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

戰爭其實就是一種政治上的手段而已,出發戰爭的人往往不是軍人而是政治,甚至個人恩怨和喜好!

遼朝對西夏的戰爭很大程度上和耶律宗真的個人想法有關,其實西夏不過是煽動遼朝的党項部叛亂,只要遼朝合理的鎮壓,並且安撫那些被煽動的党項部落就可以了,但遼皇耶律宗真覺得這是自己的恥辱,必須要党項人的鮮血來洗刷,甚至要李元昊的鮮血來洗刷。

耶律宗真的想法很簡單,大宋皇帝能攻伐西夏,並拿下兩府之地而党項人莫不敢犯,憑什麼他大遼皇帝就要安撫叛逆?

李元昊已經不是第一次拂了大遼的面子,早在耶律宗真即位之初就把自己的姐姐興平公主許配給李元昊,以圖兩國秦晉之好。

但顯然這場政治婚姻在政治上成功,但在感情上是失敗的,元昊夫妻二人關係一直不睦,完全是政治婚姻帶來的冷淡與疏隔。後來,興平公主病重,元昊仍舊摟着別的美女狂歡,對公主不聞不問。

直到公主病死,元昊才向遼國彙報此事。遼興宗聞訊大怒,當時就派人持詔切責元昊,元昊由於正忙乎應付宋朝的威脅,只能低頭裝孫子,獻貢獻寶討好耶律宗真。

李元昊獻寶討好遼朝豈能不得到更多?之後的遼党項部落叛亂就是他收回的利息,他李元昊何時做過吃虧的買賣?!

既然佔了便宜就要付出代價,遼夏兩國之間的裂縫也愈來愈大,當初遼人爲了制衡大宋而扶持西夏,現在卻猛然發現當年扶持的豺狗已經成爲威脅大遼的隱患,遼朝的有識之士當然能看出其中的不妥,這也是爲何耶律宗真御駕親征西夏而沒人阻攔的原因。

遼朝上下,君臣之間都有一種自信,在他們看來西夏不過是一支躲藏在大遼身後撿漏的豺狗而已,征伐西域居然讓他獲得了不該有的自信,面對大遼的討伐還敢露出反骨?!

一個連大宋都能奪取兩府之地的西夏難道會是大遼的對手?遼人習慣性的用大宋的實力去衡量西夏,簡單的標準在他們看來最爲有效,遼勝於宋,宋勝於夏,那遼必定會勝於西夏!

時間飛逝,三個月的時間裡遼朝的怒氣愈來愈盛,但李元昊彷彿一點也不在意,沒有一絲的擔憂和恐懼,反而加強軍備,這讓遼人覺得他張狂。

這段時間趙禎有意讓留守東京城的朝臣們放出西夏來使的消息,並且大肆宣揚其中的內容,西夏李元昊尊大宋皇帝趙禎爲父,於是乎大宋讓其向遼朝謝罪,以免遭遇兵戈之災。

但任誰都能看出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西夏李元昊怎麼可能向遼朝請罪?

東京城的遼朝都亭驛,耶律宗政坐在花廳的上首怒氣勃發:“李元昊狗賊安敢如此!宋人安敢如此!”

耶律賈露出嗤笑道:“哼,宋人不過是佔了中立之地罷了,如此就認爲可以置身事外,以坐收漁利?大不了把它也拖下水便是!”

耶律宗政搖頭道:“不行,此時大宋越是不插手越好,如若大宋插手,我大遼反倒麻煩,萬一大宋皇帝和西夏達成協議,救援西夏而發兵燕雲,我大遼就得不償失了,即便戰勝西夏又如何,你不會不明白燕雲對我大遼的重要吧?”

耶律賈微微一驚,摸着下巴上的山羊鬍道:“宋人不會如此吧?難道就不怕我大遼傾其所有再度南征?!”

耶律宗政環顧四周對耶律賈壓低聲音道:“哼,宋人一項如此,坐收漁翁之利纔是他們想要的,別忘了之前咱們密諜傳來的消息,封丘軍營旁的李蒜頭鋪子裡的紅線被拉斷了……”

“紅繩被拉斷意爲有要緊急訊,但我們的人並未找到口訊,並且李蒜頭已然不見了蹤影,怕是已經……會不會是他知道西夏與大宋的有何密謀?”

耶律宗政搖頭道:“不會,他的失蹤遠在西夏來使之前,也是在大宋軍演之前,說不定是得到了什麼大宋又有新裝備的消息。”

“那我等現在該如何?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

耶律宗政嘆了一口氣道:“咱們能有什麼辦法,大宋皇帝並不在東京城,你我又沒有陛下的國書豈能擅闖大宋軍演?如今之際只能打探消息了。”

耶律賈無奈的說道:“收集到什麼怕是也無用,如今整個東京城因皇帝親巡而戒備森嚴,內外通入禁絕外臣更是難以出入。只能希望大宋不會有所動作,也希望戰事不要驟起。”

事與願違,十月,耶律宗真怒氣勃發,連出三路大軍,共十萬精兵,渡黃河,直趨西夏境內。大軍晝夜不息,一直前進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

凡是遼軍一路上遇到的党項部族全數被滅,一時間西夏境內硝煙驟起,生靈塗炭,原本如詩如畫的草原變成人間煉獄,許多黨項的族帳頃刻間化爲烏有,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輕鬆得來的勝利讓遼軍的氣勢徒然高漲,大軍一路挺進直逼賀蘭山!

耶律宗真勒住繮繩,馬兒嘶鳴着擡起前蹄,看着化爲齏粉的党項族帳發出快意的大笑:“這便是與我大遼做對的下場!”

張儉和蕭惠看着原本儒雅的皇帝變成這幅激昂模樣頓時覺得欣慰,先帝曾說過,只有經過戰爭的洗禮才能讓陛下成長起來,才能讓戰意和陛下心中的儒學結合起來,主要是讓陛下見識到大遼的立身之本是什麼,而不是靠儒學。

但張儉和蕭惠都忘了過猶不及的道理,正處在青春期的耶律宗真在此時發現了戰爭與征服的快感,大軍環伺,此時不光有宿衛的斡魯朵,還有耶律隆緒留下的精銳皮室軍!

這些強悍的兵卒被耶律宗真編爲這次西征的御帳親軍,負責保護自己的安全,但這恰恰與皮室軍的初衷相悖,皮室軍和斡魯朵是遼朝的破敵尖刀,他們應該在遼皇的帶領下身先士卒,破敵立功纔是他們的宿命!

但此時無人敢對耶律宗真的作法有任何非議,皇帝之威如日中天,兵鋒所指,無人能敵,誰嫌自己的命長去和皇帝說這事?

一騎飛馬來報,騎士衝到御帳行轅前翻身下馬:“啓奏陛下!探馬來報,李元昊所部就在賀蘭山北麓下的草場集結!”

耶律宗真大喝一聲:“好!蕭惠傳令下去,大軍整頓造飯,殺羊祭天后開拔,討伐不臣者元昊!”

四周的御帳親軍連連大喝:“陛下威武,陛下威武!”

蕭惠看着眼前這一切信心滿滿,大軍壓境以使得党項人望風而逃,遼軍積攢下的氣勢高漲如虹,豈有不敵元昊之理?

整個軍營的遼軍都是信心滿滿,唯獨張儉不這麼認爲,在他看來李元昊此人多狡詐,不會白白犧牲這些族帳與不顧,其中定然有他的陰謀,但此時張儉毫無證據,只能聽從陛下的安排,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
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