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誤打誤撞

?雖然F-22A是隱身能力最全面的第四代戰鬥機,但是並不表示在各個方向上的信號反射強度都很微弱。?

作爲制空戰鬥機,在設計的時候,F-22A必須考慮其他性能,比如機動性,也就得犧牲部分隱身能力。受戰術使用影響,F-22A前半球的隱身能力最好,RCS只有零點零零一平方米,能使對方的雷達探測距離縮短九成。側面的隱身設計也很不錯,RCS在零點零五平方米左右,不到F-15的百分之一。最差的就是後半球的隱身能力,受尾噴管、垂直尾翼與尾撐等突出部件影響,RCS在零點五平方米左右,僅能使對方預警機的最大探測距離縮短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KJ-2000能探測到四百五十公里外的F-15J,就能發現三百公里外正在離去的F-22A。?

這個問題,在美軍手裡還不太嚴重。?

美軍奉行攻勢防空,即主動打擊對方防空系統,主動與對方戰鬥機爭奪制空權,F-22A在絕大部分時候都是面向敵人。需要返航的時候,多半已經奪取了制空權,或者驅逐了對方的戰鬥機。?

顯然,日本空中自衛隊沒有這個資本。?

沒有完善的空戰指揮與情報體系支持,日本空中自衛隊很難採取攻勢防空,F-22A遭遇優勢敵機後也很難取勝。?

只要F-22A轉向,就很有可能被預警機發現。?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F-22A的這個設計缺陷就暴露了出來。更重要的是,晏鷹搏在返回部隊後,曾經在KJ-2000上擔任過空戰引導員,非常清楚F-22A的缺點,也知道該如何對付這種戰鬥機。?

讓J-11B發射電磁火箭彈,就是爲了把逼近的F-22A趕走。?

當然,也有可能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F-22A有電磁對抗系統,繼續逼近,與J-20進行格鬥。?

只是,不管是撤退、還是繼續逼近,在嚴重電磁干擾下,F-22A肯定無法用火控雷達鎖定正在轉移的KJ-2000,也就無法用中程空對空導彈發起攻擊。要想攻擊KJ-2000,首先就得越過J-20組成的“龍牆”。?

等到戰鬥機的格鬥空戰結束,KJ-2000早就飛遠了。?

晏鷹搏渴望取得戰果,可是他更加清楚作爲一名防空戰鬥機飛行員的職責。?

能否擊落F-22A並不重要,關鍵得確保KJ-2000安然無恙。?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KJ-2000發現遠去的F-22A後,一邊向護航戰鬥機發送戰場情報,一面利用航線預測法跟蹤那些F-22A。?

這時候,晏鷹搏面臨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因爲F-15J機羣也進入了攔截區域。?

追擊F-22A,還是攔截F-15J??

沒等晏鷹搏做出決定,楊禹方就替他做出了決定:讓伴隨行動的J-11B前去攔截逼近的F-15J,並且明確要求首先使用電磁火箭彈。?

對付沒有電磁對抗能力的F-15J,根本用不着動用J-20。?

晏鷹搏沒再遲疑,立即加足馬力追擊逃竄的F-22A,同時爲火控雷達通電,準備在失去預警機支持後單獨作戰。?

此時,楊禹方與晏鷹搏都不知道,真正的威脅正在逼近。?

因爲在規避的時候,KJ-2000向西飛行了數十公里,而F-2機羣又超低空逼近,所以沒能及時發現攻擊機羣。?

只是,遇到麻煩的不僅僅有中國空軍,還有日本空中自衛隊。?

中國戰鬥機在防空作戰中使用了電磁武器,讓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飛行員非常恐慌。電磁火箭彈在空中引爆的時候,八架執行戰術偵察任務的F-22A也受到了影響。日本飛行員在搜尋東海艦隊的時候,還不得不考慮能否及時把獲得的戰術情報發回去,以及能否安全返回嘉手納空軍基地。?

結果就是,日本飛行員做出了一個非常錯誤的判斷:認爲中國戰鬥機使用電磁武器是在掩護東海艦隊。?

換句話說,日本飛行員認爲東海艦隊就在電磁火箭彈引爆地點附近。?

要知道,當時東海艦隊離晏鷹搏的機羣差不多有一百公里。?

受這個判斷影響,立即有四架F-22A調整航向,朝釣魚島西北飛去,還有兩架飛往釣魚島東北海域,只有兩架飛向釣魚島。?

