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

喀嚓喀嚓,整齊劃一的棘輪上弦聲宛如催命的暮鼓,倭人哀嚎着,驚叫着躲進附近的房屋之中,軍紀開始出現渙散,要不是他們佔有絕對的人數優勢,怕是已經開始出現潰敗的跡象。

楊爍望着蔡伯俙,當看到他堅毅的眼神後,第一次發現他和之前不一樣了。

之前的蔡伯俙總給人一種紈絝的感覺,脾氣又好,跟誰都能說得上話,即便是軍中的大頭兵都能和他聊起來。

而現在的蔡伯俙更像是一個將軍,沒錯就是將軍,雖然他沒有高強武藝,也沒有什麼出色的指揮,連用兵之道都不是很清楚,但在精神上給人一種一往無前的感覺。

隨着弩箭的不斷攢射,楊爍開始忍不住了,小聲的對蔡伯俙說道:“轉運使,咱們的箭枝經不起這樣的消耗,停一停吧?若是倭人衝上來,咱們就沒有弩箭用了……”

蔡伯俙微微搖頭:“繼續,把所有能傾瀉到敵陣的軍械都用上,把所有能消耗的東西也都用上,火藥彈,弩箭,猛火油箭等等之類的都用上,要壓得倭人擡不起頭!待會便用不上了。另外,派人告訴石元孫可以出發了!咱們不用號炮免得倭人起疑!”

楊爍微微點頭,果然是爲了掩護石元孫,但也不用這麼敗家啊!這可不是在大宋,用多少弩箭火油都可以得到補充,在這麼下去,即便是石元孫奪下城門,大軍也只有跑路的份了。

雖然心中這麼想,但石元孫依舊是執行了蔡伯俙的命令,石元孫的離開也預示着蔡伯俙成爲這支軍隊的最高指揮。

待楊爍派人向各軍傳令,蔡伯俙才解釋道:“這些東西待會都用不上,並且你要把軍中所有的廂車集合起來,等將士們把弩箭射完後,把八牛弩,棘輪弩都收繳上來一個不能少全都放入廂車,倒上猛火油,燒個乾淨,蔡石,你待會幫幫楊司馬統計,記住對照賬冊一件都不能少,統統燒掉!”

楊爍當然知道蔡伯俙這是在幹嘛,一來減輕將士們身上的重量,二來絕不給倭人得到這些東西的機會,誰也不能保證待會打起來會不會有所遺漏……果然是要跑路啊!

“好,我全聽您的!這就去傳令各營,並讓軍中校尉督辦,待會蔡石隨我去各營清點!”楊爍應下之後想了想又道:“這些東西都不能浪費,最後一把火少了也可弄出一道火牆壁,阻擋倭人,相信我,只要澆上猛火油,除非燒到沒有東西可燒,否則誰也撲不滅!”

蔡伯俙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消失已久的笑容:“好,楊司馬多多費心!”

指揮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對蔡伯俙來說並不是難事,這支軍隊已經被調教的可以獨立運轉,說句難聽點,即便是蔡伯俙死了,這支軍隊照樣該幹什麼幹什麼,這便是大宋軍隊的特點。

大宋的投擲物如不要錢一般往倭人的軍中瘋狂傾斜,火紅的箭雨,燃燒的猛火油,爆炸的火藥彈,以及密密麻麻的弩箭在倭國軍隊的軍陣中上演一場極爲精彩的表演。

熱鬧的程度好似喜慶的節日,只不過伴隨着倭人的哀嚎而已,火箭好似流星墜地,火油如同岩漿噴發,這便是一塊人間地獄,雖遙不可及,卻又近在咫尺。

此時石元孫率領一千人從偏門殺出,五百重騎開路如同泥石流衝過樹林裡,頓時間大宋軍營側翼的倭國軍隊便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他們從未遇到過人馬具甲的重騎,甚至連他們自己身上的盔甲都是幾塊破竹片……即便是裝備“精良”的武士身上的大鎧也只是加上了皮革而已。

強大的騎兵如同颶風颳過田野,倭國士兵猶如小麥般被刮到,有些人甚至躺在地上裝死而不願起身作戰,他們的武器甚至不能在眼前這支鋼鐵怪獸身上留下任何痕跡,而戰馬強大的衝擊力便可撞的他們吐血而亡。

倭國士兵雖然沒有和大宋騎兵作戰過,但他們知道只要被撞倒就沒有機會躲避,不能躲避就意味着喪命,地上的屍體死狀慘烈,胸口被馬蹄踏陷,巨大的馬蹄印猶如一塊烙鐵深深的烙在他的身上,觸目驚心。

這是真正一邊倒的戰鬥,石元孫率領一千人的士兵猶如一把尖刀在倭人的防線上撕開了一條口子,即便是把他們放出去又如何?平安京的城牆上早已駐守了數萬的士兵!

倭人找到了一個退怯的合適理由,爲了減少傷亡,也爲了保命,他們順理成章的讓大宋士兵通過了,但他們不知道,就是這區區數千人,卻不單單在他們的防線上撕開了一條口子,更會爲大宋軍隊突圍平安京而撕開一條口子!

但現在的倭人卻沉浸在恐怖的氛圍之中,大宋軍隊的強悍在雙方併爲短兵相接的時候便體現了出來,倭國的軍隊根本就沒有什麼反擊之力,他們的弓箭雖然非常大,但射程卻並不遠,這是蔡伯俙早就知曉的,也使得宋軍的弩箭對倭人全面壓制的原因。

這個國家多山地,所以無法採用大規模集羣射擊,況且戰爭也很小,難以湊出大規模的弓箭手,而倭國的箭頭很寬,更是讓原本射程就不遠的長弓縮短了射程,且導致弓箭在射擊中弧度很大,寬大的箭頭是爲了射入人體後會形成一個切割作用擴大傷口。

但現在,倭國的弓箭連大宋軍隊的邊都夠不着,威力再大又有什麼用?而大宋軍隊的弩箭卻不同,不光射程遠,而且殺傷性驚人,這在與箭頭和箭桿做了特殊的處理,增加了長長的血槽。

和三棱軍刺一樣,每隻弩箭上都有三道從箭頭開始一直延伸到箭桿尾部的血槽,一旦射入人體,血液便會通過血槽飛快的流出,這種弩箭還是大宋第一次使用,而倭國便成爲大宋實驗兵器的戰場。

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
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