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

王書輝在現代社會的時候有很強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在他上初中的時候就被他自己確認了。上初中時的兩件小事兒讓王書輝發現,自己似乎跟別人格格不入。

當時是在上外語課,老師放了一個英文歌曲。大家都是初三年級的學生,英文不是很好,聽不太懂什麼意思,但是老師讓大家談談聽了這首歌之後的感想。

青春少年會說些什麼大家都是知道的,或者飛昂激動,或者幻想浪漫。當老師問道王書輝的時候,剛把毛選全部讀完的王書輝對老師說,“這首歌裡,充滿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用平常的話說,就是太矯性了。”

王書輝的這位老師是他的班主任。下課之後,老師把王書輝叫到辦公室和他交流了一會兒。她很細緻的瞭解了王書輝的想法。得知了他最近看的書,這位一直非常喜歡王書輝的老師恍然大悟的說,“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是個那樣的孩子。”

這話是有淵源的。小時候的王書輝是個極爲愛勞動的學生。這一方面是家庭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可能是他的天性。不過,在學校裡積極勞動的學生,大部分是有目的的。爲了評選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爲了當班幹部等,這些纔是很多學生積極表現的主要原因。

剛開始的時候,老師把王書輝也看成是這樣的孩子。直到她告訴王書輝,她要把王書輝推薦爲區三好學生的時候,他說了一段話,“老師,三好學生是個榮譽,這是確實的。但是,榮譽這個東西,是個身外之物。古人不是說,‘富貴於我如浮雲’麼。富貴都是浮雲,榮譽就更是了。”

“我喜歡幹活,就是單純的因爲我喜歡幹活。有三好學生這個榮譽,我喜歡幹活。沒有三好學生這個榮譽,我照樣喜歡幹活。所以,我覺得這個名額給我不妥當。因爲,我有沒有這個榮譽,幹活這件事情是不會變的。還是把這個名額給那些需要激勵的同學吧。這樣的話,積極幹活的人不就多了一個麼。”

一個十來歲的初中生,說出這麼曠達高古的話,一下子就吸引了這位從教近二十年的教師。她把三好學生的榮譽給了另外一個學生的時候告訴人家,是王書輝把榮譽讓給他的。聽了那位評獎的同學給他道謝,王書輝發現,即使是最喜歡自己的老師,也真的不理解自己。

同齡人不用講了,即使是人生經歷豐富的老師,也看不清王書輝的真面孔。他從來就是個講求實際的人。十五歲的王書輝就已經知道,榮譽固然可愛,可是榮譽也不過是起刺激作用的手段而已。幹活這件事情,纔是最主要的。

當時學校的後勤部門沒什麼服務意識。很多班級裡換燈管,換玻璃,釘塑料布,糊窗戶縫等諸多的工作,都要由學生來做。王書輝是真心覺得,自己一個人幹這些活速度很慢。他覺得,能有個人給他做幫手,比他自己得榮譽有用處多了。而這麼個在他眼裡很簡單的道理,居然連自己的老師都不理解。

從此之後,王書輝發現,這個世界上,不懂得道理,或者只懂得歪理的人特別的多。以至於,這種情況導致,懂得道理,知道真理的人,不敢說話,或者說了話,也沒人聽。他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孤獨這種情緒,還真的是很現實的一種感情,不完全是小資產階級的矯情。

在現代社會都有強烈的孤獨感,在古代社會裡,王書輝的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他覺得,他自己甚至失去了,和不懂道理的人溝通交流的耐性了。

唐文光這個板上釘釘的封建制度的維護者,還在試圖對王書輝宣講封建主義的意識形態。他喋喋不休的對王書輝進行着勸解,讓他先把衙門裡的人都放了,之後再細細的議論事情。

王書輝覺得唐文光的想法真的很奇葩。在事實上被武裝劫持的唐文光,現在沒有一丁點反抗能力,像板上魚肉一般。他居然還端着臭架子,不想先了解王書輝的要求,不能提供任何可供談判的籌碼,反倒先對王書輝發號施令起來。

對於唐文光這種不清醒的反應和舉動,王書輝的處理辦法也很簡單,他用實力的鐵拳,教育唐文光這個階級敵人。

很快,縣衙中馬鬆華的鐵桿之一,戶房書吏吳虹飛被拖到唐文光面前。吳虹飛很明顯的比唐文光明白形勢,也更加的識時務。他用指甲死死的扒住地面,大叫到,“貴人老爺饒命,貴人老爺饒命,小人知道馬鬆華所有的事情,小人願意戴罪立功!”

然而,世界是物質的,王書輝是唯物主義者。他對於馬鬆華的看法是,在自己的絕對實力,和馬家所有奴工僱工的支持下,作爲自己推廣土地革命路線上的一塊絆腳石,馬鬆華必死無疑。他並不需要馬鬆華現實的,在大明律法範疇下的罪證。

吳虹飛自然認識不到這一點。他的大呼大叫,除了讓大堂上所有被俘的官員衙役們,面色更加蒼白,渾身的哆嗦打的更厲害之外,也只有讓唐文光閉嘴這一個作用。所以,就在唐文光面前,這個枝江縣衙裡的正式公務員,枝江百姓眼中的老爺,就那麼像只狗一樣,被兩個家丁用長槍戳死了。

唐文光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他的想法很簡單。馬鬆華的事情,大可由枝江王府和戶部尚書家打官司去。他這個枝江縣的最高行政長官,是不準備參合到這裡面的。一邊是皇帝宗親,一邊是官僚集團。一個極受天子寵信的藩王和一個實權在握的尚書之間,沒有他這個小小七品官的生存空間。他可不想當兩頭大象角力之間的小螞蟻。他要做的是不偏不倚,明哲保身。

