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

金秋十月,大宋還處在歡騰的節日氣氛中,西征軍大勝的餘韻還沒過去,官家便宣佈了秦國長公主的婚事,一時間東京城的百姓爲之欣喜,趙妙元和蔡伯俙的事情早就在坊間流傳,其中的軼事也是不少。

畢竟是關於公主,蔡伯俙的事蹟幾乎都是極好的,比如少年時便和當今聖上維護大宋臉面拳打遼國皇族,其中的細節被說的有聲有色,但朝廷是否認這件事情的,因爲說到底還是趙禎爲他扛下了罪責。

趙禎打了遼國的皇族沒什麼,畢竟他現在是大宋的官家,而蔡伯俙身爲太子伴讀即便是毆打遼國的皇族,說出去也很難聽,而且有褻瀆皇權的嫌疑在裡面,大宋的朝廷當然不會承認。

皇權在這個時代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任何人都不能褻瀆,遼國是得到大宋承認的國家,他的皇權是合理的,受到宋遼兩國承認的東西,而不是如党項的李明德一樣,到現在也沒人承認他在西北的地位。

趙禎面前的遼國使臣不再是張儉而是另一個漢人,彷彿是遼國皇帝爲了羞辱大宋的臉面,使團專門找漢人子弟作爲使者,惹得朝堂中的大臣們頗爲不爽。

趙禎身爲一國之君當然不會爲這種小事而計較,反正早晚有一天要把燕雲之地收回來的!

“臣,大遼林牙院北面林牙承旨章碩參見宋朝皇帝陛下!”

不愧是執掌翰林的林牙院,一句話就把遼朝擡高到大宋之上,趙禎微微一笑並不在意這些,要是因爲這種小事就爲難一個使臣說出去反倒是丟了臉面,顯然王曾等相公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忍住怒火不屑的撇嘴。

夏竦出班道:“啓稟陛下,遼人的在路過信安軍榷場的時候夾帶貨物被東京城的巡城虞侯發現,已經扣押了下來,但事情涉及兩國睦鄰之好,請陛下判決!”

果然是個萬花筒,夏竦這話不光是爲大宋扳回一城,更是在章碩乃至遼國使團的臉上狠狠的抽了一巴掌。

趙禎笑眯眯的問道:“都夾帶了何種貨物?”

夏竦瞥了一眼臉色難看的章碩道:“啓奏陛下,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高麗蔘,東珠和契丹鞍之類的東西,恐怕是爲了避開關稅吧!”

趙禎點了點頭道:“既然是些不值錢的東西,那就算了,章使臣,你好歹也是遼國的使臣,抽個時間去開封府把所欠關稅補上,罰銅和流放就算了,這可是朕給遼朝皇帝的面子,萬不可再犯!”

章碩面色鐵青的站在大殿之中,趙禎的口氣完全是一副鄙夷和不屑的樣子,彷彿大遼皇帝的面子只值那一車貨物似得。

笑話,什麼時候高麗蔘和東珠變成了不值錢的東西?!

契丹鞍更是與端硯、蜀錦、定瓷等物,被宋人評比爲“天下第一”的貨物!

顏面盡失的章碩恨恨的瞪了一眼跟隨的契丹使臣,這個該死的東西完全沒有一點羞愧,反而是在爲那車貨物重新上稅而肉疼,一張黝黑的臉上寫滿了不甘。

“遼使前來所謂何事,你們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趙禎的話打斷了章碩的思緒,整了整衣服再次拜下道:“章碩奉我大遼皇帝之命前來恭賀大宋西征党項!同時也敬告皇帝陛下,党項和大遼一向交好,我皇已經封李德明爲西夏國主……”

此言一出大慶殿中便炸開了鍋,文武百官紛紛譴責章碩的狂妄和遼國的目中無人,趙禎面色鐵青的望着御階下身穿紫衣的章碩,這哪是什麼祝賀,完全是警告和威脅!

“哈哈!說的好!”趙禎突然擊掌大笑,使得大殿上的百官摸不着頭腦,就連章碩等遼國使團也是一愣,難道大宋的皇帝瘋了不成?

用手指了指章碩,趙禎對朝中的官員道:“瞧見沒有,人家遼國現在自詡爲党項的宗主國……真是天大的笑話!朕怎麼不知道党項是遼國的屬國?王相公党項使臣可曾遞交國書?”

王曾出班道:“起奏陛下,老臣從未接到過党項的任何國書,也沒有任何的隻言片語,此事太過匪夷所思,要不要召党項使臣覲見?”

大殿中的章碩一時間無言以對,党項早就被遼朝封爲西夏國,這事情天下皆知,但卻從未照會過大宋,而且大宋一向是不承認党項的任何政治地位,即便是有也只是大宋分封的爵位纔算數。

無論宋遼兩國都是默認党項這支西北力量的存在,只不過遼國更加的放得開而已。

大宋在禮法上不承認党項的地位,認爲他們一直是唐朝的定難軍遺留,本就應該歸屬大宋的控制範圍之內,党項世代居住的土地是漢人王朝賜予他們暫居的,只是現在党項人這個惡客欺主而已!

然而遼人可不希望這樣,所以才竭盡全力的讓党項脫離大宋的影響,這次李德明的南下圍攻延州城不得不說背後也有遼人的影子,甚至很可能是遼人慫恿的結果。

這不,大宋剛剛收回了兩州之地,遼國這個北方惡狼就開始上門示威來了,可現在的大宋已經偏離了歷史的軌道,趙禎絕不會允許遼國人在大宋的宮殿中耀武揚威的口出狂言。

朝堂上的一番話懟的章碩啞口無言,無論他說什麼,學富五車的大宋文臣總能找到法理來駁斥他的荒謬,趙禎則是座子上首微微點頭,作爲大宋的皇帝他不可能自降身份的和章碩進行對話。

但章碩卻用遼人的強盜邏輯激怒了趙禎:“大宋乃天朝上國,豈能欺辱西夏小國?威儀何在,氣度何存?”

不用朝臣們駁斥,趙禎便笑眯眯開口道:“你身爲林牙院的承旨學識和人品都應是上品,可卻爲何貽笑大方?”

章碩仰着腦袋道:“請大宋皇帝示下,微臣如何貽笑大方?”

“首先西夏國在我大宋是不存在的,請你記住,如果再犯這種無知的錯誤你便再也沒有踏上大宋土地的權利。其次國雖大寸土必爭,別忘了你契丹也是征伐過高麗的,你這種只看別人不看自己的行爲殊爲可恥,難道你堂堂遼國就不能派遣一位有學識的使臣,張儉就很好嘛!朕曾經和他聊得很開心!”

章碩面色難看,張儉已經是遼國的宰相,哪有讓宰相出使的道理?但這是皇帝的話,章碩不好直接駁斥只能委婉的道:“宰相年事已高,遼與宋相隔萬里舟車勞頓實屬不易……”

中國的歷代王朝中也只有在遼朝把宰相當作具體的官職,往日裡南北宰相府都有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把持,遼朝只有張儉一人獲得如此位高權重的官職,由此可見耶律隆緒對他的看重。

章碩走了,可他的狂妄給朝中的大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遼國使團的習慣,自從張儉之後,遼國使團就開始瘋狂的尋找自信心也不知是爲了扳回張儉曾經丟失的顏面還是在大宋面前炫耀。

趙禎用手點了點離開的章碩對朝中的百官道:“惡客北方來,欺我大宋懷,唯以精強將,禦敵國門外!”

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
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