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

巫瑪不知爲何心中特別感激趙禎,大宋在書籍上的贈予是慷慨的,崇文苑中不斷的有小吏進進出出,把整理好的書裝箱後放置在馬車上。

巫瑪不斷的看着各色各樣的書籍被裝箱,心中的澎湃說不出話來。

吐蕃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經驗,也有自己的文字,只不過在書籍上的匱乏使得許多經驗消失在了茫茫的歷史之中。

書籍是什麼?是古代先民留給子孫的寶貴經驗!

書籍多麼的金貴,當然應該記錄下最有用的東西,所以漢家的先祖留下了《周易》《論語》《左傳》《尚書》等等寶貴的財富。

但書籍的奢侈已經到了吐蕃人無法接受的程度,從天赤七王時代開始,吐蕃人就有了自己的寶貴經驗,一代一代人通過口口相傳,無上的妙法越來越少。

當吐蕃王朝建立之後,吐蕃人有了自己的文治,有了自己的書籍和文化,這些東西使得吐蕃開始發展。

但吐蕃也沒能奪過唐朝的厄運,在最後還是走上了瘋狂的內亂之中。

而這一亂便是百年,根本就沒有停下的可能,在這個時候能站出來並且統一吐蕃的人就是英雄。

雖然是在大宋的威脅下,但只要角廝羅站出來,終究是還是讓吐蕃重新找到了主心骨,重新開始穩定下來。

巫瑪知道,各部頭人之間的利益衝突還是存在的,當大宋的威脅不再那麼迫切的時候,那些往日裡的仇恨再次浮上水面。

所有人都知道,大敵當前的時候該團結起來,可當大宋敗與青塘的時候,所有的吐蕃人都鬆了一口氣,他們知道大宋段時間內是不會再出在吐蕃的土地上了。

於是曾經的仇恨再次被拉出,多少人開始醞釀心中謀劃依舊的陰謀。

巫瑪太瞭解吐蕃人的性格了,雖然豪爽痛快,但也很記仇,倆個部族之間的仇恨不是那麼能輕易抹滅的,即便是角廝羅也不行。

所以角廝羅開始大力推行佛教,爲的就是讓各部之間的仇恨能最大化的消除掉。

大宋給的書籍中佛經最多,最全面,當然也有其他的書籍,但大多是經書中記載的東西,當然也有一些雜書。

雜書的內容讓巫瑪更加興奮,居然還有關於天文和占卜的書籍,這些東西對他來說意義重大,若是需要他甚至可以用這些書籍中的方法算出天上的星象。

巫瑪自己就是佛門的修行之人,只不過他是入世修行,對戒律的要求並不嚴格,但對於精神上的歸宿卻絲毫不曾放鬆過。

他相信若是能帶着這麼多的書籍返回吐蕃,一定會對角廝羅起到巨大的幫助,不光如此,他還會積極的幫助仁欽桑波,使得吐蕃高原穩定下去。

這些書很重要,但大宋皇帝的話卻更爲重要,雖然大宋皇帝沒有給吐蕃任何冊封,但吐蕃使團在走的時候帶走了大宋崇文苑中大量的經書這意味着什麼?

這就等同在告訴天下人,大宋暫時不會吐蕃出手,大宋和吐蕃之間會保持一種平衡和穩定。

吐蕃人從來就沒奢求過大宋會給他們冊封,也沒有奢求過大宋會承認大宋的地位,他們需要的只是大宋暫時的態度。

現在很好,大宋的贈書行爲表現了兩國之間的和平,這樣的和平會使得商賈,佛門出現在高原上,給高原上的吐蕃帶來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一車車的書籍被裝箱運送到了使團的驛館中,這些書籍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幾乎毫無所謂作用,而且在活字印刷術的普及下,大宋的知識變得很廉價。

巫瑪甚至不知道,趙禎的崇文苑有一個完整的備份,以防火災的出現使得這些寶貴的知識付之一炬。

當然,大宋最全面的知識儲備並不在崇文苑,而是在智慧宮中,那裡纔是大宋無上智慧的儲存之地,也是發散之地…………

若是巫瑪看到了智慧宮的模樣便不會對崇文苑那麼感興趣了,趙禎現在就在智慧宮中,與其說是一座宮殿,不如說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羣。

智慧宮被分爲十六個區域,每個區域儲存着大宋這麼多年來所收集的所有知識,翻譯的工作每天都在進行,同樣的,學習與教學的工作也在同步開始。

從簡單的基礎數學到複雜的原始微積分概念,從簡單的變化到複雜的化學反應,這些東西不是留在書本之中,而是在不斷的被人學習,實驗,講解,授課。

知識永遠都不是停留在書本之中的,否則毫無意義,如同廢紙一般的存放只會佔據大量的空間。

“圓周率的計算是早在漢代便被先賢發現的,後經南北朝的兩位數術大家精算之,劉微和祖沖之諸位都應該知道,否則便別來上老夫這門課!”

趙禎饒有興趣的從側門溜進了後排坐下,所有人都沒有發現他,學生們都知道這位楚衍先生的厲害,上他的課最要小心,稍有不慎就會被提起來答題,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數術已經相當了得。

楚衍拿着白色的骨粉筆在黑石板上畫了一個精準的圓圈後道:“今日便來講隔圓術!所謂割圓術,就是不斷倍增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求出圓周率的方法。”

“誰知道圓周率的大概數值是多少?”

“三點一四!”

“三點一四一五!”

“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

老先生轉身看向學子,點了點頭,隨即發現最後一排居然坐着一個什麼都沒帶的學生,頓時大怒:“你是何人,爲何連書本筆墨都不帶便來上老夫的課?!”

老人家研究了一輩子數術,早已把眼睛熬壞了,近視在所難免,但前排的學生在看到趙禎之後便立刻小聲道:“楚衍先生,官家,是官家坐在最後!”

“官家來了?!”

楚衍立刻走進觀瞧,待發現是趙禎後立刻施禮道:“陛下駕臨如何不知會一聲,老臣失禮了!”

趙禎擺了擺手道:“課堂之上沒有君臣,只有老師和學生,無需多禮,朕只是好奇,祖沖之能把圓周率算到後七位,不知先生算到了多少?”

老先生伸手比劃了一個九道:“老臣不才,只是算到了第九位……”

“第九位?!”

趙禎有些吃驚,圓周率這東西越是到後面越難計算,在這個沒有計算機的時代,要想計算出圓周率之後的精準數位幾乎是難於登天。

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
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