可是王書輝的所作所爲,已經打破了他的幻想。雖說王書輝說,馬家上下都是匪徒所殺,可是匪徒已經跑光了,誰又知道是真是假呢。反倒是這個膽大包天的王府儀賓更可疑。唐文光又不是傻瓜,馬家在市面上的買賣被搗毀之後,也都是王書輝的手下來報的案。這兩者如出一轍。

唐文光現在所能做的,就是保住馬鬆華的一條命。只有這樣,之後戶部尚書張大人家查問下來,自己才能逃出兩家的是非。一旦馬鬆華狗命一死。自己就是褲襠裡有黃泥,不是屎也是屎,完全的說不清楚了。因爲,畢竟馬鬆華還是朝廷命官,枝江縣的二把手,這要是真死在王書輝手中,唐文光是完全說不清楚的。

看着一動不動的戶房書吏屍體下的鮮血越流越多。唐文光不禁向後面挪了幾步,躲了躲。他決定了,要對王書輝的暴力進行消極抵抗。說出大天去,這位王府儀賓就是再驕橫跋扈,也不會直接殺死自己這個枝江縣正堂的。他是決不會按照王書輝的步伐和節奏走的。

王書輝發現,唐文光雖然臉色仍然不好,但是很明顯,他的情緒穩定了下來。從他緊閉的雙脣上可以看出,他是準備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了。

這倒也沒有超出王書輝的預計。和資產階級文人相比較,封建文人還是有骨頭的。雖然這些骨頭,也不過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存在的。但是,矬子裡拔大個,他們總比完全沒骨頭,熱衷於當亡國奴和帶路黨的資產階級文人好一些。

不過,王書輝也知道,封建文人裡即使有有骨頭的,但是也絕對不會很多。這一點,從滿清入關之後,明清文人的表現裡,就可以輕易的得出結論來。王書輝覺得,唐文光不在真有骨頭的封建文人的行列。

殺一隻雞不夠吃,怎麼辦。那就殺第二隻雞。殺一隻雞不能嚇住猴子,怎麼辦。那就繼續殺雞。很快的,整個縣衙裡,除了馬鬆華和其他兩個佐貳官,以及唐文光自己的鐵桿支持者禮房書吏之外,所有的衙役和書吏,都被一個個拖到唐文光身前。

等到家丁們開始處決第三個人的時候,唐文光就屈服了。

這倒不是說,唐文光捨不得這些人的性命。而是因爲,如果讓王書輝這樣肆無忌憚的殺下去,作爲枝江縣最高長官的唐文光,也是有連帶責任的。

經歷了三條人命的殺雞儆猴,唐文光的態度明顯變得務實多了。他帶着表演性質很濃的悲悽表情對王書輝說道,“儀賓到底意欲何爲。”

王書輝聽了這話,覺得這樣纔對麼。作爲弱勢的一方,必須先搞清楚強勢者的需要,這纔是正常的態度。王書輝伸手掏出兩張紙來,遞給了唐文光。唐文光看完了兩張紙,渾身又不可抑制的顫抖了起來。

王書輝遞給唐文光的是什麼呢。是兩封公文,全部都是寫給南京的。

一張的主要內容是,馬鬆華多年來勾結盜匪,常有造反之心。他先是攻擊宗室,未果之後。又帶領匪徒轉攻縣衙。知縣唐文光指揮有度,帶領衙役弓手,將五十五餘人的造反亂黨,並亂黨首領馬鬆華,當場滅殺。後面的落款是空白的,等着唐文光用印。

另一張的內容則是大體相同,不過,卻是馬鬆華帶領亂黨殺進縣衙,縣令唐文光殉職。另一名佐貳官,帶領衙役弓手將亂黨殺滅。後面的落款是兩處,正好等着兩個佐貳官用印。

做選擇題比做論述題簡單。唐文光做了選擇題,馬鬆華人頭落地。整個枝江縣衙裡,除了兩個佐貳官和一個禮房書吏,只剩下四五個衙役書吏。因爲其他的人,都在“對抗馬氏造反中,爲朝廷盡忠了”。

唐文光坐在後衙的公房裡,看着門口處兩個身強力壯,穿着衙役服飾的護衛。心裡不禁一陣淒涼,不禁嘆息了一聲。

旁邊的師爺小聲的對唐文光說道,“東家,如今大勢如此,誰也無可奈何。衙門上下,現在都被王書輝的人手掌握了,老爺又在公文裡蓋了印,又向朝廷上了本。以後,即使被革職閒住也是不錯的。如今這枝江縣,看着着實兇險啊。”

唐文光聽了這話,默然無語。旁邊的師爺張守義,趁着唐文光不注意,小心的摸了摸自己的袖口。他心裡想着,“王儀賓當真大方,一千兩說賞就賞。大老爺你可不要生出什麼不好的想法來。我老張給孫子攢的老婆本,還指望着你呢。”

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8章 準備(4)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16章 立足(4)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73章 在山東(8)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77章 大練兵(1)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78章 大練兵(2)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75章 大豐收(1)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8章 準備(4)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375章 在山東(10)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309章 終結者6第310章 終結者7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308章 終結者5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1章 穿越(1)第15章 立足(3)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
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8章 準備(4)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16章 立足(4)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73章 在山東(8)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77章 大練兵(1)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1)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78章 大練兵(2)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75章 大豐收(1)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8章 準備(4)第341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2)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392章 光復遼南7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375章 在山東(10)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309章 終結者6第310章 終結者7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308章 終結者5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1章 穿越(1)第15章 立足(3)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314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3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