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

面對被割去耳鼻的使者,趙禎怒火中燒,這不光是在羞辱使者,更是在羞辱大宋和自己!

如此囂張無禮,又深含挑釁之意的行爲徹底激怒了大宋,以及大宋的將士。

隨着大宋國力的上升,隨着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尊嚴這兩樣東西在大宋已經達到了頂峰,甚至是有人在遙遠的西方宣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理念。

這是真的囂張到了頂點,也讓全世界人知曉了大宋的強大和自信。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居然遭到的一個草原部族的挑釁與羞辱,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敵烈部在最不應該的時候,選擇了最錯誤的方法,挑釁了最不應該挑釁的王朝,這樣的後果自然是要自己承擔的,連契丹人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都覺得這是敵烈部自己找死。

他們不知道,一個王朝的威嚴和地位不允許挑戰,一旦碰觸了底線,就必須要扼殺,否則挑戰的人會越來越多,王朝的威嚴也會越來越低,這也是敵烈部找死的原因。

事情在進一步發酵,上京城的街頭巷尾都在說着使者受辱一事,無論國家還是人,當你弱小的時候,這種屈辱也就忍氣吞聲下去了,但現在的大宋強悍如斯,豈能忍受。

不少百姓聚集在一起大聲談論這這種事情,甚至有些讀書人開始在街頭演講,把敵烈部的囂張昭告天下,同時請命朝廷,對這種囂張的蠻夷進行征伐。

大宋再一次的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這一次和往日不同,即便是契丹和一些草原上的部落也默不出聲,一切都是敵烈部的人自己作死們怪得了誰?

趙禎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大宋殺雞儆猴的機會,子曰:人不知禮,無以立也!國家或是部族亦是如此,漢家文明提倡禮,所影響的周邊文化亦是如此。

事實上塔塔爾部距離敵烈部的距離並不算遠,敵烈部的主要城池便是朐臚河邊的河董城,沿着朐臚河繼續向西數百里便是烏古部。

而朐臚河正是從捕魚兒-那兀兒流過,塔塔爾部距離敵烈部和烏古部並不遙遠,雖然比巨母城要遠一點,但最少敵烈部並沒有巨母城那般的堅固城池。

事實上河董城亦不是敵烈部所控制的城池,城池的主人其實是契丹人,只不過當地的契丹人和敵烈部之間並沒有多少情義,這裡的契丹人甚至是用來鎮壓和防備敵烈部的人而存在的。

但時間長了,契丹人和敵烈部的人通商,通婚,這快地方也就成了敵烈部的主要城池,部族之中的人或是來通商,或是來買賣,幾乎所有需求都來自河董城。

當初趙禎決定拿下塔塔爾部的主要目的便是因爲捕魚兒-那兀兒和巨母城邊上的栲栳爍距離很近,是倆個姊妹湖,在後世它們有更加動聽的名字,呼倫湖,貝爾湖。

兩者相加便是後世文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總面積約爲十萬平方千米,換算成現在便是一億四千九百萬畝!

趙禎想想都覺得流口水,這片土地若是被大宋拿下,從今往後大宋再也不缺草場,也不缺戰馬和牛羊。

瞌睡送枕頭這種好事趙禎是絕不會放過的,既然敵烈部的人不想歸附大宋,那就只有毀滅了,這個部族和別的部族不同,他們天生就難以馴服,每每遇到一個強大的敵人都是硬鋼到底,決不妥協。

即便是被契丹統治,依舊不服,屢屢進攻契丹,再被鎮壓之後,也不過是休養生息以圖再戰,這也是他們明確拒絕大宋統治的原因。

好不容易熬到了原本統治他們的契丹人沒落,爲何還要歸附另一個強大的勢力?這對於敵烈部的人來說是一個機會,而不是一次臣服。

這一次大宋出兵沒有再度派遣張舟以及盡數裝備火器的神衛軍,畢竟他們是步卒,即便是有戰車運輸,也擺脫不掉他們機動性差的短板。

尤其是在草原上這種長途奔襲的作戰方式,笨重的馬車根本就不適合草原作戰,只能依靠騎兵硬碰硬。

於是趙禎這次派遣的便是大宋最強大鐵騎背嵬騎兵以對陣敵烈部的馬上勇士,只有硬碰硬才能體現出大宋騎兵的兇猛和無情。

而早就憋着勁的楊懷玉自然是最好的主將,這小子自從抵達上京城之後幾乎是寸功未立,早已在心中憋着勁,也是時候把他和等待已久的背嵬軍放出去建功立業了。

五萬鐵騎如狼似虎的衝出上京城,向着北方一路狂奔,戰馬的奔騰之聲宛若雷霆,讓契丹的探子膽戰心驚,若不是知道這是宋軍對敵烈部的用兵,他們都要密報巨母城了。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怠慢,小心的把身上的值錢物件顯露出來喬裝成大宋的商賈,從上京城的南門出發,繞一個大圈再度北上。

其實對於契丹來說,大宋攻伐敵烈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敵烈部本就彪悍,即便是大契丹在他們手上也討不到好處,何況是宋人。

大宋征伐敵烈部的消息傳開,草原上的部族多以觀望的態度,敵烈部的人愚蠢,在契丹示弱的時候不養精蓄銳,反而得罪與契丹爲敵的大宋,這豈不是兩頭不討好?

再說大宋的騎兵可是連契丹人都不是對手,敵烈部的騎兵即便是再厲害能比契丹人厲害到哪去?

事實上許多部族採取觀望態度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敵烈部與大宋騎兵的作戰一窺大宋的戰力,契丹和大宋之間的戰鬥他們都知道,只不過宋人更多的是以火器壓制契丹人,勝在攻城。

真正的騎兵對決乃是真刀真槍的白刃肉搏,誰也不知道大宋的實力究竟如何,宋軍的重甲騎兵是厲害,可在草原上單單依靠重甲也是不可能贏得勝利的。

草原上觀望的部族之中有些是打算歸附大宋的,但在此之前,大宋必須拿出讓他們臣服的東西,草原勇士只會臣服真正的強者。

不管宋軍是在人數上壓倒敵烈部,還是在戰力上碾壓敵烈部,只要大宋獲得勝利便是真正的強者,就像當年的契丹一樣。

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六百章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
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六百章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