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簡單邏輯1

“你包社列!工長來咧。(你別說了,工長來了)”。食品加工廠裡,一個粗壯的大漢小聲的對王書輝說道。

“麼事,麼事,餓跟工長那慫熟滴很。瓜娃不敢說餓。(沒事兒,沒事兒,我和工長那小子很熟的,那小子不敢說我。)”。王書輝用半生不熟的陝西話對自己眼前的這個大漢說道。

公元1622年初,王書輝向復興會常委會下達了,“下工廠,走車間,當工人,搞調研”的命令。所有復興會中央委員會的會員,必須要拿出一天的時間,分批參加這個活動。

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必須老老實實的在工廠裡幹一天的活兒。

第二,不得向普通工人表露自己的身份。參加活動的人對工人必須稱自己是新進廠的工人。

第三,人手一份調查表格。必須按照調查表格,對至少一位工人進行調查。填寫的內容必須是自己調察出來的結果。

王書輝爲什麼突然的發起了這樣一個針對復興會會員的活動呢。這源於王書輝偶然間聽到的一個事情。這事兒是司馬峰和他說話的時候提到的。

枝江商盟裡的一家紡織廠,用的都是女工。造成這種事情的原因很簡單,在流民裡頭,女人和小孩都很便宜,而那家工廠負責招人的人認爲,女人比男人心思細,更適合幹紡織廠的工作。這倒也沒什麼,王書輝的印象中,紡織工廠確實是女工比較多。

不過後面的事情就讓王書輝毛骨悚然了。據司馬峰的介紹,那家紡織工廠裡,負責管理工人的工頭,全是工廠主家的家奴。這幫人居然把紡織廠的女工當成他們自己的後宮了。六個工頭幾乎把所有的女工都給禍害了一遍。

而那個工廠主居然還完全不知情,直到有個女工把孩子生在工廠裡了,出了人命,這件事情才爆發出來。

司馬峰和王書輝說這件事情的原因,是要感謝王書輝送給他的那本《經營原理》。雖然很多內容司馬峰不能理解,但是對於建立管理制度這一塊,他領會的很深刻。所以,在枝江商盟所有的工廠裡,只有司馬峰的大江紡織廠,沒有出現類似這樣的驢球馬蛋的事情。而其他的工廠,或多或少,或重或輕的都出現了類似的問題。

司馬峰提到這件事情之後得出的結論是,在工廠裡建立好的規矩很重要。亂搞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因爲亂搞事情,導致了生產出現了問題。耽誤了廠子的生產,這纔是大事情。

王書輝則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他突然發現,自己在很多事情上有點想當然了。古代人,畢竟是古代人,他們的思想意識和現代人是完全不同的。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這纔是古代人最常見的思想意識。農業社會的人對於權力的理解是相當的初級的。獲得權力的目的是實現價值,還是獲得利益,所有的古代人都會選擇後者。

認清了這個問題之後,王書輝命令統計處開始對復興會下屬的工廠進行調查。結果,真的發現了幾個類似枝江商盟的那家廠子一樣,利用生產管理權建後宮的情況。

雖然只有兩個人,禍害了四五個婦女,但是這種情況讓王書輝勃然大怒。他立即下令把這兩個人關進了監獄。

問題出現了,事情發生了,但是怎麼解決這是事情,王書輝有點摸不準了。

殺人肯定是要是的。但是王書輝很不喜歡這樣殺。如果立即就把這兩個人吊死,那就是一種封建主義的殺人立威的行爲。大家只會認爲,瞧,這兩個人管不住自己的褲襠,結果被吊死了吧。這種殺人,單純的就是威懾性的。大家不明白這兩個人到底爲什麼被殺。

作爲一個想的多的人,王書輝不喜歡那種建立簡單邏輯的辦法。

比如說,行政處主任陳封就對王書輝說了這樣一番話:“當上了幹部,手裡管了幾個人,心思就變大了,就忘了我們復興會的立場了,就開始要欺負窮兄弟窮姐妹了。這種人就是背叛了復興會,背叛了天底下的窮兄弟窮姐妹,這種人就是壞人。對於壞人,必須絕不手軟的殺一批。”

