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海軍新銳

“海蛇”號越過黃海中線後不但沒有加速,反而減慢航速,隨後向南轉向九十度,把右舷朝向西邊。

作爲中國海軍最新式的常規潛艇,“海蛇”號不但配備了氫氧質子膜燃料電池,能夠以四節的巡航速度潛航二十天,還是中國海軍中第一種配備拖拽式聲納的常規潛艇。只是黃海的平均水深太淺,拖拽式聲納根本派不上用場。

在041型的前兩艘分給南海艦隊後,按計劃“海蛇”號將加入東海艦隊。

只有在平均水深超過一千米的東海,“海蛇”號的性能才能發揮出來。中國潛艇在東海的主要對手是日本的“親潮”級與“蒼龍”級,這兩種潛艇都很先進,特別是安裝了斯特林發動機的“蒼龍”級。在黃海,中國潛艇主要面對韓國潛艇。如果不是戰爭爆發,以及韓國海軍的“孫元一”級進入黃海,“海蛇”號已經去了舟山羣島,與經常在東海出沒的日本潛艇卯上了。

拖拽式聲納用不上,側舷聲納成爲主要被動探測手段。

與“鯊魚”號不同,“海蛇”號的側舷聲納呈直線安裝在艇體兩側,從指揮艙外面到推進艙外面,貫穿整個圓柱形艇體,長達到四十四米。

沒有采用陣列布局的主要原因是:常規潛艇的排水量太小,耐壓殼直徑過小,導致表面幅度太大,如果按照攻擊核潛艇的方式部署側舷聲納陣,探測精度得不到保證。因爲艇體長度有限,所以安裝三塊陣列,間隔距離過小,還會相互干擾,對測向與測距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從技術角度講,線形聲納陣的難度還要高一些。

受橫向尺度限制,線形聲納陣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缺點:無法準確測量目標深度。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海蛇”號在線形聲納陣下方,也就是側舷舯部各安裝了三塊只有測向能力的小型被動聲納陣。與線形聲納陣結合使用,用三角函數計算法,就能測出目標的深度。

單從被動探測性能上講,“海蛇”號肯定比不上“鯊魚”號。

常規潛艇受排水量與尺寸限制,無法安裝大型被動聲納,甚至無法拖帶核潛艇那樣的拖拽式聲納。作戰使用中,大部分常規潛艇側重打擊水面艦船,而不是執行反潛任務。如果需要常規潛艇執行反潛任務,往往提前部署到交戰海域,採用定點設伏的方式,攻擊從附近經過的潛艇。

體量小,不一定全是壞處。

與核潛艇相比,常規潛艇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更加安靜。

同時代的核潛艇與常規潛艇,往往常規潛艇的靜音水平要高出一個級別。比如俄羅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發的“基洛”級就比同期的“塞拉”級與“阿庫拉”級安靜得多,低速航行產生的噪聲低於海洋背景噪聲,被西方國家稱爲“大洋黑洞”。

以往,常規潛艇不受重視,在反潛作戰中難有作爲,主要就是潛航能力太差。

與核潛艇對抗,隔三岔五就要浮上海面充電的常規潛艇幾乎沒有勝算,核潛艇可以憑藉超常的耐力幹掉常規潛艇。

AIP系統問世,改變了這一局面。

雖然AIP系統對潛艇的另外一項戰術性能指標,即最大潛航速度的幫助並不大,但是賦予常規潛艇更久的潛航能力。一般情況下,常規潛艇的任務週期在一個月之內,作戰半徑在一千五百海里左右。大部分AIP系統都能持續工作十五天,有的還能達到二十天,加上蓄電池提供的潛航能力,執行作戰任務時,AIP常規潛艇絕大部分時候都能呆在水下,最多在返航時上浮充電。

大幅度提升的潛航能力,讓AIP常規潛艇在反潛舞臺上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如何用AIP常規潛艇執行反潛任務,或者說AIP常規潛艇的反潛戰術仍然在摸索階段。

