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

十萬大軍出征,只有六萬七千三百一十八人活了下來,另有近一萬的傷員,這對大宋來說是自檀淵之戰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的損失。

但張舟並沒有立刻撤軍,而是在遼陽城外收拾殘局,將士們如此用命爲的是什麼?

當然不是擊退蕭捷十萬援軍那麼簡單,他們是爲了奪取眼前這座堅城,契丹的東京遼陽府!

濃濃的黑煙升起,不是炊煙而是焚燒宋軍將士屍骨的黑煙。

身爲袍澤雖不能把他們活着帶回家,但屍骨必須帶回大宋,然而現在將士們想的更多的是帶着這些戰死袍澤的屍骨奪下遼陽城!

Www▪ ⓣⓣⓚⓐⓝ▪ CO

東京遼陽府城高兩丈有餘,幅員三十餘里。

宮城在城東北隅,城高三丈,南部外城爲漢城,有南市、北市貿易。城內所居者多爲渤海人和漢人,以及契丹守軍和一些契丹權貴。

城分八門:東門名迎陽,東南門名韶陽,南門名龍原,西南門名顯德,西門名大順,西北門名大遼,北門名懷遠,東北門名安遠。

這八座城門每個城門之後約有六千人,但現在卻寂靜無聲。

張舟開始懷疑城中守軍主將的腦子是不是不好使?

眼下正是殺出遼陽城襲擊宋軍的大好機會,他甚至故意讓大軍安營紮寨收攏傷殘,爲的就是引蛇出洞。

但城中守軍並沒有如他所想象一般襲殺出來,而是城門緊閉,靜悄悄的模樣彷彿整個遼陽城都睡着了!

打掃戰場非常重要,也是宋軍的慣例。

主要是清理宋軍犧牲官兵的屍體、統計殲敵數字、繳獲戰利品和防止有戰場上裝死的“漏網之魚”。

一般來說,除認真收殮已方戰死者屍體同時祭奠之外,也會集體掩埋敵人屍體,這麼做一方面是出於人道,一方面是非此容易造成瘟疫流行,那吃虧的就是大宋軍隊自己了。

統計傷亡最精準度的數字也是從打掃戰場之中而得到的,姜時興只有在這個時候纔會放下心中的悲痛,轉化爲力量,整個人如同一隻“鐵公雞”似得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游走。

但凡他看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會讓負責打掃的將士們收拾好放在小車上運回中軍,但凡他看到一個氣息遊離的契丹人都會命人了結,並割下他們的耳朵,這些都是戰功,但是誰的戰功?

這模樣真讓張舟不知該說什麼是好,本來收拾戰場就是個苦活累活,說不得還有性命之憂,將士們也靠這些東西賺些外快,可若是行軍司馬太過苛刻,那便不得人心了。

難怪全軍上下都叫他姜時興爲“鐵扒犁”所到之處什麼都不會給人剩下。

夜幕降臨,不遠處的遼陽城化身與黑幕之中,張舟正在爲城中守軍不出而戰感到鬱悶,瞧見邊上姜時興的軍帳還有燈光和聲音,便出了帥帳查看。

忽明忽暗的燈光下,只見姜時興不斷的清點戰場上的繳獲和戰功,邊上的刀筆吏以最快的速度記下,這些東西都要造冊上奏的。

張舟心中微微鄙視,這些軍功和繳獲都是將士們用命換來了,若是算作整個大軍的軍功最終會變成軍中補給,再到每個人手中的時候也是寥寥之數,還不如讓將士們自己分了去!

“明明是三顆金牙,你爲何只記入兩顆?這是將士們用身家性命換來的,你若是敢侵吞,本官便把你丟到軍中去,看看有沒有人生撕了你!”

“屬下不小心記錯了,姜司馬恕罪!恕罪!”

姜時興哼了一聲道:“知道便好,這些都要記入《傷殞功勳冊》,若是少了一點都對不起英烈之屬,你仔細覈算,待會在給本官看一遍!”

帳外的張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鐵扒犁”是把這些軍功都記入了傷亡將士們的頭上,倒還真是有點人情味的嘞!

瞧見張舟進入軍帳,姜時興擡了一下眼皮:“本官能爲將軍做的也只有這些,明日一早便通曉全軍,士氣必然有所回升,但若是將軍拿不下遼陽城,依舊是個大麻煩,如此撤軍…………上下皆要受到朝廷以及百姓的非議!”

“你做的遠不止如此,某這便替戰死之人謝過司馬了!”

姜時興長嘆一聲,微微還禮道:“有什麼可謝的,分內之事罷了!援軍什麼時候到?”

張舟搖了搖頭:“無有援軍!”

“當真?”

“當真!”

“也罷!那就背水一戰了!”

張舟輕笑着搖頭道:“也並非要戰,說不得明日我軍可攻破城門一舉而下!”

“爲何?”

“探馬來報,登州水師已經攻陷巖淵城,城中無有百姓,只有千餘守軍倉皇撤走,黑水軍來報三連城,來遠城亦是如此,另有斥候發現,遼州出現大量渤海人以及漢人契丹人,人數約爲百萬,財貨不可勝數…………”

姜時興大驚:“難道契丹人這是早已打算放棄東京道?”

“然也!東京道之勢可謂是囊中之物,北有黑水軍,南有我大宋,又臨遼海,西面我大宋北京道,東接高麗安北府,唯有遼州接壤契丹之上京道,若是不早日撤走,留下之民只會成爲大宋百姓,但這一手實在高明啊!”

身爲文臣的姜時興很快明白張舟的意思。

契丹人不是在用兵上高明,而是在決策上更加高明,明知是必敗之局,卻能用蕭捷所部的四萬多傷亡換取百萬之民的離開,順便還帶走了大量財貨,焚燒房舍,破壞城池。

偌大一片東京道可不是輕易就能捨去的,就這份取捨之心也不是尋常人能做到。

看了一眼張舟,姜時興收拾了一下桌上的東西道:“陛下有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看來契丹女皇深諳其理!本官這便要奏報朝廷。”

張舟點了點頭:“這便是某來的本意,我大軍可以輕易拿下遼陽城了,但…………未見契丹之馳援,以我等現在之兵馬,遼州不可取也!”

刀筆吏在邊上研墨,準備下筆的姜時興微微一頓道:“我等傷亡三萬餘人,能拿下遼陽城便是大功勞,但遼州還真的去不得,本官也會在奏疏中寫下,陛下自有決斷!”

Wшw ¸t t k a n ¸C○

軍帳之中唯有筆尖在奏疏上游走的聲音,張舟在邊上看着,只覺得還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但一時間也說不出來………………

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