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

趙禎算是聽明白了,于闐國和黑汗國之間的信仰戰爭持續了四十年之久,期間和大宋之間產生了許多誤會,或者說是黑汗國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

黑汗進攻于闐的時候正好是大宋剛剛建國的時候,根本無限顧及西域,而且在之後的時間裡,西夏逐漸崛起,大宋對西域的干涉越來越力不從心。

同時黑汗國的一系列外交手段,讓于闐國和大宋之間不再如同往昔,這個一直歸附中原的西域之國最終放棄了和中原王朝的聯繫,其實若是在十年前,于闐國便向大宋求助,趙禎爲了眼下這步棋也很有可能出兵西域。

但很可惜,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也沒有後悔藥。

當於闐國主尉遲臨風抱着渺茫希望向大宋派出使者之後,使者自己都沒想到居然得到了大宋皇帝的召見,甚至是盛情的款待!

一來是大宋體現天朝上國的氣度,二來是對這個和中原同宗同源的小國有着天然的好感,這個小國在最繁華以及最艱苦的時候都想到了大宋,趙禎覺得這已久是相當不錯的了。

富貴的時候能想到大宋那是因爲他的仁義,艱苦的時候想到大宋那是因爲他的需要。別說是國家,即便是人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于闐的使者得到了趙禎明確的答覆,尤其是看到他帶有乞憐之意的眼神,趙禎更難拒絕,當然他的出發點也是在對大宋有利的一面,于闐國世代追隨中原王朝,從無叛逆之心,更無劫掠之意。

可以完全的掌控,趙禎甚至可以給尉遲臨風正式的敕封,在這一點上趙禎覺得是沒問題的,但很快他便計上心來,與其如此費事,不如……讓于闐國成爲大宋的一部分,給予尉遲臨風自治權。

這是一種類似與黑水軍的制度,但在形勢上又完全不同,更加類似於後世的自治區。

當然這樣的自治區完全能成爲大宋管理的全新探索,事實上趙禎早已發現一個問題,疆域的廣闊和穩定性並不一定矛盾,不是說越遠的地方越不穩定,而是在看大宋自己的實力。

只要一個王朝的實力強大,足以威脅邊疆的時候,那無論多麼遙遠的地方,只要是大宋的領土都將穩定,說到底這還是要看國朝的強大與否。

所以對於趙禎來說于闐只要承認歸屬大宋,是大宋的一部分,可以在其中駐軍,自治也不是不可能!

與其幫助於闐復國,不如讓他成爲華夏的一部分,于闐所在的地方對於大宋來說也很重要,崑崙山脈以北,剛好在吐蕃的北方。

黃頭回鶻和于闐已經成爲了一體,雖然在黑汗的侵略下於闐不斷的縮減,但也逼着它向黃頭回鶻的所在進行移動,也越來越靠近大宋。

黃頭回鶻基本上就是一羣沙漠民族所駐紮的地方,沒有一個強大的政權,只有零散的部族組成的,土地貧瘠,遍佈黃沙,也只有這片土地纔不會有人打他的主意,因爲這裡實在太窮了。

以于闐國僅剩的力量征服這裡並不算困難,甚至輕而易舉,但卻無法穿越浩瀚的沙海抵達大宋,只能從西州的大屯城經過抵達伊州。

趙禎可以想象一路上于闐國使者經歷的艱辛與苦難。

但他不會毫無意義的發動戰爭幫助於闐國復國,只能以相對虧損的代價讓于闐在大宋的兵甲之下自治,這已經是相當寬鬆的條件了。

于闐將獲得獨立的政權,但它沒有兵權,大宋會在於闐國內駐兵,以達到穩定於闐治安,並且鎮守的效果。

當然王鶴不可能把話說的這麼銳利,畢竟是對待一個一心希望得到大宋認可的同宗同源之國,王鶴對於闐使者說的相當含蓄:“汝之兵甲不及大宋之萬一,有如此青壯不如投入生產,于闐國主只需治國而不需用兵,于闐與宋已久是一國之制也,豈不妙哉?!”

使者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雖然他沒有離開過於闐,但大宋的商賈早已把趙禎的事蹟傳播天下,大宋對番邦臣屬,態度都算是強硬,但對於闐已經寬鬆許多。

這是在獨攬兵權而不干涉政權,可一旦失去兵權,于闐的政權還不是大宋說的算?

躬身一禮,使者向王鶴問到:“不知皇宋之國如何保我于闐自治?如何保我于闐王族血脈延續?”

王鶴笑道:“這便不用擔心,我皇自有妙法,可保于闐之自治國事。皇宋乃天朝,帝王之言豈能朝令夕改兒戲爲之?”

這話讓使者稍稍安定,他的眼睛轉了轉,稍稍一想便再度開口道:“此事還需商議……”

他的話還沒說完,王鶴便擺了擺手道:“不急,不急。”

待他走後,使者四周的陪同立刻上前,義憤填膺道:“王上!切莫相信宋人之言,一旦失去兵權,我于闐宛如刀俎之魚肉矣!”

所謂的使者其實就是于闐國主尉遲臨風,他也是沒有辦法才親自前往大宋求援的,但沒曾想卻是眼下這種結果,他思慮再三之後,最終決定按大宋說的來辦。

因爲他已經沒有選擇。

眼下的狀況對於于闐來說很不利,黑汗對於闐的侵略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只要于闐不滅,黑汗之心便不死,而大宋是于闐唯一的助力,就像是一個快渴死的人遇到一杯毒酒,喝了會死,不喝也會死。

相對於被滅族來說,成爲大宋的臣屬,允許大宋駐兵,自己保留自治的政權,這已經是最好的接過,若是宋人信守承諾,若是大宋皇帝遵守諾言,那這件事對於于闐國來說也不算壞,至少自己不用擔心用兵的問題。

最終尉遲臨風還是決定把于闐國和大宋捆綁在一起,他自認爲自己就是華夏的一部分,成爲大宋的附屬也沒什麼,失去原本的兵權也沒什麼,他相信趙禎,相信趙禎會信守承諾…………因爲除此之外他別無辦法。

最少他能保留于闐的稱號,也不會被邪惡的黑汗人所屠殺,與黑汗相比大宋實在是好的太多。

於是他便在第二天,在宋軍的白虎節堂之中,在趙禎以及衆人目瞪口呆之下,遞出了于闐國國主璽印,之上乃是“大寶于闐國王”。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