與核潛艇相比,AIP常規潛艇仍然有很多短板。比如最大潛航速度太慢,大多隻能達到二十節,遠不及核潛艇的三十節,連戰略核潛艇的二十四節都比不上。受AIP系統輸出功率限制,AIP常規潛艇的巡航速度多在四到八節之間,作戰時要想跑得更快,只能使用蓄電池。因爲蓄電池的容量非常有限,所以AIP常規潛艇以衝刺速度航行,最多隻能維持數小時。

這些性能缺陷,讓AIP常規潛艇在執行反潛任務時受到很多限制。

因爲最大潛航速度非常有限,AIP常規潛艇遭到魚雷攻擊時,逃脫的概率遠遠低於核潛艇,所以在反潛作戰中,更加重視搶先攻擊與攻擊成功率。要是讓對手搶先攻擊,逆轉局勢的希望非常渺茫。

要想搶先攻擊,就得首先發現、並且鎖定敵艇。

時間充足的話,汪譽涵會跟那艘韓國潛艇繼續周旋,看誰先憋不住氣。

韓國海軍的“孫元一”級潛艇就是德國在209級潛艇的基礎上,應用212級的一些先進技術,增加AIP系統的214級。雖然在編號上,214級比212級靠後一些,但是212級是原滋原味的AIP潛艇,而214級是爲了降低建造成本,讓衆多209級海外用戶買得起的“閹割版”AIP潛艇。

論性能,214級遠不及212級。

韓國海軍是209級的主要用戶之一,考慮提升潛艇戰力的時候,首選對象就是德國的214級。九艘“孫元一”級中,除了首艇在德國建造之外,其餘七艘由霍瓦茲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在現代重工建造。

韓國潛艇的性能到底如何,汪譽涵非常清楚。

幾年前,汪譽涵在一艘從俄羅斯購買的636型上服役時,在黃海南部海域遇到過韓國的209級。升任艇長後,他曾經指揮一艘040型前往日本海,監視海試的“孫元一”號。只是那次行動並不圓滿,他的潛艇在完成任務前被反潛巡邏機發現,不得不浮上水面。通過朝鮮海峽時,一度靠近日本領海,搞得非常緊張。進入東海後,海軍航空兵出動戰鬥機驅逐了日本的反潛巡邏機。

與040型相比,“孫元一”級不算差,只是跟041型比起來,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作爲中國海軍的第一種AIP常規潛艇,040型的很多設計都不成熟,性能指標也沒有達到海軍的要求。比如在至關重要的AIP系統上,040型採用的是閉式循環蒸汽機,雖然直接燒油,經濟性比較好,但是性能很不理想,巡航噪聲非常大。在艇體結構設計上,040型大量借鑑“基洛”級,爲了降低成本又不得不控制排水量,導致內部空間狹窄,無法安裝性能先進的作戰系統。

040型的失敗,爲041級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041型摒棄了俄系潛艇的一些極端設計,比如採用單雙混合殼體,只在艇首與艇尾採用雙殼體,中間的平直段爲單殼體,爲安裝高性能側舷聲納打下了基礎。海軍也放開了一些性能指標,比如把下潛排水量上限提高到三千二百五十噸,最大潛航速度由二十二節降低到二十節。

最本質的變化,在AIP系統上。

041型沒再採用閉式循環蒸汽機,而是採用了氫氧質子膜燃料電池。

只是,這套AIP系統與德國的沒有任何關聯。

最早研究燃料電池的不是德國,而是前蘇聯。上世紀六零年代,前蘇聯建造了一艘使用燃料電池的實驗潛艇。只是受當時的技術限制,這艘潛艇沒能發揚光大。在更多的核潛艇服役後,前蘇聯也不再重視燃料電池技術。

從俄羅斯進口877與636型潛艇時,中國海軍花高價購買了燃料電池的技術資料。

經過二十多年努力,特別是在材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後,科學家與工程師終於攻克了燃料電池中最關鍵的技術:質子交換膜。

