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高歌猛進

燃燒的海洋

中國軍隊開始反擊,俄軍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雖然當天晚上,俄軍再次停了下來,而且再次製造出瀰漫整條戰線的煙幕,但是中國軍隊沒有在戰線正面發起反擊,而是把重點放在了俄軍前線部隊後方,在俄軍的縫隙處投入重兵。

利用強大的垂直空運力量,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向俄軍戰線後方投送了十支突擊集羣。

當時,第十五空降集團軍以拆散運送的方式,把近三百輛反裝甲平臺送上了戰場,由工程兵在戰地上把這些平臺組裝起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爲全裝備的反裝甲平臺的重量超過了傾斜旋轉翼飛機的最大運載能力,只有拆掉炮塔,才能進行垂直空運,也就只能在戰地上進行組裝。

雖然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但是意義卻非常重大。

在隨後的戰鬥中,這些全副武裝的反裝甲平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力量,成爲圍困俄軍主力部隊的關鍵性作戰力量。比如在新西伯利亞方向上,一支突擊集羣的四十多輛反裝甲平臺在三天內頂住了俄軍從兩個方向上發起的三十多次衝鋒,擊毀俄軍坦克戰車上千臺,斃傷俘俄軍官兵近三萬人。又比如在託木斯克方向上,兩支突擊集羣利用簡易陣地,在近百輛反裝甲平臺的支持下,連續與俄軍交戰三天兩夜,重創俄軍四個主力師與六個預備師,殲滅的敵人是自身兵力的十倍。

這個晚上,第三十八集團軍也投入了戰鬥。

不同的是,第三十八集團軍主要在戰線上作戰,目的只是拖住戰線上的俄軍,讓俄軍無法及時後撤。

事實上,布魯希洛夫已經認識到了問題,而且採取了補救措施。

當天下午,布魯希洛夫就命令預備隊壓上,填補與前線部隊之間的空隙,可是俄軍預備隊以預備役部隊爲主,不但官兵素質低下,還嚴重缺乏主戰裝備。到第十五空降集團軍發起反擊的時候,俄軍預備隊只挺進了幾公里,沒有完成布魯希洛夫安排的任務,與前線部隊之間仍然有數公里寬的縫隙。

到了晚上,得知中國軍隊開始反擊,布魯希洛夫開始命令前線部隊後撤。

當時,他下達的只是戰術撤退命令,還沒有打算放棄進攻,只是希望通過主動撤退來填補戰線後方的空隙。

結果,第三十八集團軍在全線發起反擊,俄軍前線部隊無法順利撤退。

由此可見,不是布魯希洛夫指揮不力,而是俄軍的戰鬥力太差了。

戰後,很多人在評價布魯希洛夫的時候,都提到了一點,即他有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戰略家,卻是最糟糕的戰術家,而且他總是希望素質低劣的俄軍能夠完成高難度的作戰行動。換句話說,如果布魯希洛夫是中國軍隊的指揮官,肯定能取得很高的成就,可是作爲俄軍總參謀長,他的價值就非常有限了。

僅僅一個晚上,俄軍戰略反擊的美夢就徹底破滅了。

到了十五日清晨,戰場局勢變得對俄軍極爲不利。第十五空降集團軍控制了俄軍前線部隊後方所有交通要道,還以垂直機動的方式延伸了戰線,切斷了俄軍前線部隊與後方預備隊的聯繫。正面戰場上,第三十八集團軍在經過夜間的戰鬥後,集中起了精銳部隊,開始分割殲滅俄軍前線部隊。

當時,西線的十二個俄軍主力師中,有八個在前線作戰

在第三十八集團軍擂響總攻的戰鼓時,中國空軍也及時增強了支援力度,連一些部署在新疆北部阿爾泰地區的遠程炮兵也加入進來。更重要的是,第三十八集團軍的主要任務不是殲滅困獸猶鬥的俄軍,而是進行全面戰術切割,以攻擊俄軍的指揮中心爲主,即打散俄軍的建制。

