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

趙禎有的時候懷疑自己把這棋下的太大了一點,以至於他難以駕馭,但有的時候卻又想把這世界都征服……

街面上有來自天竺的藝人在表演,一隻手撐在木杖上,整個人盤腿坐在空中,引得四周的百姓連連稱讚,邊上是一個雜耍的藝人,吹着一支類似蕭的“噴吉”,眼前的恐怖毒蛇便會隨着樂器的聲音翩翩起舞。

這兩樣在天竺司空見慣的東西卻在大宋引起了一陣小轟動,尤其是那個懸浮在空中的老人,更是讓人大開眼見,他前面的竹籃中放滿了銅錢和小額的交子。

對於這種在後世見慣了的東西,趙禎是沒有任何興趣的,有本事讓那老頭把袖子捲起來試試?當然在大冬天裡沒人會向一個道貌岸然的老者提出這樣的質疑。

不過趙禎卻發現三才這傢伙看的入迷,雙眼盯着“懸浮”在空中的老者露出崇拜的目光,看樣子他是篤信這位來自佛國的老者有着特殊的能力。

趙禎頂了他一下:“快些走吧!不過是騙人的障眼法而已。一旦被揭穿,一文不值。”

三才露出驚訝的目光:“這是障眼法?”

“你沒瞧見四周沒有一個精通世事的人嗎?”

三才環顧四周,還真是如此,趙禎接着說道:“聰明人看透了本質,但卻不屑於說出來,這是砸人飯碗非君子所爲,只不過一笑了之罷了,你這樣的推崇便是愚人…………”

趙禎突然住嘴,看清本質!他只要看清楚十字軍東征的本質就好,大宋獲得利益的方法很簡單,控制商品,獲得利益。

財富的源頭就在大宋,只要大宋把金貴的貨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並通過渠道來把控市場,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利益前來,完全不需要干涉西方世界。

就如同亨利三世的特使約翰一樣,他們會自己找上門來,關注西方世界對現在的大宋完全沒有好處,只會浪費自己的精力,自己能推動歷史的節奏,但卻改變不了它的慣性。

自秦以降直至漢唐,中原王朝的土地一直是差不多大的,和現在的大宋一樣多,更遠的地方只是設立都護府而已,所以說雙腳限制了華夏王朝的疆域。

運輸能力的強大與否決定了華夏漢室的疆域統治,而並非思想,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即便是打到多瑙河畔的元蒙帝國實際能控制的區域也在中原而已,中央王朝的手伸不到那麼遠的地方。

三才訕訕的走了,他沒想到自己覺得神奇的東西在官家說明一切之後變得一文不值。

趙禎摸着頭上的菊花微微有些得意,畢竟無論是誰發現自己有推動甚至改變歷史的能力都會沾沾自喜,越南的越朝已經被納入了大宋的版圖,這是不可抗拒的力量所至,大宋在南海諸國中的力量遠比看着的要強大的多。

即便是如年年進貢的三佛齊國也有歸順之意,只不過他們要保留自己的自治之權,猶如高麗人一樣,但趙禎不會同意,三佛齊國是大宋海上交通的重要一環,絕不可能落入“外人”之手。

南海諸國在開始的時候大宋只是拿下了麻逸和渤泥的一部分,可現在卻是整個馬來西亞都落入了大宋的手中,宋人在此地的武裝力量和百姓基本碾壓原本的土著。

千萬不要小看漢家百姓的拓展能力,一座座城池在異域拔地而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大宋在南海的擴展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趙禎也是在前段時間才注意到,原來宋帝國已經在越難建了歸義城,在登流眉也就是後世的新加坡附近建立了林牙門,當然這裡原本屬於三佛齊國……

南海的局勢對於大宋的朝廷來說並不是那麼的關注,一來是因爲這裡的武裝力量完全不能與大宋抗衡,二來這裡小國林立,國名衆多,甚至有些地方交錯複雜,朝臣們有時也會被弄暈。

不過有一點趙禎可以肯定,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以及越南的所有土地都將成爲大宋的領土,這關係到大宋的海上貿易,也是海運的咽喉。

即便是滅了西夏,西域的絲周之路暢通,但陸運終究是不能如海運一般方便。

沒人比趙禎更清楚海洋的重要,無論是在這個時代,還是在後世,大海總能體現出它自己的價值,大宋先一步開始了海洋貿易,成爲了海上的馬車伕,並把商品販賣至任何地方。

大量的財富也是通過海運進入大宋,成爲大宋發展的動力和基石,試想一下,如此重要南海能被別人把持咽喉?

三佛齊國又要來朝貢了,只不過無論他們朝貢了多少的珍珠,多少的象牙,趙禎該動手的時候依舊不會手軟,這段時間三佛齊國的領土不斷的被大宋壓縮,生存的空間受到了挑戰,但他們依舊不敢對大宋用兵,在這個龐然大物面前任何的不當舉措都將招致他們的毀滅。

不過趙禎是不會親自下旨對三佛齊國進行打擊的,這有違“仁君”之名,不過……南海的勢力卻不會看着三佛齊國繼續存在下去,那裡有優秀的天然海港,有大量珍貴的資源,就這兩點便足夠大宋的南海水師動手的了。

別忘了,大宋精銳的艦隊和先進的造船技術都是在南海發展完畢這才北上的。

趙禎相信,只要時機成熟,自己稍稍給點暗示,南海早已按耐不住的大宋水師便會如狼似虎般的撲向三佛齊國,待生米煮成熟飯,既成事實之後,自己再下旨斥責水師將領,但大宋吞下的東西怎麼可能再吐出來?

三佛齊國的子民可以來大宋定居嘛!

常年在海上飄着有什麼意思?三佛齊的國王出行還要乘船?來大宋享受王爵的待遇便是,只不過這個王可不能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趙禎環顧四周,北京城的熱鬧彷彿都匯聚於此,天下行商無所不至,這便是他締造的大宋,這個天下彙集,國力強盛的帝國!

只不過這個帝國的北方還有一頭兇狠但又衰老的病狼在側,太祖說得好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趙禎的覺得雖然世界這盤棋他下的有點蒙,但亞洲的棋局卻是下的不錯,南海在大宋有一套自己運行的法則,只要武裝力量受到中央的控制便不會有什麼問題。

倭國,高麗一個變成了大宋的殖民地,另一個則暗地裡要和大宋結盟,吐番在高原上可以慢慢收拾,契丹人已經日暮西山,就等收割了…………

大宋的強大據如同眼前的北京城,包容一切又有自己的獨特性,它是一個英勇的戰士,也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君子。

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
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