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

隨着東城豪門折賣貨物的開始,東京城進入了繁忙的高潮,大量的貨物貨物出現在了貨運的車站和碼頭,西水門的千斤閘這段時間就沒有落下過。

馬車,不斷的往來進出於東京城,這段時間誰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東城勳貴們的商號終於撐不下去了,這對東京城的百姓來說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

誰都知道官營買賣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已經降了兩次的價格,勳貴們的商號卻並不降價,相反孩子囤積貨物,這不是自己給自家挖坑嗎?

從一開始許多人便不看好勳貴們的商號,因爲他們的物價本就比官營買賣的要貴,還一直不降價,這當然引起了百姓們的不爽,不得民心在商業上同樣是致命的缺陷。

即便是東城豪門的商號降價出售也會受到百姓的抵制,也幸好是官營買賣大量折買,否則東城豪門將會血本無歸。

事實上這也是趙禎給他們的最後一次機會,東城豪門抓住了這個機會,他們雖然放棄了原本的財富,但同樣也沒有大規模的負債。

東城豪門的沒落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但他們的貨物賣給了官營買賣這一點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

官營買賣吃下大筆的貨物後便開始從東京城往外運了,有的在往南方泉州,杭州方向運,有的則是在往北面運。

沒人關係貨物的去向,人們關心的只是物價是否產生變動,但東京城的物價還是沒有多少的改變,甚至略微提升了一點。

東京城是大宋的貨運中心,這裡的物價也決定了整個大宋的物價,沒有太大的變動便是好事。

若是物價降低,倒黴的不是別人而是南來北往的商人,這些商人都是從東京城進貨的,一旦虧本後果不堪設想,甚至會動搖大宋眼下來之不易的經濟繁榮。

眼下好了,大量的貨物被軍隊所稀釋,這是朝廷在兜底,是趙禎在爲東城豪門兜底,他們在經濟學上放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蔡伯俙和田況兩人不斷的查驗賬冊,軍中所需一樣也不能少,一大幫的官吏在用算盤不斷的查驗,生怕出現什麼問題。

一件毛衣,一塊鐵錠都不能少,否則三司將會嚴懲。

這些官員都是審計官,他們是拿着朝廷俸祿和貼補的官員,通過類似於科舉的數術考試而獲得官位,有自己的官印和腰牌。

查驗賬冊之後要在賬冊上蓋上自己的官印,以確保不會有錯,一旦發生錯誤還要爲此負責,罪責嚴重的甚至要坐牢,自然不可小覷。

薛奎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掩護,他要把這些貨物的交割掩護起來,讓別人發現不了這是在提供軍中所用。

三十萬大軍人吃馬嚼半年的物資可不是小數目,龐大的運輸很快就會被有心人發現,薛奎別看是一個開封府的知府事,但他卻能控制開封府的通關文牒和交通要道。

何況物資龐大,在東京城內必須要由專人守衛和護送,東進城外的工廠每日生產貨物萬巨之多,要是連這個都做不好,薛奎也不用做這開封府的知府了。

勳貴商號的貨物用了整整一個月才運完,而此時神都城的朝堂上也整整商議了一個月,趙禎也打算離開東京城繼續向南方前進。

這一個月不斷的有秘奏發往東京城,三才幾乎每日都能接到十七八封的秘奏。

開始的時候還是來自中樞院的相公秘奏,在往後便是六部的秘奏,尤其是包拯,幾乎每天都要發上三封以上的秘奏來“騷擾”趙禎。

所秘奏的內容只有一個,關於東城勳貴偷稅漏稅的事情,朝堂之中的老臣沒有糊塗的,即便是包拯這般年歲大了的人都是精明的緊。

別說是六部相公,便是一些朝臣也知曉其中的隱秘,東城勳貴的“破產”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影響,御史們甚至上疏批評東城勳貴有辱開國勳貴的名頭。

這些都不算什麼,但真的要治罪的時候,朝臣們又開始猶豫起來,畢竟是開國的勳貴之家,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時候便讓他們獲得了撈取財富的機會。

就算是偷稅漏稅,只要把稅款補上,多少也能免去罪責,這便是勳貴階級的特權,自從大宋立國開始便擁有的特權。

眼下朝堂上分爲兩派,一派上疏要求嚴懲偷稅漏稅的勳貴,另一派則是有些猶豫,最關鍵的便是太子趙旭的態度,而他這段時間卻對這件事置之不理。

無論朝堂上吵成什麼樣,他都是漠不關心,如此便讓人懷疑起趙禎的態度,顯然太子的一舉一動和皇帝是脫不開干係的。

但事實並非如此,趙禎並沒有授意趙旭該如何去做,相反之前趙旭也曾經秘奏過趙禎,對於兒子的秘奏,趙禎的回覆很簡單,讓他自己決定。

這是鍛鍊趙旭的一次絕好機會,趙禎不會再給他提供“學步”的機會,作爲總攬大政的儲君,趙旭是時候該自己站起來了。

而趙旭的作法很簡單,把這件事擱置在一邊,趙禎心中感嘆,趙旭這孩子終於長大了,不急不躁纔是處理東城勳貴的最好辦法。

此時若是治罪他們,必然會有薄情寡義的聲音出現,若是不治罪,那依法治國還要不要?大宋的律法還算不算數?

其實從趙旭的態度看來應該是很明確的,這件事不是不處理,也不是現在處理…………

“冷處理”有時比激烈的發難更加高明,效果也更好,誰都知道東城勳貴根基深厚,有不少朝臣都牽連其中。

政治上的處理會使得牽連出一大片的人,到時便是朝局動盪。

看來趙旭明白,其中的利害,趙禎也就不擔心了,畢竟楊懷玉和石元孫都是朝中的高價武將,一旦出事軍中會不會傳出不一樣的聲音?

趙禎這段時間一直在積攢實力準備對吐蕃用兵,這一點趙旭清楚,此時的大宋來不得一點動盪,尤其是軍隊。

仁青東再次出現在趙禎的車廂中,只不過這一次趙禎卻面色嚴肅:“朕在成都府開設榷場,是被你康巴人通商的機會,是讓你們康巴人有好日子過,但卻不是讓你康巴人從中賺取不義之財的,你們利用地利向吐蕃出售大宋的貨物,是不是覺得大宋的榷場沒有限定交易的數量是個漏洞?”

仁青東臉色大變,他沒想到部族中有人在做這件事,也沒想到大宋皇帝這麼快便會知曉。

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
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