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

世上總是會出現一些荒謬但卻讓人感動的事情,比如大宋救助遼朝的契丹人,並最終讓他們重返家園,再比如遼朝居然癡心妄想的向大宋索要種痘。

但最讓人感覺不可能的事情卻發生了,連遼人都覺得荒謬透頂,大宋居然真的把牛痘給了遼朝,並且把經驗整理成冊,完完整整一絲不漏的給予遼朝,外加五十頭痘牛…………

當耶律賈帶着這五十頭痘牛和寶貴的書冊回到遼朝上京城的時候,幾乎是受到了如英雄般的接待,激動的人羣和熱烈程度堪比君王得勝而歸。

他們不單單是來感謝耶律賈的努力,更是表達一種對大宋的尊重,雖然是敵人,但卻做出如此大度的義舉,別說是普通百姓,即便是張儉,蕭惠,甚至是太后蕭撻裡都爲之動容。

一時間大宋的名聲如日中天,讓許多遼人也頗爲感慨,而對比之下,如今的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卻顯得那麼的稚嫩,甚至給人一種無法與大宋皇帝相提並論的感覺。

年歲上是存在差距,可是當年趙禎在這個年歲的時候可是比耶律洪基強上太多,還是太子的時候便平定了趙元儼之亂,然後幾乎是一路披荊斬棘,削廂軍,開嶺南,滅大理。

這樣的帝王難道不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異於常人者,世人謂之神鬼!遼朝的百姓比之大宋更加淳樸和愚昧,這取決於遼人的性情,他們常年在草原上牧馬,本就是心寬豪邁之人,對漢人的敵視很強,但若是有人真的對他們好,至少讓他們感覺是在對他們好,便會毫不猶豫的認定你是朋友。

而趙禎和大宋的這一無私舉動贏得了不少契丹人的心,也讓遼朝的漢人擡起了頭,瞧見沒有,我漢家皇帝還是這麼大氣,這麼寬仁,即便是面對遼朝都能如此無私。

不過趙禎這麼做的目的也是如此,體現大宋的高大,讓世人敬仰大宋,尊大宋爲上國的同時,也讓遼朝國內產生影響,這影響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當然不單單是遼朝,趙禎還把牛痘賜給了女真人和高麗人,要想消滅天花,最好的辦法便是大規模的接種牛痘,單單是在大宋一國接種是可以預防,但卻不能讓天花徹底消失。

所以趙禎希望通過大宋之手,讓天花在整個亞洲消失,大宋沒有天花,遼朝沒有天花,高麗,女真沒有天花,倭國同樣也沒有,這麼一來天花豈不是沒有大規模爆發的可能?

就在趙禎爲自己的無私之舉所沾沾自喜的時候,高麗的使臣再次前來大宋,只不過他不光是感謝大宋賜予牛痘之法防治痘疫,更是前來向大宋,向趙禎發出訃告,高麗王朝第十任君主王亨薨與開京重光殿之中。

這個消息來的很突然,以至於趙禎在剛剛聽完使者的奏報後微微愣住,王亨死了?這個對遼朝態度強硬,積極防守的王亨居然死了。

紫宸殿中陷入安靜,使者悄悄擡頭看到的是趙禎驚愕的眼神以及一絲難過,心中以爲大宋皇帝正在爲王上的故去而難過,他哪裡知曉,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王亨這個看似不重要的高麗國王卻有着很高的價值。

主要是王亨對遼朝的態度,明面上修好,其實暗地裡各種防備,就差發動邊民武裝襲擊了,但越是如此對大宋越有利,對遼東更有利。

雖然和大宋發生過一場局部的戰爭,但並不是高麗王朝整個朝廷的意願,而是在倆個蠢貨的愚蠢之中引起的誤會,雙方的朝廷和高層再交換過意見之後,便雙方再次修好。

高麗自然不可能和倆個“超級大國”同時交惡,與遼朝劍拔弩張的同時,與大宋自然要“和睦相處”,王亨是個很有戰略眼光的人,他看的比高麗國內的所有人都要遠,認定大宋在不遠的將來肯定會超越遼朝,成爲最大,最強的國家。

與大宋交惡是在自尋死路,況且大宋是華夏的正統延續者,華夏王朝與高麗這片土地的關係極爲微妙,雖然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但終究還是要相處下去的。

現在王亨一死,這種態度和戰略是否還能在高麗延續下去?這纔是讓趙禎擔心的問題。

從三才手中接過一份王亨的遺詔手抄,趙禎輕輕打開,上面的字跡雖然不是王亨的,但已久相當不錯,看到開頭的稱爲,趙禎便皺了皺眉頭,隨即給三才道:“你來念。”

三才躬身接過:“奴婢遵旨。”

“朕承先君之末命,嗣累聖之丕圖,十有二載,賴天之休,國內乂安。春夏以來,憂勞爽和,藥石無效,遂至大漸,欲以神器歸之有德。內史令樂浪君徽,朕之愛弟也,仁孝恭儉,聞於鄰國,宜傳大寶,以顯耿光。”

三才是冷着臉唸完的,在他看來高麗國主乃是諸侯之制,最多以寡人相稱,現在居然用朕自稱,豈不是僭越?何況高麗人明知這是要上疏大宋君王御覽的,還這麼肆無忌憚?

但趙禎明白,這是一種試探,小心的試探大宋對高麗的態度,若是大宋和高麗真的關係融洽便不會因爲這“小事”大發雷霆,反之亦然。

趙禎突然想起了王亨遺詔中提起的樂浪君徽,他便是王亨的弟弟,雖然不是一母同胞,卻也相差無幾,他的母親元惠王后乃是王亨的生母元成王后的妹妹,這就比一般的同父異母關係要來的親近得多,否則也不會是他王徽了。

在高麗使者的關注下,趙禎拿起這份寓意獨特的國書放在前面的御案上,隨即開口道:“這是向朕討廟號,諡號來的吧?朕聽聞王君故去,心中不忍,但國不可一日無主,令弟王徽便是上上之選!”

趙禎的話讓使者安心,這是在肯定先王,不用說下面該賜下廟號,諡號來了,在來之前,王上就說過,這兩樣東西必須由大宋皇帝賜下,如此一來便可把高麗與大宋綁在一起。

這實在是一個沒有辦法拒絕的請求,人家一國之主死了,連廟號,諡號都沒起,巴巴的送國書和訃文而來,你能拒絕嗎?

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
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