燃料電池研製成功,海軍才下定決心,建造更先進的041型。

與“孫元一”級相比,041的各項性能指標不算突出,比如最大潛深都是三百米,最大潛航速度都是二十節,由AIP推進的最大持續潛航時間都是二十天左右。041型的優勢在排水量、艇體尺寸,以及全新設計。

多出百分之八十的排水量,意味着041型能攜帶更多的魚雷、配備更先進的裝備。

超出百分之十五的艇長,意味着041型能安裝更大的側舷聲納,獲得更加優異的被動探測性能。

全新的設計,使041型的佈局更加合理,綜合性能更加突出。

具體上,041型配備了拖拽式聲納,“孫元一”級卻沒有。在推進系統上,041型採用泵噴射推進裝置,而“孫元一”級使用的仍然是七葉大側斜螺旋槳。操作舵面上,041型採用的是X型尾舵,而“孫元一”型仍然是十字尾舵。

這些差別產生的影響,使得兩種潛艇在對抗時的表現截然不同。

雖然041型更大,但是憑藉效率更高的泵噴射推進系統與X型尾舵,反而比“孫元一”級更加靈活。

“海蛇”號轉向後,汪譽涵就盯着控制檯上的大屏幕。

現在,上面顯示的是側舷聲納探測到的信息。

與“鯊魚”號相比,“海蛇”號的火控系統更加先進。不是說厚此薄彼,而是海軍爲了求穩,沒把未經考驗的火控系統用在覈潛艇上。

沒過多久,屏幕上出現了一個亮點。

汪譽涵立即鎖緊眉頭,牧浩洋也緊張起來。

第5章 鐵娘子第168章 暴風雪第13章 風起雲涌第74章 信心十足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29章 初顯身手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1章 矛盾心態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92章 怎麼打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7章 關聯性第174章 反擊第156章 難題第76章 新機會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63章 第一站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2章 登陸作戰第17章 打與不打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8章 圍捕第127章 改進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80章 援助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4章 無聲對抗第283章 第一步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12章 和平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118章 和解第60章 圍剿第13章 底線第2章 鬥爭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23章 金狗第56章 創新之舉第93章 鋌而走險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章 鋼鐵鯊魚第23章 金狗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30章 小事化大第53章 再次攻擊第82章 十一比八第53章 生存競賽第73章 外交戰果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79章 立場第49章 拋開幻想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53章 繼續打第24章 裂痕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3章 大國實力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23章 敵後營救第82章 擔憂第41章 瘋狂準備第34章 炮戰第41章 反擊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59章 起始點第6章 愈演愈烈第49章 拋開幻想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32章 關鍵時刻第90章 突發奇想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5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5章 再次見面
第5章 鐵娘子第168章 暴風雪第13章 風起雲涌第74章 信心十足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29章 初顯身手第40章 自作主張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1章 矛盾心態第42章 冬天裡的戰火第92章 怎麼打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7章 關聯性第174章 反擊第156章 難題第76章 新機會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63章 第一站第64章 外交勝利第22章 登陸作戰第17章 打與不打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8章 圍捕第127章 改進第85章 矛盾爆發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80章 援助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4章 無聲對抗第283章 第一步第200章 將錯就錯第112章 和平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126章 飛行的陸軍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118章 和解第60章 圍剿第13章 底線第2章 鬥爭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30章 理智決策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23章 金狗第56章 創新之舉第93章 鋌而走險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8章 風馳電掣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章 鋼鐵鯊魚第23章 金狗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30章 小事化大第53章 再次攻擊第82章 十一比八第53章 生存競賽第73章 外交戰果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79章 立場第49章 拋開幻想第70章 外交戰場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53章 繼續打第24章 裂痕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3章 大國實力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185章 海軍利器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23章 敵後營救第82章 擔憂第41章 瘋狂準備第34章 炮戰第41章 反擊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63章 負隅頑抗第59章 起始點第6章 愈演愈烈第49章 拋開幻想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32章 關鍵時刻第90章 突發奇想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5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5章 再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