更重要的是,當時沒有一名日本飛行員想到,東海艦隊會在釣魚島西面。?

雖然F-22A的火控雷達有很強的對海搜索能力,在理想情況下,能夠探測到三百多公里外的大型戰艦,即便在實際使用中,受戰場環境影響,比如偵察機的飛行高度過低、對方進行的電子干擾會大幅度縮短雷達的探測距離,也至少能夠發現一百多公里外的戰艦,但是在使用火控雷達之後,F-22A就會暴露行蹤,甚至遭到攔截。因此在執行偵察任務時,飛行員首先得預判對方艦隊的活動區域,靠近之後再啓動火控雷達,而不是一直使用火控雷達進行搜索。?

這個預先判斷至關重要。?

十點三十五分,兩架F-22A在釣魚島東面大概兩百公里處啓動火控雷達,開始搜索電磁火箭彈引爆區域。?

半分鐘後,又有兩架F-22A啓動了火控雷達。?

這次,截獲敵機信號的不是預警機,而是在東海艦隊西面活動的戰略電子偵察機。?

雖然無法判斷敵機的準確位置,但是至少知道有四架F-22A出現在釣魚島東面,而且正在搜索海面目標。?

楊禹方不是笨蛋,立即意識到,早於F-15J起飛的F-22A,除了偷襲KJ-2000,還擔負了戰術偵察任務。?

也就是說,日本空中自衛隊並不清楚東海艦隊的行蹤,或者說仍然認爲東海艦隊在釣魚島西北海域活動。?

顯然,這四架F-22A空歡喜一場。?

楊禹方沒有調動晏鷹搏的小隊,而是命令執行防空任務的四架J-20分頭迎敵,阻止敵機靠近東海艦隊。?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纏住那幾架F-22A。?

四架F-22A的探測結果同步發給了日本空中自衛隊的作戰指揮中心,隨後最北面的兩架F-22A也發來消息,沒有找到東海艦隊。?

荒川太郎不是笨蛋,立即意識到,東海艦隊肯定在天黑後轉向離開了巡邏海域。?

果真如此的話,東海艦隊很有可能在釣魚島西面。?

萬幸的是,至少還有兩架F-22A在朝這個方向飛行,荒川太郎立即下達命令,讓這兩架F-22A重點搜索釣魚島西面。?

也就在這個時候,迴歸巡邏陣位的E-767發來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消息。?

KJ-2000在規避F-22A的攻擊之後,沒有轉向返回之前的巡邏空域,而是飛往釣魚島西面。?

顯然,在受到威脅之後,KJ-2000沒再執行前進預警任務,而是與東海艦隊會合。?

毫無疑問,東海艦隊就在那邊。?

只是,F-2機羣的突擊航線指向釣魚島西北,而且機羣已經起飛半個小時,即便降低了巡航速度,也飛行了近三百公里,即將到達攻擊區域。?

荒川太郎不敢遲疑,趕緊調整作戰部署,讓F-2機羣再次減速,等待戰術情報。?

這個決策沒有錯,如果找不到東海艦隊,攻擊機羣就算到達了攻擊區域,也無法按照計劃發起攻擊。?

只是,讓攻擊機羣在戰場上待命,顯然會增大風險。?

荒川太郎只能指望,正在轉移的KJ-2000無法及時發現超低空逼近的F-2機羣。?

他的判斷沒有錯,可是他忽視了戰場上的不確定性因素。?

這個不確定性因素,就是晏鷹搏的J-20小隊。?

要知道,KJ-2000對F-22A的探測距離非常有限,E-767也無法發現兩百公里外迎面飛來的J-20。?

也就是說,荒川太郎並不知道,四架J-20正在追擊逃逸的F-22A。?

更重要的是,攻擊KJ-2000的F-22A與F-2機羣的航線重合,因爲在此之前,荒川太郎認爲東海艦隊就在KJ-2000附近。結果就是,晏鷹搏的J-20小隊在追擊F-22A的時候,實際上是迎面飛向了F-2機羣。?

區別是,F-2機羣在超低空,而追擊F-22A的J-20的高度在一萬米以上。?

在夜晚,飛行員肯定無法憑肉眼看到超低空的攻擊機羣。?

只是,對J-20的相控陣火控雷達來說,這點高度差就不算什麼了。?