這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因爲在前線作戰的俄軍大概有三十萬,而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共也就五萬多人。如果與俄軍正面戰鬥,以成建制的殲滅俄軍作戰部隊爲目的,不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還要承受更大的傷亡。

事實上,殲滅敵人,不一定要消滅敵人,俘虜敵人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正是如此,第三十八集團軍的突擊部隊都比較小,一般由兩個營組成,在俄軍戰線上的突破口也不是很大,畢竟在沒有後備兵力的情況下,也就沒有必要擴大突破口。突擊行動只有一個要點:速度。

這時候,戚凱威的一個獨特安排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時,協助第三十八集團軍作戰的陸航聯隊沒有參與垂直突擊行動,而是全力以赴的爲第三十八集團軍提供後勤保障,即以垂直空運的方式,爲分散突擊的部隊提供彈藥、電池等必需物資。

這其中,地面戰平臺的電池最爲重要。

當時,戰場上的絕大部分電力設備都遭到了破壞,因此第三十八集團軍的突擊部隊在深入敵人防區之後,補充電能成爲最主要的問題。顯然,把電力供應設備送上去很不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戰地上爲地面戰平臺更換電池。所幸的是,地面戰平臺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電池可以通過吊裝的方式整體更換,所需的只是一臺小型吊車,平臺的乘員就能完成全部工作,不需要安排專門的工程人員。更重要的是,所有地面戰平臺都能臨時安裝小型吊車。

可以說,充足及時的後勤保障,是確保部隊持續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

當然,除此之外,官兵的精神狀態也是決定部隊持續作戰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高強度的突擊作戰中,官兵的精力消耗非常大,即便是訓練有素的軍人,也最多堅持兩到三天。

所幸的是,這不僅僅是中國軍隊的問題,也是俄軍的問題。

在防線被突破之後,俄軍只有一個選擇:撤退。

問題是,撤退的通道已經被堵死,因此俄軍只能全力突圍。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爲俄軍還得在突圍的時候,時刻提防着第三十八集團軍的小股突擊部隊。可以說,俄軍片刻都不得安寧。

當然,這也有空軍與遠程炮兵的功勞。

在第三十八集團軍與第十五空降集團軍浴血奮戰的時候,中國空軍出動了上千架戰鬥機對俄軍進行輪番轟炸,兩個集團軍的遠程炮兵、以及部署在大後方的遠程炮兵也在輪番炮擊沒有遭到攻擊的俄軍部隊。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絕大部分俄軍都得繃緊神經。

顯然,最先崩潰的不是中國軍隊,而是俄軍的前線部隊。

激烈的戰鬥從十五日上午持續到十八日清晨,俄軍在突圍無望之後,開始向最近的中國軍隊投降。十七日夜間,託木斯克方向上的六個俄軍師率先投降,近十萬名俄軍官兵向不到四千名中國軍人投降。十八日凌晨,巴爾瑙爾方向上的五個俄軍師投降,五萬俄軍官兵向六千中國軍人投降。十八日清晨,新西伯利亞方向上的七個俄軍師投降,十萬俄軍官兵向一萬名中國軍人投降。

到此,已有二十五萬俄軍投降。

在這些投降的俄軍官兵中,只有大約三萬名傷員,其他二十二萬人,都是在絕望的情況下放下的武器。

只是,戰鬥還沒結束。

十八日上午,第三十八集團軍的兩支突擊集羣越過新西伯利亞,繼續向西挺進。

因爲在此之前,第三十八集團軍從未越過新西伯利亞,所以這等於擴大戰區,即按照戚凱威的意思,向鄂木斯克前進。

打到這個時候,布魯希洛夫已經束手無策。

雖然布魯希洛夫認爲應該撤退到鄂木斯克,沿着額爾齊斯河部署防線,但是俄羅斯總統再次干預作戰行動,要求布魯希洛夫無論如何也要把中國軍隊擋在巴爾巴草原東面,不能讓鄂木斯克受到威脅。

