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

剛剛歸朝,踏入成都府的地界就聽聞科舉改革的消息實在是讓趙禎驚喜,之前趙旭已經數次發文和他商量過這件事,在他看來科舉改革的基礎已經形成,條件已經具備,大宋的科舉是時候應該改變了。

趙禎一開始還是有些保守的,畢竟他在文教上花費的心血實在太多,不光改變了大宋的學術環境,也會固有的思想進行了衝擊,人們正在向越來越獨立的思維方式上發展。

而與此同時儒家學說開始逐漸走向腐朽,世人越來越喜歡對儒家學說提出質疑,雖然有好有壞不一而足,但本質上卻是人們不在那麼強烈的迷信權威。

所謂的聖人之言難道就沒有錯處?這是人們在心底之中最強大的質疑,敢於質疑是好事,也是在不斷推動誰會進步,思想進步的利器。

改革科舉無疑是科學王冠上最閃亮的寶石,但同樣難度極大,這也是爲何趙禎先從學術開始改革開始而逐漸改革科舉的原因。

科舉制度時大宋的人才基礎,也是大宋百姓穿過“階級屏障”走向成功的重要所在,可謂是關係萬民福祉。

漢家百姓的想法時淳樸的,自己可能沒有出息,但子孫後代一定要有出息,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夙願,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打破屏障進入到一個美好的未來之中。

但同樣的,想要打破屏障並不容易,科舉是爲數不多的途徑之一,雖然現在大宋上升的突進有很多,從普通人變爲“成功人士”的方法不再是科舉一途,但無論如何科舉依舊是被大宋百姓最爲看重的道道路。

大宋有多少學子?趙禎不清楚,即便是禮部也沒有一個精準的數據,因爲文化的開放和基礎教育的增加,使得大宋的百姓幾乎都能收到教育,同時還也擁有讀書寫字的能力。

只要是大宋百姓,能夠讀書識字,那就有權利參加科舉,這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有些老學究考了一輩子的科舉,趙禎都有些過意不去,而特意下旨賜他們一個出身。

這雖然是一種憐憫,且有失公平,但同樣也是對追求文道執着精神的一種尊重。

漢家王朝就是這樣,既有強烈的等級觀念,同樣也不乏同情心和憐憫心,人類的可以找到的品格在漢家王朝幾乎都能找到。

現在,趙旭做了趙禎沒有做的事情,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超越了趙禎這位父親,趙禎並沒有生氣,甚至極爲開心。

若是說趙旭越權,做了太子不應該做的事情,趙禎一點也不會生氣,因爲他曾經對趙旭說過:“朕不希望你成爲朕一樣的君王,你要比我做的好,做的強,這纔是兒子應該做的事情。”

眼下趙旭就是這麼做的,大刀闊斧的改革科舉,取消了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等諸多科舉,而只設立了文道科,武職科,以及格物科,並且定下了三科魁首。

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了科舉的根本制度,而他審時度勢的眼光是趙禎最爲讚歎的地方。

連蔡伯俙都驚歎連連道:“官家,太子這麼做實在是恰逢時機,官家把文道,武職,格物的地位提升到了同等高度,而太子在這個時候改變科舉也是恰到好處的。”

任何人被別人誇讚自己的兒子都會高興,趙禎看着蔡伯俙笑道:“你這般的模樣倒是轉變的快,現在開始說起好話來了?”

蔡伯俙連忙道:“臣是就是論事,太子一項以穩健著稱,這般的手段當真是讓那些頑固之人措手不及啊!”

趙禎點頭感嘆道:“是啊!朕未曾想到旭兒有如此手段,端是凌厲的很,一般人是萬萬不會想到穩重的太子會在科舉這件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情上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此也好,反倒是爲朕分憂了。”

“爲君父分憂,這是人子和人臣所爲,太子識大體,懂得官家的幸苦,乃是實實在在的孝子所爲!官家應該感到高興纔是。”

蔡伯俙這貨是知道趙禎心中想法的,多少年的體己之臣了,趙禎向想法他大多能猜得到,君臣之間的配合也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同樣趙禎也知道蔡伯俙的想法,科舉事關重大,不得不慎,眼下趙旭既然已經改革,那蔡伯俙必定是支持的,畢竟自己也在支持趙旭的作法,沒有什麼不妥。

大宋的政治局勢暫時還是不錯的,沒有黨同伐異的事情發生,也沒有結黨營私,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完善的檢查制度。

這一屆的監察院相當不錯,且都是從後起之秀中挑選的年輕才俊,尤其是有着強烈愛國精神的年輕人,這是監察院的第一準則也是無可撼動的存在,誰若時觸犯了這條準則,後果不光是被罷官那麼簡單,還要被治罪。

一個成熟的監察體系對於朝廷來說相當重要,防止腐敗和權利的越界是後世也在不斷追求的事情,趙禎深知一個王朝的腐敗對其根本的傷害有多大。

防微杜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便是在後世那位“乞丐皇帝”的剝皮填草之下,腐敗和專權依舊沒有被消除,甚至愈演愈烈。

所以趙禎從未想過立刻讓腐敗從大宋消失,這是根本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腐敗的成本,加強監察機制,讓腐敗難以在朝堂中滋生,或是被快速發現以受到應有的懲罰。

完善法制,加強監管,然後讓貪官污吏玩忽瀆職之人受到難以承受的處罰,讓世人唾棄無立錐之地,這就是趙禎的做法。

當然這樣的手段難免讓朝臣們有所非議,畢竟時同僚也士大夫,就這樣遭到滅頂之災實在太過可惜,別說東山再起的機會,甚至連做人的機會都沒有了。

但趙禎的做法卻得到了世人的大呼“過癮”,貪官污吏的官員就應該讓他們不能在做人,大宋的百姓可不會去同情他們,相反對他們的憎恨要深得多。

現在的大宋官場幾乎沒人敢公開或是隱秘的貪沒,監察院的人幾乎已經超越了御史臺,一旦被他們盯上這輩子就完了。

當然如此一來,大宋的科舉也變得更加的公正,對大宋的莘莘學子來說無疑是福音…………

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
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