十點三十五分,四架轉向逃逸的F-22A飛行了五十公里,KJ-2000也在此期間向西南飛行了大約三十公里,雙方的距離擴大到三百公里以上,預警機跟丟了目標,晏鷹搏按照計劃啓動了火控雷達。?

看到雷達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信號,晏鷹搏等四名飛行員嚇了一跳。?

不是F-22A,而是前方几十公里外的F-2攻擊機羣!?

可以說,瞎貓撞上了死耗子。?

這一瞬間,晏鷹搏肯定在感謝上帝、感謝真主、感謝佛主、感謝他知道的所有神靈,給了他這麼好的機會。?

如果不是在戰鬥機上,他肯定會給這些神靈燒幾柱高香。?

四名飛行員沒有遲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攻擊準備工作。?

十點三十七分,晏鷹搏率先把彈艙裡的六枚PL-12D全都發射了出去。他沒有減速,因爲戰鬥機上還有兩枚PL-11C,以及一門備彈三百發、足夠打十個短點射的三十毫米航空機關炮。?

J-20殺入F-2機羣,絕對是餓虎入羊羣。?

其他三名飛行員緊隨其後,這可是送到嘴邊的戰果,不拿下就太不應該了。?

突然遭到火控雷達照射,F-2的飛行員一下還沒反應過來,因爲E-767沒有提供附近有敵機出沒的情報。?

對於正在待命的日本飛行員來說,顯然是進退兩難。?

按照正規作戰程序,在遭到火控雷達的持續照射之後,F-2應該立即丟掉外掛物,要麼迎戰敵機,要麼轉向逃逸。?

可是,攻擊任務還沒開始,現在丟掉導彈,等於放棄攻擊行動。?

只是,領隊飛行員沒有忘記彙報情況,即攻擊機羣遇到了中國的防空戰鬥機。?

還沒得到後方指揮人員的答覆,二十四架F-2的導彈告警機就響了起來。?

這不是玩笑,只有在導彈逼近之後,導彈告警機纔會發出警報。

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1章 慘敗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67章 預見性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57章 戰術偵察第97章 長遠考慮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60章 立即反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章 極限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39章 餘輝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86章 全力以赴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42章 四個小時第5章 軍事冒險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94章 誘餌第101章 反擊第7章 機關算盡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8章 千鈞一髮第95章 快馬加鞭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92章 突擊失敗第38章 勞動力第16章 耐心等待第57章 老少校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71章 再上戰場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32章 機會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4章 拉力賽第77章 誘餌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章 秘密任務第47章 金蟬脫殼第68章 歷史時刻第7章 突然襲擊第13章 新兵能戰第62章 戰略意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53章 繼續打第38章 猛攻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章 圍捕第30章 緊急攔截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6章 定論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17章 運氣不錯第47章 證據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90章 總攻第175章 三板斧第228章 導火索第1章 極限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54章 突然襲擊第70章 後果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54章 總撤退第66章 回家第72章 愛國商人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2章 利益交換第79章 立場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58章 戰爭餘燼第9章 以退爲進第94章 託管第83章 科學寶藏第4章 科技競賽第44章 理想主義第45章 越界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73章 外交戰果第38章 戰前會議第56章 家宴
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1章 慘敗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67章 預見性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57章 戰術偵察第97章 長遠考慮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60章 立即反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章 極限第47章 搶先攻擊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39章 餘輝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86章 全力以赴第65章 全面行動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42章 四個小時第5章 軍事冒險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194章 誘餌第101章 反擊第7章 機關算盡第44章 理想主義第18章 千鈞一髮第95章 快馬加鞭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92章 突擊失敗第38章 勞動力第16章 耐心等待第57章 老少校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71章 再上戰場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32章 機會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4章 拉力賽第77章 誘餌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章 秘密任務第47章 金蟬脫殼第68章 歷史時刻第7章 突然襲擊第13章 新兵能戰第62章 戰略意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53章 繼續打第38章 猛攻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章 圍捕第30章 緊急攔截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6章 定論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17章 運氣不錯第47章 證據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90章 總攻第175章 三板斧第228章 導火索第1章 極限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54章 突然襲擊第70章 後果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54章 總撤退第66章 回家第72章 愛國商人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2章 利益交換第79章 立場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58章 戰爭餘燼第9章 以退爲進第94章 託管第83章 科學寶藏第4章 科技競賽第44章 理想主義第45章 越界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73章 外交戰果第38章 戰前會議第56章 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