要知道,鄂木斯克是西伯利亞地區最重要的鐵路樞紐中心,三條西伯利亞鐵路都在這裡交匯,然後分成兩條幹線鐵路,一條通往俄羅斯第三大城市葉卡捷琳娜堡、一條通往有名的軍事工業城市車里雅賓斯克。不管布魯希洛夫有沒有把握守住鄂木斯克,俄羅斯總統都沒有太大的信心。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俄軍在陣腳大亂的情況下,並沒有進行戰略性撤退。

對戚凱威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要知道,在新西伯利亞西邊,還有大約二十萬俄軍。如果能夠消滅這批俄軍,就能毫無阻攔的到達鄂木斯克。

接下來幾天,第三十八集團軍與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全面出擊,給這場戰役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到三月二十二日,不但守衛巴爾巴草原的十七萬俄軍被全殲,第三十八集團軍的前鋒部隊還到達了離鄂木斯克不到兩百公里的韃靼斯克。只是到這個時候,黃瀚林緊急叫停,第三十八集團軍纔不得不停下前進的步伐。

與前幾次不同,戚凱威沒有讓第三十八集團軍撤回來。

經過這場大決戰,不但殲滅了俄軍五十萬部隊(被俘的俄軍官兵就有四十二萬人,後來用了五天,才把這些戰俘送走),還重創了俄軍的主力部隊,使俄軍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之內別想再次發動反擊。

顯然,再過幾個月,中國軍隊已經打到烏拉爾山了。

如此一來,戚凱威完全沒有理由讓部隊撤下來。

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17章 地區戰爭第42章 分兵合進第44章 加速追擊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127章 改進第41章 孤注一擲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93章 主旋律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61章 猛然醒悟第205章 突襲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5章 奮起一戰第56章 家宴第47章 第一槍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68章 上前線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67章 全面動員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54章 反擊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43章 門檻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4章 昏了頭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80章 轉變第4章 不留活口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98章 決裂第51章 時間點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52章 大獲全勝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68章 暴風雪第10章 站隊第95章 快馬加鞭第46章 決策點第28章 力所不及第287章 警鐘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69章 休假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5章 宣戰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6章 分工合作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81章 前沿科技第93章 兩頭作戰第8章 擴軍浪潮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37章 遠洋護衛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33章 超級航母第58章 邁向戰爭第48章 交戰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75章 三板斧第47章 前哨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184章 強攻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2章 橫掃全球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33章 嘎然而止第37章 抽絲剝繭第32章 分兵攔截第86章 膠着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4章 合作與矛盾
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17章 地區戰爭第42章 分兵合進第44章 加速追擊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127章 改進第41章 孤注一擲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93章 主旋律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0章 欲蓋彌彰第112章 以炸促戰第61章 猛然醒悟第205章 突襲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5章 奮起一戰第56章 家宴第47章 第一槍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68章 上前線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82章 歐盟的機會第67章 全面動員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54章 反擊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55章 兩手準備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43章 門檻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4章 昏了頭第21章 次優選擇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80章 轉變第4章 不留活口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98章 決裂第51章 時間點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52章 大獲全勝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68章 暴風雪第10章 站隊第95章 快馬加鞭第46章 決策點第28章 力所不及第287章 警鐘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69章 休假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15章 宣戰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6章 分工合作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81章 前沿科技第93章 兩頭作戰第8章 擴軍浪潮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37章 遠洋護衛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33章 超級航母第58章 邁向戰爭第48章 交戰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75章 三板斧第47章 前哨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184章 強攻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2章 橫掃全球第75章 積極迎戰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33章 嘎然而止第37章 抽絲剝繭第32章 分兵攔截第86章 膠着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14章 合作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