你瞧,陳封的這個邏輯多麼簡單,他給那兩個建後宮的幹部定了兩個罪名,一個是背叛了復興會的立場,一個是欺負窮兄弟窮姐妹。這倒也沒什麼,關鍵是後面。陳封不覺得這兩個人背叛了復興會和窮兄弟姐妹而該殺,而是認爲這兩個人背叛復興會和窮兄弟姐妹,變成了壞人了,所以該殺。

再進一步簡化陳封的邏輯就是:“壞人,該殺。”

王書輝當年讀《資本論》的時候,讀完全書之後,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階級矛盾這件事情是個利益的矛盾,不是一個道德的矛盾。

他認爲不存在好資本家和壞資本家這種概念。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決定了,無論是什麼資本家,都是必須依靠剝削剩餘價值爲生的。

而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被剝削的工人階級,必須要和資本家鬥爭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不和資本家鬥爭,資本家就會變本加厲的想盡一切辦法的剝削工人,獲取最大的利潤。

實際上,階級矛盾的本質,就是個利益分配的問題。

就以復興會紡織廠的這兩個幹部的事情說吧。這兩個人管不住自己的褲襠固然是一方面,但是,給他們兩個當後宮的那幾個女紡織工,卻是半被動半主動的。

因爲向這兩個幹部獻身,可以獲取“很多”別人沒有的東西。比如搪瓷茶缸,比如工作服,比如發福利的時候可以多兩個土豆三個地瓜什麼的。

因爲這樣的原因,統計處在進行調查的時候,差點就沒發現這兩個傢伙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女工們一方面覺得有些丟臉,一方面,又覺得這件事情並不是十分壞的事情。

王書輝發現,這件事情在本質上,還是個利益交換的事情。和枝江商盟的那種利用權力胡作非爲還不一樣,復興會紡織廠的問題,是事件的雙方,都覺得有利可圖。所以才導致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所以,王書輝認爲單純的把這兩個人吊死,如果只是爲了殺雞儆猴的話,意義實在不大。而陳封說的那個好人壞人的理論,根本就沒把事情說清楚。別人可能覺得這兩個混蛋是壞人,可是理論上是被玷污了的窮姐妹,那幾個紡織女工,卻覺得這兩個混蛋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好人呢。

你不要小看幾個搪瓷茶缸,幾雙鞋,幾件衣服和三個土豆兩個地瓜的事情。對於現代人來說,這麼點東西可能非常的微不足道,可是對於這些流民難民出身的古代人來說,這些東西都相當的值錢。在災年裡面,兩個土豆三個地瓜,很可能就把一家人的命給救了。而那些茶缸衣服什麼的,在市場上能賣幾十文錢呢。

王書輝明顯的認識到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和古人之間的認識差距非常的巨大。現在,被他教育成長的復興會會員們,和下面的普通工人之間的認識差距也開始變大了。

王書輝迫切的需要知道,面對近代工廠這種全新的事物,在工廠裡工作的普通勞動者都是怎麼想的。他現在開始不敢隨隨便便的想當然了。

就是這樣的原因。公元1622年一開年,王書輝就和首批共二十人的復興會中央委員,裝扮成普通的工人,開始對復興會下屬的各個工廠進行調研。

因爲鋼鐵廠、機械廠、煉焦廠等一些重工企業的工人,大部分都認識王書輝。所以,王書輝就跑到了食品加工廠裡進行調研。

復興食品廠共有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罐頭廠,主要是生產各種馬口鐵罐頭和玻璃罐頭,各種種類的罐頭都有。蔬菜罐頭、午餐肉罐頭、水果罐頭、什錦罐頭和各種泡菜罐頭,都有生產。

肉類罐頭主要是以雞鴨魚爲原材料。蔬菜、水果、和泡菜罐頭,則是以時令蔬菜和收進來的各種野果和果農生產的水果爲主。

食品加工廠的第二個組成部分則是糧食加工廠。主要就是使用各種機械對糧食進行加工,生產面米分、玉米米分、大米、米分條和米分絲等。部隊的野戰乾糧和救災用的糧磚,也是在這個廠子裡生產的。

王書輝去的就是專門生產糧磚的那個車間。乾的是一個搬運工的工作。跟他一起幹活的大塊頭,是前不久被複興會吸納進來的陝西流民,名字叫錢大寶。

錢大寶原本是陝西都司沔縣千戶所的一個軍餘。在明代的衛所裡面,所謂軍餘就是指,軍戶每家都要出一個人當正兵。但是,軍戶家庭不可能只生一個孩子。多出來的男孩子,就被稱爲軍餘。

