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

背叛有的時候一點風險也沒有,甚至能獲得巨大的利益,讓利益最大化,這纔是君王應該做的事情。

事實上契丹人也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友善,蕭撻裡之所以出兵伊州給大宋造成壓力,不過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已,她更希望的是大宋與塞爾柱打的難捨難分。

十萬大軍已經不是契丹人的所有家當了,蕭撻裡隨便出手就是如此的“闊綽”,爲何?因爲契丹人有錢了!

有錢之後生活就會便好,人口會不斷的增加,而與此同時契丹人的武器裝備也開始了不斷的提高。

但在技術方面卻是沒有多少長足的進步,因爲大宋把自己的東西看守的太好了,並且極少輸掉戰爭,使得契丹人無法從戰場上大規模的繳獲。

十萬大軍從西域進發向着伊州滾滾而來,這一戰契丹人好似勢在必得。

伊州城安靜而寂寞,孤零零的聳立在沙漠的盡頭,前面是茫茫的八百里瀚海,別說是人,就是動物都極少出現,唯有一些膽大的商賈敢於從這裡出發向西域通商。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其實就是在和契丹人通商,但朝廷卻不會禁止,因爲這些商賈帶回的財富相當豐厚,契丹人也不傻,有些東西他們需要但卻做不出來,於是便要和大宋通商了。

十萬人穿越沙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當初宋軍做了完全的準備,在沙漠中也浪費了不少的時間,而相對落後的契丹人卻更能堅持下來,因爲他們別無選擇,跟不上大軍的結果便是死亡,在死亡面前人往往能發揮巨大的潛力。

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時間耽擱,契丹人知道大宋密諜的厲害,若是速度慢下來,很可能就是宋人先一步知曉消息。

但這一次還是大宋領先一步,這是在外交上的勝利,也是大宋強大的表現,不需要自己去收集情報,情報便自己送上門來了。

楊懷玉是在天亮之前便率軍趕到的伊州城,消息傳遞的很快,並且距離也不算遠,二十萬大軍不是從大宋的腹地出發,而是從於闐出發。

這一切無不是一種巧合,大宋奪取恆邏斯城後,塞爾柱便派出使者前往大宋,而趙禎表達誠意的最好方式便是休兵。

於是狄青的三十萬大軍便可以在黑汗的土地上開始維穩,肅清地方上的叛亂,驅逐黑汗人離開,等等一切的手段幾乎都是大宋將士獲得軍功的好辦法。

並不用擔心將士們的熱情被戛然而止的戰爭所熄滅。

於是二十萬後備軍返回于闐,沒有在戰場上發揮實力獲取軍功的他們,心中的遺憾可想而知,但就在這個時候,作爲主將的楊懷玉突然宣佈,揮師北進,直趨伊州!

二十萬老兵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瞬間化身嗷嗷叫的“狼崽子”,馬不停蹄的向伊州而去,在他們眼中出兵伊州就是要攻伐西域的信號,就是他們建功立業重徵疆場的機會!

之前看着三十萬袍澤在黑汗的土地上橫衝直撞,大把大把的撈取軍功他們早已眼紅的緊,現在自己有了機會,人數更少,攻伐的目標更爲重要,豈能放過?

趕車的士兵不敢停歇,除非軍令勒令休息,否則一直全速前進,原因無他,實在是車廂中的老兵們虎視眈眈的望着,只要速度慢了點便會招來呵斥。

而且還不好胡弄,這些老兵對戰場上的一切太過了解,車馬的速度大概多少不會有損戰馬,日夜行軍多少裡最爲合適,速度快還能保持戰鬥力,這纔是最爲恐怖的地方。

除了楊懷玉之外,沒人知道行軍的目的,即便是行軍司馬王鶴也不知道,這個斷了一隻胳膊的文臣在軍中的地位可不比楊懷玉要低。

軍中就是這樣,英勇無畏的勇士無論你什麼出生都會有人佩服你,即便是大家最瞧不起的讀書人,只要靠自己的能力贏得尊重照樣是軍中將士們的好漢。

身爲行軍司馬,不知行軍意圖和目的,這讓王鶴頗爲不滿,幾次三番的找楊懷玉打算問個明白,但最終都是無功而返,到了伊州之後,大軍便停下整頓了。

王鶴知道,顯然這不是進攻西域的信號。

二十萬大軍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抵達伊州,更不可能在這裡長時間駐留,隱隱約約之間,王鶴彷彿猜到了什麼,但他不敢確定,只能再次尋楊懷玉問個明白。

大軍的白虎節堂之中,楊懷玉站在沙盤的邊上看着伊州附近的地形,這沙盤也是從伊州城的守軍處拿來的。

雖然在伊州,可二十萬大軍卻沒有進入伊州城,而是在納職與益都之間的丘壑地帶安營扎帳,隨軍多年的王鶴一眼便看出這是埋伏之地。

即便是王鶴進入軍帳之中,楊懷玉也沒擡頭,他現在可比當年要沉穩許多,頗有一番儒將的味道,他和狄青兩人性和不同,用兵不同,戰法不同,治軍更是不同,但唯獨讓王鶴覺得一樣的便是他倆身上如出一轍的沉穩氣息。

這感覺瞬間讓王鶴鎮靜許多,心中的煩躁也消失的大半,走向沙盤看了看,之間沙盤上已經標註了大軍的位置,而一條代表契丹人的黑水旗已經插在了納職城不遠的地方!

“契丹人的目標是伊州城?”

楊懷玉頭也不擡的說道:“不是伊州城,而是整個伊州!這次契丹人來勢洶洶,遠不止十萬之數,所以本帥打算放棄納職,益都兩處。”

“契丹人數幾何?”

楊懷玉終於擡起頭,帶着一絲疑惑道:“不知,起先約有十萬,如今斥候來報,沙漠邊上的腳印遠不止十萬之衆,可能有三十萬或是四十萬!”

王鶴倒吸一口涼氣,莫不是契丹人瘋了,一次出兵三四十萬人,這簡直快把契丹人的老底掏空,但轉念一想,好似也沒有那麼誇張。

“契丹人休養生息多年,又向北吞併外族,聽說之前還組建奴軍,兵力不可小覷。”

楊懷玉給出了答案,這讓王鶴心中的疑惑消除,但同時也開始擔心,宋軍除了二十萬老兵之外,只剩下伊州城的七萬餘守軍,總共架起來也不足三十萬。

“敵衆而我寡,楊帥以爲如何?”

楊懷玉笑了笑,笑容中充滿了期待和自信:“當然是以退爲進,南北夾之!這也正是本帥埋伏於此的原因,納職,益都利於攻伐,但卻也不好守,本帥要讓他們處處皆兵,十面埋伏!”

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