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

石虎,鋼鋒騎兵中的都指揮使,雖然只有八千人,但他們的待遇與地位與上四軍一模一樣,連石虎都獲得了高價武將才能擔任的都指揮使一職,他是隻屬於趙禎調遣的殿前司官員,可見他在官家眼中的分量。

這八千人和其他各軍不同,雖然屬於楊仲賢這位西路軍主將的統轄,但卻有着自己獨立的作戰體系,並不同於普通禁軍將士,而且他們不是役兵,而是募兵,兩者之間有着很大的區別,募兵享受國朝俸祿,與役兵較少的軍餉不同,他們的活計便是軍人,就像上四軍中的老兵教員一樣,只不過他們要訓練,並且隨時準備爲國而戰,衝鋒陷陣。

甚至有不少人希望從其他軍中轉入鋼鋒軍,但這裡可不是想來就來的……

重甲騎兵乃是軍中的移動城寨,騎兵全身都裹在厚厚的裝甲之中,騎兵的坐騎也都身披重甲,只有馬的小腿裸露在外,馬眼外也都罩有防止弓箭設計的眼罩,裝備一個重裝騎兵的錢財甚至可以裝備一小隊的棘輪弩手或是半個小隊的胸甲步兵。

大宋的騎兵盔甲在不斷的演變,爲了方便甚至袖口還有保護兩手的連指手套,緊身甲外面再穿上一件上衣作戰服,以防甲衣上的鐵片被日曬雨淋而生鏽,但作戰的時候便脫去那層上衣。

八千人的重裝騎兵着甲迅速,多年實戰與操練下來讓他們已經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子,兩兩之間互相配合,着甲只需一盞茶的時間,戰馬是最先披上盔甲的,之後便是身穿板甲的騎兵踩着馬鞍上馬,這是一件極其考驗腰力與技術的活,畢竟整裝待發的騎兵單單是身上的盔甲便有足足有六十斤重。

還好大宋的戰馬全部是負重驚人,耐力持久的阿拉伯戰馬,當鋼鋒軍上馬之後,一支猙獰如野獸般的鋼鐵洪流便出現了,步卒見了大聲喝彩,叫好聲響徹戰場,這是屬於大宋的騎兵,這是大宋的力量,就如同後世人瞧見自己國家的威武之師後所發出的歡呼一樣。

在裝備上,鋼鋒與背嵬,踏白軍略有不同,他們不光裝備了棘輪弩和馬槊,馬刀等常備武器,還裝備了一柄極長的騎槍,據說這是官家曾經想出來的,在試驗了幾次之後效果很好才裝備鋼鋒軍實戰,若是在實戰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那自然會在大宋所有的騎兵中推廣。

這是一種木質的長槍,實戰中騎兵驅馬加速,使得坐騎以最大的速度對敵人發起衝鋒,臨接近時將騎槍水平或近乎水平指向敵人,利用衝鋒加成刺殺敵人。當然因爲衝擊力巨大,騎槍的槍身一般採用有一定硬度而易折斷材料以便保護使用的騎士,所以這東西是一次性的,使用者會在騎槍折斷後立刻棄槍,拔出身上的特製的馬刀殺敵。

當然並不是這八千人都裝備了這種騎槍,只有三千人裝備了這一極長的,他們的作用便是用來破陣,同時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威壓。

這些騎槍的規格都是一樣,基本是在兩米左右的長杆頭上安裝尖銳的金屬槍頭,硬木製的槍身在握持位置有護手,後部有配重的木錐,這樣當馬上的騎士舉起騎槍的時候便能輕鬆的掌握平衡,而有些騎士甚至會在馬鞍上製出槍托孔以吸收衝鋒刺殺的巨大反作用力。

所有的騎槍都是木質的,騎槍是作爲一次性的武器使用,因爲一次衝擊後騎槍幾乎必然折斷無法繼續使用,過於堅固的騎槍反而會對馬上騎士的握持手乃至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要使用這種騎槍需要精湛的騎術,這也是爲何裝備鋼鋒騎兵的原因,他們無一不是騎兵中的翹楚,甚至本領還在踏白軍之上。

大宋軍陣的鋼鐵森林是以步兵爲主,以陌刀爲鋒,這是讓敵人自己被動撞上的防禦,而八千鋼鋒騎兵的鋼鐵森林卻是以雷霆萬鈞之勢主動出擊,效果自然大爲不同。

八千鋼鋒鐵騎舉着兩千杆騎槍緩緩加速給馬兒適應的時間,隨着速度的越來越快,這支騎兵所發出的聲音居然如滾滾天雷般厚重,仿若數萬人的氣勢。

當靠近西夏騎兵的時候,鋼鋒軍詮釋了什麼叫重裝騎兵衝鋒!

兩千杆騎槍直直的舉起,一大片鋼叢林變成猙獰的尖刺,動作整齊劃一甚至震撼到了正在觀望的甘肅軍城守軍。這是一場華夏大地上史無前例的重裝騎兵衝鋒,馬蹄震顫着大地,沙爍爲之顫抖,兩米長的騎槍密密麻麻給人一種避無可避,無處躲藏的絕望。

“咔嚓……”隨着第一聲騎槍折斷的聲音響起,西夏騎兵被騎槍巨大的衝擊力擊飛,在旁人驚訝的眼神中落入數十米之後的軍陣中,騎槍接連折斷的聲音響徹雲霄,前排的無數西夏騎兵彷彿被施了巫術,人浪翻滾或是被拋射出去,或是扎入地下。

騎槍的另一個防禦作用被體現出來,因爲它兩米的長度,根本就不需要盾牌的防禦,在刺入敵陣的一瞬間斷裂的同時,鋼鋒鐵騎便棄槍抽刀,帶着寒芒的刀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砍向最近的敵人。

西夏人驚恐的躲避着,即便是要反擊也被騎槍帶來的巨大氣勢所驚到,一時間愣住的西夏人被鋼鋒鐵騎飛快的收割着,八千人的鋼鋒鐵騎殺的西夏騎兵肝膽俱裂,他們被這支鋼鐵鑄就的兵團嚇到了。

即便是鋒利的長刀也很難在這些人的身上留下印記,最多便是一條深深的刀痕,但要砍穿卻是不可能,甚至會被卡在其中被無情的反殺。

當身上卡着長刀,手中揮舞着橫刀改良而來的馬刀不斷廝殺的石虎殺的酣暢淋漓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他居然殺透了西夏人的軍陣,而四周的西夏人卻用驚恐的眼神望着他們。

西夏人不得不害怕,這些宋人重騎宛如冥府中走出的怪物,刀劍很難擊穿他們的盔甲,絕望是最令人恐懼的東西。

石虎錘擊盔甲從嗓子中發出低沉的嘶吼:“萬勝!”

“萬勝!”

所有的重甲騎兵在聽到後齊聲附和,並且向前衝去開始大弧度的轉彎,萬勝乃是大宋衝鋒的信號,石虎的軍令很簡單,鋼鋒鐵騎將要再次對西夏人發動衝鋒。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