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

無論多麼堅固的盟約在利益面前都顯得那麼的不堪一擊,背叛有的時候不是背叛,而是放棄,或是趨於更好,但這一切都是在背叛者的角度。

圖格魯克心中的天平被大宋的強大和未來的規劃所壓倒,當然他並不覺得自己背叛了草原上的“盟友”,只有結盟之後才能算是盟友,而塞爾柱和契丹之間從未結盟,自己只不過把他們當作棋子利用而已,何談盟友一說?!

自己愚蠢就不要怪被人利用,塞爾柱若是有機會攻伐宋帝國絕不會手軟,可若是沒有機會甚至會爲自己招來禍端爲何要費心費力的去攻伐?

誰不知道大宋的商品行銷天下,誰不知大宋的商品奢華無比僅此一家?

圖格魯克是突然發現的,於其與東方的宋帝國爲敵,不如和它結爲盟友,塞爾柱最大的敵人是誰?不是遠在東方的宋帝國,而是近在眼前的威脅!

西方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這兩個國家之間正處於一種看不見的衝突之中,連十字軍的東征都被暫時擱置了,而圖格魯克正是利用這段時間恢復塞爾柱王朝剛剛奪取的阿巴斯領土。

他要做的是什麼?

不是開闢更多的疆土,不是把《古蘭經》傳遍世界,而是把剛剛吞併的阿巴斯王朝“消化”掉,讓塞爾柱成爲這個世界上最爲龐大,最強大的帝國!

圖格魯克知道自己的目標其實不是東方,而是北面的拜占庭,近在咫尺只有一海之隔。

偉大的理想不光要靠頭腦去想象,還要靠財富去統治,圖格魯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救星,是一代明君,畢竟開國之君再壞也不會壞到哪去。

圖格魯克需要大宋的貨物,需要絲綢之路的興盛,眼下最需要的便是和大宋建立起友好關係,可以不用戰爭便得到的東西爲何要去發動戰爭?

那是他在某個夜晚忽然想到的,契丹人也是在利用自己,那自己何不利用契丹人?

所以圖格魯克理所當然的出賣了契丹,把契丹用兵伊州的消息告訴給了趙禎,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外交斡旋,犧牲別人的利益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

至於受害者…………誰去管他們?

大宋的消息自始自終領先契丹人一步,所以楊懷玉才能帶兵及時的趕到伊州,並在一處極佳的點埋伏下來。

契丹人並不知道這些,他們足有四十萬之衆,分兵兩路,一路直取納職,一路奔赴益都,這一次他們有着十足的信心。

一路上攻伐很順利,但卻讓統兵的蕭捷覺得不尋常,這裡是大宋的邊關之地,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雖然商貿斷絕,但事實上卻依舊有商賈往來。 шωш¤ тTk an¤ C〇

按道理來說這兩座不大的城池應該更加繁榮纔是,但事實上並沒有多少百姓和守軍,這在蕭捷看來不太正常。

蕭捷並沒有,或者說並不在意,他要的是伊州城,而不是伊州城前的兩座小城,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他覺得這應該是宋人知道契丹大軍的到來,自覺不敵而進行的退縮回伊州城防守。

畢竟他也是在出徵之前樞密使蕭惠親自與密室中告訴他的,他不相信有任何消息走漏的可能,於是乎蕭捷在短暫的猶豫後率軍向伊州城進發,他想起叔父的話,一定要拿下伊州城,只有一舉攻克伊州城,他才能成爲大契丹的英雄。

這一戰是自聖天皇帝登基以來大契丹對大宋的第一次用兵,只有勝利,才能讓舉國上下一掃對宋人的恐懼,再次充滿希望。

蕭捷知道自己被寄予厚望,所以攻伐的激情更加高漲,他要成爲契丹人的英雄,身後是四十萬大軍,他有着極大的把握,現在的他可以說是無所畏懼。

自信有的時候是好事,有的時候卻會把人拉入深淵………………

四十萬大軍合兵一處向伊州城發動了進攻,這麼多年來契丹人自己也研製了許多攻城的軍械,巨大的耬車,結實的撞車,不過這些東西已經被大宋所淘汰掉。

宋軍現在“信奉”的是火藥巨炮,這些纔是攻城的利器,至於木質的耬車撞車早已經消失在了宋軍的軍隊之中。

當四十萬大軍圍攻伊州城的時候,蕭捷和他的契丹軍隊目瞪口呆,他們眼前的城池早已不是印象中的伊州城,城池擴大了數倍有餘,高聳的城牆足有五丈,即便是契丹耬車也無法企及!

城牆看着就平滑無比,應該是用上了宋人最爲拿手的水泥,沒有了城磚士兵想要攀爬而上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甕城,箭樓,馬面牆應有盡有,十足的有去無回之地,蕭捷看着便覺得一陣頭疼,如果有可能,誰不想減少手下士兵的傷亡?

但即便如此攻城的辦法也不是沒有,雲梯總是夠用的…………

很快,在大軍稍稍歇息之後,軍陣之中發出了攻城的號角,這也預示着一場殘酷攻堅戰的開始,數萬士兵如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涌向伊州城,城牆上的守軍開始了奮力還擊。

看到這一幕蕭捷便放心了,這個時候若是守城一方有大軍駐守,必會主動出擊迎敵,因爲他們的背後有城池,所有並不會擔心。

而瞧着伊州城守軍龜縮不出,且極力擊殺靠近城池的人就能看出,城中的守軍確實如密報上所說的七萬人左右,即便是加上伊州的百姓,最多也不過十幾萬人的力量,想要對抗四十萬契丹大軍的圍攻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四十萬大軍不可能全部投入到攻城戰中,而是採取車輪戰的形勢進攻,這就是契丹人最大的優勢,他們可以輪換的士兵很多,相對的壓力也就減少許多。

而城中的守軍卻不同,他們每人都要緊繃着神經,少有鬆懈便會給契丹人有機可乘,一旦一面城牆失守,其他三面的壓力就會倍增,最終抵擋不住而徹底崩潰。

四面八方,數萬人攻城,場面蔚爲壯觀,但在守軍的眼中卻不是這般,伊州城守將,也是西域都護府都護石元孫正帶着親兵在城牆上“救火”。

一刀砍死一個踏上城頭的契丹士兵,石元孫把他的屍體踹下城牆的同時破口大罵:“你孃的楊懷玉,若是三天之內不出現,老子帶着城中所有的守軍突圍也要去宰了你!”

遠在溝壑之中的楊懷玉猛然了個噴嚏,望向神都城的方向喃喃自語:“莫不是春風樓的俏兒想我了…………”

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
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