錢大寶就是這樣一個軍餘。軍餘這種東西,在衛所裡是不怎麼受待見,也沒什麼出路的存在。當兵雖然不是什麼好事,一般情況也沒有多少糧餉好拿。但是,作爲軍戶家庭出身的年輕人,對於當兵這件事情還是很熱衷的。

因爲在衛所裡,除了當兵以外,就只有給千戶老爺,百戶老爺們,當農奴種地,這一條路可走了。

但是,地這個東西他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長卻是長期的。

在天啓年間這個時候,軍餘完全變成了多餘了。因爲沒有那麼多地給你種,連給軍官老爺當個農奴,混口飯吃都不可得了。

本來日子就很悽慘了,但是老天還來找麻煩。連續三年的大旱災讓錢大寶的家人都變成了流民。從陝西一路出發,到了河南。出門的時候還有五個人,到了河南的時候,就剩下錢大寶一個了。

小冰河氣候,並不是單純針對陝西的小冰河氣候。河南地區在去年的時候,也發生了嚴重的旱災。河南本省的災民都滿地都是,陝西的災民到了河南也是一死。

好在錢大寶的運氣不錯。去年,爲了鍛鍊復興軍的長途行軍能力。復興會組織了以排爲單位的人口蒐羅小隊,到各地蒐羅難民。剛剛好有一個排的復興軍到了錢大寶所在的地方。

就這樣,二十七歲的錢大寶幸運的被複興軍招納。到了枝江縣,經過淨化之後,又接受了一個月的軍訓,錢大寶被安排到了食品加工廠工作。

“老弟,我看你這頭髮挺長的了。你是來這邊挺長時間了吧。”錢大寶雖然心裡不太相信王書輝說的和工長很熟的話。但是,因爲聽到了鄉音的緣故,錢大寶的談性還是很濃的。

“是啊,我原來是在鋼鐵廠上班,不知道咋回事給我調這兒來了。”王書輝向錢大寶編瞎話道。

“你瓜皮呢。你肯定是得罪了管事兒的了。鋼鐵廠一個小工一個月都是五兩銀子。你到這裡當初級工,少賺了整整四兩銀子呢。”錢大寶滿臉可惜的對王書輝說道。

王書輝看着錢大寶提起鋼鐵廠滿臉羨慕的表情,故意對他說道:“鋼鐵廠有啥好的,總死人呢。我就見過有人掉進鋼水裡,連根毛也找不到的事情。還是命要緊。”

聽了這話,錢大寶滿臉不屑的對王書輝說道:“一聽這話,就知道你娃過去的日子過得不錯。要不然也說不出這話來。還命要緊呢,要緊個錘子!我們這些下苦人的狗命,哪天說沒不就沒了。還是先把錢掙上,討個老婆生個娃再說吧。”

說完了這話,錢大寶四處看看,小聲對王書輝說道:“看在是鄉黨的份兒上,老哥我教你個乖。趕緊想辦法調回鋼鐵廠去,攢下錢來,立馬就能討個婆娘,留個後。”

王書輝裝出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對錢大寶說道:“怎麼會,上面不是有說頭,說是隻有到了三級工纔給發婆娘麼。我識字課本第一本還沒認全呢。”

錢大寶臉上現出一副男人們都懂的表情,對王書輝說道:“可不是這個道理,認字哪有那麼好認的。不過啊,我聽說商盟鎮那邊要發賣婆娘呢。說是有幾個老爺嫌婆娘做工麻煩,要把那些婆娘都賣掉。可便宜呢,三兩銀子一個。”

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06章 終結者3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39章 妖僧(3)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75章 大豐收(1)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382章 東改編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75章 大豐收(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9章 起步(3)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308章 終結者5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1章 穿越(1)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2章 日常(4)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34章 理念(2)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74章 在山東(9)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
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06章 終結者3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39章 妖僧(3)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75章 大豐收(1)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382章 東改編1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471章 南方局勢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75章 大豐收(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9章 起步(3)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308章 終結者5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1章 穿越(1)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2章 日常(4)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34章 理念(2)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74章 在山東(9)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112章 第一次反圍剿5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356章 炮擊金州衛(9)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