下,尼克松完全慌了手腳。

兩分鐘後,又有一艘驅逐艦報告,遭到魚雷襲擊,但是沒有被魚雷擊中。

尼克松再也不敢遲疑,留下一艘驅逐艦協助“布里斯班”號之後,讓艦隊進入了反潛作戰狀態。

如此一來,第三艦隊的航速由三十三節降到了二十四節以內。

原因很簡單,反潛戰艦隻能在二十四節以下,纔能有效利用反潛探測設備。超過二十四節,探測效率就將大幅度降低。

當時的情況,讓尼克松覺得,附近有好幾艘中國潛艇。

這也可以理解,因爲第四艦隊在上午遭到潛艇偷襲,兩艘超級航母被擊沉,當時反潛驅逐艦就報告有多艘中國潛艇出沒。如果這些潛艇放棄了第四艦隊,咬住了第三艦隊,那麼此時就在第三艦隊附近。

顯然,第三艦隊首先得考慮來自海面下的威脅。

事實上,當時尼克松已經意識到,中國艦隊很有可能已經喪失了空中打擊能力,因爲攻擊“小鷹”號的是中國空軍的戰鬥機。

也正是如此,尼克松堅定了前往迪戈加西亞南部海域,再轉向前往亞丁灣的想法。

要是不能擺脫那些中國潛艇,就算甩開了中國艦隊,第三艦隊也逃不掉,肯定會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完蛋。

這個決定,使尼克松喪失了最後一次逃生的機會。

要知道,當時在第三艦隊附近,除了“刺魟”號,就沒有中國潛艇了,而且“刺魟”號還在幾十公里之外。

此時,牧浩洋則在爲最後的決鬥做準備。

他首先通過預警機,聯繫上了已經南下一千七百公里的炮擊編隊,讓炮擊編隊按照潛艇提供的信息,沿最短航線截擊第三艦隊,並且做好在夜間進行炮戰的準備工作,比如安排傾斜旋轉翼飛機觀察炮擊彈着點。

隨後,牧浩洋開始整頓手裡剩下的航空兵力。

非常可惜,特遣艦隊的四艘航母上,把備用戰鬥機算上,也就只有十來架。

爲此,牧浩洋不得不再次派出一架運輸機飛往印度,讓那些在下午執行了任務的戰鬥機返回艦隊。

當然,只有狀態比較好,沒有嚴重故障的戰鬥機得以返回艦隊。

東拼西湊之後,牧浩洋集中了大約三十架戰鬥機。

對他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這些戰鬥機有兩個任務:一是找到第三艦隊,二是擊潰第三艦隊的防空戰鬥機。

只有這樣,炮擊編隊派出去的傾斜旋轉翼飛機才能安全到達第三艦隊附近,引導大型綜合戰艦作戰。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牧浩洋開始計算交戰時間。

如果第三艦隊的航向沒有太大變化,那麼在夜間十一點左右,炮擊編隊的大口徑電磁炮就能發揮威力了。

爲此,牧浩洋安排艦載戰鬥機在九點半準時起飛。

這樣的話,在十點五十左右,戰鬥機就能到達第三艦隊附近。

當然,協同戰鬥機作戰的預警機得提前一個小時出發,不然又要拉到後面,此外空軍的加油機也得準時趕到。

在安排空中力量的時候,牧浩洋沒再孤注一擲,而是考慮到了意外因素。

還好,這不是大問題,只要讓加油機向南飛行,就能縮短戰鬥機的返航距離,從而讓戰鬥機有更多的時間在前方搜尋第三艦隊。

只是,對戰鬥機飛行員來說,這絕對是天大的考驗。

要知道,這三十多個機組在過去一天裡面,都至少執行了三次任務,其中十四個機組執行了四次任務,平均飛行時間高達十七個小時,飛行員的平均休息時間不到九個小時,早已累得精疲力盡了。

在登上戰鬥機之前,所有飛行員都往裝水的背囊裡灌滿了濃咖啡。

當時,中國海軍還有一種用純咖啡因製成的精神強化口服劑,每次能讓飛行員保持兩個小時的興奮狀態。

結果,這些飛行員每人都帶了三次劑量的藥物。

當然,除了藥物之外,對勝利的渴望也激勵着飛行員。

打到這個地步,特遣艦隊也拼上了老命。

牧浩洋作爲艦隊司令官,能做的只是鼓勵飛行員,以及盡一切可能把那些在戰鬥中被擊落的飛行員救回來。

當天晚上八點不到,搜救行動就已開始。

事實上,在一天之前,搜救行動就已經開始了。只是戰鬥沒有結束,所以無法向美軍艦隊所在海域派遣搜救飛機。現在確定美軍艦隊已經離開了二十六日的交戰海域,所以搜救行動可以開始了。

做完這些部署,牧浩洋能做的,也就只有耐心等待。

現在,他不但打出了所有王牌,連不是王牌的小牌都打了出去,能否殲滅第三艦隊已經不由他的指揮與部署決定,而是由前線官兵的作戰表現決定,以及由美軍艦隊指揮官的選擇決定。

不管戰鬥進展如何,牧浩洋都無力改變即將產生的結果。

第48章 虛張聲勢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4章 技術軍官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26章 排兵佈陣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0章 精銳之師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233章 蠶食第82章 理論突破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1章 新崗位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38章 合作愉快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54章 生於憂患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81章 前沿科技第33章 引流疏導第57章 老少校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99章 等不起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5章 光明磊落第2章 離弦之箭第19章 新戰線第63章 朋友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95章 遺蹟第2章 厚積薄發第6章 點火第88章 最後關頭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7章 地區戰爭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章 海軍強國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62章 暗涌滾滾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6章 理由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34章 中流砥柱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97章 戰前會議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65章 國家意志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6章 中東戰爭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20章 逼婚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5章 受害者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44章 艦炮怒吼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8章 戰前會議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94章 誘餌第202章 衝刺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35章 導火索第114章 向前看第59章 於公於私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43章 薄弱環節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6章 排兵佈陣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48章 全身而退第11章 矛盾心態第78章 廣泛動員第237章 攻堅戰第20章 權衡利弊第7章 鋼鐵鯊魚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170章 崩潰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03章 幸運兒
第48章 虛張聲勢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4章 技術軍官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26章 排兵佈陣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60章 精銳之師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233章 蠶食第82章 理論突破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1章 新崗位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38章 合作愉快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54章 生於憂患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81章 前沿科技第33章 引流疏導第57章 老少校第42章 找準目標第199章 等不起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5章 光明磊落第2章 離弦之箭第19章 新戰線第63章 朋友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95章 遺蹟第2章 厚積薄發第6章 點火第88章 最後關頭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7章 地區戰爭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章 海軍強國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62章 暗涌滾滾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6章 理由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34章 中流砥柱第296章 能量假說第97章 戰前會議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65章 國家意志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6章 中東戰爭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20章 逼婚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5章 受害者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44章 艦炮怒吼第136章 錯失良機第38章 戰前會議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94章 誘餌第202章 衝刺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35章 導火索第114章 向前看第59章 於公於私第197章 僅此一回第43章 薄弱環節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6章 排兵佈陣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48章 全身而退第11章 矛盾心態第78章 廣泛動員第237章 攻堅戰第20章 權衡利弊第7章 鋼鐵鯊魚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170章 崩潰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03章 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